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1895年,15歲的于右任考中秀才,1898年,于右任又以歲試第一名的成績,被陝西提督學政葉爾愷譽為“西北奇才。

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1年之後,這位西北奇才,卻娶了一位平凡的女子為妻,而這位平凡的女子,卻讓于右任一生念念不忘。

  這位平凡的女子名叫高仲林,高仲林也是陝西三原縣人,1899年,陝西旱災,19歲于右任主持粥場時,與17歲高仲林相識。

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高仲林只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兒,沒有強大的背景,也沒有出色的容貌,但于右任,卻對高仲林一見鍾情,原因很簡單,高仲林有一顆善良的心。

  就在於右任與高仲林相識的那年,二人結為夫婦,因為是自由戀愛,婚後的二人雖然過得寒苦,但卻生活的很幸福,婚後第二年,二人便有了愛情結晶,女兒於秀芝出生。

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然而,幸福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于右任是讀書人,以“興國安邦”為己任,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西逃來到西安,于右任也是“跪迎”慈禧的一員。

  見慈禧逃難,依舊囂張跋扈,于右任是憤怒至極,打算刺殺慈禧,為民除害,然而,計劃還沒有實施,便被家人和好友攔了下來,憤怒之下,于右任寫了一首《半哭半笑樓詩草》。

  1903年,于右任這首詩在三原印行,引起清廷憤怒,于右任成了通緝犯,逃到上海,並且進入震旦學院,開始讀書,不久于右任又前往日本,加入同盟會,鬧革命,辦報紙。

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十餘年間,于右任幾乎很少回家,是高仲林獨自拉扯女兒長大,辛亥革命前後,于右任終於回到了中國,但此時的于右任,卻納了一位妾。

  這位妾名叫黃仁愛,是江蘇一位大戶人家的小姐,為尋找如意郎君,決定拋繡球招親,這黃仁愛,出了對聯,讓臺下的才子們對。

  當時的于右任,30來歲,正是意氣風發之時,在友人的攛掇下,便上了臺與黃仁愛對詩,並俘獲黃仁愛芳心,黃仁愛不介意于右任已有家室,嫁給了于右任,並生育一子於望德。

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但黃仁愛,卻是個短命的,嫁給於右任沒幾年,便離開了人世。

  由於于右任常年在外漂泊,不便把妻子高仲林和女兒帶在身邊,但于右任的生活,也需要人照顧,於是,在徵得高仲林同意後,又相繼娶了陳氏、原氏,兩位妾室。

  但這兩位妾室,也沒有配于右任到最後,陳氏在給於右任生下1子3女後,離開人世,而原氏,則在1934年,與于右任離婚。

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後來,于右任又娶了一位妻子沈建華,並生育一子沈建華。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作為國民黨元老,于右任也被裹挾著去了臺灣,而他的原配妻子高仲林和最後一位妻子沈建華,因為種種原因,都未能跟于右任一起去臺灣。

  于右任到臺灣沒幾年,最後一位妻子沈建華便改嫁,而高仲林,則一直苦苦等待于右任的迴歸,但直到于右任在臺灣離世,高仲林也沒有再見到自己丈夫。

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于右任一生三妻四妾,原配妻子高仲林,雖然是第一位嫁給於右任的,但也是陪在丈夫身邊最短的一位,可能有人會覺得,于右任與原配妻子感情可能並非很好,但事實並非如此。

1956年,到臺灣已經7年的于右任終於通過友人聯繫上妻女,第一件事便是給妻子高仲林和女兒捎去臺幣,改善妻女生活。

1960年,于右任妻子高仲林80大壽,于右任因為不在高仲林身邊,不能給妻子高仲林辦壽,心裡很是悲傷,寫下:“兩戒河山一日簫,悽風吹斷咸陽橋,白頭夫婦白頭淚,留待金婚第一宵”的詩句。

17歲出嫁,丈夫納3位小妾,85歲離世時,卻留著早年她給納的鞋


1964年,于右任離開人世,享年85歲,在於右任離世後,遺物中有一樣東西很顯眼,那便是一雙破爛的布鞋,這雙布鞋,是早年間于右任未發跡是,妻子高仲林親手給他做的,能把一雙鞋留這麼多年,足見於右任對高仲林用情至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