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允炆为何不采用推恩令的办法来削藩呢?

栀子花的微笑


总结起来,三点原因:一、形势不同,二、急功近利,三、没有逼数…

推恩令确实好,但也是要在特定的形势下,再加上比较久的时间才能见效的,尤其是对本代藩王几乎没有影响…

首先是形势不同,朱允炆面对的形势和汉武帝所面对的形势完全不同。

汉朝的藩王,那是真正的实封,封地的这一片就是国中之国,藩王自置小朝廷,自己收税、自己组建军队,总之就是什么都自己负责…所以这种藩王的力量来源,最根本的是封地大小,和封地上的人口…所以推恩令一出,王子们把原本的封地一分,力量是越来越弱的…

其中现任藩王的利益不受影响,而庶子和次子们则将原本唯一继承人的份额瓜分了,利益受损的只是原来的第一继承人,然而在正式继承之前,继承人其实力量也不强,自然没法反抗…

但明朝的藩王是完全不同的,所谓:列爵而不临民,意思是藩王对封地的控制力是完全不如汉朝的,封地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明朝前期藩王的主要力量来源是自身的护卫卫所兵力,以及对战区的军队指挥权(塞王)。所以推恩令的意义不大,根本就没封地,分什么呢?反而有可能因为进一步的逐级拆分,藩王的军队还越来越多了…

其次是急功近利。

汉武帝时期,各地藩王和中央的关系已经越来越远,而且由于七国之乱被打爆了,力量是不足的。

同时,汉武帝推出推恩令,已经是前127年,距离其亲政已经差不多八年(前135年窦太皇太后去世),距离其登基更是有14年。武帝本身的帝位已经非常稳固…而且他也还很年轻,可以慢慢磨…

但朱允炆呢?

登基一年,连续废五王…

当然,此时的藩王全是他的亲叔叔,更算是先帝之子(亲缘关系越近,继承权就越大,确实对皇帝本人的威胁就越大)。

而且不少王叔比他本人还小,即使朱棣(此时朱棣已经是真正的诸王之首)也不过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天知道能不能熬得过?

最后,没逼数就不说了,就是常见的顺风浪逆风投…


不知道叫啥子3


汉朝与明朝两个王朝看着不搭架,但这两个王朝都发生过藩王造反的例子,像汉朝的七国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都是由于削藩而造成的藩王叛乱。可汉朝时候因“推恩令”成功平定了藩王叛乱,那为什么建文帝却没有采取前例来削藩?


建文帝没有采取推恩令,不是他没有脑子,是因为诸多因素造成的。他的爷爷朱元璋为了自己的孙子能够成功即位,想方设法地替他削除各种障碍,像除掉功臣。可朱元璋万万没有料到自己的儿子会夺位,所以对藩王的提防不高,导致九边塞王的权势过大,建文帝不能随意采取推恩令,因为这会引起藩王的警惕。况且这种措施耗时太久,得要经过几代藩王才能生效,所以建文帝要采取一种见效快的措施。再者就是建文帝操之过急,不能循序渐进,他为了削弱藩王,就逮住一个藩王使劲削,这就给其他藩王造成了联盟的条件,因为他们需要自保,而这也给朱棣机会,让朱棣借着清君侧的名义发兵。要是建文帝循序渐进,可能朱棣也不会逼得着急造反了。

作为一名年轻的皇帝,建文帝在政治还是过于年轻,没有明白政治场的复杂,他不知道自己的叔叔们都是历经沙场的人,对腥风血雨早已经是看待,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仁义二字,就算建文帝是自己的侄子,触及到他们利益时,他们也会冒险造反。再者他的军师也不能够很好地运筹帷幄,导致了建文帝的决策失误。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不是朱允炆不愿意采用推恩令之法。而是朱允炆根本没有能力去那么做。实际条件也不允许朱允炆那么去做。朱允炆所面对的情况和汉武帝所面对的局面完全没有可比性。汉武帝之所以可以采取推恩令进行削藩,那是因为在汉武帝之前,有了文景二帝打下的坚实基础。汉文帝时期,贾谊就曾经帮助汉文帝开始试验控制诸侯藩王的办法。但当时只不过是一次汉朝的试水之举。所以虽然汉文帝的削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等于汉文帝是在帮助后代帝王在削藩之路上的一次尝试罢了。

