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看《法政先鋒4》了沒,如果沒看,那就別看了,聽我的,不如直接再去刷一遍1。

這部想當年最火的TVB刑偵系列,到了第四部,也難逃餿冷飯的命運。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知乎網友@柳柳柳柳七月的評論深得我心,他是這樣形容第四部劇情的:

“第一集,哇好酷啊這設備

第二集,啥玩兒??這就結束了??

第三集,拜託,查案好不好

第四集,不好意思看了十分鐘實在看不下去了,扭頭打開了法證先鋒1”

有人說,你不愛看可以不看啊?

其實對於很多TVB迷來講,對第四部之所以如此期待,無非是對於過去港劇的眷戀和情懷。

只不過情懷這個東西,新瓶怎麼也裝不出舊酒,一不小心,再把情懷傷了,得不償失了不是。

話又說回來,第四部到底哪裡不好呢?以至於評分高開低走,一路暴跌?

先來看看評分,第一部,評分遙遙領先,8.5分,第二部也還不錯,8.2分,到了2011年拍攝的第三部,雖然全班人馬都換了,可口碑倒也沒太差,系列劇到了第三部還能打7.6分,成績相當不錯。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然而,這部時隔九年的新作,目前已經跌到了5.2。

群眾眼睛沒差,這第四部槽點真的太多了,咱們一個一個說。

細節硬傷,破案好似過家家

刑偵劇最好看的是什麼?當然是各種離奇故事,以及抽繭剝絲的探案過程了!

第四部的第一個故事呢,一下就over了3個人,好幾個人參與,怎麼樣,複雜吧?燒腦吧?

還用上了N多老戲骨,米雪、謝賢等骨灰級演員甘當配角,怎麼樣,陣容夠強吧?

結果第二集就看懵逼了。

這個案子講的是在一個戲團發生的故事,先是一個演員演戲時噴血而死,接著是老闆(謝賢飾演)的兒子在辦公室被害,身上多處傷口。

一開始,最大的嫌疑對象是米雪飾演的角色(戲團老闆的左膀右臂,臺柱子,和死者因話語權問題吵過架)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當然,對於一個從小港劇泡大的人來說,都知道,往往第一個嫌疑最大的,都不是真正的那一個,好了,下面,就等著阿SIR和Madam們慢慢揭曉謎底吧!

然而,在第一集,第一個xiongshou就莫名其妙被指認了,此人也相當配合:立馬招認。

這指認的過程可以說相當隨意。

在現場,法醫們查到了有一種纖維物質,這種纖維來自一種手套,而米雪恰好前幾天定了一批這種手套給劇團人使用。

當警方質問米雪時,旁邊一個阿姨就緊張地直搓手,我們的主演阿SIR火眼金睛直接秒到,馬上get到真相:

你這麼緊張幹什麼,你手上還戴著手套?對,我們前幾天剛好查到手套纖維,和你戴的一樣,所以你是xiongshou!

EXCUSE ME?手套不是進了一批呢嗎?為何就那麼肯定現在戴著手套有點緊張的人,就一定是呢?邏輯呢?推理呢?不不不,劇情不能這麼白痴吧?

然後我太天真了,下一秒,這阿姨就痛哭流涕承認了:對,是我,他害了我女兒,逼得她跳樓啊!

好嘛,合著前面一通炫酷地、咔咔地先進設備,又是寬敞明亮的大操作間,又是三維立體現場還原,又是一堆警察們裝酷耍帥,合著壓根就沒什麼用啊。一個手套就找到兇手了,厲害厲害。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當然了,這只是第一個,還有第二個,還有幕後黑幕,就不一一詳細講了,總之破案過程都是這麼隨意,我說你是,你就一定是。

編劇以為弄個連環案中案很懸疑,很帶感,可破案過程一點都對不起這個情節鋪墊。

看完第一個案子,我忍不住把第一部翻出來洗洗腦。

那才叫抽繭剝絲,法醫有法醫的功能,警察有警察的功能,兩邊互不耽誤,同步推進,用不同的手法逐漸靠近案子的真相,這個過程,才真的過癮。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人物模糊,情節拖沓

剛剛講了半天第四部情節,一個角色名字都沒提,為啥呢?因為看了三集半,我真的一個都沒記住。

第一部裡,人物出場很清晰。

男主法證部的高級化驗師高彥博(歐陽震華),女主重案組的高級督察梁小柔(蒙嘉慧),很明顯,他們一出來,你就知道這是男女主角了。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而且,人物設定特點鮮明。

