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困難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作家嚴歌苓曾說自己創作《陸犯焉識》時,感覺“再也無法完成了”,還覺得這本書從頭到尾都是敗筆,痛苦到拿頭撞牆。

以高產著稱的專職作家嚴歌苓尚且如此,更別說我等業餘選手了:沒有靈感,缺乏思路,勉強寫出來也覺得寫的很爛,開始質疑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寫作……

讀完秋葉老師的這本《寫作7堂課》之前,我已經有半年沒有寫出自己覺得還可以的東西了。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看過的寫作書聽過的寫作課都說,要大量讀書輸入,要先寫出來再修改,要堅持日更……說的都對,我也在大量閱讀,也能每天堅持練筆,但就是很難寫出來一篇條理分明,論證充分,讓人有閱讀慾望的文章。

如果說好文章像一盤營養全面葷素搭配合理色香味俱全的佳餚,那我大部分時候寫出來的東西真的是無趣又蒼白,讓人毫無食慾。

我相信勤奮、堅持的重要性,但除了這些,寫作新手更需要的是正確的寫作思維,以及行之有效的寫作方式。正如塞萬提斯所說:“人們不是用白髮寫作,而是用識見寫作的。”

秋葉老師的“7堂課”分別是:

·框架式寫作

·複利式寫作

·碎片化寫作

·聯機式寫作

·結構化寫作

·清單式寫作

·覆盤式寫作

這7堂寫作課是秋葉大叔和他的團隊基於十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來的一套非常實用的寫作思維+寫作習慣+自我管理體系。

對新手非常糾結和困惑的問題,例如“沒有靈感,寫不出來”,“練習不少,還是寫的不好”,“怎樣才能像大牛一樣寫作變現”非常有啟發性。

我也很想寫,但就是不知道寫什麼

大佬們的寫作狀態大部分時候如作家威廉·福克納的所言:“我只在自己有靈感的時候寫,幸運的是每天早上9點我都有靈感”;

我這種新手作者,每天早上9點打開電腦,大腦和文檔一樣空白,完全不知道要寫點什麼。

所以,到底要怎樣才能“每天早上9點都有靈感”?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村上春樹說:“創作35年,我從來沒有寫不出來的時候。”在他的《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他寫道:“我們的(至少是我的)腦袋裡配備著這樣的大型檔案櫃。一個個抽屜中塞滿了形形色色作為信息的記憶……當我集中精力寫小說時,哪裡的哪一個抽屜中裝著哪些東西,相關印象就會自動浮現在腦海裡,眨眼間就能無意識地找到它的所在。”

原來大咖們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是這麼來的!那如何才能擁有這樣的“檔案櫃”呢?

秋葉老師《寫作7堂課》的第一課所講的框架式寫作,就很好的解答了這個問題:

“什麼是‘框架式寫作’,就是針對自己擅長的領域,列出所有可以討論的話題,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建立話題庫。”

原來,大牛們總是有的可寫,是因為他們都用自己的思想框架建立了“寫作檔案櫃”!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7堂課》@鄰三月如何從年更號變日更號

框架式寫作的底層邏輯是人的結構化思維。我們的大腦天生喜歡有結構的信息,當你有自己的認知結構,所有的零散信息對你來說就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像村上春樹腦袋裡的檔案櫃一樣,分門別類,條理清晰。只需要循著一個點,就能從記憶網絡中撈起一連串的想法。

框架要如何建立呢?《寫作7堂課》中的建議總結起來就是:從簡單到複雜,先模仿再完善。

我們可以從自己最熟悉的日常工作開始,例如“怎樣給文章起一個好標題”,“如何寫一週工作彙報”。

如果覺得自己總結的不夠好,可以先借鑑書上或大咖們總結好的,然後再不斷修改完善。

搭建框架本身並不難,從0到1才開始行動是最難的部分,有了這個1,一切才都有可能。就像秋葉大叔說的“不要怕自己開始的晚,也不要怕自己開始的起點低,最重要的是我們勇敢的建立自己的框架。”

框架之樹有了基礎和開始,才能越來越茂盛,一個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經歷的事,都會成為滋養它的養分。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7堂課》知識框架樹示意圖

沒時間寫?利用好碎片化時間也可以寫出好文章

有人說:“寫作並不容易,也不有趣,它艱難而孤寂。”我深表同意,有多少人做公眾號之初,衝勁十足的想日更,但真正上手做了之後才知道有多麻煩多費時。

工作之餘的時間本就有限,再加上寫文章本身也很慢,還要找素材,排版,多個平臺運營……最後,公眾號從周更變成月更,最後變成年更。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7堂課》的作者秋葉大叔,本身是一名大學老師,除了本職工作外,還到處做講座、搞培訓,但他一年能出好幾本書,還創辦經營好幾家公司。這樣一個大忙人,他的公眾號卻能常年保持著高質量日更,他為什麼可以寫的又快又好?