汉景帝时期,大臣晁错向汉景帝建议削藩,并且向汉景帝献上了著名的《削藩策》。并且晁错还表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其大意就是建议汉景帝以雷霆扫穴之举平藩诸侯。但晁错的强硬削藩虽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汉景帝极大的打击了诸侯王国的势力。但也造成了七国之乱导致国家陷入了一阵动荡不安之中。正因为有了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君王的削藩以及实验,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才会选择以柔和的手段以推恩令来削藩。因为汉朝的诸侯王因为经历了文帝和景帝的削藩。实力已经大减,所在汉武帝的绝户计之下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只能认命接受。

而朱允炆就不同了。朱允炆削藩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削藩之举太过于草率。也太不留余地了。最后造成天下藩王皆反,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所有藩王的公敌。这样也就罢了。要知道朱允炆刚刚继位不久,说难听点,屁股都没坐稳的时候,朱允炆就贸然削藩。自然就会导致皇位不稳。而且不留余地的削藩也会导致藩王人人自危。到最后受害的只能是朱允炆自己。

而且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任皇帝,在他之前没有任何的削藩基础。所以朱允炆也没用条件去实行更加狠毒的推恩令。即使朱允炆可以实行推恩令。那么朱允炆所能达到的效果也一定比不上汉武帝。因为推恩令的本质就是让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权利自然也越来越小。汉武帝时期给诸侯王已经传承了好多代了。家族人员数量庞大。这样的话可以使推恩令的效果最大化。而朱允炆时期,各地藩王基本上都是开国功臣。推恩令短时间内根本起不到削弱的作用。所以在朱允炆时期实行推恩令作用基本等于无。这也是为什么朱允炆根本没有考虑推恩令的原因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汉武帝当然可以推恩慢慢削藩。

那是因为他爹汉景帝在“七国之乱”已经把那些刺头藩王都已经剁了,留下来的都是特怂或者特忠心的那种。

你以为朱允炆是汉武帝?他其实是汉景帝。当然,运气不好没有成功罢了。


平阳侯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先说说什么是推恩令

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这是一系列的政治举措,简单来说有几点,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就使得各个诸侯王国的势力进一步被削弱,所谓“推恩”即是,以推广皇帝恩泽的名义把土地再分封给诸侯的子弟,那么看起来是皇帝厚待他们,实际上却使每个封国的面积都化整为零,渐渐缩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

朱允炆的时期没有推恩令施行的土壤

推恩令手段上是委婉的,时间周期是比较长的,而削藩是强硬的,时间周期是迅速的,不给藩王任何机会。两者目的是一样的,但是过程大不相同。那么朱允炆为什么不使用已被历史证明的“推恩令”?

推恩令推行在汉武帝执政的三年后,它的施行是需要条件的,汉景帝时期已经成功的解决了“七国之乱”,各地的藩王已经没有了翻江倒海的实力,汉武帝时期的中央政府已经非常有实力能够作为推恩令政策实施的强劲后盾。

这些条件,朱允炆时期都不具备,他实在是没有施行推恩令的可能性。跨越时代来比较,朱允炆的综合素质和汉武帝差不止一个档次,两人的中央政府实力也差不止一个档次,朱允炆面对的藩王对手和汉武帝时期的藩王情况又是大大不同。

朱允炆应该完成的是汉景帝削藩的工作,然后再去考虑下一步如何将权力收回中央,朱允炆和他的朝廷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他错误的估计了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用人不当,战略失宜,方法激进,一系列失误之后,直坠历史的深渊,那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有机会再谈谈。


原创码字着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鱼包同学


大明建国初期设置的诸多儿子王(最出名的就是九大攘夷塞王),朱元璋是有目的。他想的是让儿子们镇守全国各个战区,既互相牵制,又远离南京政治中心。一到有个地方武装叛乱,大家还能齐心协力,共同剿杀,毕竟一奶同胞,血浓于水。肉烂在锅里。

可朱元璋一死,朱棣奔丧都没看见爹最后一眼。朱棣是啥人?那是跟着他爹在义军里征战,尸山血海里滚过来的。当时他大哥太子朱标,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都死在爹前头了。朱棣是九大攘夷王之首。常年守着燕云之地,跟蒙古阿里不花没事就干一仗,这种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脾气性格可不是朱允炆这种小屁孩能驾驭的。不过说到底,误了朱允炆的还是方齐黄这哥仨。他仨是古往今来书生误国的最大反面教材。而推恩令这种纵横家想出来的阳谋,这仨酸儒是绝瞧不上的。他们也不会让朱允炆去应用。

