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大流感,SARS和MERS是怎么被人类战胜的?

我思故我在5271


准确的说,人类没有战胜他们,是病毒自己战胜了自己。寄生于人类的病毒,如果他对宿主危害不大,传染性高,潜伏期长,他就会和人类长期共存,比如流感病毒。如果严重危及人类生命,传染性低,潜伏期短,那么因为宿主被杀死了,病毒也就会很快消亡。因此,一代代病毒会向着危害更小,传染性高,潜伏期长的方向演化,同时,病毒有自限性,一切杀不死宿主的病毒迟早会被宿主消灭,病毒的生存之道就是在潜伏期和被宿主干掉之前,传染给更多的人。所以,西班牙大流感,SARS,MERS这样的高致病性病毒要么把人类全干掉,要么迟早消亡。


三观量子化


西班牙大流感、病毒与抗疫

1 个月前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在这次战争中,得益于科技的进步,大量的新式武器被投入战场:马克沁机枪、坦克、重型火炮、毒气……无数生命纷纷倒在这些高效率的屠杀机器下。据统计,共计约900万士兵(及700万平民)死于这次大战。

在我们感叹战争的残酷时,有一个事实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在这场战争的最后一年,1918-1919年,一种名为“西班牙大流感”的天灾席卷全球,造成了至少5000万人(一说1亿人)死亡,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场人祸。

(感染西班牙流感的士兵,美国堪萨斯州芬斯顿军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瘟疫之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大流感”,倒不是因为西班牙是的瘟疫的发源地亦或中心,而是纯粹倒霉做了“背锅侠”。

事实上,这次大流感席卷了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印度、菲律宾、日本、中国、新西兰、伊朗、巴西在内的多个国家,但由于当时众多一战参战国正处于战争状态,为了保持士气,各国政府刻意掩盖了对于这次瘟疫的报道。而在一战中宣布中立的西班牙,在没有顾虑的情况下耿直地报道了这次严重的疫情,结果舆论哗然,最后不幸背锅——给这次大流感冠了名。

整个西班牙大流感的爆发分为三波,最严重的当属第二波。而其起源地目前并没有定论,主流的观点是源自于美国堪萨斯州。

(1918年6月-1919年5月,西班牙大流感三波爆发)

1918年3月的一天,美国堪萨斯州芬斯顿军营里的一位名厨师Albert Gitchell感到了胸闷、咳嗽,他倒也没有太在意,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便继续做饭。不久之后,军营中的522名士兵相继病倒,第一波流感开始发酵。由于最初这一波流感的症状和平常的流感并没有显著区别,死亡率也不高,因此并没有引起正专注于战争的高层们的警惕。随着士兵们相继奔赴欧洲战场,以及人们乘坐现代化交通工具到处走动,病毒开始在全球蔓延开来,各地开始相继出现病例。但不久,随着夏天的到来,这一波流感貌似减弱了,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开始下降。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1918年秋天,经过短期的蛰伏,第二波病毒以更大的力度再次席卷而来,而且比第一波来得更加凶猛:美国、法国、塞拉利昂等地区同时大规模爆发,更加严重的是,经过变异后病毒的致死率也大幅提高。发病之后,人们发烧、咳嗽、呼吸衰竭,继而死亡,长则几天,短则几个小时。有些人早上起来感到不适,等到上班路上,就已经发病死去了。由于缺氧和肺部积液,死去人们的脸上留着鼻血,皮肤上呈现出诡异的蓝色,非常可怕。据统计,第二波的死亡率从不到1%,陡然提升到5%以上,严重的地区死亡率甚至高达20%。

直到1918年底,这最凶猛的一波病毒才慢慢过去。1919年年初,在发动了第三波(也是最后一波)攻势后,病毒竟然又神秘地悄然消失了。

有人说,一战结束于大流感,二战结束于原子弹。西班牙大流感"消灭了”交战双方大量的有生力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战争的结束。而西班牙大流感作为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瘟疫,其传染范围广、致死率高,且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于一般的流感,西班牙大流感不但攻击免疫力薄弱的老人和小孩,处在20-40岁的青壮年中死亡率也相对较高。

为了防止西班牙大流感有一天再次大举席卷人类,对于这种可怕病毒的研究,一直被全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在孜孜不倦地搜索着1918大流感的蛛丝马迹。

1951年的一个清晨,年轻的瑞典科学家Johan Hultin活了活筋骨,在厚厚的雪上跳了几下。这里是布瑞维格米申(Brevig Mission),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年轻人环顾四周,这里到处都是白雪皑皑,苍茫一片,但他的眼里却有一团火。他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寻找当年西班牙大流感的病毒。在取得了当地村庄长者的许可之后,年轻人和他的团队来到了一片墓地——这是一座埋葬当年患大流感病人的墓地。经过几天的努力,Johan成功地从几具冰冻的尸体上取得了肺部组织切片并小心翼翼地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然而在实验室,无论经过多少次尝试,结果却都令人沮丧:无法成功培养出病毒,他失败了。

