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子百家》中有哪些篇目適合八年級學生閱讀背誦?

自然天成0319


《論語》中就挺多,下面就簡單說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1.子曰:“由,誨女【女,通“汝”,你】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

譯:孔子說:“由,我教導你的(東西),知道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

3.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譯:孔子說:“有了過錯卻不改正,這是(真正的)過錯啊!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譯:孔子說:“人能夠使道發揚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擴大。”

7.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譯:孔子說:“自身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別人,就可以遠離怨恨了。”

8.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無,通“毋”】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譯:子夏在魯國做了城邑長官,(向孔子)請教施政方面的問題,孔子對他說:“做事不要圖快,不要只看見眼前小利,如果只圖快,就會達不到目的,只圖小利,就會辦不成大事。

9.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車為簡體】,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譯:孔子說:“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處世,這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車怎麼能走呢?

11.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彫,通“凋”】也。”

譯:孔子說:“天氣寒冷,之後知道松樹與柏樹,依然保持青翠不凋謝。”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譯:孔子在河岸上(看著奔湧向前的河水)說:“逝去的時間就像這奔流的河水一樣,不論白天黑夜都在不停地流逝。”

五、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3.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孔子說:吃著粗食喝著冷水,彎著胳膊枕著它睡覺,快樂就在這之中呀。用不正當的手段而讓自己大富大貴,這些對於我就像浮雲般輕。

4.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惡,疑問代詞,哪,何】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譯:孔子說:“富裕和顯貴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享受它;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如果不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它,君子就不擺脫它。君子如果離開了仁德,哪裡能夠成就君子的名聲呢?君子沒有一刻背離仁德,在最緊迫的時刻也必須按照仁德辦事,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也一定會按仁德去辦事的。”

7.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譯: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情,沒有什麼事情一定要怎麼做,也沒有什麼事情一定不要怎麼做,一切事情合乎義的標準。

六、有教無類

5.子曰:“不憤【憤,鬱結,指有疑難問題想弄明白】不啟,不悱【悱,想說而說不出來】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譯:孔子說:“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卻說不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如果他不能由一件事推而弄明白其他很多事情,就不要再反覆教他了。”

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思考卻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第二單元 《孟子》選讀

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3.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譯:國君以百姓的快樂為快樂,百姓也會以國君的快樂為快樂。以老百姓的憂愁為憂愁,老百姓也會以國君的憂愁為憂愁。以天下人的快樂為快樂,以天下人的憂愁為憂愁,這樣卻還不能稱王(使天下歸附),是沒有過的事。

五、人和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譯:得到適宜作戰的時令、氣候比不上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地形重要,得到有利於作戰的地形又比不上得人心,上下團結重要。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畔,通“叛”,背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譯: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缺少幫助達到極點,(連)族內族外的人(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他。

3.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譯:君子把仁保存在心裡,把禮保存在心裡。仁人愛人,有禮的人尊敬人。愛人的人,別人就一直愛他;尊敬人的人,別人就一直尊敬他。

4.老【作動詞,譯為尊敬】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作動詞,譯為愛護】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譯:敬重自家的長輩,而推廣到敬重別人家的長輩,愛護自家的孩子,而推廣到愛護別人家的孩子,天下可以運轉在掌上。

六、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2.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譯: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裡,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對應理解性默寫

1.在孔子看來,真正的智慧就在於“ , , 。”真的錯誤在於“ , !”

2.孔子認為“道”與“人”的關係是“ , 。”

3.“ , !” 也就是說只有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才會少些怨恨。

4.孔子告誡子夏“為政”不可貪快,貪小利,因為“ ,

。”

5.“ , , ?”孔子用車作喻,說明不講信用的弊端。同時,又用松柏作喻,說明君子耐住磨難,不改初心的句子是:“ , 。”後用浮雲作喻,說明君子面對不義之財的心態:“ , 。”因此,縱使粗茶淡飯,也會樂在其中的一句“ , , 。”

6.蘇軾曾經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孔子曾經也有過相似的感慨,“ , !”

7.說明君子即使在慌亂或苦難中,片刻不會脫離“仁”的句子“ , , 。”同時,君子立身處世無可無不可,“義”才是標準,故曰:“ , , ,

。”

8.教學過程中注重啟發式教學,但是不到關鍵時刻不要啟發,因此要注意“ , ”。同時要注意學思結合,因為“

, ”。如果學生“ ”,即不能舉一反三,就不要再反覆舉例了。

9.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民本思想後人銘記,而孟子對君王曾提出過類似的建議,他認為君主“ , ”才能達到“王天下”的目的。因為“ , 。

, 。”百姓和國君的“樂”與“憂”是聯繫在一起的。

10.“得道”與“失道”會造成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 ;

, 。”

