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作家託卡爾丘克的“怪誕”新作:母親將記憶壓進一個一個罐頭裡

文學報 · 此刻夜讀

睡前夜讀,一篇美文,帶你進入閱讀的記憶世界。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去年諾獎揭曉之後,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成為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本報第一時間為大家解讀其寫作、梳理作品譯介情況。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託卡爾丘克常常表達翻譯對文學的重要性,法蘭克福書展圖

託卡爾丘克的中文作品此前已由後浪出版公司推出《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今年1月推出了《雲遊》(2018年國際布克獎獲獎作品);浙江文藝出版社上海分社則獲得了多部作品版權,出版計劃如下:《怪誕故事集》(預計2020年4月出版)《糜骨之壤》(暫名,預計5月出版)《衣櫃》(暫名,預計7月出版)《最終的故事》(暫名,預計10月出版)。

即將出版的《怪誕故事集》是託卡爾丘克近年創作的小說集,本書中文版直接譯自波蘭語原版。今天夜讀,為大家帶來這部作品的首發試讀。

小說集由十個故事組成:森林裡的綠孩子、“我”去探望做了變形手術的姐姐、修道院裡的神秘木乃伊、每年都會在死亡後醒來的莫諾迪克斯……每個故事都發生在不同的時空中,從現代的瑞士,到四百多年前的波蘭;從中國的寺廟,到想象中的未來。每個故事都詭異且荒謬,你永遠猜不到下一頁將會發生什麼,但在怪誕之下又似乎潛藏著人類生活的蛛絲馬跡。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波蘭語版《怪誕故事集》

《罐頭》是《怪誕故事集》中的第三個故事,從葬禮開始,又以葬禮結束。母親死了,他從一個母親遺留的筆記本里,看到了關於各種各樣奇怪的罐頭的菜譜,於是他打算去地下室看看,在這裡他發現了擺滿罐頭的一排排架子,有“斯塔霞夫人醃黃瓜、1999”“隨口青椒、2003”“佐霞夫人豬油”……後來,他在衣櫃底下又發現了一批奇怪的罐頭。在廚房水池下邊,他發現了更多的罐頭……

罐 頭

[波蘭]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李怡楠 譯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她去世的時候,他為她辦了場像樣的葬禮。她所有的女性朋友都來了。那些又矮又胖的女人戴著貝雷帽,渾身散發著樟腦球的味道,穿著鑲海狸鼠毛領的大氅,僅露出了腦袋和蒼白的臉。當被雨水淋溼的麻繩綁住的棺木被緩緩送下,她們輕聲整齊地啜泣,然後成群結隊走向公交車站。她們手中的雨傘,猶如一個個穹頂圖案。

就在那天晚上,他打開了家裡的吧檯,她在那兒收著自己的文件。他東尋西覓……只是他也不知道要找什麼東西。錢?股票?債券?或許是一張養老保險單,就是能在電視上看到的、有黃葉簌簌落下秋景的廣告宣傳的那種保險。

最後他只找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儲蓄帳簿,還有父親的黨員證。父親在1981年安然離世,堅信自己的信仰是形而上學的永恆秩序。他看到了自己上幼兒園時畫的畫,收在一個帶橡皮繩的紙質文件夾裡。他有點感動。他從沒想到她還收著他的畫。他還看到一個筆記本,上面記滿了用蔬菜、魚、肉、水果做罐頭的菜譜。每種做法都獨立成頁,每種罐頭的名字都包含稍許潤飾意味——飲食詞彙也是需要美的。“帶芥末的辣味菜”“德拉安娜醃南瓜”“阿維尼翁沙拉”“克里奧爾牛肝菌”。有些菜名起的有點兒標新立異:“蘋果皮果凍”或者“糖拌菖蒲”。

這讓他產生了去地下室看看的想法。他已經好多年沒去過那兒了。但是她,他的母親,很喜歡在那兒待著,他也從沒覺得奇怪。當她覺得他看電視球賽的聲音太吵,而她的抱怨又越來越沒用的時候,他就能聽到鑰匙相互碰撞、接著門被撞上的聲音,然後她就會消失很長一段時間。那時他就會覺得這下天下太平了,開始毫無干擾地幹自己最愛乾的事兒:幹掉一罐罐啤酒,盯著兩夥穿著不同顏色上衣的男人追著一個球,從球場的一端跑到另一端。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安迪·沃霍爾《金寶湯罐頭》,CC0圖庫

