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怪圈”,為什麼歷史如此的相似?

疫情之下,湖北已經封鎖近兩個月了。伴隨著整個湖北省咸寧市患新冠肺炎的人數已降至個位數,縣已經近兩週實現0病例了。


中國式“怪圈”,為什麼歷史如此的相似?

武漢的櫻花開了


然而,湖北解封卻遙遙無期,這種無力感,跟當初大家不把新冠肺炎當回事的感覺是一樣的。個體的感受,在時代面前無足輕重。人控制不了外在,控制的唯有內心,我心即宇宙。


媳婦已經懷孕近3個月了,我們依舊相隔兩地,且不知道還會分開多久。我們兩個的心都是雜亂的,此刻共讀就變得格外重要。


《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一書是我和媳婦一起共讀的第二本書,也是第一本歷史書籍。我們原計劃讀《自控力》一書,繼續在心理學領域“深造”,結果讀了序言之後,兩人都很累,讀不下去。


讀書,尤其是兩人共讀,快樂最重要,如果沒有交談,那麼書也會讀得沒有意思。因此,我們創造了一個選書的標準“談論量”,談論地越多,就越說明是在擴大我們的共識。


本書的作者是張宏傑,曾寫過《飢餓的盛世》一書,作者邏輯邏輯嚴密,行文流暢。整本書,讀起來很順,讓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有了一個提升。


作者將中國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先秦時代,秦朝到清朝,民國到現在。


一、“苛政猛於虎”與郡縣制


對於“百家爭鳴”,只要學過歷史的人,都對其無比推崇,只要談起這個時代,無不自豪的將其稱為中國文化成熟的關鍵時期。但是,往往只是知道結果,卻不清楚戰火紛飛的春秋戰國時期,為何讓中國文化從少年,走向青年。


春秋戰國變化的核心就是由分封制轉變為郡縣制。中學歷史書常常把周朝定為奴隸制,秦朝到清朝是封建制。其實,這種劃分很經不住推敲。


封建制最重要的特點是: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這是周朝的特點,而不是秦以後王朝的特點。


中國式“怪圈”,為什麼歷史如此的相似?


周朝的分封,是以血緣為基礎。全國共分封72國,有52是姓姬,越是跟周天子血緣近的人,分封的離都城越近。


然後分封制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軍事實力不行,天子需要靠諸侯帶兵過來勤王。張宏傑先生認為,“烽火戲諸侯”裡“狼來了的故事”是假的,因為各地諸侯遠近不同,得到天子的信息不同。


真正的原因是封建制國家動員能力太差,難以應對遊牧民族的外族入侵。西周被西北部的草原民族犬戎滅掉之後,周平王即位,並遷往洛陽。周平王是被諸侯擁戴上位的,周天子的威嚴開始掃地,逐漸控制不住諸侯。


由此,開啟了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時期,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天子無法控制諸侯,諸侯無法控制卿大夫。卿大夫為了發展自己,開始嘗試各種社會改革,其中就有郡縣制的雛形,即卿大夫開始派遣家臣直接管理各個領地。


最終,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就是三家分晉以及陳氏代齊。三家分晉是指春秋霸主的晉國逐步被六個卿大夫架空,最終魏趙韓三家脫穎而出,成為新的諸侯國。


齊國也非常類似,卿大夫陳氏取代姜氏,成為齊王,並改姓為田氏。由此,姜氏齊國變為田氏齊國。


春秋戰國時期,正是孔子活躍的時候,因此孔子一直在說“克己復禮”,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這時候,孔子已經敏銳地察覺到郡縣制取代封建制的過程中,統治者對民眾的汲取能力日益提升,從而給民眾帶來沉重的負擔。由此,發出那句名言“苛政猛於虎”。


到了戰國時期,各國期間,先後掀起了郡縣制的改革,各個國家也都因為改革強盛一時。但最終,還是秦國最沒有歷史包袱,開始全面地推行郡縣制,從而走向一統天下的道路。


為什麼郡縣制成為戰國期間改革的主流呢?因為郡縣制大大加強了諸侯們汲取社會力量的能力,從而形成更強大的軍事力量,從而攻佔鄰國。


二、分封制和郡縣制帶來社會改變


所謂“成也郡縣制,敗也郡縣制”,郡縣制的優點是讓國家變得更加強大,缺點是讓民眾變得更加弱小。統治者為了維持自己獨一無二的權力,會自然而然不斷汲取百姓的力量,從而官逼民反。


