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什麼行業最火最賺錢?

印象路人


創業者閱觀點

疫情期間:

疫情期間最火的行業非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用品,特別是口罩,2月份的時候,口罩幾乎的“一罩難求”,很多公司為了復工,急需大量口罩。微信群裡,口罩一度賣到了4.5一個,簡直是天價了。

所以,那個時候,很多人利用國外的關係,大量進口口罩,跨境電商們當起採購口罩的主力軍。

我之前看過海關統計的一個數,到2月21號,國內進口口罩量就達到了12億隻,防護服1300萬套,這個時候,是誰能掌握貨源,誰就能掌握市場先機。

疫情之後

眼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不少行業逐步復工,特別是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把公共衛生防疫等級逐步降到了3級。

疫情期間被壓制的需求,將逐步得到釋放,以下幾個行業,將迎來爆發期:

1、外賣行業

商務復工人數逐步擴大,但疫情影響下,大家還是被提醒少扎堆,但這些人又要吃飯,怎麼辦?只有點外賣了!

因此,外賣行業,接下來的1個月會出現難得的商機。

2、服務性行業

如美容,美髮,美體,從過年到現在,已經2個月了。這段時間,很多人窩在家裡,小區限制出現,美容美體店又不能營業。

對於很多愛美的女性來說,簡直難以忍受。疫情後,肯定會跑到美容院去好好保養一番。

3、線下娛樂性行業

如,遊樂場、KTV、酒吧、電子遊戲廳等,這些行業本來就是人們消遣娛樂的地方,疫情期間,被壓抑了2個多月,疫情結束後,還不得叫上親朋好友,去狂嗨一番!

希望以上分享對你有用!也歡迎各位評論交流!


看完兩件事:

如果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啟發,可否請幫我個忙:

1、點贊:讓更多有同樣問題的人看到這個內容,也讓他們受益!

2、關注:為你推送更多有關股權合夥、股權融資、股權激勵方面的乾貨!

創業者閱—— 一個在“融資+股權”上全面賦能創業者的“私董會”!


創業者閱


那肯定是電商啊,現在大家都不敢出門,買東西都是依靠網絡,雖然慢點吧,但是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現在這個疫情屬於全球性的,各個行業也都是慘淡收場,而能在家足不出戶就能把錢賺了的很少,我選擇做跨境電商,原因很簡單,不管國內外都是有網購的習慣,加上疫情的加持,你就算不想網購買東西都不行。

中國的疫情控制住了,但是很多人還是沒有辦法正常的工作,所以收入來源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現在在家也是做網店,做的蝦皮和亞馬遜,一個月的淨利潤能有個10000多,完全是夠日常開支,做跨境電商有個好處,我們賣家就是一箇中間商,不用進貨和發貨,全都是依靠別人代為完成,所要做的就是網店鋪裡上貨,出了訂單購買發貨。

雖然很多做跨境的人看不上蝦皮,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它的市場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在馬來西亞和臺灣那邊是有一定的市場佔比的,薄利多銷,一單可能賺個幾塊十幾塊,但是每個買家他買的東西都不止一件,都是幾件十幾件,甚至於更多,這樣一來薄利多銷也是值得去做。喜歡蝦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註冊店鋪真的很快,幾天就搞定了。

現在我最發愁的應該就屬亞馬遜了,店鋪註冊審核時間太長了,買店太貴,最主要的是市面上資源很少,很多都是坑。即使我知道亞馬遜的利潤很高,一單賺個100多,甚至上千,但是想開第二個店得我真是很頭大,不知道該怎麼辦。

越來越多朋友不知道在家幹什麼,不防可以跟我一樣開個網店,賺不到大錢,賺個小錢也是可以的,吃吃喝喝也不至於擔心沒錢花。跨境電商本就是國家支持的項目,多多少少還是有一定的市場需求度,所以把握住時機很重要。疫情在家的朋友,希望做好隔離,待到他日春暖花開,你我共享這春日陽光。