更何况当时各镇藩王最大的权力是军事统兵权,单说朱棣手下自己的卫队就有三个卫三万多人的兵力。即便是推了恩,不削藩的话这三万人可推不出去啊,还是在朱棣手中握着。所以最终朝廷还是选择削藩并且收了朱棣调地方兵力的权力,可谁能想到朱棣开了挂一样,800人靖难成功了。


永乐大帝Judy


朱允炆在继承帝位之后,想要削弱各藩王的实力。不过他没有采用推恩令,而是强行削藩。


对于这件事,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

今天咱们就来看看,为何朱允炆没有通过推恩令的方式来削藩。

咱们先来看看历史上的推恩令到底是什么样子。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把诸侯王分为若干国,之后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随着层层分封,诸侯的实力会不断降低,而中央的权力将会得到增加。

从上可以看出,推恩令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

因为相比于削藩,推恩令相对间接委婉,可以减少藩王的抵触情绪,更有利于政策的推行。同时,皇帝名声的损失也会降到最低。

总之,从抑制诸侯实力这方面来说,推恩令是要比削藩高明太多。


一、但大家不要忘了,这是汉朝的分封,随着时间推移,到了明朝,分封形式已经和汉朝有很大的区别了。

换句话说,时代变了,分封性质也不一样。

1、首先,汉朝的推恩令核心就是裂土分封,而明朝的诸侯只是拥有侯爵之位。

《清史稿》对当时明代藩王是这样评价的,即“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因此,明代压根就没有掌控分封地区的土地和人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推恩令自然没有办法推行下去。除非朱允炆失了智,先把土地赐给诸侯,之后再实现推恩令。

但这种情况显然不现实,也太麻烦,毕竟朱允炆的核心目的是直接削弱诸侯的实力,减少自身可能受到的威胁,而不是花式作死。


2、再者,在能够裂土分侯的西汉时期,那些诸侯的实力异常强大。

强到什么地步呢?我们看当时的七王之乱就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吴王权力大到甚至还可以煮盐铸币。

除此之外,《汉书》中记载也可以看见一二。

即:“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因此,在当时只要他们有机会联合起来,是可以轻松颠覆统治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实行推恩令是必然的。


但明朝时期的藩王,他们的实力已经普遍弱小。

当年朱元璋分封他们,与其说是赏赐,不如说是颁发驻守边疆的任务。在战斗的时候,他们可以节制诸将。平时的时候,他们能统领的就只有王府的护卫。

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炆可以轻松击溃藩王。我们从诸侯灭亡的速度就能看出来,中央对于地方的碾压。

在朱允炆开始削藩后,有的诸侯自我了断,有的诸侯废为平民。不是他们不想反抗,而是压根就没有能力反抗。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拿朱棣这个例子反驳,因为朱棣起兵把朱允炆给推翻了。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朱棣那雄厚的势力不是在起兵之初就有的。

在刚起义的时候,朱棣就连杀死当地的官员都需要用计谋,而不是直接派兵诛杀,就是因为他的实力太弱小了。

就连诸侯中最强大的朱棣都是如此,朱允炆确实没有什么好忌惮的。

所以,建文帝压根没有必要再用推恩令这种带有讨好性质的政策。


二、那或许有人就会问了,既然藩王并不强,不需要推恩令,那为何当时他会失败呢?其实总的来说,这完全是建文帝的个人原因,性格的懦弱与从政经验的不足导致了他后来决策的一系列失误

对于朱允炆强行削藩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看不懂。

如果他是个千古明君,大家可以仔细思考他这番举动背后的深意和各种厉害关系。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朱允炆虽说可能并不是朱棣评价的的那样是一个花天酒地,恣意妄为的昏君。

但他还是太过于年轻了,一个没资历的君王,往往是人云亦云,他会在不合适的时间颁布不合适的政策,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1、在当时,建文帝身边的奸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性格懦弱导致)

