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補液鹽:Ⅰ、Ⅱ、Ⅲ有區別


口服補液鹽:Ⅰ、Ⅱ、Ⅲ有區別

李曉曄,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藥劑科

腹瀉,俗稱"拉肚子",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症狀,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

腹瀉是指糞便水分及大便次數異常增加,通常指排便次數增多(>3次/日),糞便量增加(>200 g/日),糞便不成形,糞質稀薄(含水量>85%),有時便中脂肪增多,帶有不消化食物,或含有黏液、膿血等。

口服補液鹽:Ⅰ、Ⅱ、Ⅲ有區別

引起腹瀉的原因比較多

(1) 感染:引起感染性腹瀉的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真菌等。例如:霍亂弧菌、輪狀病毒、藍氏賈第鞭毛蟲(賈第蟲)等引起的腹瀉。

(2) 中毒:如食物中毒,進食了未煮熟的豆角,毒蘑菇之類。

(3) 藥物:如治療糖尿病的雙胍類降糖藥物二甲雙胍。

(4) 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等。

腹瀉對機體造成的最直接的威脅就是脫水。腹瀉期間,水分和電解質(鈉、氯化物、鉀和碳酸鹽)通過水樣糞便、嘔吐、汗液、尿液和呼吸而流失。如不彌補,即會發生脫水,並且水和電解質缺乏會不斷髮展。所以治療任何形式的腹瀉首先就是補液,以保證機體不脫水。公認推薦首選的補液方式是口服補液治療,目前循證醫學的證據顯示口服補液治療是急性感染性腹瀉有效及性價比高的治療方法。但對於嚴重腹瀉的患者可能需要直接給予靜脈輸液。

口服補液鹽的種類

口服補液鹽Ⅰ、口服補液鹽Ⅱ、口服補液鹽Ⅲ。這個"Ⅰ、Ⅱ、Ⅲ"之間,有什麼區別呢?為此,筆者也查閱了一些相關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口服補液鹽:Ⅰ、Ⅱ、Ⅲ有區別

口服補液鹽(ORS)預防和治療腹瀉脫水是通過小腸粘膜細胞刷狀緣的葡萄糖-鈉偶聯轉運機制來促進水和電解質吸收的。

口服補液鹽:Ⅰ、Ⅱ、Ⅲ有區別

口服補液鹽包含3種主要成分

(1) 電解質:氯化鈉和氯化鉀。

(2) 用於糾正或預防代謝性酸中毒的鹽類,例如碳酸氫鈉或枸櫞酸鈉。

(3) 能在最大程度上促進體液和電解質吸收的糖類,主要是葡萄糖。

在20世紀7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WHO)公佈的口服補液鹽配方,其成分是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和無水葡萄糖20克,加水至1000 毫升後飲用。1985年,WHO將配方做出調整,用2.9克的枸櫞酸鈉取代了2.5克的碳酸氫鈉,其餘成分含量不變。此後,又通過近二十年的研究,WHO 公佈了改良後的配方為:氯化鈉2.6克、氯化鉀1.5克、枸櫞酸鈉2.9克、無水葡萄糖13.5 克,加水至1000 毫升後飲用。

口服補液鹽Ⅱ、Ⅲ的配方使用枸櫞酸鈉代替了碳酸氫鈉。碳酸氫鈉易變質,味道苦澀,而枸櫞酸鈉不易潮解,性質穩定,味酸甜,便於兒童患者服用。

為什麼口服補液鹽Ⅰ中的葡萄糖(含1分子結晶水)之後改用為無水葡萄糖?

有文獻報道,其實,在世界衛生組織的原處方中,都是規定用無水葡萄糖的。但因我國藥典(1990年版及以前各版)收載的葡萄糖含一分子結晶水,所以在《中國醫院製劑規範》第一、二版中,原口服補液鹽配方中的無水葡萄糖改為葡萄糖(含1分子結晶水),用量按比例增加。另有試驗證實,無水葡萄糖的穩定性也較葡萄糖(含1分子結晶水)更好。我們會看到口服補液鹽Ⅰ中分為大包與小包,這就是考慮到葡萄糖(含1分子結晶水)的穩定性差,與碳酸氫鈉共存時,葡萄糖易變色而影響質量,故在生產時,取葡萄糖、氯化鈉分裝於大包內,另取氯化鉀、碳酸氫鈉分裝於小包內。

口服補液鹽:Ⅰ、Ⅱ、Ⅲ有區別

口服補液鹽Ⅲ中降低了氯化鈉和無水葡萄糖的比例,從而降低了電解質滲透壓及總滲透壓,是低滲配方。世界衛生組織(WHO)最初規定的標準口服補液鹽的濃度雖然安全有效,但它不能夠降低血容,不能夠縮減腹瀉的容積和持續時間,也不利於減少排便量與次數。低滲口服補液鹽在預防和治療腹瀉脫水上與原方案同樣有效,但因滲透壓更低,可避免腸液滲透壓增加而加重的滲透性腹瀉,促使內生小腸分泌液重吸收,減少腹瀉次數,降低腹瀉便量和嘔吐的發生,更有利於臨床使用,尤其適用於兒童急性、非霍亂腹瀉的液體補充。有研究顯示,與原配方比較,低滲口服補液配方使靜脈補液的需求減少。WHO的前兩種配方均基於霍亂患者腸道丟失電解質較多的特點而制定的,而對於非霍亂患者,腸道丟失電解質少於霍亂患者。而目前多數患者腹瀉的病因並不是霍亂,故低滲配方更為合適。

口服補液鹽:Ⅰ、Ⅱ、Ⅲ有區別

最後需要強調一點,口服補液的滲透壓是影響水和電解質吸收的關鍵因素。所以,口服補液鹽只應當用水並根據說明書中的指定容積重新配製後使用。不要加入白糖等其他配料,以免改變溶液的滲透壓,影響藥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