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实力强,还是吴三桂实力强?

邵悠轩辕子


感谢平台,我是华夏乾坤之大挪移,互关互助共聊历史。

两位都是明末清初响当当的人物!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号称李闯王;吴三桂是当时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后称平西王,云南王。李自成生于1606年,死时39岁,吴三桂比他小6岁,死时66岁。

两人都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都能聚拢人心,都当过短暂皇帝,应该说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历史上两人有不少交集,也各有短长,但综合经历、结果评价起来,我认为吴三桂略胜一筹!

陈圆圆

闯王李自成

先说李自成。

李自成出生于陕西榆林李家站,村里自称是西夏立国皇帝李继迁后代,李继迁本姓拓跋,党项人。李自成虽生于李姓大族,但生来贫寒,是个放牛娃。后参加起义,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勇猛有胆识,深受器重,高迎祥死后,他继称闯王,因顺势而为,鼎盛时期部众百万,并一路北进,于1644年4月攻进北京,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灭。

本是大好时机之时,农民起义军的局限性很快暴露了出来:小富即安缺乏指导思想没有大格局。此时的李自成一方面积极与崇祯皇帝接触急于勒索一大把银子,一方面想拿了银子回撤陕西,做自己的关中王。大好形势士气正盛的时候,李自成居然想的是这些事情!令人叹息。

如果说这件事体现了李自成的阶级局限性那么下边这件事则充分说明了李自成政治斗争的经验匮乏和农民军军纪涣散。

攻入北京后,初期还好,妇孺无伤,可刚好了没几天就开始四处抄家,恐怖气氛日渐浓重。先是李自成部下悍将刘宗敏强抢吴三桂爱妾陈圆圆,后李自成下令抓获吴三桂他爹吴襄(后斩杀吴三桂大小34口),在攻入京师推翻大明朝,兵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极力拉拢吴三桂还来不及,连续做下蠢事;一方面李自成对关外清军、形势估计严重不足,一方面是政治斗争经验极差。吴三桂的降心被李自成亲自扼杀了。

吴三桂

再说吴三桂。

吴三桂,今辽宁绥中人,出身将门世家;时逢乱世,左右逢源,是意志不坚定之人,先叛明后反清。

献关降清:1644年,明朝风雨飘摇之际,李自成围攻北京城,吴三桂回师勤王,无奈还没走到京师,明亡帝死,失去依靠的吴三桂思想开始飘摇不定。先是想投降李自成,听说爱妾被夺而作罢,后又在多尔衮和李自成之间多次摇摆。最后还是中了多尔衮的奸计,在被李自成逼的走投无路之际,多尔衮派兵替其解围,被逼献出山海关,清军早入关了几十年!后被多尔衮多次利用,追击李自成和其他起义军数年,为满清早期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反清:攻入云南后,获封平西王,势力日渐扩大,被清朝当局所忌惮,反清后经过数年迂回作战,最终被康熙帝镇压,吴三桂势穷病死。

当时各方势力范围

康熙帝剧照

总体而言,吴三桂略胜李自成一筹!


华夏乾坤之大挪移


导语:

一个是起义军的首领,要夺大明的江山;一个是大明的重臣,要保卫大明的江山。但是俩个人还没有正面交手的情况下,结果是:李自成的大顺军就在进入京城的时候,大明的末代皇帝——崇祯自缢于煤山了!也就是说,李自成作为攻的一方就已经占得先机了。无疑这是实力的彰显!

后来,李自成为了招降平西伯吴三桂这个镇守山海关的重臣,俩个人约好了在京城具体谈谈细节。就在吴三桂从山海关赶来京城的路上,接到了从京城急急跑出来的家奴送信: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率兵开进了吴襄的府邸,抢走了很多金银财宝,还把吴襄带走了,下落不明!

吴三桂当时怒火攻心,立即调转马头,赶往山海关,守住自己的阵地,也是守住自己的实力和资本!跟李自成决战!

下面我们从俩个人的战争中,进一步看看谁的实力强!



一,山海关决战!

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率领兵马赶到了山海关。

当时吴三桂有精兵四万。实力不弱。

在西罗城(地名),李自成的大顺军跟吴三桂的人马展开了激战!

由于大顺军来势汹汹,很快吴三桂的北翼人马招架不住,投降李自成的大顺了!

就是西罗城防线也很快被李自成部攻占!

战斗到这里,李自成和吴三桂的实力谁强谁弱已经是明摆的了!

当然,在吴三桂部就要溃败之际,多尔衮率领了后金数十万兵马腾空杀出。吴三桂部战争的颓败之态立刻扭转了!因为在李自成到来之前,吴三桂早早写了求救信给多尔衮,希望合作共同对付李自成部!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多尔衮率领人马及时相助,只怕吴三桂已经是溃不成军了!



二,吴三桂镇守海关,当时只是一个总兵。而李自成已经声势浩荡进入了北京城了!

作为镇守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四万精兵是他的全部身家!