朱允炆在登基之后,非常器重黄子澄和齐泰,把各种事务都交给他们两个处理。

他们两个非常会蛊惑人,朱允炆深受其害。

原本的时候朱允炆只是有削藩的想法,可是在黄子澄和齐泰的运作之下,想法最终变成了现实。

正常人理解的削藩,应该就是削弱藩王的实力,而这两位做的,则是要把他们逼上绝路。这个荒唐政令从中央下达的那刻,就意味着朱允炆差不多在垮的边缘了。

值得一提的是,强行削藩只是诸多举措之一,他们还对很多祖制进行了变更。

这在《明史》中有记载,即:“朝廷政事一委黄子澄、齐泰,二人擅权怙势,同为蒙蔽,政事悉自己出,变更太祖成法,而注意削诸王矣。”

而正是这些动摇了朱允炆的统治基础,为后来朱允炆倒台埋下伏笔。



2、再者,朱允炆削藩的顺序有很大的问题(从政经验不足导致)。

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先难后易。先把最难啃的骨头搞定,剩下那些诸侯就会产生忌惮,主动放弃抵抗。反之,则会给最强的对手带来喘息时间以备战,增加之后的对付难度。

而朱允炆非常秀,他的顺序就是这个相反的先易后难。在朱允炆针对其他诸侯的那段时间里面,朱棣一直在备战。这个喘息时间不是他自己争取的,而是朱允炆给的。

顺序错了不要紧,朱允炆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在征讨朱棣的时候调动更多的兵马。

可尴尬的是,朱允炆把屠刀举了起来,之后觉得于心不忍,就这样给放下了。

朱允炆的境况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朱允炆已经彻底把朱棣逼到对立面了,这时候他才反悔,已经太晚了。

不过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朱允炆也值得人敬佩,天胡开局都能输,也是一种本事。



三、说到最后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朱元璋给朱棣送上的神助攻了。

当初,朱棣之所以能够顺利南下,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不光是因为朱允炆得罪了太多的人,还因为朱棣师出有名。

朱元璋曾经规定过,如果皇帝受人蒙蔽,那么诸侯可以入京勤王。

即:“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朱元璋本是好心,担心奸臣乱政,可是他没有制定具体的细则,这让朱棣钻了空子。

很多人感觉这是皇帝的家务事,不方便插手,就是选择按兵不动。

正因如此,朱棣才一路绿灯,直通都城。


夏目历史君


据明朝的史书《奉天靖难录》记载,这个朱允炆实在是不成器,作恶多端,甚至强暴猪羊。

《奉天靖难录》是明朝人写的,而且就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资料应该是可信的。



据书中记载,朱允炆的父亲太子朱标,就不是个好东西,总是干坏事,处处违逆朱元璋,朱元璋责备了他,他居然怀怨挟愤,就搞魇镇,诅咒朱元璋,他还私下招募了三千敢死士,养在东宫中,欲图谋不轨。

【初,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呪诅,忽有声震响,灯烛尽灭,略无所惧。又擅募勇士三千余,东宫执兵卫。】

朱元璋和马皇后看到太子这么行事,全无半点君王气象,两位老人就商议,想把帝位传给英明神武的朱棣。但太子朱标听到了这个消息,恨得咬牙切齿,就日夜严密监视朱元璋。

【太祖闻之,语孝慈高皇后曰:“朕与尔同起艰难,以成帝业,今长子所为如此,将为社稷忧,奈何?”皇后曰:“天下事重,妾不敢与知,惟陛下审之。”太祖曰:“诸子无如燕王最仁孝,且有文武才,能抚国家,吾所属意。皇后慎勿言,恐泄而祸之也。”有潜以告太子者,太子乃日夜伺察太祖。】


太子朱标还和将军蓝玉互相勾结,商议对策,他们煽风点火,污蔑朱棣。

【由是太子渐至猜疑于上矣。乃日夜构隙,求所以倾上。】

晋王也是个坏蛋,图谋帝位,私造龙椅,乘與。他性情残暴不仁,臭名远扬,还滥杀无辜,养着吃人的恶狗,被朱元璋责备。而太子朱棣却和他臭味相投。

【时晋王闻太子失太祖意,私有储位之望,间语人曰:“异日大位,次当及我。”遂僭乘舆法物,藏于五台山。及事渐露,乃遣人纵,并所藏室焚之。自此性益猜忌,荒淫无度,丑声日闻于外。又好弄兵,擅杀人。一日无事,以军马围村落,屠无罪二百馀家,其惨酷尤甚。常饲恶犬,以啮人为乐,犬不啮人,即杀其犬。小儿为犬所啮,死者甚众。】

