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位居九五,漢武帝晚年為何下罪己詔?

漢武帝劉徹是我國西漢王朝的第七位皇帝,是我國曆史上比較有名的謀略家和政治家。在位54年,頒佈了一系列的政策,改變了西漢王朝自建國初期就與匈奴地區結下的不解之仇,瓦解了西漢王朝那些不安分的勢力,將他們全部的勢力收歸中央,使得西漢發展到了頂峰時期。我們後世所說的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也證明了漢武帝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後人對他的讚歎與欽佩,而且也有人評價他為“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位居九五,漢武帝晚年為何下罪己詔?

基本上所有人提及漢武帝都是好評滿滿,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存在,漢武帝也是一樣的。在他晚年時期,他曾自省“好大喜功,使得百姓愁苦萬分”,開創了古代君王下“罪己詔”的先河。但是為何一個“完美”君王會在晚年下“罪己詔”呢?

所謂“罪己詔”就是指國家在出現了不可避免的天災或是朝政出現了很大的動盪的時候,皇帝對於自身行為進行的反省和檢討,然後向全天下的百姓頒佈的一道詔書。頒佈詔書的前提是整個國家的確是已經處在社會矛盾非常尖銳、國家政治非常危急的時候了,皇帝頒佈這道罪己詔是為了消除百姓的怨憤,重新獲取他們的信任。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位居九五,漢武帝晚年為何下罪己詔?

只是沒有任何一位君王願意頒佈這樣一道詔書,因為一旦頒佈這道詔書就說明君王他做錯了,是對自我的一種否定,所以中國古代沒有任何一位君王喜歡這樣做。

那漢武帝為何會在自己晚年的時候頒佈這樣一道詔書否定自己呢?其實這也很簡單,因為晚年的他不再像當初一般有雄心壯志了,開始貪圖享樂,建造許多豪華宮殿,窮兵黷武,追尋長生不老之道。造成巫蠱之術橫行於世,就是這樣一個又一個的錯誤不斷地累積造成了百姓的怨聲載道,所以他就頒佈了一道“罪己詔”,向百姓承認自己確實是做錯了許許多多的事情。

在登上皇位後,漢武帝就重用了許許多多的能人志士,他任命大將衛青、霍去病前去征伐北方的匈奴,平定西域地區。最後還進攻了朝鮮地區,使得西漢地邊疆地區無人敢冒犯。這些都是他的功績,但是後面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這些功績慢慢就變成了過錯。因為在他之前的祖輩們打造了盛世“文景之治”,為他積累了不少的財富,使得國庫十分的富裕,能支撐起戰爭對於錢財的需求。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位居九五,漢武帝晚年為何下罪己詔?

但是幾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就算是再富裕的國庫也經不起這樣的高消耗,而且那些地區的官員也對百姓是十分的苛刻,使得原本生活就比較拮据的百姓更加的艱難了,最後不得不開始反抗這個讓他們生活不忿的朝廷了。不僅僅是這樣,他在晚年還大肆修建亭臺樓閣和宮殿,還在皇宮之中豢養大量的歌姬舞姬供他平時享樂,而且他的皇陵是在他之前的歷代皇帝中最為豪華的。就是這樣不斷地支出揮霍,使得前面君王積累下來的巨大財富很快就被揮霍一空了,整個國家的財政很快就呈現出了赤字。

為了讓國庫豐裕起來,他開始採取措施。他頒佈法令將全國的鹽鐵生意收歸國家,只允許國家經營;加收百姓的人口稅;向那些工商業者增收財產稅。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位居九五,漢武帝晚年為何下罪己詔?

更加荒唐的事還有許多,比如他允許朝野上下買官賣官,甚至准許那些犯下大錯的犯人用錢財為自己贖身,免除刑罰。很快百姓就不堪重負了,開始逃亡,社會到處是那些逃亡者的身影,於是他們開始團結起來反抗這個讓他們如此艱苦的國家。

就這樣,漢武帝晚年時,漢朝的社會矛盾已經很尖銳了,他也開始擔心自己的統治問題。所以,他開始苛待自己的臣子,甚至廢除了前代君王誹謗和謠言罪,並開始誇大化發展。在這樣嚴苛的統治之下,大臣們不敢隨意發表任何言論,就怕自己會因此喪命。而且他不僅是對臣子們十分嚴苛,對待自己的兒子他也毫不留情。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位居九五,漢武帝晚年為何下罪己詔?

在太子遭到人迫害的時候,他不僅不聽太子的辯解,反而下令將太子處死。就是這樣,使得整個朝堂上上下下都怨聲載道,說他和昔日的秦始皇沒有任何的區別,不過好的是他還有那麼一點點的良知,知道反省自己的錯誤。

公元前89年的時候,漢武帝頒佈了《輪臺罪己詔》,詔書上他開始反省自己晚年犯下的錯誤,並重新頒佈一些適合當時的法令政策,使得整個國家恢復和平安定,經濟也慢慢的回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