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助力疫情之下穩就業

當前,疫情防控阻擊戰已到了關鍵時刻。與此同時,復工復產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通過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互聯網+”、雙創等,為創業就業、靈活就業提供更多機會,穩定就業大局。本文與大家一起看看,“互聯網+”如何助力疫情期間端穩就業飯碗。

數字經濟打開就業“新天地”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期間,交通運輸、文化旅遊、酒店餐飲和影視娛樂等服務消費雖然受到了一定影響,但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娛樂等數字經濟新業態呈現出活躍狀態,並催生出新的就業崗位、就業方式。比如,美團啟動了“春歸計劃”,向全國提供逾20萬個工作崗位,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提供就地就近就業綠色通道。盒馬鮮生也催熱了“共享員工”模式,解決了一大批待業員工的臨時性就業問題。與此同時,諸如美食博主、在線心理診療師、網絡媒體寫作者......這些本身由數字經濟催生的在線崗位,也為穩就業持續助力。

“互聯網+”助力疫情之下穩就業

等待接單的外賣小哥。

  除了穩就業,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在蓬勃發展的同時還催生了大量新業態、新職業。諸如數字化管理師、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等等,這也見證著數字經濟在擴大就業方面的顯著作用。

  隨著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經濟在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的同時,也將為創新創業提供更多新機遇、新渠道。

招聘不見面 網上雲就業

  受疫情影響,今年不少線下招聘會暫時取消,為保證招聘工作正常進行,多地推出空中招聘會平臺、在線“雙選會”、校內外職業導師的線上“一對一”幫扶等舉措,投遞簡歷、簡歷篩選、筆試、面試、網籤協議、網上辦手續等都可以通過“雲”得到一站式的解決。

“互聯網+”助力疫情之下穩就業

  比如人民網通過人民智雲App推出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為企業與高校提供“雲端見”一站式就業對接服務,有效紓解企業用工荒與高校畢業生求職難的困局。

“互聯網+”助力疫情之下穩就業

  近日,由浙江省委人才辦、杭州市委人才辦主辦的“杭向未來”高層次人才雲聘會“雲啟動”:通過現場直播的方式,向求職者提供2.8萬個崗位。應試人員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投遞簡歷、在線面試。若應試者有“中意”的企業和職位,直接點擊企業名字,便可以進入投遞簡歷頁面。點擊預約面試,便可以與招聘單位約定面試時間。

  企業在進行“雲招聘”後,可直接線上辦理入職,甚至開始雲辦公,整個流程環環相扣,最終形成了網絡招聘的閉環。疫情期間“雲入職”的出現,簡化了面對面的流程,讓員工入職變得更輕鬆、更安心。

信息技術助力“雲復工”

  復工以來,如何保障在家辦公暢通無阻、效率更高,成為各大企業最為關心的問題。一批專注遠程辦公技術開發的公司通過推出即時通訊、協同文檔、在線會議、雲盤以及客戶管理、合同管理、員工培訓等多個產品和服務,助力社會各領域復工增速。同時,部分重點行業、重點企業也結合自身需求特點,全面開啟“雲辦公”模式,有效地平衡了科學防疫與正常工作。

“互聯網+”助力疫情之下穩就業

銀泰百貨西安開元商城鐘樓店導購員使用淘寶直播平臺向顧客介紹彩妝產品。

  除此之外,大型互聯網平臺所掌握的數字技術還直接創造和拉動靈活就業。以在線電商模式為基礎,許多實體企業和門店把直播作為“雲復工”首選,銀泰百貨的上千名導購員變身“雲櫃姐”直播帶貨,一名導購直播3小時服務的消費者人數,相當於之前6個月接待的客流;一汽-大眾公司將幾個部門的負責人組織起來,推出“高管直播天團”,在抖音直播幾十場,向觀眾介紹產品亮點、銷售政策及產品如何維修、保養等;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商家集中“雲開市”,在淘寶直播間迎接全世界的消費者,共赴一場熱鬧的“線上集會”……網上直播無疑為解決疫情期間就業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中國網信網綜合 來源:人民網 中國經濟網 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