太子与晋王互相勾连,污蔑和诽谤朱棣。将朱棣的战功劳据为已有。

太子多行不义必自毙,千夫所指,无病而死,暴毙而死。于是,朱元璋就想把皇位传给朱棣。

【四月丙子,太子薨。太祖愈属意于上矣。】

但奸佞之臣却劝说朱元璋把帝位传给朱允炆。

【学士刘三吾曰:“立燕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且皇孙年已长,可立以继承。”太祖遂默然。】  

朱元璋重病,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他临死前想传位给朱棣,但被封闭在宫中,无奈咽气。


   

【至是病革,问左右曰:“第四子来未?”无敢应者,凡三问,言不及他,逾时遂崩。】

而朱允炆则篡改了太祖的遗诏。还让邪巫做法,指着朱元璋的棺椁大骂,哈哈狂笑,毫无半点悲伤。

【允炆矫遗诏嗣位,忘哀作乐,用巫觋以桃茢祓除宫禁,以硫磺水徧洒殿壁,烧诸秽物以辟鬼神。梓宫发引,与弟允熥各仗剑立宫门,指斥梓宫曰:“今复能言否?复能督责我否?”言讫皆笑,略无戚容。】

为了帝位稳固,朱允炆听取了奸臣馋言,开始削蕃,太祖的子孙们一个个都被清理和处罚,受尽种种苦难,生不如死。

【拘至京师,削爵为庶人,迁入云南,困辱至极,妻子异处,穴墙以通饮食。未几,遂罪代王。已而罪湘王,逼其阖官焚死。又籍齐王,困于京师。又诬岷王,降为庶人,流于漳州。】



朱允文这家伙干尽了坏事,居然还把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遗像都烧掉了。还大兴土木,盖鹿台,导致民间怨声载道。

【允炆日益骄纵,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御容,拆毁后宫,掘地五尺,大兴土木,怨嗟盈路,淫佚放恣,靡所不为。】

朱允炆他好酒贪色,大选美女,奢糜无度,甚至兽性大发,连老妪、母猪和母羊都不肯放过。

【遣宦者四出,选择女子,充满后宫,通夕饮食,剧戏歌舞,嬖幸者任其所需,谓羊不肥美,辄杀数羊以厌一妇之欲。又作奇技淫巧,媚悦妇人,穷奢极侈,暴殄天物,甚至亵衣皆饰以珠玉锦绣。各王府宫人有色者,皆选留与通,常服淫药,药燥性发,血气狂乱,御数老妇不足,更缚牝羊母猪与交。荒眈酒色,昼夜无度。】



他还让公主当尼姑,宠信阉宦,殴打忠臣,各种荒唐事,罄竹难书。

【出公主与尼为徒,敬礼桑门,狎侮宗庙。尝置一女子于盒以为戏,谓为时物,舁入奉先殿荐新,盒开聚观,大笑而散。倚信阉竖,与决大事,凡进退大臣,参掌兵马,皆得专之。陵辱衣冠,毒虐良善,御史皆被棰挞。纪纲坏乱,构成大祸。】



朱允炆的种种恶劣行径不堪入目。以至于上天都看不下去,异象丛生,灾害频发。

【狐狸满室,变怪万状,徧置鹰犬,亦不能止。他如日赤无光,星辰无度,彗扫军门,荧惑守心犯斗,飞煌蔽天,山崩地震,水旱疫疠,连年不息,锦衣衞火,武库自焚,文华殿毁,承天门灾,虽变异多端,而酗乐自如。】

朱允炆还和奸臣们商议迫害英明神武的燕王朱棣。 

【齐泰、黄子澄曰:“但加之罪,何患无辞?今其书词多营救周王,指以通情,夫复何辞?”】

【黄子澄曰:“为大事岂能顾小疵,况太祖常主立燕王,欲传以天下,两宫深致嫌隙。及至陛下,几失大位,非二三臣寮力争,则固已为所有,陛下安得至此?今事机如此,矧值其病,不因此时图之,他日难也。”允炆曰:“燕王勇智绝人,且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也,宜更审之。”齐泰曰:“今胡寇来放火,以防边为名,发军往戍开平,护衞精锐,悉调出塞,去其羽翼,无能为矣。 不乘此时,恐后有噬脐之悔。” 允炆颔之,乃以谢贵为北平都指挥,张昺为布政使,訹诱王府官属,觇察动静。】