芬達小仙人


我覺得疫情期間的話肯定是賣口罩的最火了已經期間急需口罩,所有人都要去藥店買口罩。這個時候做口罩的商家就很賺錢,現在口罩都漲得很多。一盒口罩,至少需要三十多元。全球那麼多人得做多少,口罩得賣多少錢?現在我每天去買口罩到藥店一看,所有口罩都賣光了到下一次我又去了又已經賣光了,又有一次我又去了,這次總算是等到了有口罩的時候,但是這盒口罩不到10個需要40多元最後,我嫌他太貴,沒有買在網上去搜了一艘,但是網上的口罩也不便宜,每一盒也需要30多元。就是質量最好的那一種N95口罩,你知道嗎?一個就需要五六十元

所以現在賣口罩的,是最賺錢的。但是他們一直很累的,明天要做成千上萬的口罩,一溜煙兒的功夫就已經被賣沒得,他們每天都需要做,而且需要做很多做少了,不夠用做多了呢,他們還累。所以現在雖然做口罩的最賺錢,他們也很累,雖然他們沒有在前線拼命工作的醫護人員白衣天使累,但他們也很不容易。


食遊解說


疫情期間當屬電商最為火爆,最賺錢。個人建議做跨境電商,現在是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網購,接下來的五到十年,跨境電商都是一個值得投資的好項目,簡單點講,將國內商品加價上傳到亞馬遜店鋪,銷往國外,賺取差價,而且無需囤貨,無需自己對接物流,利潤是國內淘寶,京東的數倍

一個店鋪一個月獲利7000元-8000元,十個店鋪一個月收益就是70000元-80000元,二十個店鋪那就是14萬元-16萬元,收益非常可觀。若是打造一個爆款,一個店鋪一個月收益十來萬很正常

咱們的優勢在製造業成本比較低,把“中國製造”賣給高消費的發達國家,加價一般都是5倍起,10-20倍的都有,像在國內十幾塊錢的東西在發達國家銷售20-30歐元都比較正常,我們賺取的是匯率差,1歐元等於8人民幣,你自己算,機會就在眼前,你品!你細品!


追逐468704982



剪輯師進先生


1,口罩行業,出門要戴口罩。

2,體溫檢測儀行業,上班下班,進集市、超市都要測體溫,

3,防護服生產行業,疫情中醫護人員需要的防護服用量也相當大。

4,物流快遞業


中原小可VV


在疫情中,有許多行業是最熱門、最有利可圖的:

1.面具行業。在流行病期間,每個人都必須戴口罩,主要工作可能一天要換幾次,從而促進了許多口罩行業,包括即將關閉的口罩廠,併為我們挽救了許多生命。

2.紅外溫度測量。所有居民區、公共場所和檢查站都有工作人員手持紅外測溫槍。該檢測方法快速、方便、可靠。此外,一些安全攝像頭配備了紅外測溫模塊,可以動態顯示高溫人群。未來的需求可以說相當廣泛。

3.電子商務產業。在疫情期間,許多人不能出門,每天呆在家裡,用手機刷視頻,播放量大大提高,創造了一批電子商務人才脫穎而出。水果、蔬菜、雞蛋等。都是網上訂購的,傳統的實體店銷售模式已經被快遞行業所取代,這也導致了生鮮食品行業的電子商務熱。

4.美團外賣行業。許多人已經學會了在旅館關門時在家做飯。他們不會做飯,但仍佔一定比例。他們只需要叫外賣。

5.高科技遠程產業。企業復工,學校復課,更多的遠程控制軟件和現場上課成了企業和教師的選擇,讓我們體驗一種不用離開家就能完成一切的現代生活。


股票做手回憶錄


1、大健康產業和醫藥產業:一條後來被證偽的新聞都能讓某口服液賣斷貨;84消毒液、75度酒精將成為國人的居家必備品;

