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菜根谭》

能丢开追逐功名京贵的思想包袱,就可以超越庸俗的尘世,不受仁义道德等教条的束缚,才能进入呈贤超凡绝俗的境界。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任何事都不应走极端。寻求致富要在合法的范畴;有了钱财,可以为自己的作为打基础,为社会的公益做贡献,这是好事。希冀得到权力应通过业 绩来升迁,有了权力,能够为国为民也是好事。

如果为求取功名利禄不择手 段,以种种不道德的行为去钻营,于是在无形中就发生了质变。所以一个人 要在平凡中奋斗,不可太热衷于功名富贵。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同理,仁义道德也非常重要,假如有人置仁义道德于不顾,那就跟一个不通人性的禽兽相同。但是假如太热 衷于仁义道德,急著想做一个人人赞美的道德家,可事义上却没有敦品励行 的毅力,于是就成了伪君子。或者把道德当教条,成了教条的奴隶同样是不可取的。只有胸怀开阔者才能冲破教条牢筏创造大农业。做人要有原则、要有灵活性,不能极端化。

佛家所言:“空所空尽:或曰:老子清静经云观空亦空,空无所空等语,即楞严空所空尽之义。予谓。楞严初云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今以清静名经,是动相不生而静相犹生也。静且未空,尚何论空空。”念念不杂想,是谓三禅行。”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佛家《心之精神是谓圣》曰:“孔丛等子云,心之精神是谓圣。杨慈湖平生学问以是为宗,其于良知何似,得无合佛说之真知欤。曰,精神更浅于良知,均之水上波耳,恶得为真知乎哉。且精神二字。分言之,则各有旨。合而成文,则精魂神识之谓也。昔人有言,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者是也。”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追求功名富贵的念头放下,就可以摆脱庸俗的尘世杂念。

如果一个人不受道德仁义的教条所束缚,就可以达到崇高完美的世界,超凡绝俗的境界。也就是“不求空行,不念有常,观世如梦,自灭吾我。生识不起,分别界相,永断妄见,施心不阙,心常一定在众不乱,身识空识无若干想。”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精进若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精进。则能庄严菩提之道。菩萨为欲调伏众生令离苦恼故修精进。修精进者于一切时常勤修集清净梵行。舍离怠慢心不放逸。于诸艰难不饶益事。心常精勤终不退没。是名菩萨初精进心。修精进故。能得世间出世间上妙善法。是名自利。教化众生令勤修善。是名利他。以己所修菩提正因。化诸众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因修精进。获得转胜清净妙果。超越诸地乃至速成正觉。

一个人应该要在平淡中勤奋,在平凡中有奋斗的精神,而不是热衷于功名富贵,仁义道德也是人们所崇尚的思想境界,如果人们都能够讲仁义道德,那么佛家也就不存在了。如果有的人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却有着另一种目的,就是作为自己的另一种阶梯,那么这样的动机,就会成为一种幌子,就不是正人君子所为,甚至这也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这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也会使人们认清了这种人的德行。因此人们对于追求不要太执著,而是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要放下执着的心,这样才会“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人生在世,既执着了假相,认为实有,以妄为真,那就没有一个不贪取爱境的。自己所喜欢的尘境,就贪取。要得到它,那就不能没有行动。在行动中要不造业,是绝对不可能的。譬如:爱财、好色的人,为欲取得之,往往是不择手段,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都可能做得出来。

一旦呼吸停止,一眠不醒了,平日所念念不忘、心心不舍的任何事物,一样也带不走。到头来,只落得两手空空而归去。这岂不是劳碌一生而空无所得的一场噩梦吗?但有一样是甩不掉的,就是平时所造的或善或恶的业。它是跟定了你,不肯放你空走,你想丢掉也丢不掉。古德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如果一个人一味地追求名利,必然为私心杂念所累,因为一个人要想达到自己的愿望,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这样有的人就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整天挖空心思,千方百计,到处投机钻营,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会悲观失望……

其实,这样就是使自己陷入了苦海,最后自己仍然审美没有得到。如果一个人能够放得下名利思想,把权利和地位看得很平淡,也就是说把一切都看成是身外之物,那么就会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超凡入圣了。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释迦牟尼佛早已成佛,为普度众生,故示现为净饭王的太子,十九岁出家,雪山苦行六年,三十岁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为万众景仰的佛祖,这才是一个真正超凡入圣的人,即使几千年以后,释迦牟尼佛仍然活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人们永远顶礼膜拜的圣人。

老人言:人能放得心下,即可上圣超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