11.君子把“仁”和“禮”長存心中就會懂得“愛人”“敬人”,而“愛”與“敬”是相互的,因為“ , 。 , 。”

12.居上位者只有懂得了“ , ”推己及人,成就王業才能像撥弄手中的東西一樣容易。

13.關於“得志”與“失志”,孟子曾有獨到的看法,他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而他的另一句“ , ”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14.在孟子看來只有“ , , ”的人才稱得上“大丈夫”。


古王


感謝提問,樂而回答。

先說說諸子百家。

所謂諸子百家,是後人對先秦,主要是東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各類思想學說門類流派的統稱。流傳且深且廣英雄最大的門派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縱橫家、兵家、農家、名家、醫家。

對中學生來說,系統瞭解主要的諸子流派學說,於今後的傳統文化修身學習很有必要。中國主要的學派應該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瞭解其學說,可以把握中國的文化流向與文化氣脈。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的理論依據。劉邦推翻秦帝國,創立了西漢王朝。建國之初,採取黃老之道即老子的無為思想治理國家。自西漢武帝,採納儒學大師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便成為中國學術百家的正統,儒家文化成為中國主流文化的代表, 且流傳千年至滿清。

不過儘管儒家“受寵”,但其它學派,如道家也過的非常自在,在在民間有很強的傳揚,並對廟堂與江湖有很深的影響。

對於初中生來講,要了解傳統中國,要學習傳統文化,就要對儒道兩家有比較系統的瞭解,在此基礎上,行有餘力,可以對其他學派如法家、墨家等有所涉獵。瞭解他們的途徑就要讀他們的書。

下面,針對八年級學生,從具有代表性的諸子經典中,推薦十篇文章,供大家閱讀和背誦(僅供參考):

1、孟子·梁惠王(上下)

孟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強調人本善,主張仁義治國,其思想盡在其作品《孟子》中。

2、荀子·勸學篇

荀子是法家代表人物,強調人本惡,主張禮法治國,其思想在其作品《荀子》中有反映。

李斯和韓非子是荀子的學生,《九章算術》編者張蒼也是他的弟子。

3、墨子·修身篇

墨子是墨家學派創始人,提出兼愛、非攻、節用等觀點,反映在其作品《墨子》中。墨子還對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等建立了一套科學理論。

4、莊子·逍遙篇

莊子是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與創始人老子並稱“老莊”。他最早提出“內聖外王”的思想,指出《易經》以道陰陽,三籟(天籟、地籟、人籟)思想與《易經》三才(天地人)之道相合。

莊子的作品《莊子》以寓言談哲學,以故事說哲理,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

5、孫子·始計篇

孫子,有“百世兵家之師”之名,曾率吳國軍隊大敗楚軍,幾近使之滅亡。

孫子強調戰爭勝負不僅與軍事實力有關,也受政治、經濟、外交等因素影響,預判勝負就是就要綜合分析以上這些關聯元素。他特別強調了人的能動因素,在促成對立面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轉化起著重要作用。這些都在其攥寫的《孫子兵法》中有反映。

6、鬼谷子·捭闔

鬼谷子,縱橫家的鼻祖。其弟子有合縱派蘇秦、連橫派張儀、軍事謀略家孫臏、龐涓等,著有《鬼谷子》。

7、商鞅·更法篇

商鞅,法家代表人物,幫助秦國變法圖強,為秦國的發展壯大,最後統一中國,奠定了法律基礎。其思想在其所著《商君書》有反映。

8、管子·形勢

管子,有“法家先驅”之譽,幫助齊桓公變法改制,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著有《管子》。

9、韓非子·忠孝篇

韓非子,法家代表人物,荀子學生,李斯同學,撰有《韓非子》,積極倡導君主專制,其理論,成為中國第一個統一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的治國依據。

十、李斯·諫逐客書

李斯,法家代表人物,師從荀子,同窗韓非子,輔佐秦王統一天下,主導國家禮儀制度的設計與建設。幫助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制定法律,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制度,統一貨幣等。

讀之誦讀以貫之,背之思索以通之,此乃閱讀與背誦之道也。



村塾教育南山子


我認為《諸子百家》中這些是比較適合初中生:《老子》,後來被唐太宗改成叫《道德經》、《生不逢時的貴公子——韓非子》、《戰國瀟灑哥——莊子》、《技藝高超的“攻城”師——公輸子》、《墨子》、《孫子兵法》、《公輸》墨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孟子 《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莊子《愚公移山》列子、《公輸》是墨家 墨子阻止公輸家 公輸盤功宋的故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惠子相梁》《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是道家莊子和好友惠子的故事。我想了這些供你參考。


XT永遠年輕TN


僅作參考:如《論語》《大學》《中庸》《孟子》《老子莊子選》選背

《唐詩三百首》必背

《 三字經》《孝經》《千字文》熟讀即可

《資治通鑑》有能力可讀可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