中國曆朝歷代,不論皇帝賢、愚,兩千年來從未走出這個怪圈,每兩三百年便迎來一次王朝更迭,根本原因就是郡縣制。


分封制有點類似於後來的地主,民眾向領主交租子。在封建制中,民眾是可以跟士大夫們“談條件”的,甚至是用腳投票,這逼得士大夫不得不善待封地的百姓。


這種底層邏輯,造成了春秋乃至戰國時代有兩個特點:第一,君視臣為手足,則臣視君為心腹。君視臣為草芥,臣視君為仇寇。第二,家大於國,《大學》裡就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要治國,先得齊家,家大於國。


伍子胥的例子就非常典型,楚平王將伍子胥的父兄都給殺掉了, 伍子胥趁夜逃出了楚國,跑到了吳國。在吳王的支持下,伍子胥厲兵秣馬,帶來軍隊直接攻佔楚國的國都,將楚平王的屍體挖出來,鞭屍三日。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幾乎所有人都在讚頌伍子胥的行為。包括後來的屈原,以及後來的楚王,《史記》中司馬遷對伍子胥也都是大為讚賞。這個時候,完全沒有後來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社會現象。


中國式“怪圈”,為什麼歷史如此的相似?


更不會出現,宋高宗趙構冤殺岳飛的事情,要按照伍子胥的版本,岳飛的兒子應該投降金國,滅掉南宋,然後殺掉趙構。先秦時候,家大於國,不存在“忠孝難兩全”,一定是忠大於孝。


封建制典型的特點就是整個社會是由下至上的,郡縣制則相反,完全是以上御下。這也是儒家和法家的區別所在,孔子主張恢復周禮,回到封建時代的小國寡民中。法家則是隨著郡縣制發展出現的一個新流派,主張君主集權和嚴刑酷法。


此後,中國兩千年,無不是“儒皮法骨”,表面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際上是以儒學包裝的法家師兄。因為,法家的根基是郡縣制,儒家的根基是封建制。後來的儒學,跟先秦的儒學已經有本質的不同了。


三、郡縣制導致王朝頻繁滅亡


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朝會頻繁滅亡呢?在中學歷史書上說,是因為王朝滅亡晚期土地兼併,這種說法其實很站不住腳。


第一,只有中國發生了嚴重的土地兼併嗎?其實不然,英國在工業革命前期,就發生了圈羊運動,土地不斷被集中,最終反而誘導出工業革命。不能說,是土地兼併導致工業革命,但可以說明,在英國土地兼併並沒有導致王朝覆滅。


第二,最新史料記載,在唐末、明末、清末,土地兼併不嚴重,自耕農很多。一方面,民眾致富聚集土地;另一方面地主不斷分家產,土地又不斷地分開。所謂富不過三代,土地並沒有一直兼併的趨勢。


第三,自古戰亂多出於北方,而非南方。按道理講,南方的地主更多,並沒有出現南方率先發生動亂,反而是北方的自耕農因為天災人禍,乾旱、洪水發生造反。


綜上所述,王朝的滅亡只有一個原因:官逼民反。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官逼民反的問題,為什麼王朝末年,就有那麼貪官汙吏呢?


中國式“怪圈”,為什麼歷史如此的相似?


以明朝為例,朱元璋是農民出生,他一輩子最恨貪官。洪武皇帝在位三十一,對貪官的懲罰不可謂不嚴重,但是到了明末,一樣是貪官橫行。


洪武帝在不斷地加強自己皇權的時候,就註定了貪官橫行。因為官吏的權力,都是皇權的一種體現,至高無上的皇權離不開無孔不入的官吏,正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沒有青藏高原,也成不了最高峰。權力是一個金字塔,塔尖越高,基座就越厚。


明末農民起義,起義軍造反攻佔縣城第一件事是殺官史,屠盡朱姓皇室。無論是官吏,還是朱姓王爺,都是皇權的化身。


李自成攻佔開封后,把福王頭給砍了,指甲給拔掉,開膛破肚,和鹿一起煮了,稱為“福祿宴”。這是什麼仇什麼怨,才能做出這樣“喪心病狂”的事情。


那麼,貪官汙吏真的是因為體制不健全,缺乏糾錯制度麼?還是說,王朝後期大家的品德就壞了呢?


朱元璋設置錦衣衛,朱棣設置東廠,按理說明朝的糾錯制度應該很完善。而且,明末的官員真的就是個個品德敗壞嗎,為什麼到了清朝初年,這些官員又“良心發現”呢?


