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老板的创业之路,一波三折,成功的硬核是“服务”

不去海底捞,你永远不知道它的服务有多逆天,平价餐饮吃出至尊享受,海底捞成功秘籍正如我们所见,把顾客捧上天,通过细节力压对手,登上行业第一宝座。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以600亿人民币的身价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它用20年的发展创造奇迹,而其背后创始人张勇发家致富的故事同样精彩。

张勇1971年出生于四川简阳县城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位农机厂的厨师,母亲是小学教员,出生便是无背景,无学历,没有钱的“三无人员”。成长过程同样普通,成绩平平,被父母送去包分配的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当地的拖拉机厂,在这里稳定工作了6年,但是正值少年时代的张勇不甘如此平庸,面对改革开放的创业潮,身边一个个“万元户”的发财,他一直在积蓄力量,在休息时去外地考察市场行情,等待创业时机。

四川人好赌,平时没事干就和街坊们打牌打麻将。张勇有一次去成都,发现人们围着一台扑克机,游戏很简单,就是猜大小,把钱投进去就行。张勇第一次看到这样不用人力,一台机子就能挣钱的机会,年轻气盛的他立刻下定决心买一台在家“坐地生财”。当时这样的机器一台5000元,相当于他五年的工资,他和自己的同学一起把攒了两年的钱拿出来,又东拼西凑地把钱凑齐,开始第一次创业之旅。但没想到的是,两人在长途汽车上就被骗子用一块假的金表骗走了1200元,还没迈出第一步就摔在了起跑线上,进军博彩业的计划流产了。

经过第一次的教训,张勇变得踏实了许多,不再想着轻松赚钱,明白了只有靠自己的付出与坚持才能有所回报。他发现自己邻居靠着卖自家祖传熏鹅,渐渐赚到了钱,这让他有所思考,这种满足人们口腹之欲的小本生意,虽然辛苦一些,但是赚钱却很踏实。于是他开了一家串串小火锅店,这种小火锅在四川当时很受欢迎,不到半年时间就赚了1万元,让张勇尝到了甜头。但后来当他开始谈恋爱后,竟然放弃了原来的生意,第二次创业就此结束。

直到1994年,与现在自己的妻子舒萍成家后,他才再次意识到像自己这样没文化没背景的人,还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命运。于是半年后找到自己的同学施永宏和同学妻子,四个人重开火锅店,每人各占25%的股份,正式创立了第一家名叫海底捞的火锅店。

虽然之前有开串串小火锅的经验,但是张勇还是从自学炒火锅料一点一点踏实干起。即使起初味道不是很纯正,但因为火锅店的服务到位,很多顾客的评价也很高,这给了张勇一些启示,想要自家火锅店超过对手,就要在服务上下足功夫。当顾客喝酒胃难受时,他免费给顾客熬了小米粥;有顾客称赞他们家的蘸料好吃,他就送几罐做礼物;有的顾客下雨天把鞋弄脏,他也找人帮顾客擦干净,而这些好的习惯也一直沿用到现在。

随着海底捞在本地的风生水起,张勇将店铺扩张到西安。他认为西安美食比较多元化,自己的火锅有一定的竞争力。一开始西安分店经营不善,亏损很多,还好张勇及时调整管理方式,让合作方撤资,才使其度过难关。2003年受到非典的影响,海底捞门店客人极少,张勇依旧坚持“服务第一”的原则,推出了外卖服务,自己找人为顾客送餐上门,这样的创新举措还受到《焦点访谈》的报道,海底捞的名声也在全国打响。

直到近10年来,海底捞一点点做大做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家家门店开了起来,成为餐饮界的大佬,而张勇也被称为“火锅神”,在19年福布斯榜登顶新加坡首富。除了面对市场不断做出调整,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从创业以来一直坚守的贴心服务,早已根植在每一位员工的心里,这也早已成为海底捞离不开的一张王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