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善(閱微草堂筆記)

有一個姓聶的人,到西山深處掃墓,將返家時,因是晝短夜長的寒天,很快就天黑了,他怕山中有老虎出沒,就拼命地趕路。後來看到山腰有一座破廟,急忙地跑進廟裡,這時天色已經完全暗了,於是就想在此暫住一宿。忽然聽到牆角有人說:‘這裡不是人住的地方,你得趕快離開。’聶某問他為何會待在此種暗處。對方回答:‘我是個吊死鬼,在此等候替身。’聶某聽後毛骨悚然,非常害怕。後來就說:‘與其冒險出去被老虎吃了,寧可被鬼害死,我就跟您共宿吧!’鬼說:‘不走也行,但是陰陽不同道,你抵不住陰氣的侵襲,我也會受不了陽氣,都會不得安定;我們各佔一個角落,不要互相接近就好了。’

後來聶某問鬼為什麼要找替身。鬼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希望人們自殺。像忠臣殉國、烈女殉夫,雖然是橫死,但與壽終正寢是一樣的,不必要找替身。而那些受環境逼迫到窮途末路,已無求生之路者,上天也會念其情非得已,於是量其平生善惡,讓他去投胎,也不用找替身。倘若還有一線生機,或因一點不平之事就忍受不了,或是想藉此拖累別人,就輕率地投繯自盡,這就違背天地生養萬物之心,所以必定會懲罰他等候替身。這種囚禁幽暗之處的時間,往往要到上百年或上千年。’

聶某問鬼:‘不是有誘人當替身的事情嗎?’鬼回答:‘這種事情我是不忍心做的呀!凡是上吊的人,如果是為了保全節義而死的,靈魂就從頭頂上升,死亡過程特別快。若是因忿怒嫉妒而死的,會從心臟以下出去,死亡過程會比較慢。在尚未斷氣那一刻,所有氣脈倒流,肌膚像要裂開一般,痛得有如刀割,胸膈腸胃中像烈火燒烤,難以忍受。經過了十幾刻鐘,靈魂才脫離肉體。想到這種劇苦,當我看到有人要上吊時,便會立刻阻止,怎忍心誘人來當替身呢?’聶某就對他說:‘您存有這種善念,一定會生天的。’鬼說:‘這個我不敢妄想,惟願一心念佛懺悔宿業罷了!’不久,天快亮了,再問已無迴音,仔細一看,鬼已不見。後來聶某每次上墳祭拜時,也都會多帶一份供品與紙錢祭拜他,同時會有旋風迴繞左右。一年之後,旋風就消失了。心想,定是一念之善使他脫離鬼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