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優秀的將領,一開始不被看好,後來卻一鳴驚人?

不才講史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裡出現的第一個印象,那就是韓信。韓信?還不被看好?不可能吧?歷史上的有名的“兵仙”啊。


是的,韓信在後世是被稱為兵仙,可是那是後世。在秦末時期,韓信只不過是個落魄子弟,瞭解他歷史的人,應該清楚他早年的事蹟。可以說落魄潦倒,比劉邦還不如,劉邦至少還有一個泗水亭亭長的位置,再加上還有一干兄弟朋友,也不算孤單。反觀韓信,家中就他一人,連個生計都沒有,還經常去別人家蹭飯吃,說難聽,就是個流浪漢。不僅如此,還受過家鄉地痞流氓的“胯下之辱”。


那個時候,你能想到他能夠成為日後的大將軍、人人敬仰的“兵仙”嗎?更多人都會以為這個人將來是沒有出息的。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被看好的韓信,最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韓信最初是在項羽軍中做執戟郎的,不過即使他再有才幹,也不會被項羽委以重任的。因為韓信是寒門出身,而項羽是楚國項氏貴族的後人,豪庶之見,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無法避免的,更何況是那個時代。與其碌碌無為,還不如另投他處。

於是他想到了劉邦。劉邦也是寒門出身,而且手下也是寒門,甚至可以說各行各業的人都有。可是即使這樣,劉邦軍中的人,包括劉邦,都沒把他當回事。只有蕭何,說蕭何是韓信的伯樂,一點也不過分。

韓信的出頭,有一半在蕭何手中,沒有蕭何的舉薦,很難發揮韓信的軍事才能。可是就算蕭何極力推薦,劉邦也很難相信,甚至讓他做大將軍,也打著一個心思,看韓信是否能夠壓得住劉邦這些兄弟。直到後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幾天的時間,就消滅了章邯等人,平了三秦,佔據了關中。從此,韓信的大名世人皆知。



之後的事情,就不用我詳述了。劉邦能夠滅了項羽、建立漢朝,韓信有一半的功勞。這才是真正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青史回聲



一開始不被看好(默默無聞),後來一鳴驚人的將軍,我立刻想到的就是戰神粟裕。


粟裕是個老革命,1927年就加入了共產黨,同年參加了南昌起義,次年又參加了湘南起義,之後又參加井岡山革命鬥爭、轉戰贛南、閩西,以及第一次到第一次反圍剿。粟裕是一位經受住考驗的優秀將領,也因為戰功,相繼出任過營長、團長、師長,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等職。


在1935年1月的譚家橋戰鬥失利後,粟裕僅率500餘人突破敵人防線,再在組織失去聯繫的情況下,挺進到敵人實力雄厚的浙南地區堅持打了四年遊擊。抗戰爆發後,才加入到新四軍序列。



粟裕在抗戰期間沉重打擊過日寇,指揮過很多有名的戰役,例如“七保三倉”,“五保豐利”,車橋戰役,南坎戰役,以及抗戰勝利後的高郵戰役和隴海線徐(州)海(州)段戰役。但相較於解放戰爭時期的表現,粟裕在抗戰時期的表現不算出彩,與彭德懷、林彪、羅榮桓等元帥級別的將領相比,不管是成績還是資歷都被甩開一大截。


解放戰爭爆發後,才迎來粟裕時代。內戰才拉開序幕,粟裕就縱橫馳騁在華東大地,歷時45天,消滅了國民黨軍5萬3千人,這個殲敵數字是國民黨軍在華東地區進攻人數的五分之二。而這一仗不但把敵人打蒙了,也讓粟裕開始名揚天下。


在華東這個主戰場,粟裕先後指揮過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泰蒙戰役、孟良崮戰役,其中的孟良崮戰役更是神來之筆,頗有虎口拔牙的意思,打破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後,粟裕又先後指揮過沙土集戰役、開封戰役、睢杞戰役、兗州戰役和濟南戰役等,使得山東全境基本解放,為之後順利進行淮海戰役奠定了基礎,而淮海戰役更是粟裕的神來之筆,殲敵44萬,根本上動搖了國民黨的統治。



淮海戰役過後,毛主席說:“淮海戰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可見粟裕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在55年授銜時,粟裕憑戰功評為了大將軍銜。


當然也有人為粟裕評不上元帥叫屈,其實粟裕在土地革命和抗戰時期,職位都不算高,貢獻也沒有其他人大。在紅軍時期,粟裕也僅僅做到了紅七軍團參謀長的職務;在抗戰期間,粟裕也只是做到了新四軍的一師師長而已;在解放戰爭時期的五大野戰軍中,粟裕也不是主要領導人,即便當時代理華野司令和代理政委,這個“代”字就有千差萬別的差距。


元帥的考量,基本都是“老總”的級別。而粟裕在當時的資歷,還是各個時期各個隊伍的職務,粟裕都有所欠缺,但也因為粟裕在解放戰爭期間的出彩表現,所以才把大將之首的位置安排給了粟裕,也算是實至名歸。