朱允炆集团布下天罗地网,设下陷阱,准备将朱棣全家一网打尽,满门抄斩,鸡犬不留。 

【齐泰等乃密谋令人上变告,适上遣人来奏事,齐泰喜曰:“事机就矣。”遂执之,锻鍊成狱。即发符逮王府官属,且令谢贵先发, 密约长史葛诚为内应,宋忠等为外应,令王府人无大小获之必尽杀。】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实在是忍无可忍,才决定替天行道,揭杆而起,推翻了朱允炆的残暴统治。


馋嘴肥猫铲史官


首先西汉武帝朝的“推恩令”根本不适合在明朝推行。

我们先来看看主父偃“推恩令”的内容:“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推恩令”的核心思想就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它具体的实施方法就是将诸侯王的封国各分为若干国,让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直至地尽为止,同时若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先虚建国号,日后待其子孙生后再行分封。



如此,实施“推恩令”的前提就是要有封地。但显然明朝的藩王不满足这个条件。虽然明朝同西汉一样行“分封制”,但汉初行的是裂土封王,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中是有着绝对的权力的,可任免官吏,可自由征税,可自由征兵,总之在封地中他就是唯一的王,封地一切事务都由他说了算。而明朝虽也实行分封制,但却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即分封爵位却不赏赐土地,给予爵位却不管理百姓,享受俸禄却不处理事务,也就是明朝的藩王是没有封地的,而且没有治理权,更没有征税权。

想想看,明朝的藩王连封地都没有,你让朱允炆去拿什么去推行“推恩令”呢?难道是先给藩王封地,之后再去推行吗?这怎么可能呢?



当然,当年朱允炆欲行削藩之时,的确有人跟他提过希望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大臣高巍曾言“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就是不要效仿晁错的武力削藩,而应该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即在不引起国家内乱,又不引起藩王大规模反抗的原则上行削藩之事。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的大明王朝,他在借鉴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建立起了一套不同以往任何朝代的“藩封制度”。自1370年开始,朱元璋就先后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于边疆及内地的要地,给予他们兵权,让他们替明朝开疆扩土,同时拱卫朱姓天下。



在当时,每位藩王都拥有着数量不等的亲卫护卫军,少则千余人,多则上万人,且还拥有“\t提兵专制”之权,即可直接调动地方上的军队,如庆王朱栴就有左、右、中三护卫,并管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事务,马步军士都由庆王负责训练,并随时听候调遣。

可以说明初的藩王虽没有汉初诸侯王那样的权力,但就是凭借着其手握的“\t提兵专制”之权,再加上他天潢贵胄的身份,他足以操控地方的军政事务。因此,明初的藩王还是对中央有着较大的威胁的。也就是如此,高巍提出的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其用意就是想要削弱藩王手握的兵权,就算此时不能将其兵权全部剥夺,也要剥夺他一部分的权力。

此外,在高巍提出要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时,户部右侍郎卓敬还额外补充了一点,他建议“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就是在削弱藩王手中权力的同时,还要进行“异地分封”,即原来在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要将其改封在南方;原来在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要将其改封在北方。



卓敬提出的这个计策用意很简单,那就是削弱藩王对地方的影响力,从而瓦解藩王对于地方的干扰与控制。试想,以藩王的势力和影响力,如果让他和他的子嗣长期待在某个地方,他势必会逐渐掌控住此地,这样就等于成了他们的封地。如此,如果是只让藩王在一个地方待一代,让他们势必不能对此地造成多大的影响力,毕竟下代藩王的藩地可是要换到别的地方去的。

可以说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不可谓不毒,完全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如果当时朱允炆能够接受这个计策,即缓慢的行削藩之策,不动用武力,而是用皇权来逼迫地方藩王就范,让他们没有动武的理由,同时再推行“异地分封”,让藩王失去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如此,只要能够实施下去,不出一代,明朝的藩王将永远没有可能再对中央政府造成任何的威胁,因为藩王已无根基可言。



