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华容道上关羽真的要杀曹操的话,能杀得了吗?

辉煌201720


事实上,如果不是诸葛亮故意放水,故意放走曹操,曹操早就被杀了,要知道关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兵马是诸葛亮派出三路兵马中的最后一路。

三国演义中,以诸葛亮之神机妙算之智商,就连东风都能借来,又何尝不能猜中曹操逃走的路线呢?而且诸葛亮安排的三路伏兵都是在曹操的必经之路,足以说明诸葛亮早了猜中曹操的逃跑路线。



一旦被人猜中逃跑线路,如果诸葛亮要杀曹操这群败兵之将,简直易如反掌,在此我们各位分析下为什么诸葛亮是故意放走曹操,为什么会让关羽在最后一路拦截曹操?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中了黄盖的诈降之计,被黄盖带领的火船烧掉了整个营寨,当时张辽带着数十人护卫曹操,正好被黄盖发现,于是黄盖就向曹操冲来。



曹操的营寨全被大火烧着,士兵都各自逃亡,毫无战斗力可言,黄盖一发现曹操,就要冲过来,结果被张辽一箭射中肩膀,掉落水中,接着张辽开始护送曹操逃走,在路上遇到毛玠与文聘,曹操往乌林方向撤退。

正走的时候,首先是东吴的吕蒙从后面杀出,接着前面又是东吴将领凌统拦住去路,混战间,曹操手下的将领徐晃赶到救援,接着袁绍手下降将马延、张顗带着三千兵马救援曹操,曹操在摆脱吕蒙与凌统的拼杀后,继续向前逃走。



走了不到十里路,突然被一将拦住去路,乃是东吴猛将甘宁,马延、张顗上前迎战甘宁,都被甘宁一个回合斩杀,这时曹操在路上遇到张郃,让张郃断后,才彻底摆脱吴兵的追击。

接下来曹操就开始面对诸葛亮派来的三路兵马的追击,第一路是赵云,第二路是张飞,第三路才是华容道的关羽,而且关羽把守的是能够追击曹操的最后一道关口,只要曹操出了华容道,就进入了南郡的势力范围,当时南郡在曹仁的手中,只要曹操逃出了华容道,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手下的军队,都不能再拦截曹操了。



当曹操逃到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时,曹操放声大笑,众将问曹操笑什么,曹操说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果在此处安排一路伏兵,那我怎么办呢?曹操的话单刚落,这时赵云从旁边的树林中杀出,对着曹操大叫:

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曹操大惊失色,差一点跌落马下,曹操让徐晃和张郃联合对抗赵云,而自已头也不回的逃走了,曹操知道赵云之勇,当年长坂一战,曹操见识了赵云的威风,知道赵云之勇无人可敌,先逃命要紧。



可是赵云的表现如何,知道吗?三国演义中记载赵云的行为就是:看到曹操逃走了,也不追赶,而是只顾着抢夺曹操遗留的旗帜。

常胜将军赵子龙奉命拦截曹操,居然曹操逃走了,连追都不追,这叫奉命拦截吗?以赵云之勇,摆脱徐晃和张郃去追赶曹操并不是什么难事,况且曹操手下全是败兵之将,只想着逃命,并不恋战,这样的敌人赵云会拿不下吗?



只有一个解释:赵云是奉命出来吓吓曹操的,根本不想杀曹操,因为这才是诸葛亮真正的命令,否则无法解释赵云抢旗帜干嘛,却不追曹操!

好吧,曹操逃过赵云的拦截后,接着向前逃命,还在路上遇到了李典和许褚保护着谋士们,当曹操一行人来行南彝陵路口时,在路边休息做饭,刚一停下来,曹操又开始大笑,众将又问,曹操说道:我笑诸葛亮、周瑜计谋不足,如果在这里埋伏一路人马,即使能逃走,也肯定会重伤!



曹操还没说完,只见四下喊声四起,张飞横矛立马拦住了曹操的去路,诸将一看到张飞,都非常害怕,当初在长坂桥,张飞一人一骑断水据桥,数十万曹军不敢上前,而且张飞的名字都被曹操记在锦袍之下,以防日后要注意,这时张飞大叫一声:

操贼走那里去!

