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賠2.94億!鋰電領域又一“官司仗”開打!

因對賭業績不達標,鋰電領域又一“官司仗”開打。

3月19日,金冠股份公告稱,因業績承諾不達標,公司向張漢鴻、共青城百富源鴻圖投資、李小明三方提起訴訟,要求其履行業績補償義務。

公告指出,由於鴻圖隔膜2019年業績考核淨利潤-3115萬元,未能完成業績承諾,且與承諾淨利潤不低於1.69億差距較大。根據補償協議,被告需向原告補償合計2.94億元,返還分紅款合計291.8萬元,並承擔訴訟費用。

索賠2.94億!鋰電領域又一“官司仗”開打!

有意思的是,同日來自金冠股份的另一則公告顯示,張漢鴻、共青城百富源鴻圖投資、李小明等三方也向金冠股份提起了訴訟,請求判令終止原告與被告簽訂收購方案中2019年、2020年補償方案的履行。

雙方各執一詞,2020年第一場鋰電領域因業績承諾不達標的官司仗將正式上演。

事實上,由於前幾年鋰電產業風頭正勁,優質標的企業紛紛被上市公司併購。高工鋰電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鋰電產業鏈兼併購案例54起,涉及金額超550億元;2018年54起,涉及金額超過860億;2019年20起,涉及金額約277億元。

而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變化、行業競爭加劇,受價格戰、應收賬款、下游客戶牽連等多方因素影響,標的企業的競爭力也備受挑戰與考驗。疊加疫情等不穩定因素,今年或增加更多標的企業對賭失敗的風險,由此引發的官司仗也或明顯增加。

終止補償緣由思路清奇?

覆盤金冠股份與鴻圖隔膜的官司緣由,其實比較簡單。但是鴻圖隔膜的訴訟終止補償方案的原因則顯得有些“思路清奇”。

根據2017年雙方簽訂的收購協議,鴻圖隔膜承諾的業績承諾是,2017-2020年,每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000萬、1.3億、1.69億和2.2億。未能完成承諾則按約定承擔補償責任。

2019年,鴻圖隔膜未經審計的業績考核淨利潤約為-3115.18萬元,已出現大額虧損,與補償義務人承諾的2019年淨利潤不低於16900萬元差額巨大。

且第一補償人張漢鴻明確表示鴻圖隔膜無法完成其承諾的2019年度及2020年度淨利潤,並意圖自行減持公司股票。由此公司決定提起訴訟。

目前,鴻圖隔膜董事長張漢鴻已經辭任金冠股份副總經理職務。

而張漢鴻、共青城百富源鴻圖投資、李小明三方提起的訴訟則表示,鴻圖隔膜利潤下滑、未能實現承諾淨利潤是2018年、2019年政策調整所導致。

而政策調整系原告無法預見也不可避免且無法克服的,屬於不可抗力情形。因此有權解除《補償協議》並終止2019年、2020年補償方案的履行。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2018年累計承諾業績不達標,鴻圖隔膜方已經做出過一輪業績補償。因此張漢鴻等三方認為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補償協議應當解除。

由此來看,新能源政策調整是否構成“不可抗力情形”將成為案件勝負的關鍵。一旦鴻圖隔膜方訴訟成功,或給一些在絕望中掙扎的業績對賭不達標企業,看到光明和希望。

業績對賭官司仗或增加

不可否認的是,當前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變化,鋰電產業鏈市場話語權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隨著行業發展步入深水期,市場競爭也在不斷加劇,被收購的標的企業要完成業績對賭的難度也在增加。

高工鋰電注意到,此前由於業績對賭幾近引發的官司仗也時有發生。包括此前勝利精密與蘇州捷力、東方精工與普萊德等,都因為業績對賭等原因差點對簿公堂。

今年來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仍舊萎靡疊加疫情等不穩定因素,更多標的企業對賭失敗的風險將增加,而由此引發的官司仗也或增加。

而訴訟雙方最終的結局或對簿公堂,或和解並走向剝離。

從趨勢看,一方面,從去年以來,鋰電產業鏈的兼併購以及資本熱度已經逐步迴歸理性,巨型資本的進入也更為謹慎。鋰電產業鏈的兼併購更加趨向於同行或上下游之間的橫向或縱向兼併購,標的估值及業績對賭設置也將回歸理性。

另一方面,此前跨界入局的上市公司也在逐步退出鋰電領域,出售標的企業或終止收購步伐。如上述的勝利精密就將蘇州捷力出售給了恩捷股份,東方精工也將普萊德成功售出。還有雙傑電氣、四川長虹、*ST東南、光宇國際、新海宜等,都已剝離或終止鋰電標的業務。

可以預見的是,跨界企業的退出及鋰電產業鏈間兼併購提速,無疑會進一步減少參與者,加速弱者淘汰。行業資源的重新組合也將重塑細分產業鏈市場的競爭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