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氨氮的“前世今生”’,做好氨氮控制是关键!

氨氮是水产养殖中最容易产生的有毒物质之一,氨氮是以离子氨(NH4+-N) 和非离子氨(NH3-N)两种状态存在养殖水质中。前者毒性弱,后者毒性强。非离子氨不带电荷很容易穿透细胞膜而损伤物质,尤其是易破坏对虾的鳃组织。

了解氨氮的“前世今生”’,做好氨氮控制是关键!

一、水产养殖水体中氮的来源是什么?

水产养殖中特别需要注意水体中氮的含量,以及其存在的形式,养殖水体中的氮源主要来自于养殖户施放到鱼塘中的动物粪肥,以及碳氨、尿素、磷氨等化学肥料,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培育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动植物),以及让滤食性的鱼类(如鲢鱼、鳙鱼等)直接滤食,化肥则纯粹是为了培育水体浮游生物,鱼类则可以以这种浮游生物为饵料。

了解氨氮的“前世今生”’,做好氨氮控制是关键!

二、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氮以什么形式存在?

在养殖水体中,溶解于水中的氮素养分主要以以下形式存在:

2.1 无机氮

水体中的无机氮又分为氨态氮和硝态氮两种;

① 氨(或铵)态氮;一些文件中把它们统称为氨氮;

即为:氨(或铵)态氮又分为离子形式的铵态氮(NH4+),和分子形式的氨态氮(NH3),后者对鱼类毒害极大,而前者对鱼类则基本无毒。

氨(或铵)态氮均可以被水体中的藻类作为氮肥吸收同化,和作为微生物氮源。

② 硝态氮;

即为: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和过渡产物(过渡产物如有氧化亚氮等);其中以亚硝态氮(即常说的亚硝酸盐)对鱼类的毒害最大,而硝态氮(即硝酸盐)是无毒的。

硝态氮均可以作为水体中的藻类的氮肥营养而被吸收同化,和作为微生物氮源。

③ 氮气

水体中也存在氮气,可以被固氮藻类吸收同化。

2.2 有机氮

有机氮包括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和腐殖酸等等,可以被滤食性鱼类直接滤食消化吸收,以及成为水体中微生物的营养,和藻类吸收。

非离子氨所占的比例随着水温和ph的升高急剧增加,对对虾的毒性就越强。

了解氨氮的“前世今生”’,做好氨氮控制是关键!

三、控制氨氮毒性的几个方法:

1、合理放苗,掌握适当的投料方法。放的虾苗密度越高,虾池中产生的代谢废物越多。不合理投料导致残饵过多,废物积累越来越多对氨的产生更加迅速。

2、保持水质的溶氧充足。当溶氧量降低时,硝酸铵会被还原成氨氮。因此保持溶氧充足是减少氨氮的好方法。

3、保持水质的ph。保持ph值在8.6以下为好。也可以用水质改良质,如沸石粉吸附过多的氨氮。

4、加大换水量。特别是养殖的中、后期要加大换水量,养殖密度大的中、后期每天应该换水1/3~1/2。

5、水产用丝兰提取物-优兰宝,可明显降低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总氨氮水平和亚硝酸盐氮水平,提高水产养殖动物生长活力,能降低多种疾病的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