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姓的起源、来源、由来

唐姓 起源

唐姓主要源自:姬姓。

唐姓源于汉族

出自姬姓与祁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六世孙,姓伊祁,名放勋,他最初被封于陶(故地在今山西永济北),后来迁于唐(故地在今山西临汾),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他的后代世袭为唐侯(故地在今山西翼城西唐城),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

唐姓的起源、来源、由来

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也姓了唐。后来北方的唐国改称晋国,唐叔虞的后裔燮父的后代在南方建立新的唐国(故地在今湖北随州西北唐县镇),后被楚灭后,其子孙也姓唐。

又有唐尧后代受封于郚(故地在今山东潍坊鄌郚镇),世称唐郚(鄌郚),后人以唐为姓。

另有复姓唐山姓、北唐姓改为唐姓。

唐姓源于西南夷

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后汉书·南蛮传》载,汉代时南蛮白狼王为唐姓。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

唐姓源于羌族

据《三国志·郭淮传》所载,陇西(今甘肃)羌族中有唐姓。

唐姓源于维吾尔族

元朝畏兀儿人唐仁祖,字寿卿,其祖名唐古直,后代取名首字为姓,是为唐姓。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唐仁祖授翰林学士承旨。在此期间,元成宗尊太母元妃为皇太后,由于唐仁祖精于书法,特诏令他书写册文,深得元成宗的器重。唐仁祖逝世后,被追封为洹国公,赐谥号为“文贞”。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

唐姓源于蒙古族

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塔喇氏,人数庞大,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等。

蒙古族图罗鲁特氏,亦称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lo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

另外还有唐古特氏、夏日那氏、唐努氏等后裔均有姓唐者。

唐姓源于满族

满族本有唐姓,世居沈阳。又有其他姓汉化为唐,分别为:

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宁古塔(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马察(今吉林浑江)、占河(今吉林双阳)、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吉林市)、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

唐姓源于回族

元西域回回人纳速剌丁之后有唐氏,定居上海松江。明洪武年间有锦衣卫唐哈散,回族,其后定居南京。

唐姓源于佤族

佤族贡然氏,后改唐氏。

唐姓源于土族

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土族唐氏,源出土族拉什唐氏族部落,在清朝中叶多取部落名称中的谐音汉字“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唐姓源于其他民族

属于汉化为氏。今瑶族、苗族、彝族、黎族、哈尼族、仡佬族、布依族、朝鲜族、东乡族、鄂伦春族、毛南族、水族、壮族、纳西族、藏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

唐姓 郡望

晋昌郡:晋昌郡在历史上有两处:①该晋昌郡在西晋至北周时期分敦煌郡所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安西县、玉门市一带,其地在隋朝时期均属敦煌郡,唐朝时期又析出为瓜州晋昌郡。②该晋昌郡是在南北朝期间的后梁设于今陕西省石泉县一带。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西汉朝初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及晋朝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又改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有个鲁州鲁郡,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其间虽然都辖有曲阜,如隋朝时期曾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而治所均在兖州。唐朝时期鲁国郡在今山东省的滋县。

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

唐姓 堂号

晋阳堂︰因郡立堂。

晋昌堂︰因郡立堂。

鲁国堂︰因郡立堂。

北海堂︰因郡立堂。

禅让堂︰因唐尧开禅让之功而得。

圣仁求正堂︰尧禅于舜,舜禅于禹,而圣仁贤名得正天下。

唐姓 历史名人

唐姓古代名人

唐叔虞春秋,晋国开国诸侯

唐昧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军

唐雎战国时期,外交家

唐厉唐雎之孙,迁江苏沛国。

唐秉秦末汉初,号东园公,秦末汉初之际隐士,“商山四皓”之一

唐蒙西汉,外交家,出使夜郎国

唐彬唐固三世裔孙,任晋镇西校尉、上庸襄侯,晋代军事家。

唐熙唐彬之子,娶凉州刺史张轨之女。

唐辉唐熙之子,任前凉陵江将军,迁居晋昌,后发展成为唐姓历史上最大郡望

唐瑶唐辉之曾孙,任西凉晋昌太守、永兴侯。

唐褒唐瑶之孙,任后魏华州刺史。

唐纯唐瑶之孙,任后魏太原太守。

唐茂唐褒之子,任秦州刺史。

唐翼唐茂之子,任后魏凉州太守

唐令世唐纯之子,为寿阳令。

唐灵芝唐令世之子,为寿阳令。

唐邕唐灵芝之子,字道和,北齐尚书。唐邕三子唐羲,唐鉴,唐懿

唐羲唐邕之子,任隋府州刺史。

唐鉴唐邕之子,为武贲郎将。

唐俭唐朝,唐鉴之子,字茂约,唐尚书特进莒国公。唐朝前期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唐宪唐俭之弟,字茂彝,终金紫光禄大夫

唐临唐朝,名臣

唐绍唐朝,著名文人

唐彦谦唐朝,诗人、文学家、政治家

唐休璟唐朝,著名军事将领,两次大破吐蕃

唐衢唐朝,诗人

唐肃北宋,官吏,“五豸唐门”之一

唐询北宋,御史,“五豸唐门”之一

唐坰北宋,御史,“五豸唐门”之一

唐介北宋,宋神宗宰相,“五豸唐门”之一

唐淑问北宋,北宋御史中丞,“五豸唐门”之一

唐庚北宋,北宋诗人

唐慎微宋代,医学家、药学家

唐寓之南宋,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曾攻占钱塘(今浙江杭州),后称帝,国号吴

唐婉南宋,才女

唐棣元代,画家

唐胜宗明代,开国功臣之一,帝师唐瑜祖父

唐寅明代,唐辉后裔,画家,文学家,书法家,“吴中四才子”之一,“明四家”之一

唐顺之明朝,文学家、军事家

唐赛儿明初,白莲教农民起义领袖

唐瑜明代,明成祖朱棣的老师

唐鉴清末,大理学家,曾国藩之师

唐才常清末,著名学者,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

唐正才太平天国将领,封为“航王”,总管水军

唐姓近代名人

唐景崧清末,台湾巡抚

唐国安清华大学第一任校监,校长.

唐文治交通大学首任校监、校长。

唐振绪西南交通大学校长。

唐崇仁现代基督教著名的华人布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