真正的原因還是官僚體制會自動的膨脹。每個王朝在剛開始時,官吏都不會很多,但這個官吏會不自然的增多。因為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就會不斷產生更多新的部門。


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只要官吏擁有特權,就會不斷地有人往那個地方走,導致官吏不斷增多。而官吏的權力沒有制約,想辦法保住自身已有的利益,就會不斷向外汲取。


官僚們也不會放棄已得的利益,會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皇權。明朝的嘉靖皇帝、萬曆皇帝多多少少都是因為拿文臣沒有辦法,只得用不上朝的方式來對抗大臣。而崇禎皇帝更是留下遺言說,“天下文臣皆可殺”。


與官員類似,王爺也同樣是越來越多,自耕農卻是越來越少,最後必然導致民眾的剝削日益提升,最終導致官逼民反。


換句話說,也就是整個朝廷的支出不斷地增多,而全國的農業稅收卻是一定的,最後必然導致“官逼民反”。


四、中國古代為何要重農抑商


為什麼中國古代的統治者們那麼“憎惡”商業呢?按道理說,早在《史記·貨殖列傳》裡,司馬遷就說“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


對於商業的作用,歷代皇帝、文臣不可能不知道。那麼為何還是會重農抑商,原因很簡單,因為商人不好統治。


在《商君書》中就有提到治國之要,在於弱民。只有百姓弱了,才會更加依賴朝廷,才會唯命是從。秦國的百姓,只有種地和戰爭兩條路子。


中國式“怪圈”,為什麼歷史如此的相似?


其實,古代朝廷也不是真的要抑制商業,他們是想要抑制民間商業,扶持國有企業。官營不是為了民生,而是想要換種方式收稅。


最典型的例子是鹽鐵專營,這兩個行業官營的結果是,老百姓用不起鐵器,最後只能用石器耕地。鹽的例子就更突出了,中國按道理來說,不應該缺鹽,沿海地區可以曬鹽,內陸地區則由鹽井、鹽湖。


然而實際上,到了民國時期,一個壯勞力幹一天活,也就只能掙4兩。自古以來,鹽都是特別金貴的事物。


中國古代的商業,都是為皇權服務的,明朝末年經商的無不是皇親國戚,或者文官武將的門人。商人們沒有一丁點權益可言,不過是待宰的羔羊罷了。清朝中後期則有皇商,商人們可以當官,本質上還是官,而非商業。


因此,中國是不可能靠自己發展出資本主義的,也不可能發展出現代科學,不可能大航海。因為皇帝的意志大於一切,皇帝的目的是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所謂帝王心術,不是發展生產力,而是激發身邊的人內鬥。如果大臣們保持一致,皇帝就該睡不著了,皇權也會被極大的削弱。


商業的本質應該是為消費者創造價值,而中國傳統商業,整個的目的是為了如何不動聲色從老百姓那裡獲得利益,以滿足日益膨脹的官僚階級和皇帝的慾望。


五、全球化和現代化


中國的歷史,走到清朝末年,終於迎來了轉機,鴉片戰爭強行打開了全球化之旅。在中學歷史書,寫到中國近代史,無不是悲憤異常,話裡話外透露出中國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


在歷史考試中,無不是哪一年簽訂了什麼條約,這個條約賠了多少錢,歷史事件的意義無不是“開始變成了殖民地”還是“完全變成了殖民地”。


那真實的歷史又是什麼樣子,如果問我情願穿越到“康乾盛世”當老百姓,還是願意到清末當老百姓,那我肯定願意到清末。原因很簡單,清末百姓的收入更高。


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慈禧太后統治的清朝,遠比乾隆時代的人口增長率更高。更令人驚訝的是,整個戰亂的民國時期,竟然是中國近代人口增長最快的時候。


“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中國古代每次發生朝代更迭,都會人口銳減。而清末和民國,走出了這個歷史怪圈。其背後,離不開全球化和工業化。工業革命,讓人們走出了馬爾薩斯的人口陷阱。


然而,工業化就是現代化麼?不一定。顯然,當社會發展到一定時代的時候,服務業必然會更加佔據上風。而服務業,主角是顧客、是消費者。


當代的中國,是古代中國政治、文化、經濟和起源於歐美的現代化社會的結合。兩種力量相互交織、撕裂。


也許,這個歷史什麼都沒有變化,但是現代的“讀書人”,相比於古代儒生來說,多了一種思路。在古代儒生,只能想“學成文武藝,貨於帝王家”,然後想象著“三代之治”能夠匡扶天下。


現代人,可以投身科學,可以投身商業,哪怕只是一個普通人,也可以通過學習各種知識,保證自己不被忽悠。


中國式“怪圈”,為什麼歷史如此的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