只见许褚骑着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也一起来夹攻张飞,混战一团,曹操一看形势立马逃走,头也不回,许褚、张辽、徐晃三将攻击张飞,也占不到便宜,但是脱身是没有问题的,等曹操逃走有一些时间后,三将也脱身而逃。



张飞追了一阵,也就没追了,等到曹操停下来时,众将身上都受了伤,可见张飞之勇猛,但曹操还是这么容易就逃走了。

以张飞之勇,又是乘胜追击,固然不能生擒曹操,明显可以重伤曹操的嘛,居然也让曹操逃走了,曹操大笑的时候不是说了,在此处安排一路伏兵,肯定会重伤自已,结果呢?曹操毫发无损,为什么呢?

只有一个原因,张飞故意放水,否则曹操根本没这么容易逃走。



最后,曹操就逃到了华容道,华容道是一条小路,道路很窄以难走,坑坑洼洼的,而且还泥泞不堪,走着走着,还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一条路曹操走的很艰险,曹操引军边走边堵塞身后的道路,以防追兵,没走几里路,曹操又开始大笑,众将又问,曹操说:周瑜、诸葛亮到底是无能之辈啊,如果在这里安排一支伏兵,我们都要束手就擒了。

话音刚落,关羽就带着500校刀手一字排开,拦住曹操的去路,这时曹操真的无计可施,只得在程昱的建议下,以恩情打动关羽,让关羽网开一面,才能逃走。



于是曹操这位一世枭雄,既然低声下气地与关羽拉家常,谈往日恩情,希望关羽网开一面,要知道关羽这个人,吃软不吃硬,而且极重情义,华容道又是非常小的一条路,如果关羽不放,曹操只有杀了关羽才能冲过去,以曹操目前的败军之将,有能力杀关羽吗?

当然杀不了关羽,就算是在正常情况下,曹操也没这么容易能杀得了关羽。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曹操手下经过一连患的打击之后,只有27个人了,你让曹操用27人对战关羽带领的500校刀手,那不是送死吗?



以关羽之能力,在华容道杀曹操易如反掌,但关羽没有杀,诸葛亮这么神机妙算的人,难道不知道曹操对关羽有恩情,难道算不出关羽有可能会放了曹操吗?当然不可能,诸葛亮就是这么故意安排的,因为诸葛亮压根就不想杀曹操!

诸葛亮为什么不想杀曹操啊?

道理很简单,孙刘联盟,孙权是主力,当时刘备的势力非常小,如果曹操死了,孙刘联盟也就没有联盟的必要了,孙权肯定是第一时间杀刘备,抢荆州,反正曹操死了,就没人能与孙权争荆州了,当时刘备只是依附于江夏的刘琦而已,在荆州没有任何地盘,势力非常小。



诸葛亮需要曹操活着来维持孙刘联盟,以方便刘备在荆州发展壮大,只有刘备壮大了,才能争夺天下。

回到题目,华容道上如果关羽真要杀曹操的话,就是十个曹操也会被杀,那会的势力对比是500对27,完全是差别巨大的一场较量,况且关羽乃当世名将,华容道又是小路难走,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勇者肯定是关羽。



只是诸葛亮算准了关羽不会杀,所以才让关羽守最后一道防线,并且在事后对于关羽的行为毫不追究。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关于曹操赤壁战败后败走华容道的情节,出自于《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是一部典型的拥刘反曹的小说,曹操一生很少遭遇极其狼狈的大败,好不容易抓到老曹出这种洋相了,自然要好好地大书特书一番了。

《三国演义》中关于老曹败走华容道的描写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大败,一路逃亡,到了一处地方,就问旁人这是哪里?旁人说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曹操见这里树木繁多,山势险峻,便扬天大笑。旁人问曹操为何发笑?老曹说,他笑周瑜缺智,诸葛亮少谋,要是在这里设下埋伏我老曹就惨咯。结果话音刚落,刘备的大将赵云杀了出来,打的老曹狼狈而逃。

▲老曹一路嘚瑟,一路被打脸

老曹一直逃到了天亮,天上忽然下了大雨,老曹一众人等浑身湿透,士气低落。一直逃到了中午才找了个地方歇脚。这个时候老曹又哈哈大笑了起来,旁人问老曹为何发笑?老曹说道,他笑周瑜缺智,诸葛亮少谋,这个时候大家已经人困马乏,要是在这里设伏,我们就倒了大霉了。结果话音刚落,张飞就带领着一众人马杀了出来,老曹被打的屁滚尿流。狼狈逃窜。