(Johan Hultin在实验室试图“复活”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1951年)

时间一晃来到了1997年,Johan Hultin偶然在《科学》杂志上读到了一篇文章:Taubenberger博士和其团队从当年一位病人的肺组织中成功提取出了病毒RNA,并测出了部分基因序列。这篇文章让Johan倍受鼓舞,他果断给作者写了一封信,经过一番交流之后,Johan再一次踏上了去往阿拉斯加的道路。

再次踏上布瑞维格米申的土地上时,Johan猛然发现,距离上一次来这,已经过去了整整46年。曾经25岁的小伙子已经变成了一位72岁的老人。虽然挺直的腰板被岁月压弯,但老人的眼神却坚定依旧。这一次,他在一位叫做被称为"Lucy"女性的肺部再一次取得了病变组织并带回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这次成功了:病毒的活性基因物质被提取出来。

最终,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西班牙大流感被确定是一种甲型H1N1流感病毒。

(显微镜下的西班牙大流感病毒)

H1N1是一种RNA病毒,属于分节段病毒目(Articulacirales),正粘液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所谓H1N1,是指病毒上的两种抗原,且分别都属于第1型。其中"H"是指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而"N"则指的是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2009年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猪流感),就是这种病毒的远房"后代"。事实上,血球凝集素(H)共有1-16型,神经氨酸酶(N)共有1-9型,因此,根据这些不同的类型,我们也会听到H5N1、H7N9等等不同类型的称呼。

事实上,甲型流感病毒虽然可怕,但绝对不是威胁人类的唯一病毒。就在此时,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正在我们的身边威胁着我们: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2020年1月7日,本次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体初步判定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

与西班牙大流感不同,这次的新冠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和之前的西班牙大流感病毒并不属于一个种类。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和我们比较熟悉的SARS(非典)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属同一家族。

经历过2003年SARS事件的读者应该一下就能懂得这次新冠病毒的严肃性了。关于冠状病毒和新冠肺炎的文章,网上已经有很多,本文就再重复了。

事实上,在我们的世界里,除了导致西班牙大流感的甲型流感病毒、导致这次新冠肺炎的冠状病毒,还存在着很多可怕的“杀手级”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天花病毒(已被人类消灭)、艾滋病毒、登革热病毒、肝炎病毒等等。

在大自然的进化路线上,与我们人类这种多细胞生物不同,病毒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一条“极简”的路线。病毒,作为一种生命,甚至连最基本的细胞结构都没有。它们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却能寄生在其他的活细胞内,并利用宿主细胞进行繁殖。由于病毒构造极简,且遗传物质高度不稳定,又使得我们很难制造出针对病毒的特效药或是疫苗。

难虽难,但面对如此微小而又强大的敌人,人类再次展现出了“平头哥”般的战斗作风。以著名“抗毒一哥”吉利德(这次又因为瑞德西韦火了一把)为例,成立仅仅三十年,便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消灭了丙肝病毒(HCV),目前又将目标转向了乙肝、艾滋病……除了“抗毒一哥”吉利德之外,艾伯维、BMS、默沙东、GSK、强生、以及我国的歌礼制药等众多公司均在抗病毒领域颇具建树。这一个个名字,宛如一点点的星星之火,为人类战胜病毒不断积攒着能量。

当然,除了药物治疗外,对抗病毒,人类还有一种古老但却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如果说病毒就像是烈火,即使烧得再凶,如果没有后续的薪柴传播火苗,最终也必然熄灭。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我们所有人所做的居家隔离,就是在共同践行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所有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020年的这场新冠病毒的战役,一定会取得胜利。

在这场与病毒的战争中,为我们自己、为人类加油。

1.The Deadliest Flu: TheComplete Story of the Dis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1918 Pandemic Virus.(CDC)


似水鎏金


人类可以战胜它们,但人类并没有真正的战胜它们。

为何如此说?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人是高等动物,病毒是低等动物。以高等动物的能力与认知,战胜低等动物是比较容易的。所以说人类可以战胜它们。

但是,所有生物的存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低等动物有其生存空间,高等也然。不是谁必须消亡,谁才是战胜了对方。

和谐共生,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这似乎是符合儒家之义,中庸之道。也符合道家之理,自然而然。

从纯粹的哲学角度而言,无到有,有归于无。所以说人其实并没有战胜它们,是自然让他们销声匿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