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让你有什么转变吗?或者思考吗?

霍利与花


总是在邻居的茶余饭后闲谈中听到对比:当年的非典和现在的新冠肺炎。

我的记忆中好像抹去了关于“非典”的任何细节,那时候读初一,而且疫情重灾区在广东,那个年代信息闭塞,交通不发达,确实感觉不到疫情的恐怖。

非典过去了17个年头,已过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在家闭关整整两个月,身处武汉这个重灾区,每天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看新闻。没觉得多可怕,倒是觉得很感人,那么多医护人员舍小家顾大家,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生活和工作被按上暂停键,每个月房贷商贷都要照样还款,没有收入尽是支出,储蓄快要见底了,平时都是有富余的,现在非常时期就不可同日而语。

在希望疫情尽快结束的同时,也对以后的储蓄习惯重新规划,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以备不时之需。


专职妈妈


这次疫情会让我终身难忘。2003年非典,那时还是一名学生,感受谈不上深刻,只记得每天都要在学校量几次体温,期中考试考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宣布停考立刻放假回家,当时心中有的只是安耐不住的喜悦,五一假期为此还多休了一周,以上是我对非典印象最深的地方。

2020年的新冠,此时我已而立之年,深感生活的压力。我是一名旅游业从业者,1月20日我在沙巴带团,当时只知道国内有肺炎,但还并不清楚这算“疫情”。1月22日,开始在网络里了解到事态的严重,也是从当天开始陆续接到客人的信息询问退团事宜,是否能按时发团,是否可以退团,如果退团是否有损失。当时我的回答是,如果这个时候退团恐怕是有损失的。1月22日晚间,旅游局下文件,机票是可以全额退款的,但并未说明除机票以外的其他费用怎么处理。1月23日,国家下文件,取消从1月24日开始的国内旅游。1月24日下文件,出境旅游截止到1月26日,1月27日开始全部取消,从此刻起,旅行社再不可经营旅游业务,包括机票+酒店的自由行产品,什么时候恢复另行通知,但依然未说明除了机票以外的其他费用怎么处理,只说和客人“协商解决”。我相信每一个旅游人今年都过了一个鸡飞狗跳的新年,每天处理相关事宜都到半夜,因为很多文件都是晚上发布的,哈哈。于是,从1月24日开始,我们所有旅游人都被官宣失业了。那几日,在旅游人的朋友圈里流传最多的话就是--“没有人比旅游从业者更希望这个世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了……”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处于失业状态,也许未来的半年甚至一年我们依然会没有收入,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打赢这场无烟的战役,无论多久,我们都会以最好的姿态回归到我们最爱的事业里。

说了这么多,言归正传,休息了两个月了,但凡有点上进心的人肯定会思考点什么,我也不例外。这次疫情也给了我许多思考,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大多数都在提前消费,花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日子,国泰民安的时候这当然不算坏事儿,但是如果遇上这种不可抗力的情况,才发现父母那一辈舍不得花只知道攒钱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这样才能遇事不慌,在这种没有收入的时间里,至少还贷款、过生活还是不成问题的。虽然我也有积蓄,但是通过这次疫情,我也应该改掉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再者,我从事的行业在这次疫情里应该是属于重创的,短时间内很难恢复,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吃喝拉撒、各种贷款却不会因为疫情而停止,到日子还是会准时追着我要钱的,所以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有个第二职业,而且这个第二职业一定要和主业关联不大,这样才可以在突发情况下稍微支撑一下暂时被毁掉的主业。如果第二职业做好了,那么可以把它当成副业继续做下去,即使做不好也可以赚取点小钱贴补一下生活开支。不要说什么没时间,大多数的人、至少我是做不到24小时工作的,完全有这个时间再去做点什么,“没时间”其实只是懒惰为我们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所以最近一直在学习摸索中,希望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兼职,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最后,真心希望这次疫情尽快结束,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少一分灾难,多一些和平……


张小博小妹妹62987743


这次疫情,感触颇深。

家里开工厂做生意的,自己也已经结婚生子。疫情就像全国都按下了暂停键,公司放假,工厂停工,学生停学。可是房租要付,员工工资要发,生活的柴米油盐也要消费。

受疫情影响的第一个星期,无所谓。想说熬几天就过去了。

受疫情影响的第二个星期,在家躺着无所事事,不知道要干嘛,想说什么时候能开学孩子都闹翻天了,什么时候可以出去晒晒太阳。

受疫情影响的第三个星期,我开始慌了,家里因为厂租员工工资各种压力山大,口袋里的现金也马上见底了。

压力山大的又过了一个星期,我知道疫情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影响每一个小家庭,开始觉得不能再这么碌碌无下去,我看书,学习,在网上找兼职,做一切我力所能及的事,我需要成长,要精进自己,我要快乐的生活,我要努力赚钱,哪怕下次再遇到任何的困难都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被动,被一场疫情打得措手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