▲老曹嘚瑟一次,就能召唤出一员刘备的大将,旁人都得了老曹嘚瑟恐惧症了

后来老曹又逃到了一个岔路口,一边是大道,一边是小道,小道是华容道,道中升起了烟雾。老曹决定走小道,旁人问为何走小道,老曹说诸葛亮肯定在大道设伏,小道上燃起烟雾就是吓我们的,大家别怕跟着老子走吧。于是老曹一干人等走了很久,好不容易快走出华容道的时候,老曹又笑了,这个时候旁人全部吓傻了(您可别又笑出一员大将出来,我的爷爷呀)。老曹还是笑周瑜缺智,诸葛亮少谋,要是在这里设伏,我们就全完了,只能束手就擒了。

▲老曹最后笑出了云长...

结果老曹话音刚落,关羽出现了。这下老曹基本是玩完了,可是演义还是让老曹活了下去,毕竟要符合历史事实。于是老曹就搬出了以前曾经收留过关羽的旧情,关羽重义,最终也就放了老曹,老曹这才逃出生天。

《三国志》关于曹操败走赤壁的描写

《演义》是虚构的,要了解事实我们还是要看《三国志》。在《三国志●武帝本纪》当中对曹操赤壁战败的描写如下:

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在这里只是说老曹带着大军和刘备作战因为军中瘟疫盛行,死者众多就退兵了,没有关于华容道的描写。

▲史实中没有老曹败走华容道的情节,华容道的情节是《演义》虚构的

我们再看看《三国志●周瑜传》相关叙述:

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这里也只是说曹操败走以后刘备和周瑜追击曹操,曹操就留了曹仁守江陵城,自己回到了北方。

在《三国志》当中,无论是曹操的传记还是周瑜的传记,都没有关于曹操败走华容道的事情。而在《三国志●关羽传》当中,根本就没有华容道的描写。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的传记中都没有关于华容道的叙述,也就是说华容道的事情应该是不存在的,是《三国演义》虚构的,因为如果是真的,那么不可能这些当事人的传记里不会只字不提。要知道《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才是史实,我们看历史还是要根据史实来判断。

因此,曹操败走华容道的事情是虚构的。

如果存在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情况

如果在史实当中,曹操真的败走华容道,并且刘备诸葛亮完全可以捉住曹操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不会放过曹操。

《演义》当中,诸葛亮知道关羽重义,所以把他放在了最后,就是为了让关羽放走曹操,至于放走的原因无非就是曹操死了北方会大乱到时候刘备就不好统一北方之类了云云。其实都是罗贯中在胡诌,如果真的能捉住曹操,一定会捉住他,绝对不会放走。

原因如下:

一是捉住了曹操,就可以挟持曹操得到更多的地盘。当时刘备几乎没有地盘,捉着曹操这块宝,押着他去攻打曹操的地盘,会省事的多,即便不能拿下曹操的所有地盘,但至少也能拿下部分地盘。城池是一个一个地攻好呢,还是一个一个的拿好呢?

▲现实中老曹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刘备真的抓了老曹,就可以挟老曹以令北方了

二是捉住了曹操,北方会分裂,这样刘备就更好发展自己了。所谓的占据荆州,再打下西川,之类的战略完全可以更改了,拿下荆州直接北上中原,岂不发展的更快更好?

三是曹操本身能力非常强,捉住了曹操,就算曹操的势力没有瓦解,选出来的新的领导人的能力也远不及曹操,就等于是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四是捉了曹操,怕北方打乱,孙权会发展起来,其实这都是假设,主要看刘备和孙权谁动作快。捉住了曹操,刘备就比孙权更有优势,毕竟孙权没有曹操,他打曹操的城市还是要一个一个地打,但是刘备就容易的多,押着曹操去打,肯定是刘备打的会更快。

▲当你穷的响铃铛的时候,突然扔给你一个亿你不要,却要去挣一个亿,这不是傻缺么

说白了,如果能捉住曹操,就相当于刘备在穷的没多少钱的情况下突然扔给他一个亿,不捡这个钱才是傻缺。


老威观史



答:能,能,能!在华容道上关羽真的要杀曹操的话,简直是易如反掌。

下面分开演义小说和正史来说明这个问题。

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操之事,发生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中。