2、5G新商機:無人駕駛,短視頻,遊戲、長視頻和手持移動影院將遇到空前發展機遇;

3、線上教育,知識付費迎來爆發潮;

4、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遠程醫療等高科技行業會強勢崛起,服務員將面臨機器人的工作崗位競爭;

5、各種配送平臺和上門服務平臺,比如蔬菜配送,定製化餐飲配送,清潔/保姆/搬家等各種上門服務迎來大發展;

6、線上辦公軟件,尤其是能夠實現群體協同的辦公軟件,是未來的趨勢,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

7、宅商業大行其道:同城物流,跑腿服務興起,未來的人會變的越來越來懶,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喜歡跟人接觸;

8、心理諮詢和心理醫生成為熱門行業,越來越多的人心理需要撫慰;

9、VR/AR等場景體驗類項目,將再次受到關注;虛擬世界,將一步步的變成現實世界,在家辦公、遠程辦公漸成趨勢;

10、區塊鏈和分佈式商業:肺炎疫情帶來的社會失序使人們更加重視區塊鏈技術在醫療和數據監測應用,分佈式商業和個體品牌興起。


神秘巴菲特


看了大家的高見,補充一下。疫情以來,及在疫情過後相當時間裡,比較火的行業由:第一,防疫用品,如口罩及測溫儀防護服等。第二,快遞業,不降反升。第三,電商賣貨,直播跨界,擠佔傳統店鋪份額。第四,網上教育得到家長適應。笫五,5G應用,替代很多行業,在家辦公,必成可能。多多學習,時刻關注,跟上趨勢的尾巴,大家共同努力![玫瑰][玫瑰][玫瑰]





保姿哥哥


[云溪觀點]疫情期間最火的行業是口罩及其衍生行業

一、口罩行業:由於疫情防護的要求,口罩成了生活必需品,老百姓基本上一天一個,一線防疫人員一天幾個就不好確定了。口罩的行情一天一個價,我日常比較喜歡戴口罩,最便宜的一次性防護口罩,我在淘寶上買過100元200個。現在的口罩最貴的要賣到5元一個,前幾天一個微信群還有4塊一個口罩的接龍。工廠接3000萬的訂單就是3000萬的利潤,而且訂單太多根本幹不過來!

二、口罩生產設備:正常情況下20萬能買到最好的口罩生產設備和最好的後續服務,疫情期間,最貴賣到150萬一臺,還不是想要就有,而且拼湊的機器在調試過程中問題很多,甚至有從進設備到目前為止一個口罩沒生產出來的設備。

三、設備調試工程師:由於口罩設備進貨渠道,進貨時間,生產進度等問題,設備需要調試的頻率很高,工程師的工資由月薪5000元到1萬元,漲到2萬元,後來達到每天8萬元,每天8萬呀,還是1人難求。

四、口罩原料中核心材料熔噴布:正常情況下市場價2萬每噸,疫情期間上漲了10倍,最貴是賣到35萬每噸,口罩的成本由3-4毛,提高到6毛以上。

市面上口罩貴一是需求量大、緊缺的原因,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體現在原料、設備、人工費用上吧。

[云溪觀點]疫情之後最火的行業應該是派送業務

一、送貨上門業務:疫情期間,在快遞哥,外賣哥還不能上崗的時候,送貨上門業務如火如荼,小區裡和小區周邊的生活便民超市,每家都有好幾個業主群,到貨拍照在群裡,要貨的私聊,付款,送貨。原本可以好幾個地方選的食材,一個地方都解決了,感覺這些小超市營業額不減反增,疫情期將形成的消費習慣、方式,疫情結束應該繼續延續,就像現在我們使用滴滴約車一樣。

二、口罩需求業務:戴口罩出行也因疫情形成日常生活習慣,口罩的需求進入平穩持久的需求時期,14億人口的需求量,目前任何一個行業也無法超越吧。

[云溪觀點]總之,疫情期間衍生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能夠被老百姓依賴的行業將是疫情結束後最火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