而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已经进入了京城,何止百万!

所以把当时俩个人的实力放在一起比拼,几乎是小巫见大巫了!

而且,当时吴三桂的身份还是大明的总兵,与李自成的农民军角逐,无论是声望上,还是民意上,就已经输了!

如果战争一打响,吴三桂的兵马会越来越少,而李自成的人马会越来越多!(因为当地的百姓都支持起义农民军)



由此可见:吴三桂的实力根本上不能跟李自成去比拼。但是就个人能力而言,或许吴三桂不会差多少。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媚之夭夭


李自成实力明显强于吴三桂太多。分解回顾一下1644年山海关大战立马见分晓。

其一,该年农历四月,李自成派刘宗敏率兵约十万先行向山海关进发,吴三桂料不能敌,便向清军多尔衮求援。可见吴三桂实力不行,对抗李自成没信心。

其二,二十二日清晨,吴三桂见情势危急,率轻骑寥寥数员冲出重围,奔向清军营垒,跪降于多尔衮。打李自成,可见吴三桂根本没那个实力。

其三,二十三日辰时,据守北翼城的一支吴三桂军渐难支撑,向大顺军投降。说明关宁铁骑打不过李自成大顺军。

其四,血战至中午,大顺军把吴三桂部团团围住,双方损失甚众。说明李自成还是强于吴三桂。

最后,多尔衮见势,急令阿济格、多铎各率2万精骑,直冲大顺军,一举击溃大顺军。

可见,清军虽然捡了个大便宜,但是,如果没有清军的参战,吴三桂最终也会象其他许多明朝将领一样,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彻底击溃。




云粹滇风话古今


显然李自成实力强。

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号称20万农民军,虽说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乌合之众,但大都是随着李自成南征北战,久经沙场的老兵,战斗力很强。

而当时吴三桂在山海关内只有4万精兵。

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时,吴三桂故意放慢行军速度,北京被李自成攻破以后,吴三桂便原路返回三海关,坐等李自成来招降。

可见,吴三桂是知道自己不敌李自成的。从当时的阅历、兵力、威望等方面都不敌李自成。

所以,当吴三桂接到李自成招降书信的时候,吴三桂心里舒坦很多。他整顿军马,走出山海关,把山海关交给李自成下属,心里虽然因踏上前途未卜的征程而在打鼓,但也不得不走出投降这一步。

只是半路得知陈圆圆被李自成悍将刘宗敏霸占,才有了后面的一怒冲冠为红颜。

吴三桂杀回山海关后,一个人静坐在军营大帐中,再一次考虑到自己不是李自成的对手,才不得不向交战多年的清兵投降。

多尔衮接到吴三桂的投降书后,担心有诈,让吴三桂先与李自成交战,再然后让吴三桂剃头,改清兵发髻,多尔衮要上城门楼督战,称需弄清楚李自成是如何用兵后再出兵。

多尔衮先后提出的这些要求,吴三桂都答应了。因为吴三桂知道,没有清兵援助,自己真的不是李自成对手。


史书一文


个人认为吴三桂更强一点,李自成要有个远见就不会急着打北京,部下还未经过整编,流氓习气。要学了朱元璋,先在西安站稳脚跟,经营个十多年,把陕西 山西 河南全部消化掉,有一系列完善的收税制度和用人制度。再挥师北上,取北京 定天下。不会再北京烤掠明朝官员,得罪明朝士大夫(最严重的拥有兵权的五家)。

而事实上,大顺军在北京无所建树,在一片石大战中,精锐尽丧,李自成冲冲忙忙跑回北京,在风雨飘摇中登基,迅速逃回陕西,几次大战被清军再次击溃,更可笑的是,农民起义英雄最后死在2个农民手里

吴三桂只不过是另一个没成功的朱元璋。中年为报君父之仇不得已曲膝投降。晚年反清,不是吴三桂年纪大了,康熙真搞不定吴三桂。吴三桂称帝之前,吴军和清军5次决战,吴军只小败一次。清军主力已经没多少了。吴三桂当皇帝之后偏偏就中风死了,策略和朱元璋如出一辙,得江南半壁之后登基称帝,发兵北伐,要说吴三桂降清是污点,朱元璋还给元庭上过降书顺表呢。

武力值,统率力,政治谋略其实都是吴三桂胜过李自成,李自成的唯一优势就是号召农民兵的领导力





赤峰天乐


如果排除清军的力量直接交锋,当然是大顺政权开国皇帝、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实力强一些,毕竟白手起家推翻了大明王朝。而大周政权开国皇帝、头号大汉奸吴三桂只是引狼入室为虎作伥带领清军消灭南明政权,彻底灭亡了自己的祖国明朝。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统帅几十万大顺军攻克北京,推翻大明王朝。镇守山海关的明朝大将吴三桂已经投降了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可惜李自成只派明朝降将唐通带领几千人接收了山海关,没有派重兵接收山海关,而且李自成傻乎乎地赏赐吴三桂几万两白银,等于为吴三桂提供了背叛大顺的经济支持。最终吴三桂以“冲冠一怒为红颜”为借口,背叛大顺投降大清。

