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机接回留学英国小学生事件,真的是国人太“仇富”吗?

最近网络上沸沸扬扬的关于“166个家长联名要求国家包机接回在英留学的15000名左右小学生”的新闻 ,看了很多。网上关于应该接与不接的争论各执一词,有人说,这些孩子是未来的英国人,为啥要接?有家长说,这些反对的人是“仇富”心里,见不得别人有钱。我觉得自己近四十年的心理路程,一路走来,见到了身边有钱的人,也有和我一般的普通人,也有不如自己的人,总觉得心态自然,还算正常吧。(估计是没有特别有钱朋友的原因������)

做为有着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对他们的期望也是有的,希望将来能接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同时,我又是一位特别没出息的母亲,每天必须看到孩子,陪着孩子,才会心里踏实。我会啰嗦的问孩子在学校的琐事,喜欢听他们讲话;也喜欢看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偶尔有不懂的作业向我借手机百度一下,我总是缀一句:“不要直接抄哦,启发一下就好!”

上班之余,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业是我生活的重心,所幸的是孩子们都还不错,很努力,我很满足。我觉得陪伴孩子,看着他们成长,是很幸福的事情。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竟然是“残忍”!是的,不是说这些孩子家长多么有钱,而是多么的残忍无情。把那么小的孩子寄居在异国他乡,常年不能回国,他们不知道孩子在那边有没有受到委屈,指责,甚至欺凌!从小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有多么孤独,也许寄养的家庭经济的确不错,但心灵的温暖不是金钱能买到。我想,如果我有钱,能做到把自己的孩子那么小送出国,去寄养吗?答案是做不到!我怕孩子小时候心灵的创伤一辈子都抚不平。

后来,看到又网友说连续在英国居住十年,可以拿到英国国籍。我大概明白了这些父母“狠心”的原因,原来是为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但这一定就是“人上人”吗?我觉得未必。英国因为历史的原因,在近代发展史占据了优势,经济发展好,国家富裕,大概社会福利也好于中国吧,但我从来不觉得他们就比我们高人一等。做为一个时时关注国家的人,目睹这些年国家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信心;做为一个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日子小康的人,幸福指数也挺高;看到国外战乱,枪支泛滥,对国内的安全和平环境非常满意。我觉得身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大概没钱让孩子那么小出国,我自问,如果有钱,会让孩子出去,然后就为了长大后换英国国籍吗?答案也是不会。英国人不是全国都是贵族,放弃中国国籍,当一个二等的英国公民,没有必要。

我特别理解此刻忍着时差,和孩子泪流满面视频的家长 ,特别明白不能保护孩子的那种无助感,恨不得马上伸手从大洋彼岸将孩子拉回怀中的急迫感。虽然理解,但我不同情!不是我冷血,因为你们亲手把孩子丢弃到陌生土地上更冷血;不是我仇富,是你们看不起自己的国家,看不起把你们培养成有钱送孩子出国,培养成所谓社会“精英”的中国教育体系!一边需要在国内工作,赚钱,一边却期盼着摆脱这个国家,摆脱这个身份,和平年代尚且如此,一旦国家有难,岂不是逃之夭夭,甚至会倒戈相向?说你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都是不痛不痒的词!

还有,现在国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普通的百姓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数不清的店铺关门,很多人没有收入,生活难以继续,他们急需复工,复产;全国的学生好不容易可以陆续开学,为自己的前程努力,却在这时候要因为你们这些早早不接回孩子,或者不放下手中的工作,亲自过去照顾孩子的人惹出的麻烦而惴惴不安,担心不已。所以,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你们除了为孩子担忧,难道就没有为给国家添麻烦,给老百姓带来恐慌而担忧吗?你们有没有诚恳的给大家说一句对不起,然后如果一定要包机,请尽量减少对国家的麻烦,自费包机,亲自过去接孩子,一路全副武装,回家自费进行隔离二十天?如果这样的话,就算你们的孩子在月球上读书,我想全国人民也不会有意见,也不会去“仇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