此外,卓敬在提出“异地分封”之策时,还特别提醒朱允炆,他说道:“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意思就是燕王朱棣这人颇有智慧,雄才大略,很像朱元璋,同时他的藩地北平又是显要之处,且兵强马壮,自金、元开始就为兵家重地。如此,朱允炆如果一定要削藩就一定要先削燕王朱棣,要先把他改封到南昌,这样一旦有变,朝廷就有绝对的把握能够控制住朱棣。

显然卓敬早就看出了对朱允炆削藩威胁最大的是哪个藩王,就是朱棣。如此,他早早就建议到朱允炆要削藩就要先削朱棣,只有这样,其他藩王才不敢再对朱允炆的削藩有任何的不满。当时如果朱允炆哪怕是不采纳卓敬的“异动分封”,而仅仅只是采纳卓敬的先削朱棣的策略,朱允炆削藩也不会失败,更别说失去帝位。试想,如果将燕王朱棣改封南昌,朱棣对于地方的掌控力将荡然无存,同时南昌又处于南方,朱允炆只需调配周边的兵马就可牢牢困死他,如此,朱棣就只能成为笼中的小鸟,任由朝廷随意宰割。



而一旦朱棣被控制,其他藩王必定不敢有任何的异动,如此朱允炆的削藩必定可成。

只是可惜,朱允炆最终还是没能接受他们二人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他采用的却是黄子澄和齐泰所提出的最下策的武力削藩的策略,并还是黄子澄所提出的“先弱后强”这个最最下策的武力削藩,即“先干掉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动燕王”。

只得说朱允炆真的是一个长在蜜罐里的皇长孙,他真的是毫无治国经验,按理说当时高巍和卓敬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为稳妥的,只要是一个稍微会治国的皇帝,他都知道该怎么选。可是可笑的是,毫无治国经验的朱允炆最终还是选了同样毫无理政经验的一介书生黄子澄所提出的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之策。



那这里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朱允炆一定要选择这个在外人看起来就是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之策呢?

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二点原因:

第一、黄子澄的缘故。黄子澄这人对朱允炆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可以说朱允炆对其是言听计从,黄子澄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而黄子澄这人向来就是一个书呆子,自视甚高,他一直都认为“藩王很弱,朝廷很强”,只要朝廷派兵前往地方,藩王就会一触即溃,朝廷就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年还是皇长孙的朱允炆就曾向黄子澄求教过削藩一事,黄子澄是这样说的:“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意思就是藩王手中只有亲卫,他们只能自守,即使他们造反,只要朝廷的大军前往镇压,他们拿什么来抵抗?汉朝七国之乱时,七国不是很强吗?可是最后不还是被汉廷给灭了吗? 所以地方藩王不足为虑,只需用武力逼迫他们削藩即可。



也正是如此,在之后朱允炆进行削藩之时,在黄子澄的影响下,及长期被黄子澄灌输的“敌强我弱”的思想下,最终是让朱允炆选择了最下策的武力削藩。

第二、朱允炆太急。其实在我们看来,卓敬和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为稳妥的,也是最有效的。但是这个计策见效的时间实在是太慢了,毕竟要削权,又要改封,之后还要等老藩王死去,新藩王登基,然后再削权,再改封,起码要经过两轮,这个计策的效果才能显现出来,而这起码得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

如此,这对于刚登基,又急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朱允炆来说,这么长的时间绝对是朱允炆所不能等待的,而后再加上他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黄子澄、齐泰等人也都想快点做出一些能够“名留青史”的政绩,如此在朱允炆、黄子澄、齐泰等当时最上层的统治阶级都不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都不愿意冷水煮青蛙的情况下,在都自认为藩王都是好对付的,只要中央派大军就能击溃他们的时候,他们自然就抛弃了最为稳妥的“异地改封”的削藩之策。



如此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原因,最终朱允炆放弃了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最为稳妥的削藩之策,改而去使用最最下策的“先弱后强”的武力削藩,并最终也让一个本不可能会失败的削藩行为功亏一篑,朱允炆也黯然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帝位拱手让于他人。


澳古说历史


一个毛头小子,刚刚上台就卸磨杀驴,人家跟着你爷爷打天下的时候你还穿着开裆裤。人家刚刚封王,儿子都还没享到福,你就急着削番。

当初老朱分封的目的是什么?_?

你就敢对着干。

你斗得过,证明你有统一大明的能力,斗不过证明你是痴人说梦话。就凭你是老朱指定的继承人就可以号令天下,可惜朱棣也是龙子凤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