曹操到了华容道时,虽说手下还有三百余骑,更有许褚、张辽、徐晃、张郃、李典、毛玠、文聘等一流大将护卫,但这些人在崩败逃亡路上,依次遭到了韩当、蒋钦、周泰、陈武、吕蒙、凌统、甘宁、陆逊、赵云、张飞等将的轮番截杀,此时,已经是人疲马累,体能达了人类极限,就算是三岁孩童,也可能把他们推得东倒西歪。

且看书中写曹兵所表现出的状况:人皆饥倒,马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

因为山僻路小,又新下过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难于前进,那些士兵想搬草运芦,填塞道路,但是军已饿乏,众皆倒地。

曹操为了逃命,纵马从这些倒地的士兵身上践踏而过,一时间,死者不可胜数,号哭之声,于路不绝。

时值隆冬,将士衣甲尽湿,又冷又饿又乏力。

所以,当三国世界里的第一战神关二爷,提青龙刀,跨赤兔马,在炮声中登场,曹操手下的许褚、张辽、徐晃等人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毫无抵抗之力。

如果说,关二爷这时候斩杀这群人,比杀鸡宰鸭还容易。

不过,罗贯中虚构故事,小事弄虚,大事写实,不能把曹操写死,否则,后面的情节就没法交待了。

所以,编造了一出关公报恩,义释孟德的佳话。

书中写:二爷眼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隐恻之心顿生,喝令军士散开。曹操等人见生机出现,赶紧拼尽最后一点力气逃命。二爷回想起与诸葛亮立的军令状,一着急,大喝一声。曹操手下人众尽皆滚落下马,哭拜于地。

下面说说正史上曹操走华容道之事。

《三国志●关羽传》并没有关于华容道的任何描写。

这就说明,曹操走华容道之时,关羽并没出现在华容道上,即“关云长义释曹操”之事并没有发生过,该故事纯粹小说家编造。

实际上,《三国志●武帝本纪》、《三国志●周瑜传》也都没有曹操走华容道之事,说明曹操走华容道之事不值一提。

不过,《三国志●武帝本纪》中裴松之引《山阳公载记》中详细说了其中细节:曹操的船舰被烧毁后,引军从华容道归,遇泥泞,道路不通,风大,冷,让士兵负草填路,骑兵勉强通过。但负草的士兵骑兵蹈藉,陷落在泥中挣扎,死者不可胜数。

即《三国演义》里写曹操走华容道的惨状,完全是借鉴了《山阳公载记》这一段描写的。

不难想象,如果是关二爷能在此时出现,擒斩曹操,同样如捉小鸡。

所以说,无论是演义小说还是正史,如果是关羽在曹操走华容道的时候出现,要杀曹操都是相当容易的。


覃仕勇说史


关羽一人没有能力杀死曹操放,曹操也不会让关羽杀死自己的,以曹操的性格,走投无路之时,会束手就擒,他不会给人杀他的机会。在古代,只要对方投降,战斗即结束。将像曹操这个级别的将领,在古代也是以活捉为主,轻易不会被杀死。料事如神的诸葛亮,绝对不会让关羽杀死曹操。如果华容道上关羽不放行曹操,也绝对杀不了曹操。光是许褚就够关羽应付的。许褚曾赤膊战马超,关羽也曾因不服马超要与马超比武,可见关羽,马超徐褚三人应不相上下。

徐晃,许褚,张辽三员大将会围攻关羽,与关羽缠斗,关羽也很难取胜,曹操仍然能够逃脱。即使关羽打败了这几个大将,活捉曹操就如探囊取物。

诸葛亮办事一生谨慎小心,当时火烧赤壁,曹操大败。但是,从当时的条件下,曹操还不能死。只有曹操活着,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才能形成,变为现实,因此,必须放掉曹操,又不得露出破绽。

曹操被孙刘联军一路追杀,到了华容道时,己经饥饿交加,狼狈不堪了。 当关羽带领500士兵冲出时,曹操还有徐晃许褚两员大将,张辽随后也赶来,关羽一人很难敌过此三人,从当时曹操说:“即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也看出曹操还是有逃走的信心的。


