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厕所要“通行证”、晚自习有宵夜…复课一周,学生是怎么生活的

早上6点20分起床,在生活老师指引下,错峰进行洗漱,6点45分抵达教室后,单人单桌吃早餐,错峰如厕,一天4次测量体温,午休前在教室里做做室内操……

由于疫情影响,今年,我省初三、高三学生延迟至3月16日开学。为了保障全市师生身体健康,根据《贵阳市2020年春季学习初三、高三年级师生返校工作方案》,贵阳市教育系统严格按照“四原则死要求”,实行“一校一策”、“分类施策”,构建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开学第一周,记者跟随高三学生左义汇,了解校园如何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的同时,全力抓复课,抢回被耽误的学时。

上厕所要“通行证”、晚自习有宵夜…复课一周,学生是怎么生活的

左义汇是贵阳市第二中学高三九班的学生。走进她的教室,学生们都是单人单桌,桌椅之间已经被隔开了一定的距离。上课30分钟后,左义汇和同学们到了如厕时间。戴上袖章,左义汇和同学在老师带领下进入厕所,在他们离开后,学校生活老师又会马上对厕所进行消毒。

“我们现在都是错峰如厕,有的班是利用课间10分钟时间、有的班是在上课最后10分钟”,左义汇说,袖章是他们上厕所的“通行证”,分为红、绿、紫、黄四种颜色,学校除了在袖章上印上班级数字外,还以横向和纵向颜色不同来区分各层各班的学生,减少楼上楼下班级间的交叉接触。

上厕所要“通行证”、晚自习有宵夜…复课一周,学生是怎么生活的

左义汇告诉记者,在刚刚听到开学通知时,她心里很高兴,但是也有点紧张。“这么久没见到同学,能够回去看到她们,我当然高兴,但是想到大家要在一起上课、生活,我和父母也有一些顾虑”。为了能够抓紧时间多学习,左义汇决定选择住校。返校前,妈妈除了给她备好衣物外,还特意给她装好了口罩、药品,一再叮嘱她“要注意好身体”。

上厕所要“通行证”、晚自习有宵夜…复课一周,学生是怎么生活的

学校的各项精准防控措施很快打消了左义汇与母亲的担心。左义汇告诉记者,入学一周以来,学校已经给学生们发了两次口罩,保障每个学生每天都有口罩;每天早、中、晚以及回寝室前学校都会给学生们测量体温进行登记;就餐时,学生们也都是在各自座位上保持着一定距离各自吃饭。“我们班因为只有30多个人,所以就在自己教室吃饭,但是我知道有些班因为人数比较多,所以学校就给他们安排了两个教室,一个上课、一个吃饭”。

“我们的饭菜也很丰富,早餐每天必备牛奶、鸡蛋,另外还有包子馒头粉面等等”,让左义汇惊喜的是,到了晚自习时间,学校还特意为学生配备了宵夜,有时是酸奶面包、有时是馒头榨菜。

上厕所要“通行证”、晚自习有宵夜…复课一周,学生是怎么生活的

根据学校安排,左义汇的班级每天早上6点40分离开寝室,晚上11点以后才会回去。左义汇说,她曾看见在他们下晚自习后离开教室时,生活老师拿着消毒仪器从楼上下来去他们教室消毒,每天他们离开寝室后,老师也都会帮助他们对寝室进行消毒。

为了让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也能享受到户外活动,学校还特意为每个班级制定了每周一次的课外放松活动时间,左义汇笑说,这是她和同学最喜欢的“放风时间”。

3月21日下午,左义汇和同学们迎来了“放风时间”。操场上,学校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各项运动器械。正在师生们玩得开心的时候,左义汇的班主任不小心扭伤了脚。“我本来因为老师要回家休息了,但是晚上晚自习的时候,我们班主任还是继续来到教室带我们上晚自习,今天老师也还是坚持给我们上课”,老师的付出,让左义汇既心疼又感动。

中午12点,趁着午休时间,左义汇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她告诉妈妈:“你不要担心,学校把我们照顾地很好,我好得很。”

三月花香扑面来,融融春日好读书。记者了解到,目前贵阳市11个区(市、县、开发区)316所学校(271个教学点)中近8万名学生已经有序返校复学,各所学校筑牢疫情防控网,守护着每一位学子,让他们平安度过校园美好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