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产养殖鱼虾价格此起彼伏波动大!各位看官你怎么看?

习渔科技


水产养殖是中国的传统行业

截止2019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大国,最大的水产进口国家,以及最大的消费国。用“大国渔公”来形容水产养殖人一点都不为过。


受当前疫情影响,消费疲软,养殖户严重受影响。

鱼虾的存塘率极高,幸好国家出台许多惠农政策,随着各地复工复产,餐饮行业的复苏,水产鱼虾价格已经出现了快速涨幅。积攒了2个月的钱,都恨不得好好吃一顿哈。


居最新数据,截止3月23日,我国珠三角地区核心养殖区成品白对虾塘头出货价已经29元/斤。收虾公司采购热情高涨,虾农下苗热情高涨。


未来可期,这次疫情是中国最好的拐点!


小渔公


我认为,从长期看,水产行业发展可期,稳定提升的趋势依然不会变。

一直以来,我们的水产事业发展一直向好,水产养殖面积稳定,水产品产品稳重有进,水产品结构不断丰富,消费市场温度不降。水产事业的发展为全国人民的水产品稳定供给提供了保障。今年,遇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在疫情初期,养殖业包括水产养殖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这时候的水产品生产、流通、消费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但是,随着疫情控制收到效果,各行业开始恢复秩序,水产养殖生产恢复有力。

首先,疫情初期水产养殖虽然也受到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所有面都遭到覆盖。从生产端看,我们的水产养殖在全国各地分布范围广,但分布不集中不均匀,并且疫情在各地的发生程度不同,影响也就不同。在长江流域和沿海区域的水产养殖较为集中,组织化程度也较高。其他地方的小户型养殖,因为生产人员没有大量集中的机会不,对养殖生产并没有太大影响。从流通端看,疫情初期稍微有了流通不畅的问题。但是,水产品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保障,是要保障供给的。所以,随着农产品运输通道的打通,水产品流通秩序将恢复。从消费端看,餐饮市场的恢复,也将带动水产品消费量的上升。

其次,在今年这样的情况下,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对恢复和稳定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现下,疫情防控效果明显,农业、工业也逐步恢复了秩序。正如前面所说,在疫情较轻的地区,渔业的春季生产并没有太多影响。生产恢复稍微滞后的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落实防控措施的情况下,生产也将得到恢复。

最后,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结合今年的情况看,绿色生态水产品消费在今后将更受欢迎。水产品在今后将是个发展契机,把握住市场机会,将大有可为。

建议:一是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养殖生产,采用科学养殖方法,跟上全年养殖生产进度。二是科学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大水面增养殖等生态养殖方式,减少投入品,产出绿色生态产品,创造水产绿色经济。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


庚子年初,因受疫情影响,给全国大范围带来水产养殖鱼虾及其他农副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城乡居民叫苦连天!

但出现这类情况是暂时性的。阳光总在风雨后。随着抗击疫情频传捷报,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我们一定要相信党、相信政府,在近期内市场肯定会调控好的。

烟花三月,是百花齐放、凤舞莺鸣的好时节。这正证明寒冬已去,春天将入驻山川,莅临田野,飞进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房……



耕耘荷


近日,鱼虾价格大幅下跌成了行业焦点!“亏到心痛”、“跌成专业户”、“养鱼户最难过的春节”、“崩盘”、“寒冬”,字字滴血、句句戳心!不到两个月,鳜鱼暴跌了37.5/斤,甚至跌破了成本价。今年本就鱼类行情走低的时候又遇上了疫情封路,鳜鱼是销量降,价格也跌,从春节前至目前为止,鳜鱼的价格仍较大幅度下滑,并且至今未有反弹的意思。

不仅仅是鳜鱼如此,南美白对虾价格更是疯狂下跌,不少养殖户及一线技术员向中国水产频道报料称,本应处于新年消费旺季的南美白对虾,价格却出现了历史性罕见的暴跌,令行业所有人士大跌眼镜。对虾价格最高跌超40元/斤,创10年新低。

除了对虾,目前大部分的养殖种类水产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从去年的饲料价格波动开始,我国的农村养殖业的形式已经十分严峻,从野生动物养殖被禁止,生猪养殖波动频频,去年还有许多不合格养殖场遭到停业,我国的养殖行业正可谓是多事之秋。只不过现在体现在了鱼类养殖上而已。

近几日几家饲料巨头纷纷对自家饲料进行大幅降价,为的就是刺激市场,可是现在鱼类价格一路走低,一斤亏了几十块钱,渔民们都是苦不堪言。有业内人士预计,湖北解封后当地鳜鱼集中上市,鳜鱼或还有一波跌价潮。全线崩盘、严重亏损,鳜鱼在2020年的春天遭遇历史最冷“寒冬”,这个“冬天”真的很难熬。

其实我觉得,各类水产价格走低跟猪肉价格不稳定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场景让我想起父母那辈人的时候,那时候大家都不爱吃鱼肉,觉得吃肉解馋,吃鱼又花钱又不抗饿的时候。现在鱼类市场价格走低主要也跟市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大家猪肉都吃的少了,就更少要想买鱼了。

针对这种现状,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国家干预,控制市场价格,直接从原产地对接货源,否则农民的鱼卖不出去,消费者也吃不起的现象只能是愈演愈烈。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