秋葉大叔還在書中透露,他真正寫文章的時間往往不到1小時,哪怕是比較重要的文章也不會超過4小時。因為他認為,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人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完成系統性的工作。”

他的秘訣則是:碎片化寫作(寫作方法)+精力管理(關鍵習慣)。

·寫作方法:

“完整的文章=1分鐘靈感+5分鐘構思+5分鐘提綱+5分鐘素材+…+3分鐘素材+半小時高效寫作+5分鐘排版+5分鐘配圖+1分鐘推送+1分鐘回覆評論。”

每一篇文章的工作量,他都可以將之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分配到各種零碎時間一一完成。

·三個關鍵習慣:

  1. 一有靈感馬上記錄,否則很容易忘記;
  2. 要馬上抽時間把靈感變成提綱;
  3. 平時有意識地積累各種寫作框架。

養成這三個關鍵習慣,是將零散時間的高效率利用的基礎和前提。

這套寫作方法既是對寫作這件事的化整為零——把寫作這件繁複的工程拆解成若干個簡單的小步驟;也是對碎片時間的化零為整——上下班路上,餐廳排隊打飯,茶水間泡咖啡的幾分鐘,都不再是無意義的零碎時間,而會規規整整的成為你寫作路上的鋪路石。

正如秋葉大叔在書中所說:“哪裡有什麼‘大咖’,無非是看準了方向,比別人早出發,順便把喝茶的時間用於工作而已!”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總是寫不好怎麼辦?

寫作時最受打擊的事情是什麼?對我來說,是終於戰勝了拖延症,擠出看劇睡覺的時間,好不容易寫出一篇,激動的發佈後……卻發現沒有人看。

法國作家布封說:“為了寫得好,必須充分的掌握題材,必須對題材有足夠的思索,以便看出思想的層次,把思想構成一個連貫體,一個連續不斷的鏈條。

所以,文章寫的不夠好沒人願意看,原因也很明顯:文章結構不清晰,素材不夠打動人。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在《寫作7堂課》中,我也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

·結構不清晰

俗話說“美人在骨不在皮”,文章也一樣。條理清晰的文章能帶給人輕鬆愉快的觀感,我很喜歡的一些大V,比如鼴鼠的土豆,秋葉大叔,戰隼老師,都很擅長用簡單的文字,把一件複雜的事情講的層次清晰條理分明。他們的文章結構清晰有邏輯,乾貨滿滿,還能讓人一口氣讀下去。

《寫作7堂課》中的框架式寫作+結構化寫作+覆盤式寫作,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當你讀到你覺得結構很棒的文章,可以先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寫作框架,作為下次自己寫同類文章的參考;對於自己寫出的好文章,也要堅持做覆盤,補充到自己的寫作框架裡。

就像秋葉大叔在書中所說:“寫一流文章,需要天賦,寫合格文章,需要套路。”這本《寫作7堂課》甚至還直接給出了10種我們常見到的寫作框架,非常適合新手學習借鑑。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7堂課》10種體裁,10種常用寫作框架

·缺素材

大V的文章除了乾貨,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之豐富也很驚人,名言金句,名人軼事,實驗數據,調查報告,他們都能信手拈來。以往我總是一邊豔羨,一邊慚愧自己確實積累不夠。

大咖們能有今天的成果,確實離不開過去的積累。像秋葉大叔,已經在互聯網寫作深耕了十多年了,從最早期的論壇博客到今天的新媒體寫作,能有今天的成就確屬厚積薄發。

但看到“聯機式寫作”這一課才發現,我落後的不僅僅是積累,還有關於“如何積累”的思維方式。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7堂課》聯機式寫作:做一個有足夠視野的人

秋葉大叔在書中建議:“對於新手而言,重點是研究一種類型的風格,建立自己的閱讀習慣,培養自己的寫作網感。”

網感的培養,可以從廣度、高度、深度、溫度四個方面入手:

  • 廣度:定期觀察門戶網站,打開視野;
  • 高度:自己關心領域內有深度的書籍,高質量論文,提升權威感;
  • 深度:定期關注自己感興趣領域的行業媒體:如期刊、報紙、行業門戶網站、行業自媒體等,培養寫作敏銳度;
  • 溫度:向經常寫“爆文”的公眾號學習,如何與讀者互動,創造認同感。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如何寫作變現

被譽為“冰球皇帝”的韋恩·格雷茨基說:“我總是滑向冰球運動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這就是典型的目標導向明確。

《寫作7堂課》建議我們在考慮寫作變現時,首先要明確自己的寫作目標: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7堂課》寫作目標

有了目標之後,再有針對性的提升自己的寫作技巧。例如把“打造個人品牌”作為我們的目標,你就需要系統學習這些內容,建立自己的框架體系:

  1. 明確自己的內容風格;
  2. 選擇適合自己發揮的平臺;
  3. 如何在各平臺系列化運營;

我一直跟隨學習的土豆老師給出的建議也是如此:

1.內容風格:書評;

2.選擇平臺:

對新手友好的平臺:頭條、知乎

有助於長期打造個人影響力的平臺:豆瓣、公眾號;

3.系列化運營:用頭條、知乎拿到的認證和成果,逐步開通其他平臺的收益,多平臺運營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土豆老師的這種思維模式是一種複利思維,秋葉大叔在《寫作7堂課》中,也建議我們進行這種“複利式寫作”:

“複利式寫作思維,就是讓一次寫作帶來多元化的回報,成為優質資產,並讓這份回報的生命週期延長,從一次性寫作分享發展到可持續分享。”

歸根結底,寫作變現的關鍵在於,要有明確的目標,創作有價值的內容,抓住各平臺的機會,使一次性變現升級為創造複利。


寫作新手如何做到“有的寫,寫的好,還能掙錢”?

寫作是提升能力,創造複利的最好方式

股神巴菲特說過,世上最偉大的發明是複利。

愛因斯坦說:“世界上最厲害的東西不是原子彈,而是“時間+複利”。

秋葉大叔則說:“讓我受益更多的不是寫作技能本身,而是我通過寫作培養出來的職業習慣。這些習慣被我舉一反三,用到不同的工作領域,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練好寫作這件事,就是最能帶來複利的人生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