南极冰火


假如关羽真的想杀曹操,以关羽的勇猛,曹操的狼狈,以及双方兵力的悬殊,曹操必死无疑。但是假如就是假如,曹操不可能死。因为有三个人不愿意杀曹操。

第一,关羽重情重义,不愿意杀曹操。

第二,诸葛亮不愿意杀曹操。以当时的态势,曹操是老大,孙权是老二,刘备充其量只能算老三。曹操一旦死了,孙权就失去了对手,接下来必然会向刘备要回荆州,甚至灭了刘备。换句话说,只要曹操不死,孙刘联盟就不会破裂,这完全符合刘备的利益。所以,作为军师,诸葛亮是不可能让曹操死的。诸葛亮高明就高明在既为了战略利益放了曹操,又借此机会修理了傲慢的关羽,真可谓是领导者的大智慧。

第三,归根结底,不是关羽不愿意杀,也不是诸葛亮不愿意杀,而是作者罗贯中不愿意杀曹操。因为他的故事情节就是这么安排的,试想如果曹操死了,还有以后的精彩故事吗?之所以这样说,是想告诉大家一个思考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跳出山外看山,跳出水外看水”,这也是思考问题五层境界中的最高境界。换句话说,也就是跳出故事以外来看这个故事。再比如,在三国演义中,卧龙凤雏得一人而安天下。那么,为何卧龙的出场需要作者浓墨重彩的讲述三顾茅庐的故事,而凤雏的出场却一笔带过呢?同样道理,不是刘备要三顾茅庐,而是作者要三顾茅庐。因为作者是文人,他要通过三国茅庐这个故事,呼吁那些当权者像刘备那样,尊重人才,礼贤下士。


建言商道


关羽如果真的想在华容道杀了曹操,是否真的能成功呢?笔者窃以为在华容道,关羽不一定能杀死曹操。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八十万军队被烧的片甲不留,仅仅带着身边的人匆匆逃离,在逃跑的路上被诸葛亮命关羽、张飞、赵云设伏,张飞赵云设置的埋伏曹操都冲过去了,只剩最后关羽设伏的华容道。因为演义的安排关羽义薄云天,念及之前曹操对他的恩情,不惜杀头的危险放了曹操,其后是诸葛亮故意安排关羽放了曹操,第一是三足鼎立之势未成曹操命不该绝,第二是通过这件事驯服关羽桀骜不驯的脾气。

火烧赤壁之时,黄盖本来驾驶火船少了曹操的水寨,还乘小船追杀曹操,把曹操比的是叫苦连天,张辽一箭射中了黄盖才救了曹操。满江都是火光四起,东吴军队是喊杀声震天,张辽带着曹操向乌林地面逃遁,凌统在这个地方截住了曹操,吓得曹操是肝胆俱裂,幸亏徐晃出现了曹操得以继续逃命。路上又得到三千兵马护身,曹操跳动的心才稍微安定了下来,路上又遇到甘宁,太史慈和陆逊,曹操只得往彝陵方向逃窜。东吴的截击算是闯完了,下边就是该走诸葛亮给他设下的埋伏了。

曹操带领残部走远了,到了一个险峻的地方,就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心里没那么慌张了就开始嘲笑诸葛亮和周瑜没有这个地方埋伏兵马,话音刚落赵云就带领兵马杀过来了,截住了曹操的去路,吓得曹操几乎坠马。曹操就安排徐晃和张郃迎战赵云,自己带着人就先跑了,赵云也没有过多的追赶,而是夺取曹军慌乱之中遗留下来的物资。

曹操一行走到了葫芦口的时候,大家也都饿了就地开始埋锅造饭,宰马煮肉准备吃饭,曹操看到地形险峻自己也在安然的吃饭他又笑了,这一次把张飞给笑出来了。因为张飞在当阳桥大喝一声吓死了夏侯杰,在曹营的声望是很高的,曹军诸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都很害怕,但是为了保住曹操的性命,许诸是第一个率先迎战张飞的,张辽徐晃也来助阵,曹操趁着混乱钻空子逃走了,其余诸将也是趁乱各自逃离。这是躲过了又一劫。

由于两次遇到伏兵,士兵伤患比较多,道路不好走,很多人都没有吃什么饭,跟随曹操的士兵减员情况非常严重,在走到华容道的时候,曹操身边只剩下三百多骑兵,后边也跟着一队老弱病残在慢慢的走。这个时候曹操又看到地形险峻,又一次的嘲笑诸葛亮周瑜无谋,这一次把关羽笑出来了。见了赵云曹操吓得差点坠马,见了张飞诸将胆寒,这次见了关羽,曹军见了是亡魂丧胆,非常的害怕关羽。

