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学做人250

当初,项羽攻打齐国时,曾征调九江国的兵力,九江王黥布以生病为借口不亲自前往,而是派将领率军几千人去跟随项羽。汉军攻破楚国彭城时,黥布又托病不去援助楚军。楚王项羽因此非常怨恨黥布,多次派使者去责备他,并要召见他。黥布愈加害怕,不敢前往。项羽因正在为北方齐、赵两国和西面汉国的反楚势力担忧,而能够亲附的只有黥布一人,且又器重他的才能,打算亲近他加以重用,所以才没有攻打他。

分析项羽:

是否做对了?我觉得是做错了,原因有几点:

1.他没有把黥布家人安放在身边。一个边疆大使镇守一方,项羽居然没有握住一点把柄。当我们赋予一个人资源的时候,一定要留有把柄,不然容易失控。

2.他和黥布处于敌对状态。黥布没有帮项羽时,项羽对黥布发火。这是大忌,因为项羽并没有办法直接消灭黥布,此时的发火会产生隔阂,反而让黥布产生忌讳心理。而后其让责骂同时召见黥布,这只会更一步加剧黥布的担忧,让他觉得是鸿门宴。

3.他将自己后背交给一个敌对的人。项彭城受敌,此时外援就应该是安插自己的亲信,而不是有矛盾的人。如果此时黥布有二心,就可以顺利把项羽老巢给拆了。

对于项羽而言:

1.对于手握重兵、同时又远离控制的人,应该留有把柄。

2.如果我们要收拾某人,不是直接和他敌对,而是和他搞好关系,关键时刻才能让他放松警惕,直接杀掉。面对黥布,最好的办法就是给高官,让他过来受封,然后一举拿下。

3,越是亲近的人,要放在远处,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不被包饺子;越是危险的人,越要放在自己身边,这样才能保证他不出问题。

黥布的做法是否正确?

黥布的做法首先是必然得罪项羽,但是为什么他会这么做?

可能性一:他不是项羽亲信,自身本来就没有得到过多的实惠,所以他对项羽没有感激之情, 也就不远出兵出力

可能性二:刘邦安排了间谍游说。可能是刘邦让间谍进行了游说,让其不要参与。如果我是间谍,我会从以下方面进行游说:1.黥布的处境:如果他听从项羽,就会成为炮灰,而且结束后还会被项羽收拾;如果不听从,刘邦五十万大军能够扫荡项羽,只要不动,刘邦会预留高官位置给他。2.危害:如果他帮项羽,那么自己会优先攻击黥布。

可能性三:保存势力。他如今的位置已经很难再上升,而自己参战要么得罪刘邦,要么得罪项羽。如果参战,自己有可能会成为牺牲品。如果不参加,自己凭着手中的势力还能称霸一方。

如果我们面对黥布的处境,有没办法做得更好:

我没有。

在面对一开始征调的时候,黥布的做法已经很好了。称病加明面上客气支持,虽然会得罪项羽,但是至少还能保持表面的稳定。

站在项羽的情形,自己彭城被攻破,黥布没有落井下石已经很不错了,他这种做法只会进一步加剧关系的恶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