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進行時】重慶檢察機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

重慶市人民檢察院

當前,重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企業陸續復工復產。


2月27日,重慶市檢察院出臺《關於充分履行檢察職能服務保障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明確12條“護企”舉措。


連日來,重慶市檢察機關按照該市檢察院部署,靶向發力,精準服務,保障企業戰疫情、渡難關、穩經營、謀發展,推動企業復工復產駛入了“快車道”。


檢力下沉,點對點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戴口罩、測額溫、雙手消毒……


2月19日,重慶主城的江北區打響了復工復產的“發令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由於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弱,生產經營面臨諸多困難。


為最大限度減輕疫情對企業產生的影響,江北區檢察院迅速組建了一支平均年齡30歲的防疫工作志願服務隊,在江北區委統一指揮下參與服務全區企業復工復產。


【戰疫進行時】重慶檢察機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

江北區檢察院檢察官為企業員工

講解“渝康碼”用法


2月19日一大早,隊員們各自到達指定企業投入復工復產“戰鬥”。


“請輸入身份信息,‘渝康碼’很快就可以註冊認證成功。”隊員李哲哲在服務住建企業時,引導員工安裝“渝康碼”,幫助企業全面掌握員工健康情況。


就在同一天,重慶健康碼“渝康碼”也正式上線,具有為人們提供健康登記、返崗登記、通行登記、出入社區和健康證明等功能,實現一次申報,全市一碼通用。幫企業線上申請成為隊員們的一項重要服務內容。


“目前,已有35家企業、261家個體工商戶、農貿市場經營戶復產復工,核准2638名職工上崗。”協助郭家沱街道片區的隊員朱國偉說。


李哲哲也交出答卷。截至3月6日,住建行業已有206個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累計8200餘人。


距離主城區一百餘公里外的大足區,雙橋工業園區、郵亭工業園區彷彿上足了發條,一百餘家規模以上企業也投入復工大潮。


【戰疫進行時】重慶檢察機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

大足區檢察院檢察官上門走訪登記

“一企一檔”有關資料


2月7日,大足區檢察院就組建了一支50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組,立足檢察職能,收集案件線索,瞭解企業的法律糾紛,解答法律疑問。


在助力74家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該院共收集到25個問題,如市內外人員復工、防疫物資保障、垃圾處理、天然氣管道鋪設等,及時彙總給工業園區管委會,使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截至3月9日,大足區兩個工業園區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已達95%以上。


“送法”上門,一對一滿足企業法律需求


“你們都捨不得用,還送給我們200個口罩,真是太謝謝了!”3月5日,墊江縣視力派眼鏡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該縣檢察長許世蘭連聲道謝。


墊江縣位於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視力派眼鏡公司是許世蘭定點聯繫的一家民營企業,位於縣城中心地段,人員流動較大,員工較多。自企業復工以來,一直面臨防疫物資短缺問題,影響復工復產進度。


【戰疫進行時】重慶檢察機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

墊江縣檢察院檢察長許世蘭

與企業負責人交流


許世蘭通過墊江縣“法律診所”瞭解到這一情況後,及時從該院調取節約的口罩、消毒液為企業送去,幫助企業渡過眼前困難。


“越是關鍵時期,越要注意防範法律風險。”疫情期間,該院“法律診所”的檢察干警孫和平等人常常到中小微企業瞭解企業狀況,開展普法宣傳。


2019年5月,在墊江縣委政法委指導下,該院聯合公安、法院、司法局在縣工業園區共同設立“法律診所”,由檢察官何柯擔任負責人,為工業園區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疫情期間,該院抽調6名幹警充實到“法律診所”,增添服務企業措施,主動上門問診、精準把脈。


“我們通過開展調研走訪、加強法律風險提示、幫助完善制度漏洞等舉措,為企業復工復產裝上了‘安全閥’。”許世蘭說。


【戰疫進行時】重慶檢察機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

墊江縣檢察院檢察官走訪瞭解

企業復產復工情況


連日來,該院檢察干警針對復工企業所面臨的不同法律問題,提供個性化的法律問診服務,並運用最高檢發佈的典型案例,就企業用工、合同履行、訴訟仲裁及企業對疫情防控不力所引發的刑事、行政及民事法律風險進行詳細闡釋,提出法律建議和防範提示,助力企業防範化解法律風險。


審慎辦案,面對面解決企業後顧之憂


在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檢察官們也奔波在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的第一線。


“什麼時候復產的?現在生產經營怎麼樣?貧困戶們都開始復工沒?”3月18日,酉陽縣檢察院檢察長廖萬超對一家涉案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回訪。


【戰疫進行時】重慶檢察機關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駛入“快車道”

酉陽縣檢察院檢察長廖萬超到企業回訪


“2月下旬開始復工,工人基本上是本地人,150餘名員工中的45名建卡貧困戶員工基本都已經到崗復工,還有20多個員工回了老家,疫情結束後就會回來。影響是有的,但目前網絡銷售量還可以。”該企業法定代表人黃某某接過話茬。


“希望你認識到之前自身行為的違法性,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要牢記堅守法律底線,也希望你繼續做好企業,懂得回饋社會。”廖萬超為黃某某解讀了目前國家針對疫情期間服務民營企業的各種幫扶政策,鼓勵其依法依規開展經營。


原來,2017年之前,黃某某在一家企業分公司擔任負責人,因企業經營狀況不善收入銳減,一念之差,便想到了利用管理公司職務上的便利,採取虛開發票報銷的方式,侵佔公司資金45萬。2019年3月30日,黃某某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4月23日,公安機關將以涉嫌職務侵佔罪將該案移送酉陽縣檢察院審查起訴。


承辦檢察官許韻在審查起訴時發現,黃某某於2017年從原公司辭職後創立新公司,並於2019年4月退還了贓款45萬元。公司現有員工150人左右,是酉陽縣板溪工業園區招商引資企業,並在就近村落招收了45名建卡貧困戶員工,在生產中還給與貧困戶們住宿、伙食等方面的優先補助,為當地的脫貧攻堅工作做出了較大貢獻。黃某某作為企業法定代表人,一旦被判處刑罰,企業的生產經營必定會陷入困境,企業職工特別是貧困戶職工們的生計頓時會沒有著落。


為避免“辦了案子,跨了廠子”,在審查起訴階段,許韻開展深入細緻的調查工作,走訪涉案公司和稅務機關,瞭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近年來的納稅情況,聽取了工商聯的意見,並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園區管委會負責人參加公開聽證,在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後,酉陽縣檢察院於2月19日依法對黃某某作出了微罪不訴處理。


“今後,我一定引以為戒,遵紀守法,合法經營,爭取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回訪結束時,黃某某再次向檢察官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