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條件下的“大健康”反思

首先我們來破一下題,根據題目的主旨,我們發現最惹人注目的字眼就是“疫情”和“健康”。題目中疫情條件下的“疫情”指的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題目中的第二個關鍵詞“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從上面健康的定義中我們發現“健康”比我們想象中意思要廣義的多。不僅包括身體生理上的健康還有心理、社會甚至包括環境健康等這已經好像超出了我們的常識,但就是因為“健康”有如此多的寬範圍,所以我在題目中用到了“健康”二字,它已經把我在這篇文章中想要涉及到的方面都涵蓋在其中。

新型病毒面前,人體免疫能力首當其衝

新冠疫情出現初期,醫學領域一時間因為缺乏對這種新型病毒的研究導致對這種新型病毒“手足無措”——至少在遇到新型病毒患者時我們沒有一種特效藥能夠有效戰勝病毒。擋在新冠病毒面前首先就是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從新冠肺炎病毒確診死亡患者構成上來看,免疫力低下的人死亡率明顯高於免疫能力強的人,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中國新冠肺炎不同年齡段的病死率的統計可以看到,0-9歲的病死率為零;50-59歲的病死率為1.3%;60-69歲的病死率為3.6%;70-79歲的病死率為8.0%;80和80歲以上的病死率為14.8%。而目前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率最高的意大利新冠肺炎死亡者平均年齡是81歲,58%的新冠肺炎死者為80歲以上,31%為70多歲,其中有2/3的死亡患者有3種或者是3種以上的其他疾病。這樣的新聞我們大眾看了之後發現原來在新型病毒面前免疫能力很重要!一時間人人都開始更加關注“健康”這個話題。當然針對疫情防控,專家學者們也呼籲廣大民眾通過改善生活方式來增強人體免疫能力。比如很多人有不吃早飯的習慣,有熬夜晚睡習慣,有久坐不動的習慣等,我們在疫情面前就要有意識地經常吃早飯、早睡早起生活規律、多運動啊等等,但是對於疫情重災區的人們來說,這些好像稍稍顯得有點兒杯水車薪了。所以現實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就是我們無論何時都要重視人體自身免疫能力。因為大家都發現如果真要用到這個身體免疫能力時你就會發現平時的注重和不注重差別有多大了!

巴菲特曾經說過,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我們假設1是人體免疫能力平均水平,1.01代表比平均水平高1%,0.99代表比平均水平低1%。

1.01的365次方是38,0.99的365次方是0.03,這是1300倍的區別,從差一點到多一點是質的飛躍。

這是世界的真相,很殘酷,但絕對真實。

當然還有這麼一句名言:人生就像一串數字,健康是1,金錢、地位、事業、愛情、家庭。。。。。。是後面的0,如果沒有了這個1,後面有再多0也都沒有意義。

健康就像理財,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你不理健康,健康關鍵時刻也不理你!

要想有福澤,好好做人;要想沒災禍,別總做惡。

新冠病毒到底來源於哪裡,一時間各國學者爭論甚囂塵上,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發源於中國。一開始我們都認為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是病毒發源地,但是據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方網站消息,該園聯合華南農業大學和北京腦科中心,收集了全球共享到GISAID EpiFluTM數據庫中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基因組數據(截至2月12日),通過全基因組數據解析發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從其它地方傳入。

在來源方面,研究表示,為細分來源,研究人員將58種單倍型分成五組,包括3個古老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1,H3和H13)和2個新的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56和mv2)。以此鑑別出廣東的病毒可能有三個來源,重慶和臺灣的病毒有兩個來源。有較多樣本的澳大利亞、法國、日本和美國,患者感染源至少有兩個,尤其是美國包括了五個來源。

在2月27日廣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了一場通氣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表示,本世紀已經有三次冠狀病毒感染,目前還不清楚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到底是怎麼來的,是不是早已存在也不得而知,並且中間宿主應該也不只穿山甲這一種動物。從鍾南山院士的表示中我們可以得出,對於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目前尚不得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並非此次病毒的發源地。

在文章開篇時提到健康不僅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還包括環境健康,那麼什麼是環境健康。環境健康指在人類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環境系統功能正常,環境質量良好,人類身心健康,生命質量有保障。其實我們這次疫情,甚至可以說每一次疫情都是人類過度開發地球資源的結果,本世紀爆發過SARS病毒、MERS病毒。新冠肺炎是第三次病毒疫情,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地球也是有壽命的,由於人類的不合理開發和使用,導致地球資源在耗盡,原生態環境在遭到破壞,全球氣候在變暖,海平面上升,冰凍在南極和北極冰層下的遠古病毒正在因為氣候的變暖導致的冰層融化而日益顯露出來,人類在地球上的開疆拓土正在不斷蠶食其他動物的生存空間,有的動物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日益滅絕,有的動物已經淪為人類餐桌上的美食,甚至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於2017年6月1日還公然退出巴黎協定,給全球減少大氣碳排放蒙上一層陰影。

聖雄甘地說過:“地球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但地球滿足不了人類的貪慾。”雨果說,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當人類合理利用、友好保護自然時,自然的回報常常是慷慨的;當人類無序開發、粗暴掠奪自然時,自然的懲罰必然是無情的。

這一切,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的那樣:

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我們最初的成果又消失了。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如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他們夢想不到,這些地方今天正因此成為不毛之地。

人與大自然,本來就是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人類如果不尊重自然界的規律,環境惡化的苦果最終將由人類自己吞噬。

就像董卿在《主持人大賽》中說道:

一切都在追求一種平衡,人和自然的平衡,人和世界的平衡,如果人類自以為佔盡了優勢為所欲為——那對不起,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是時候,學會愛護動物,與野生動物和平相處了。是時候,學會尊重自然,保護環境了。是時候,摒棄虛榮、浮躁和無知,迴歸真實、從容、淡定的大國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