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1949年,國共雙方戰局已定。5月,蔣介石不得不敗走到臺灣。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離開大陸之前,除了回老家奉化祭拜之外,蔣介石暗渡陳倉,把大批黃金和故宮裡的無數珍品也一併帶走。

故宮裡的藏品是歷代皇家收羅的奇珍異寶,不乏舉世罕見的無價之寶。其中,最具價值的,不是翡翠鑽石,而是8000麻袋破紙。

這些破紙是什麼呢?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之所以比故宮文物還珍貴,除其自身所具有的文物價值外,還因其承載了大量的文字信息,是明清史研究的第一手資料。它真實記錄了一個國家、種族的生存發展歷史,是無法替代的最重要資料。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明清內閣大庫檔案是明清兩朝五百多年以來最珍貴的文獻資料,包括史實、實錄、詔書、表章、起居注,還有內閣日常辦公文件等等。其中,明朝大部分檔案毀於明末清初的戰火,而清朝檔案也從光緒皇帝以後損毀很多。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到了北洋政府時期,因經費嚴重不足,便將這些國寶當作廢紙,用4千銀元的價格賣給了書商。這些檔案一共裝了八千麻袋,被隨意丟棄,經風吹雨打,又損失了十萬件。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後被著名學者羅振玉用12000塊銀元贖回。1924年,羅振玉因急需資金,就又以16000銀元的價格賣給了李盛鐸。之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用18000銀元的價格從李盛鐸手中買回這批檔案,至此,明清內閣大庫檔案終於回到國家檔案庫中。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自1909年由大庫遷出,到1928年迴歸史語所,20年間,內閣大庫檔案數易其主,由公藏到私人,再由私人手中進入公藏,流離輾轉搬遷中,丟失損毀多達近三萬斤。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中央研究院是蔣介石國民政府設立的最高學術研究機構,蔡元培是首任院長,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則由傅斯年創辦。接手內閣大庫檔案後,蔡元培和傅斯年傾盡全力,妥善保管。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蔣介石離開大陸之前,命傅斯年整理打包這批檔案。作為史學研究者,傅斯年非常清楚這批文獻的重要價值,但因數量太多,無法全部運走,他只挑選了31萬件精品檔案,裝在100個大箱子中,由水路運到了臺灣,珍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蔣介石敗退臺灣 帶走8千麻袋破紙:這才是無價國寶 給黃金都不換

從此,研究明清史的專家學者只能到臺北去查閱相關原始檔案。而臺北本是一座小城,卻因這批精品檔案而成為了中國的一個文化中心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