黄梅:春风十里送卿归,杨柳依依惜别情

导语一个多月前,山东援梅医疗队的46名队员逆行千里,不惧安危,来到黄梅,与黄梅县医务工作者并肩作战,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抗疫“战”歌。3月21日,41名队员带着胜利的喜悦,带着难忘、难舍那一份深情,踏上归程,返回美丽的故乡,5名参与疾病防控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继续留守,协助我县做好社会面防控工作。

黄梅:春风十里送卿归,杨柳依依惜别情

【记者出镜】: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因为他们戴着口罩,一个熟悉的身影,因为他们在病房来回穿梭,生死无惧,穿上制服,他们是英雄,脱下制服,他们将回归家庭,成为一名普通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山东援鄂医疗队,今天他们即将离开黄梅,希望他们在今后的的工作中一切安好 ,黄梅人民永远感谢他们。

黄梅:春风十里送卿归,杨柳依依惜别情

来时,雨雪霏霏,归时,杨柳依依;来时,我长发及腰,归时我短发齐耳。三十多个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今天将要别离黄梅,别离这个生命相依的小城,山东医疗队的队员们,拿起手机,在自己下榻的酒店前,留影纪念,希望留住这难忘难舍的瞬间。

黄梅:春风十里送卿归,杨柳依依惜别情

【同期声】

记者 :怎么都是短发?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张蕾 来的时候后就给剪了的

记者:之前头发有多长?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金雪梅:到这里腰部

记者:有多少年没剪了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金雪梅 我们从来就没剪过 有二十多年 从参加工作至今就没剪过短发 第一次尝试

记者:舍不舍得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舍得 为了安全 工作需要 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病人

记者:来了感觉怎么样?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挺辛苦 ,但是我们挺骄傲和自豪的!

黄梅:春风十里送卿归,杨柳依依惜别情

因为疫情,46名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与黄梅千里结缘。三十多天的夜以继日,三十多天的守望相助,他们与黄梅人民结下深厚情谊。

【同期声 】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张蕾:

黄梅这些病人都非常地知道感恩, 每个小小的操作 ,他们都会说感谢, 特别的真诚 。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金雪梅 :

对我们是非常的客气,打吊针 ,静脉穿刺的时候 , 病人自己也是主动戴口罩, 把头偏向一侧, 自己还在那里说, 你们离我远点, 别传染给你们。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王凤:

一个月真的是很快 ,很快 ,和这边有感情了。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田勇光:

确实不舍得, 不舍得我们在这战斗的地方 。也不舍得和我们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们 ,也不舍得我们黄梅县坚强的人民 ,我们总是在想 ,再看一看黄梅。 我们期待疫情过后, 有机会肯定要再来看一眼我们黄梅县的逆行千里,凯旋而归!这泪水中,有艰辛有不舍,更有祝福与愿望!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长 孟宪卿:

我唯一想说的 ,想表达的就是对黄梅县委县政府领导 ,还有我们所有人民医院的同事们,还有我们黄梅县的人民, 表达我们山东医疗队最诚挚的感谢。谢谢大家这一个月来对我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 。谢谢大家, 有你们才有我们山东医疗队这样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谢谢。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 :加油 ,黄梅加油,黄梅明天会更美好!

山东援梅医疗队队员:田勇光: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我们和黄梅县人民共同努力, 终于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时间 。 我觉得挺不容易的 ,黄梅人民挺坚强的,然后还有我们黄梅县医务人员, 我知道他们的艰辛。黄梅加油 ,我们期待着黄梅明天会更美好!

山东援梅医疗队全体 :山东医疗队祝黄梅明天更美好!

离别之际,黄梅人民献上鲜花、献上黄梅挑花,献上了最真诚的祝福!

黄梅:春风十里送卿归,杨柳依依惜别情

【同期声 】

黄梅志愿者 俞 静 :

作为一名志愿者 一名外援组的服务人员, 在二月份的时候 ,我去黄冈把他们接过来的 。现在又把他们送回去,个人感觉非常的不舍, 我跟他们约好了 ,等疫情过去, 等她们下次来我们黄梅的时候,我早上要带她们去吃我们黄梅的牛肉面 。带她们去听我们的黄梅戏 ,然后再到我们黄梅的大好河山去转一转。

从开始我们人手严重不足 ,到山东医疗队来驰援我们, 给我们鼎力相助。今天几位老师我们又重新聚到这里, 大家戴着口罩 ,没有见过真实的面容,但我们的心却紧紧联系在一起。

黄梅县县公安局巡特警:

挺感谢他们的 ,他们现在回去, 希望他们以后平安。

黄梅:春风十里送卿归,杨柳依依惜别情

在一声声道别和感谢声中,全体人员合影留念,依依惜别,并为彼此祝福。21日上午8点半,在警车的护送下,山东援梅医疗队乘专车踏上了回家之旅.

鲁鄂有情,作别时,请让我们倾诉衷肠,黄梅人民永远记得你曾经披挂沙场的模样!

鲁鄂同心,共战疫情!齐鲁大爱,永志不忘!让我们永远铭记山东援梅医疗队这一份深情厚谊,把这份大爱化作强大动力,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丽新黄梅征程中奋勇前进!

本台记者:毛华山 李松博 报道

编 辑:谢 攀

监 制:严晓晴

总 监 制:蒋 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