比如說,高彥博是個溫暖的男人,對病妻不離不棄。梁小柔是一個工作狂,卻十分聰明和專業,總能抓住關鍵點。

除了案子,這些角色出場和鋪墊在第一集就完全塑造好了,人物關係、背景,也都一目瞭然。

並且,節奏感很強,第一個故事,第二集就偵破了,一環扣一環,讓人始終緊繃著神經。

而第四部呢。案子一出現,呼啦啦一堆人排V字出場,行吧,耍帥也能忍受,也勉強能看出哪個是男主,但是女主我真的傻傻分不清。

一方面,過去TVB的演員們都很有辨識度,蒙嘉慧啊,佘詩曼啊,鍾嘉欣啊,你一看就能記住。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反觀第四部,人物磨皮厲害,長相好像也差不多,實在沒記住都長什麼樣子。

不光人物沒有辨識度,人物關係也極其複雜,第四部也試圖按照前三部的套路,去給主角們設定一個故事,讓他們在破案的過程中,以一條暗線貫穿其中。

可是人物關係的故事,真的要搞那麼複雜嗎?

又是童年慘痛回憶,又是噩夢,又是兄妹,又是前女友之類的,看了半天,不止人設沒有立住,人際關係也一頭霧水。

更要命的是,第一個還沒有真正偵破,到了第三集就用了整整半集去講這些主角配角之間的複雜故事。

捉急,還沒破哎,還能閒話拉家常?有點敬業精神可否?

缺乏真實感,最讓人懷念的港味不見了

重新刷完第一部,我才知道,我們懷念的港味究竟是什麼。

看TVB老劇,你會發現,角色們住的房子,都是普通人住的小房子,在街邊小巷,在弄堂,他們有時還會和父母擠在一起,也有各種不順的家庭苦惱。

無論他是高級督察還是什麼職位,他們都沒有那麼多主角光環,不住大房子,不開豪車,其實,就是沒有真正脫離生活。

阿SIR和Madam工作的警署,就和我們平時上班的辦公室一樣,他們也會在辦公桌擺放很多生活用品。

比如一張兒子的照片,一張家庭合影,或者一束鮮花。偶爾工作間隙,同事之間會串桌,吃兩口垃圾食品,聊聊上司八卦,特別真實。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他們破了一個案子,往往會走進大排檔,或者某個熟識朋友的小吃店,打開一聽啤酒,幾個人完全放開地來一場特別有煙火氣的慶功宴。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同時呢,這些警察們,在破案時,往往特別自然順暢地,就帶出自己的對於案子的感受:關於親情,關於慾望。

這是港味,他能讓你通過這些作品,看到香港真實的街頭巷尾,看到香港平民百姓、工薪階層的真實生活狀態。

然而,第四部完全看不到了,一絲都沒有。

對,科學是進步了,所有法醫們使用的儀器,那是一個先進,閃瞎眼的那種。

但你看吧,法醫操作間一片冰冷,空曠地好像生產車間,辦公室,我似乎也沒看到,只有一個同樣冰冷的會議室,他們開會說案子,就像背臺詞,一言一語就把案情屢明白了。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最讓人吐槽的是,第一個案子結束後,幾個人圍坐在一個好似賓館套房的豪宅裡,喝著紅酒,對案子裡牽扯到的人品頭論足。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沒有市井、沒有煙火,有的只是主角們高高在上的價值觀和冰冷的看不出一絲與香港有關的環境。

如果他們口型說的不是粵語,恐怕說這不是港劇,也有人相信。

其實,這第四部,如果單算一部現代化刑偵劇,倒也說得過去,不至於有這麼多槽點。

可它卻蹭著《法證先鋒》的熱度,又沒有一點點港劇的特點,那就讓人極度不適了。

《法政先鋒4》口碑暴跌,沒有推理,就像過家家,TVB再也回不去了

當然,說這些也不是為了單純的黑這部劇。

只想說,對於80後90後來講,TVB就是童年和青春的代名詞,是那個年代裡,相對閉塞的環境下,我們去窺探香港的一個窗口,那裡面的燈紅酒綠,主角們的愛恨情仇,都深深讓人著迷。

不過,這樣的時代總會過去的,當《法證先鋒4》中再也找不出一絲港味,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