很多人都说关羽放了曹操这主要原因关羽念及之前曹操对他的恩情,还有张辽的意气相投。笔者认为只是其中之一,还有重要的两点就是:第一、关羽的性格不会恃强凌弱的,当时曹操的状态是最落魄的时候,关羽就算是赢了对他来说也是胜之不武,关羽也不愿以后落一个忘恩负义的名声,关羽爱惜自己名誉的程度大家也都是知道的。第二、就是关羽是个性情中人,虽然关羽在曹营的时间不长,但是留下了极深的影响,并且张辽、徐晃和关羽英雄相惜关系很好。当时的曹操的将士们看到了关羽之后,已经知道了自己没有了生路了,失去了斗志几乎都要哭了,关羽看到以后更加是于心不忍,就放走了曹操。

演义的情节是如此安排的,面对这个问题来分析的话,假如关羽真的要在华容道杀曹操的话,能成功的杀死曹操吗?笔者认为成功杀死曹操的话是有难度的,概率不是很大,如果关羽要杀曹操的话,一定会有一场恶仗,也不一定就能成功。下面就根据演义的内容,再把关羽是否能杀死曹操做扼要分析。

第一、当时双方武将实力比拼的话,关羽并不占什么优势。

关羽确实是很勇猛还有周仓关平二将,而且还是以逸待劳曹军人困马乏,但是当时曹营的几个主力战将都在,张辽、李典、许诸、徐晃、张郃都在曹操身边。在前两次的战斗中,赵云和张飞的名声因为长坂坡和当阳桥两场战斗,可以说是勇冠曹营了,但是曹操身边的战将是毫不犹豫的出马迎战,并没有退怯胆怯的状况,也没有武将发生伤亡。假如开战的话,五个人对阵关羽,关羽不一定就能赢的,在后来的樊城大战中徐晃自己就单挑关羽,就不要说五个人了。

第二、困兽尚且犹斗何况是人。

曹操是曹魏集团的核心人物,曹营中有多次拼死救曹操的榜样,如果诸将拼死抵抗,关羽成功的概率不是很大。曹操懂得用兵而且善于用人,但是失败的经历也很多,在荥阳曹操被俘是曹洪拼死救了出来,在濮阳夏侯渊亲自托住火柱曹操才逃生,在宛城典韦拼死护住门口曹操才有了逃生的时间。而且在曹操祭奠典韦的时候,对典韦舍身护主的行为高度的赞扬,使得诸将都以典韦为榜样,诸将就是拼死也不会让关羽杀了曹操。也许有的人说,当时人困马乏根本无法战斗,但是忽略人的意志力是很重要的,当年周泰为了救孙权身中十二枪依然战斗,安全的救出孙权。

第三、当时关羽率领的是五百校刀手,曹操身边的还有三百多骑兵,实力悬殊不是特别大。

曹操是一个很会用兵的人,曾经用了望梅止渴解决了行军途中没有水的问题。在遇到堵截这样死地的时候,曹操一定会用封赏来鼓舞士气,因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路能跟随曹操走到华容道的士兵,也定是一些精壮忠诚的士兵,身体素质和忠诚度不高的士卒,不是掉队了就是开小差跑了或者是投降了。再加上有张辽徐晃这样的名将,还是可以和关羽拼一次的,曹操在这个时候是有机会可以趁机逃命的。

有人考虑过张飞和赵云会尾随而至和关羽一起夹击曹操,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当时诸葛亮的命令没有这样要求张飞赵云,只是要他俩尽量多搞军器物资,降卒马匹之类的,他俩在得到实惠之后,定会班师回营庆功受赏。

综上所述:曹操多次都是死里逃生,再加上身边有五个当时名将,也有和关羽数量差别不大的精干骑兵。关羽如果真的想对曹操动手的话,成功的概率不是很大,一定会有一场恶仗,虽然但是的曹操处于劣势,但是也不一定能杀死曹操。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愚论,不正之处欢迎评论斧正,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谢谢。


蔡公子讲历史


关羽不可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的!关羽也不敢在华容道杀了曹操!如果关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那么诸葛亮也饶不了关羽的!同时,刘备将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后来的三分天下也只能成为隆中对里的笑谈了!

