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一場非冠疫情,揪扯著每一個國人的心,當舉國歡騰疫情開始受控的時候,國外的弟兄們由於不重視,不作為,慌話連篇,導致境外疫情一天一天的發酵起來,愈演愈烈之勢。儘管,終於已經引起了各個國家的重視,但是,實際結果非常有可能像張文宏醫生所說,明年春天恐怕“小非”還是要回來的!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網上有文章對2003年暴發的SARS病毒進行了“盤點”,非常不願意看到的事實是,表面上我們趕走了SARS病毒,實際上是“它”在那年夏天來臨的時候,悄悄的走了,正如“它”悄無聲息的掩襲了我們。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而這一次的非冠疫情,全世界中國率先研製了疫苗並選擇了108位“好汗”進行測試。當然,我們還有2020年的夏天。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疫情期間,焦灼的觀望、焦灼的等待,等著疫情國內受控了,陸續復工了,我們發現我們原來的工作半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直白點兒,你看看你上班的公司還能發得出工資麼?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從疫情期間履履報出來的大公司的關店、裁員、降薪潮一波又一波的衝擊著我們上班族的小心臟。尤其是第三產業“服務業”,此次疫情受到波及最大,影響時間預計很久。

以餐飲為代表來觀察它的成本構成,人工可以“靈活用工”,說白了就是裁員,而房租呢?政府頒發的政策是各個公有房產(就是國家的房產)承租戶可以享受租金減免政策,而全國的服務業主們又有多少是有幸租到了政府的房子的呢?恐怕95%以上還都是通過民營業主或者商戶中租到,租金成本會佔到固定支出的多少呢?恐怕不會低於30-40%。人工,可以少用,租金呢,總不能軋一半房子還給業主吧?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要解決這些生存的矛盾,要綜合性治理,不僅僅是靠鼓勵消費帶動流量,還要切實的降低這些公司的運營成本。否則依然面臨:“不開工吧愁死,開了工吧賠死!”的局面,而賠了以後,就意味著再一輪的裁員。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萬豪酒店集團宣佈全球裁員2/3,這是一家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疫情的影響已經如此之大,剩下的1/3恐怕也未必就保得住崗位。其他的酒店、餐飲、影院等服務業恐怕也都面臨雷同的境地!虧損面前,沒有什麼面子好講!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企業能活下來才有尊嚴,挺著,挺著,挺不住了恐怕還是轟然倒塌。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上班族的明天在哪裡?你不巧就在這個局中,要積極考慮“自救”,首先是公司級的自救,這個時候,能賺錢的生意都是好買賣,千萬別以傳統的業務格局自居,不拘一格進錢來,所謂的各路專家神仙的話千萬就是聽聽而已,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如果大家都聽專家的話,你想想,就又會塞車了。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其次是職場的自救,公司都活不下去了,這個時候最低層面就是回家待業減少公司的虧損或者關門的風險,而這樣也不是辦法,總要解決溫飽問題。這裡需要職場人有“轉身”的能力和勇氣。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其實,職場也是有一個舒適區問題,在一個環境裡待久了,就習慣了“套路”,習慣了“模式”,習慣了甚至閉著眼睛都能進來的業務。這是成功商業模式在發揮作用,而一旦因為疫情停擺了,那麼,你就要想辦法努力嘗試新的業務,新的機會,新的工作,新的環境,新的打拼,不論是否開發自己的第二種、第三種、第四種可能,我的建議是隻要能賺到錢的事兒,合法的事兒不妨都嘗試一下,誰知道東方不亮西方還不亮麼?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永不放棄!

當然,在困難時期,堅忍也是一種能力,但是堅忍不是死耗,要保持對新鮮事物的學習、實踐,這種能力是任何時候都需要的,冒險是職場人最不願意做的事兒,這個時候原地跑步可能“死”得更快些!要考慮清楚!

2020,一場裁員危機已經來了


源自網絡

2020,你的職場之路怎麼跑步前進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