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刀重82斤,吕布的戟只有40斤,为何关羽还打不过吕布?

jamie1987


《三国演义》中的名场面【三英战吕布】,可谓刘关张三兄弟的成名之战。在此之前,三人虽然征战数年,但所交战的对象不过是黄金乌合之众,虽屡屡获胜,但平淡无奇。此番与天下第一名将吕布交战,且不落下风,着实令刘关张在十八路诸侯面大显身手,从此三人威名大震。

纵观《三国演义》全书,张飞张三爷应当是与吕布交手次数最多的名将,一共三次;而关二爷与吕布的交手,仅有虎牢关一次。欲比较关二爷和吕布,此次作战的参考价值实际上是不大的。

且看原文中对于这一经典场面的描述:

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 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 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 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

从原文中,可以总结出这么几条有用的信息:

第一,张飞的战力极高,但比起吕布而言,应当还差半档。因为关羽同样作为一位名将,对于二人的交手状况看的很透彻,他既然选择在此时上前帮忙,可见张飞已经逐渐落了下风,继续放任他单打独斗,可能有危险。不过由于在交手中,考虑到吕布有赤兔马这一天下第一神驹的辅助,张飞依旧能与吕布单独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二人纯实力的差距要比半档更小一些。

第二,吕布的实力在刘关张联手之下。原文交代,吕布面对三人的夹击,左支右绌,已经显露出来颓势,好在他抓住了三人中最弱的点刘备,虚刺一招得以找到破绽,借助赤兔马的帮助得以脱身。

第三,要注意刘备的战斗力。刘备往往被认为是没有战斗力的一个,但这实际上是错觉,因为刘备在全书中大多数时间都是以一个主公的形象出现,且动不动就哭,所以让人有了“刘备无能”的印象。在本段中,关二爷和张三爷合围吕布,三十回合而未能分胜负,作者用“战不倒吕布”来描述,显然认为吕布还占有一定优势,至少可以从容应付。但刘备一上来,不一会便让吕布左支右绌,可见,刘备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第四,团战的效果不一定强于单干。因为《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武器很重,惯性很大,加之马匹不好控制,所以在团战之时,不仅要关注对手,更要严防伤到自己人,因此在团战中,每一位组团者反而不能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

因此,从这些相信中,只能得到两结论:

第一,张飞个人的战力很强

第二,刘关张三人更多是靠默契来击败吕布。因为三人此时结义时间已久,且共同作战百余次,早已形成了默契。虽然在团战中,个人的能力难以得到完全发挥,但凭借形成的默契,可以弥补这一点。同样的情形参照曹营六将战吕布不能取胜,就是因为六人之间缺少默契,导致了联手作战反而不如许褚一人。

所以,此处并不能得出关羽打不过吕布的结论。

如果熟悉关二爷的交手事迹,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面对名将,关二爷要么是几个回合便能斩杀对手于马下,如颜良,文丑,华雄;一旦几个回合不能取胜,关二爷便只能与对方达成平手,如夏侯惇,徐晃,庞德,黄忠。

从这里,可以大概猜测,关二爷一般情况下,应当是凭借气势和最初的几招致命输出,来奠定交手的走势,一旦对方没能抗住,那么便只能自求多福;一旦对方抵挡住了这一波攻击,则关二爷便再无其他制胜之法。

再进一步推测,关二爷之所以有超强的战斗力,可能是因为速度与力量结合得恰到好处,但招式方面略有不足。这是有依据的,但凡使用大刀者,都偏重于力量型,而在速度上没有优势,反应能力略慢,但关二爷的速度可谓是很快,比如诛杀颜良时,虽然借助了赤兔马,但就凭一刀下去,颜良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可见其速度之快。但在面对黄忠这种技巧加力量型之时,由于黄忠的技巧加持,其在六十岁的高龄居然能与关二爷大战百余回合。

可以说,关二爷这种类型,即使在进攻打不开局面之时,自保是绰绰有余的。因此,关二爷在面对吕布之时,不一定会落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