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十八路诸侯群起讨伐董卓,后来渐渐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几位大佬了。眼看着天下大势正按着诸葛亮隆中对中所畅想的三分天下走,不料北方的曹老板儿却不干了,一言不合便带着数十万大军南下。

可是曹老板儿怎么也没想到,刘备和孙权竟然联合在一起了,一场大火将自己的数十万大军烧的七零八落,自己只能带着数百甲士一个劲儿的逃,还有躲避周瑜和诸葛亮的追杀。

可能有人就要问了,当时曹操都一败涂地了,为啥诸葛亮和周瑜不来个斩草除根,彻底干掉曹操,这样不少了很多麻烦吗?其实这样才是大错特错,我们都知道曹操经过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可以说是统一了北方,兵卒将勇,实力雄厚

这样的大佬可不是孙权和刘备任何一方能够惹得起的,无论杀了曹操,那势必会遭到北方势力的疯狂报复的!所以与其说是诸葛亮和周瑜在追杀曹操,还不如说诸葛亮和周瑜只是把曹操赶到对方的地盘上,希望将这股祸水引过去

。这就是为啥在关羽之前,张飞和赵云都只追曹操,不动手的原因。

那么既然是这样的情况,为什么诸葛亮还要派刘备账下第一猛将关羽去守华容道呢?大家都知道关羽曾经短暂的寄居在曹操阵营,曹操对关羽可谓是礼贤下士,送黄金,送赤兔马,送美女,人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曹操都能够原谅的!而关羽素来都是一个讲义气的人,曹操这样对他,关羽都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关羽根本不可能杀曹操。

所以在诸葛亮看来,反正曹操都不能杀,还倒不如送给关羽一个人情,让关羽彻底了却和曹操的情分,以免以后误了大事!

所以,关羽不可能在华容道杀了曹操的,如果关羽当时杀了曹操,那么北方曹氏必定疯狂报复刘备,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根本也不可能实现!

本文作者悟空历史

喜欢历史、热衷码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探讨!


青梅煮史


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许多人看三国总是把演义和史实混为一谈了,所以才出现如此这般的问题:华容道上关羽真的要杀曹操的话,能杀得了吗?

当然杀不了,事实上曹操在华容道上根本就没遇到关羽,这让关二爷如何击杀?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在《三国演义》的第五十回,是世人皆知的一个典故。简单的说就是: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逃跑,沿路遭遇了张飞等人的截杀,身边只剩下几百人马。经过华容道,关羽已经在这里埋伏多时。此时曹操已经走投无路,便请求关羽看在往日的情份上放他一马。关羽是个很重情义的人,想起了往日寄居在曹操那里时曹操对他的恩义,心一软就放了曹操。而关羽之后得刘备求情,也免受军法惩处。

这完全是演义中作者杜撰的情节,意在突出关二爷的重情重义。尚若放在历史上,关二爷怎么可能放了曹操呢?关羽并非是不知轻重之人。自古忠义两难全,假如放了曹操,尽到了义。但对主公就是不忠,忠义忠义,忠在义之前。如果遇到了关羽是不可能放的,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那历史上华容道究竟怎么回事呢?

《三国志》记载曹操败退后走的的确是华容道,但并没有遇到关羽。

原文如下:

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觽。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

间译:曹操的船被刘备烧了,就带领军士从华容道步行回来,因为道路泥泞,不能通过。于是就让那些老弱的兵卒背草垫道,骑兵才能通过。老弱兵卒被人马践踏,陷在泥中,死的很多。最后军士们出了华容道,曹操非常高兴,各位将领问他为什么,曹操说:“刘备和我想得差不多,但进行的稍微晚了一步,刚才如果他早放火,我们这些人就都要死。”不一会儿,刘备果然放了火,但没有烧到曹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华容道上关羽杀不了曹操!


弹指千年


真的要杀绝对会杀死的

华容道的地形

华容道是一条极其蜿蜒的山路,道路不平坦,极其颠簸,古代交通不发达,通常如果山中有路的话,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周围都是悬崖峭壁。此外,关羽既然奉领了军令前去守军,自己也立下了军令状,为了适合埋伏,所以肯定会选择一个隘口处。所以依照华容道的地形,曹操就像是一条鱼,而关羽就像布置了一张大网,进入网当中的鱼儿,如果不是渔民心善,你说能逃得掉吗?