地下室看起來格外乾淨。這兒鋪著塊又小又破的地毯。哦!他記得在小時候就有這塊地毯,還有一個長毛絨沙發,歷歷在目。這兒還有一個帶底座的落地燈和一些大概不知被讀過多少遍的書。然而,給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擺滿了罐頭的一排排架子。每個罐頭瓶上都貼著不乾膠標籤,上面寫著他在剛才那本菜譜上看到的名字:“斯塔霞夫人醃黃瓜,1999”“隨口青椒,2003”“佐霞夫人豬油”。有些名字聽起來很神秘,比如“乾餾四季豆”——他實在想不出,“乾餾”是什麼意思。罐頭瓶子裡發白的蘑菇、多彩的蔬菜以及血紅的辣椒,激發了他對生活的渴望。他急匆匆地翻找著那些罐子,卻沒從罐子後找到任何股票或現金。看來,她什麼也沒給他留下。

他擴大了自己在她房子裡的生存空間——現在他把髒臭的破衣服丟的到處都是,地上堆起了喝過的啤酒罐子。他時不時去地下室,拿箱子裝一些罐頭上來。他用一隻手就把它們依次打開了,然後拿起把叉子,把裡面的東西叉出來吃。啤酒和花生,或是鹹味餅乾棒配醃辣椒,又或是像嬰兒一樣又小又嫩的酸黃瓜,那滋味妙不可言。他坐到電視機前,思考著新的生活狀態,獲得的新鮮自由。他有種感覺,好像剛剛高中畢業,一切皆有可能,更好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然而他已經不小了,去年已經過了五十歲的生日。但他卻覺得自己很年輕,就像個剛剛畢業的年輕人。

儘管母親死後留下的最後一點錢馬上就要花完了,但他認為他還有時間來做出正確決定。他可以先把母親留下的遺產吃幹喝淨。大不了可以只買麵包和黃油。當然還有啤酒。然後他可以看看有沒有合適的工作。為這個事兒母親已經絮叨他二十多年了。也許他會去找個職業介紹所——肯定會有工作給他這樣年過五十的高中畢業生的。甚至他或許會穿上那身母親熨燙妥帖、和配套藍襯衫一起掛在衣櫃裡的淺色西裝,去城裡轉轉。只要電視裡沒有任何足球比賽節目。

他自由了。可是沒有了母親拖鞋踩在地板上的噠拉聲,那種他已經習慣了的單調聲音,和她那一貫低沉的嗓音:“你能不能別看電視了?去交個女朋友。你就打算這麼過一輩子?你就不能自己找個房子住?這裡住兩個人太擠了。每個人都結婚生子,旅行,野餐,你呢?我又老又病,還得養活你,你怎麼就不害臊?先是你爸爸,然後是你,我得給你們洗衣服,熨衣服,買東西。這個電視機害我睡不了覺。你一看就看到天亮。你整宿整宿地都在看些啥?就不煩嗎?”她就一直這麼絮絮叨叨,於是他買了一副耳機。問題解決了。她聽不到電視的聲音了,他也聽不到她嘮叨了。

現在他又覺得太安靜了。她曾經整潔擺放著玻璃櫥櫃、鋪著漂亮桌布的房間,堆滿了空包裝盒、罐頭瓶和髒衣服,漸漸散發出一股怪味——發出惡臭的床單、舌頭舔過的錫罐上長出的黴斑產生的氣味。那房間完全封閉,從不通風,可著勁兒腐爛、發酵。某天,他想找條幹淨毛巾,在衣櫃底下又發現了一批罐頭。它們被藏在一堆床單和羊毛線團下面——地下軍,第五罐頭陣列。他仔細打量這些罐頭,和地下室那些相比,它們的生產年份顯然不同。標籤上的字都掉色了,多是1991年和1992年的,偶爾也有個別年代更久遠的——比如1983年的,還有一瓶1978年的。這瓶應該就是怪味的主要源頭。金屬瓶蓋已經生鏽,空氣進到了瓶子裡,瓶子裡的東西都分解了,變成不知道是什麼的令人噁心的不明懸浮物。他忙不迭地扔掉了。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託卡爾丘克

標籤上反覆出現類似文字,比如“黑加侖醬醃南瓜”或是“南瓜醬醃黑加侖”。還有幾瓶顏色已經發白的小黃瓜。還有幾瓶罐頭裡的東西,如果沒有標籤上的文字說明,都沒人能看得出來是什麼了。醃蘑菇變成了黑稠的果凍一樣的東西,果醬結成了黑塊,肉醬幹成了一小塊。他還在鞋櫃和浴缸下面發現了一些罐頭,也有一些在她床頭櫃裡。他詫異於她居然藏了這麼多罐頭。她是揹著他藏吃的,還是覺得自己的兒子早晚有一天要搬走,所以給自己預留的儲備?還是說,這本就是母親留給他的,她覺得自己會先離開——畢竟一般媽媽都沒有兒子活得長……也許她想用這些罐頭給兒子的未來提供一個保障。他看了看其他罐頭,既感動,又噁心。

