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東部快速路

洛陽東環路改名為三川大道。歷史上秦莊襄王元年,在今洛陽漢魏故城設三川郡。三川因河、雒、伊而得名。而如今的三川大道,也恰好跨越了黃河、洛河、伊河,從伊濱新城——洛龍區——瀍河區——孟津縣——吉利區,未來隨著多座立交橋的建成,必將成為洛陽南北向又一條城市快速路。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三川大道最北端,從連霍高速到瀍澗大道,這8.4公里我們利用現狀洛常路擴建,在連霍高速收費站設計了一座互通立交,改變目前上下站不便的局面。在新310國道交叉口,我們規劃了一座大型組合立交,預留這裡作為洛陽新交通樞紐的接口。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從瀍澗大道到玄武門大街,這2.3公里位於鐵路樞紐區,我們設計了一段跨鐵路高架橋,除了即將開工的白馬寺立交,我們在瀍澗大道交叉口也設計了一座全互通立交,與白馬寺立交形成組合立交。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在玄武門大街設置了一座定向互通立交。這些高架橋和立交讓道南道北聯繫更緊密,未來前往從新區到洛北跨越隴海鐵路會更加便捷,不用再繞定鼎路了。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從玄武門大街到濱河北路,這短短1.5公里高架橋也有兩座立交,而且也是組合立交,分別位於中州路和九都路,中州路立交與地鐵站共同建設,我們設計立交和設計地鐵的小夥伴為此絞盡腦汁。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九都路立交早在2013年就已經提出,是同李城橋一塊設計的,這也是李城橋為啥中間寬,兩頭窄的原因。這座立交和高架橋共同解決了偃師方向往城市中心區方向的快速交通到達需求,將九都路和中州東路緊密聯繫在一起。


我們設計的三川大道跨洛河橋及引線建設工程,全長1444米,其中主橋長320米,引橋長1124米。主橋主跨採用160m下承式鋼桁架系杆拱,全寬47m,是目前洛河上單跨最大,橋面最寬的橋樑。洛陽曆史如此厚重,怎麼滿足功能又體現洛陽文化?我們的設計師前前後後拿出13稿方案,終於把現代科技感與漢魏裝飾風格完美融合在一起,不管白天去看、夜晚去逛,這座橋都很美。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從濱河北路到開元大道,這10.2公里大家常走想必都很熟悉了,但他還不是完全體,我們2011年設計這條道路的時候,預留了兩側加寬做輔道的條件,在濱河南路預留了一座全互通立交。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在規劃建春門大街、永通門大街預留了兩座簡易立交。在古城快速路規劃了一處樞紐立交。在關林收費站的位置,我們規劃了一座組合立交。

三川大道開元大道以南段,我們暫時設計在伊河西岸,在開元大道、伊洛東路、南山大道設計了兩座簡易立交,走起來特別方便,道路中間種植了好多銀杏,秋天景色宜人。這條道路不光是好走好看,還有很多黑科技,這條道路下面有洛陽市最大的排水系統,大到可以開車的地下管道,還有500米長的CRCP連續配筋混凝土路面,很不簡單。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未來三川大道會在二廣收費站附近向南續建,沿二廣高速,在伊河東岸繼續選線,這麼牛逼的規劃,洛陽是不是更有大城市的範兒了?那就讓我敬請期待一個復興的嶄新洛陽!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洛陽東部快速路|三川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