结果一片石大战,李自成亲自统帅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交锋,在吴三桂军被李自成打得狼狈不堪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多尔衮的清军趁火打劫,重创李自成的大顺军,从此李自成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如果论与清军交锋的战绩,吴三桂明显强于李自成。李自成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一片石大战以后对清军缺乏韧性,比如毫不抵抗就放弃了易守难攻的古都北京。在拥有六十万大军,兵力仍然占据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仅仅一年多时间就被清军彻底击溃。

而吴三桂无论年轻时为明朝与清朝作战,还是年老时起兵反叛清朝,对清军的战绩与韧性都要远远强于李自成。至少吴三桂集团反叛清军的战争坚持了五年,在吴三桂死后仍然又坚持了三年才被清朝最优秀的皇帝康熙镇压。


厚德载物49847


单论这个问题简单,但是战场上太多的变量、瞬息万变。在李自成占领北京时,在北京有六万老兵,是大顺的主力。其余的还有刘方亮部十来万,但真正的可战之兵,有三万就不错。还有陕西山西河南各部,大顺军总人数在百万以上,但是可战之兵,有二十万就不错。吴三桂部,封平西伯后,监管山海关。注意伯是超品官,就是高于正一品!骑兵就是关宁铁骑三万多,加步兵总兵力不到五万人。山海关大战李自成部六万人,实际是打败了关宁军。但是就要大获全胜的时候,十万以上的满清八旗蒙古汉八旗,直接出现在了,山海关的一片石战场,彻底打败了李自成部主力。李自成气急败坏,杀了吴三桂全家三十四口人。之后,关宁铁骑大约还剩下两万人,一路追杀李自成,北京、真定、山西,直到陕西的战斗,都打败了大顺军。当然多铎率领的满清八旗军,与吴三桂协同作战,战斗力很强啊!一直到两路清军和兵一处,攻下西安。左良玉部,要清南明南京政府的君侧,放弃武汉,全军拔寨,武汉被大顺军攻克。但是清军和吴三桂步步紧逼,每战必胜。刘宗敏等被清军俘获,牛金星宋献策等走散。李自成和部下走散后,在九宫山被民团杀死。


平淡快乐888


军队数量:李自成号称百万农民军,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残余不到五万人,古语好虎架不住群狼,所以肯定李自成力量强了,不然吴三桂不会关外借兵了。

军事素质:吴三桂要强,关宁军是久和后金做战,是一支正规有经验的军队,而李自成大军像一个迅速膨胀的气球,杂牌军,单兵做战肯定不能与关宁军相比。


金乌木木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随后派人去劝说驻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投降,吴三桂接受投降并交出了山海关的城防,城防由大顺起义军唐通接替,自己率领官兵准备到北京接受起义军的招降,走到半道听到自己的父亲被李自成的部将吊打拷掠钱财,自己的爱妾也被霸占,于是怒而调转马头,又跑向山海关打败守城唐通的部队,从这个角度看,吴三桂部下战斗力还是不错的,也素有“关宁铁骑”之称,可见战斗力不凡。

但李自成听闻吴三桂降而再叛也十分恼怒,于是轻率起义军准备歼灭吴三桂残部,此时吴三桂也是吓得不轻,从兵力人数来论,起义军的兵力肯定要比吴三桂的多很多,但士兵素质肯定不如吴三桂的强,吴三桂不得不向昔日的死敌满清借兵求救,多尔衮答应了借兵,但并没有马上派出部队参战,而是在附近观战,一来以防吴三桂诈降,二来等双方死伤差不多了自己坐收渔人之利,随着战斗的激烈交锋,吴三桂的部队渐渐不支,即使战斗力再强,也架不住兵力不足的劣势,就在这时,多尔衮果断率军加入战斗,迅速扭转战局,李自成军伤亡惨重,大败,只好率领残兵败卒逃回北京。

从这段历史事实来看,李自成的整体军事实力要高于吴三桂,但从局部战争和单个士兵作战能力来看,吴三桂显然强于李自成的部队。


史事思


第一,明王朝已经被李自成灭掉,崇祯皇帝煤山自缢,大明王朝已经灭亡,之后再南方陆续建立的南明小朝廷又是相互勾心斗角且没有军事实力参与天下逐鹿,明王朝不可复兴已是定局。

第二,李自成和当时的多尔衮都是拥有强大的军事武装的领袖,吴三桂和他们谁对抗都是没有实力的,与其要投降,肯定是选一个强的投降,所以在1644年吴三桂率众剃发、称臣投降多尔衮,成为清军入关的先锋部队。

第三,李自成是农民起义,自身的局限性很大,加上闯军集团的内部腐化,其实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一支军事力量,是一击击溃的,所以吴三桂没有选择李自成。

所以从上面可以看出吴三桂的实力是最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