他看到了一瓶放在廚房水池下邊寫著“醋泡鞋帶,2004”的罐頭——這本應讓他不安。他看著繞成一團,漂浮在不明液體中的棕色鞋帶和黑色的多香果顆粒。他覺得有點難受。僅此而已。他回憶起,當她老是盯著他的時候,他就摘掉耳機去浴室。這時她就從廚房裡衝出來,攔住他。“所有雛鳥都會離巢,這是自然規律。父母需要休息。整個自然界都是這樣。那麼你為什麼折磨我?你早就應該搬出去,過你自己的日子。”她啜泣。當他試圖悄悄繞過她,她就抓起他的袖子,聲音也變得更高更尖。“我應該有個安詳的晚年。你放過我吧!我想要休息。”這時他已經進了浴室,鎖上了門,開始想自己的事兒。當他從浴室出來的時候,她還想再次抓住他,可是這次更沒了把握。然後她慢慢地在自己房間裡沒了聲音,彷彿她哭訴過的痕跡都消失了,直到第二天早上她故意將鍋碗瓢盆弄得叮噹響,讓他沒法睡覺。

但是誰都知道,媽媽愛自己的孩子;這就是母親的天職——愛和原諒。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所以他根本沒細看那些鞋帶,以及——他在地下室找到的西紅柿汁泡海綿……標籤上清清楚楚地寫著“西紅柿汁泡海綿,2001”。他把罐頭瓶打開,看看裡面的東西和標籤是否一致,然後整個扔進了垃圾箱。他沒把這些奇怪的東西理解為母親對他的算計。他找到了不少真正的好東西。比如放在櫃子上面的最後一批罐頭裡,就有特別好吃的肘子。一想到在房間窗簾後面找到的重口味醃紅菜他就直流口水。兩天裡,他吃掉了好幾瓶罐頭,用手指頭直接從罐頭瓶裡挖出木梨醬,吃得津津有味,就當是飯後甜點。

在看波蘭和英國隊的球賽時,他從地下室抬上來一整箱罐頭。又擺出一整排啤酒。他從箱子裡拿出罐頭,吃得很爽快,根本沒看自己吃的是啥。一個瓶子引起了他的注意,媽媽在寫標籤時犯了個可笑的錯誤:“醃魔菇,2005”。他用叉子把又白又嫩的蘑菇頭一個個放到嘴裡,而它們就像活了一樣,從他的喉嚨嗖嗖嗖地滑到了胃裡。進球了,然後下一個,他甚至沒注意到什麼時候把所有蘑菇都吃完了。夜裡他去上廁所,噁心的感覺直衝腦門。他覺得媽媽就站在那裡,用他無法忍受的尖厲嗓門喋喋不休,然而他清醒地記起,她已經死了。他吐了一整夜,直到早上,但沒什麼用。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叫了救護車。在醫院裡,醫生想給他進行肝臟移植,但是找不到器官捐獻者。所以,他沒有清醒過來,幾天後死掉了。

這時出現了一個問題。沒人把他的遺體從太平間領回來並給他辦葬禮。最後,在警察局的呼籲下,母親的朋友們來了,就是那些又矮又胖的戴著貝雷帽的女人們。她們用雨傘在墓碑上拼出一個個荒唐可笑的圖案,完成著自己充滿悲憫的哀悼儀式。

-END-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生於1962年。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畢業於華沙大學心理學系,1987年以詩集《鏡子裡的城市》登上文壇,而後接連出版長篇小說《書中人物旅行記》《E.E》《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受到波蘭評論界的普遍讚揚。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善於在作品中融合民間傳說、神話、宗教故事等元素,觀照波蘭的歷史命運與現實生活。

她曾兩次獲得波蘭文學最高榮譽“尼刻獎”評審團獎,四次獲得“尼刻獎”讀者選擇獎,2018年5月,託卡爾丘克憑藉小說《雲遊》獲得了國際布克獎;2019年獲得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

本文授權轉自 浙江文藝“KEY-可以文化”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新年文創季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诺奖作家托卡尔丘克的“怪诞”新作:母亲将记忆压进一个一个罐头里 | 此刻夜读

郵發代號:3-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