两方的军力差距太大

曹操经历赤壁一战,先是一场火烧,而后是被江东诸将围追堵截,仓惶奔走。后来到了刘备界面,先是被赵云击杀了一阵子,数百兵马还剩一百左右,后又被张飞伏击一阵,一百左右的兵马还剩下三四十。这三四十兵马,虽然都是曹操精锐,但是一两天没吃饭,接连奔逃,夙夜不寐,战斗力低下。在华容道占据天时地利,如果想要拿下曹操这五十人的话,仅仅需要五十精兵,就可以轻松拿下。那么当时关羽的军力有多强大呢?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关羽有一个强大的兵种,叫作校刀手,这些人都以一挡百,极其强悍。

关羽去镇守华容道的时候,便是携带了五百校刀手,相当于一两万军马的战斗力。看到这里估计有很多人表示不解,五百人马,真的有这么强捍吗?小编可以说实话,其实真的有这么猛的战斗力。攻打长沙之时,关羽说携带五百校刀手即可,长沙是一座坚城,而且里面有两万驻军。寻常的将领前来攻打,至少需要六万军马才能百分百拿下,也就说关羽这500人的战斗力,和六万相当。当然,这里面也有一定的吹嘘成份。但在华容道想要拿下曹操,绝对是豆芽菜一般大的小事。

曹操是鱼,关羽是渔夫。入了网的鱼儿想要逃生,只能看渔夫的意思。

曹操通过当年的旧情,成功地打动了关羽,再加上张辽这么一个老兄弟,关羽于心不忍,过五关斩六将欠曹操人情,于是就头脑一热,将这伙人给放走了。当时关羽大喝一声,曹操等人都吓得直接下跪了,可见实力悬殊之大。所以说,在华容道上如果是张飞或者是赵云的话,曹操能够逃走的概率,差不多只有种彩票头奖的概率。


牧野鉴史


曹操败走华容道,剩下残兵败将二十余骑,偏偏遇上斩杀牛逼战将的“专业户”——关羽,关云长!

既然有这样的提问,那么就与史实无关,依据“演义”而论,华容道守将关羽,率五百校刀手堵住曹操溃逃之路。

曹操虽有许褚、张辽、徐晃等虎将护卫,然败逃之军,盔甲不整、座骑无鞍,疲惫不堪!

反观关羽手下,左有关平,右有周仓,五百校刀手属云长嫡系亲兵!

征战长沙时关羽曾豪言:只需本部五百校刀手,定斩黄忠韩玄首级。

校刀手所持兵刃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近似,柄长刃利,云长亲训精锐,面对一支溃败的疲惫之师,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了!

问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是否有能力将其斩杀?

以关羽当时的战斗力,诛杀曹操应该不是问题!

关二爷斩彦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在曹营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曹操纵有许褚等虎将力保,奈何疲于奔命之将,又能够有多大的战斗力!

如果说单凭关羽一人之力,要斩杀曹操众人,那的确是不大可能的事!但是,关羽手下还有关平周仓,还有五百校刀手!

只要关羽一声令下,不需要亲自动手,五百校刀手乱箭齐发,曹操等人拿什么来挡?只有挨的份!

面对以逸待劳的关羽部队,曹军可以耗得了几通射杀?死的死,伤的伤,再来两次冲杀,以关二爷之威武雄壮,谁人可挡!

演义里,以“义释华容道”来颂扬关羽义薄云天,再演变成诸葛亮夜观天象,算出曹操命不该绝,以此铺垫出一个孙刘双方都不想赶尽杀绝,而故意放走曹操,以免单方面遭到曹军疯狂报复的战略布局。

其实,曹操如果命丧华容道,曹氏家族是没有多大可能、多大号召力报复的!

当时曹操仍然是以汉臣的身份四方征战,朝中文臣武将大多数是以汉臣自居。刘备所率军队,是以除汉贼为旗帜,号称勤王之师。

曹操一死,手下主要战将基本上都死于此役,余下以曹仁为首的武将,根本就没有能力控制许昌的朝廷。刘备有可能不用攻取益州,直接攻击许昌,迎奉天子回朝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说的战略布局,只不过是用以解释华容道放过曹操的虚设桥段而已。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感谢您的观阅,敬请多多留言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