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全球手機出貨量自由落地,但小米卻迎來“小陽春”,什麼原因

導語:此次疫情對全球智能手機行業造成巨大的衝擊,所有知名品牌的2月份手機出貨量都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但是,最為慘烈的應該屬於華為,出貨量比上一季度下降了55%。小米雖然也下降32%,但是卻超過華為,榮升2月份全球出貨量第3名。這給本來複雜多變的手機市場,帶給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要知道,去年第三季度,華為在國內手機市場中出貨量同比增長達到了驚人的66%,使其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了驚人的42%。儘管當時,華為受美國實體名單限制而在海外市場受阻,但是當時的國內市場拯救了華為整個手機銷售業務。

華為全球手機出貨量自由落地,但小米卻迎來“小陽春”,什麼原因

可是,隨著疫情的爆發,我們來看看華為出貨量出現了何種驚人的下降速度。2019年10月,華為發貨了2220萬臺。到了2019年11月,這一數字下降到1960萬,2019年12月下降到1420萬,今年1月下降到1220萬,今年2月份卻只有550萬。對於本月,預期出貨量會下降更多。

小米雖然出貨量也同比減少了32%,當月僅為600萬部,但卻意外升到了全球2月份出貨第三名。Strategy Anaylytics認為主要得益於小米以線上銷售為主,不過看數字發現,海外市場也為小米貢獻頗多。

現在,我們可以看出,曾經主打性價比的小米手機,如今也在頻繁衝擊高端手機市場。這對於在國內高端機市場佔據約80%的華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威脅。不僅僅是小米,oppo、vivo也在利用自家獨特技術優勢衝擊著華為的市場份額。

華為HMS和鴻蒙操作系統也在持續發酵,未來能否真正佔據市場,只能等時間來驗證。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全球出貨量前5的手機制造商已經佔據了全球90%的手機市場,馬太效應已經似乎不可阻擋,未來那10%的手機品牌似乎真的要退出歷史舞臺。

小米招兵買馬,2019年第四季度31%的全球出貨量更是讓所有對手望塵莫及。充滿變化的2020年,每個品牌都勢不可擋、不容小覷,因為這已經是生死之戰。

關注靜心科技,一個靜心看待世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