對此,你覺得粟裕是一鳴驚人的將軍嗎?歡迎留言評論。


歷史局中人


一個14歲的小孩,偷偷離家跑來參加紅軍游擊隊,卻被拒絕,最後好說歹說才勉強加入了隊伍。而在數年後,正是這個險些與紅軍無緣的小孩,在抗日戰場上率部夜襲日軍陽明堡機場,名震華夏。他就是開國上將陳錫聯將軍。

陳錫聯是湖北紅安人,父親早亡,自幼隨母親四處乞討為生,14歲時趁夜裡母親睡熟,偷偷跑到鄰村去參加紅軍游擊隊,游擊隊的領導看他年齡太小,個子又矮,就不想要他,但經不住陳錫聯軟磨硬泡,這才勉強讓他留了下來。


這位游擊隊的領導當時一定不知道,險些被他拒絕的這個窮小子,後來竟成為我軍一名戰功赫赫的開國上將。

參加紅軍後,陳錫聯出生入死,身經百戰,他作戰勇敢,善打硬仗,被人稱為“小鋼炮”,曾多次身負重傷,與死神幾次擦肩而過,並逐漸擔任了領導職務,抗戰前是紅4軍10師師長。

抗戰爆發後,陳錫聯被任命為129師769團團長,在師長劉伯承的帶領下,作為先遣團首先奔赴抗日前線。到達東冶後,劉伯承要離開部隊去參加會議,臨行前,他對23歲的陳錫聯叮囑到“這是我們師首次與日軍接觸,你獨自指揮部隊,一定要慎重,首戰必須要打好打響”。


師長的囑託,陳錫聯牢牢的記在心裡。他率領769團在代縣臨近戰場時,低空飛來飛去的日本軍機引起了他的注意。經過調查,在附近的陽明堡鎮外果真有日軍機場,陳錫聯親自帶人化妝前往偵查,摸清了機場的情況,他下決心打掉這個日軍機場,給日軍一個沉重的打擊。

回來後,陳錫聯制定了周密的作戰計劃,以一個營襲擊機場炸燬飛機,另兩個營負責組阻援。他滿懷信心的對戰士們說“這是我們團第一次與鬼子交火,又是打從來沒打過的飛機,我們一定要用勇敢加智慧,戰勝敵人的飛機大炮”。


入夜後,769團3營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日軍機場外,突然向機場發起攻擊,戰士們猛打猛衝,一邊同守敵交火,一邊炸掉飛機。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肉搏戰,3營指戰員殲滅了100多名日軍,炸燬24架飛機,順利撤出戰鬥,但23歲的3營營長趙崇德不幸壯烈犧牲。

24架飛機,這在當時是一支不小的空軍力量,陳錫聯指揮這次漂亮的夜襲戰的勝利,震動了全國,極大的鼓舞了抗日軍民的信心。

戰後,正在忻口前線指揮作戰的國軍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誠懇的說“陽明堡打掉敵人24架飛機,是戰爭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我代表在忻口正面作戰的將士對八路軍表示感謝,感謝”!

陳錫聯沒有辜負劉伯承師長的重託,為129師在抗日戰場拿下首勝。他從一個被人勉強接受的小兵,逐漸成為我軍一名優秀將領,更是憑著陽明堡一戰聲名鵲起,最終眾望所歸被授予開國上將,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歷史微點與您共同學習,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


歷史微點



《特赦1959》中的女護士梁冬芳讓人感覺很突兀,很沒必要,但是卻引出了杜聿明的一段經歷。杜聿明在得知梁冬芳的身世後,之後私下對人說,正是他在圍剿鄂豫皖蘇區時從紅軍的側翼穿插迂迴,擊敗了紅軍,沒想到造成了很多梁冬芳這樣的孤兒,但他卻用這些人的鮮血換來了他自己發跡的開端,從此後收到徐庭瑤的重用,開始飛黃騰達。

作為黃埔一期生,杜聿明在學校期間並不起眼,和同期的胡宗南,黃維等人相比,他並不受重視,就更不用說像陳賡這種風雲人物了。所以,陳賡到功德林看望他們的時候,杜聿明坦陳他和陳賡雖然是同期的黃埔同學,但是並不熟悉。

到抗戰開始的時候,杜聿明級別在黃埔一期的同學中並不算很高。當時胡宗南已經是坐鎮西北的西北王了,黃維也已經是十八軍軍長,成為土木系大將,就連陳賡在紅軍中,改編後也是旅長,王耀武是師長,宋希濂是師長,孫元良是師長,桂永清已經是教導總隊總隊長,實際上相當於軍長,而杜聿明還只是裝甲兵團團長。


到率軍入緬作戰時,原定的遠征軍總指揮為宋希濂,同樣是杜聿明的黃埔一期同學。然而後來臨時變化,改為羅卓英擔任總指揮,杜聿明只是副總指揮兼第五軍軍長。不過,這之後杜聿明的晉升就比較快了,到抗戰結束時,杜聿明和宋希濂的職務級別已經相當了,雖然和王耀武這種三期學弟相比有差距,但是也已經是中將了,也能夠獨當方面了。

但是杜聿明的資歷仍然在國軍中顯得太淺了,所以他在東北的時候,只擔任保安司令長官,而在他頭上另外放了一個熊式輝當婆婆。而且,在他生病期間,因為他抗命,國軍統帥部一度有過換將的意圖,而這個接替的人就是後來在錦州被俘的範漢傑。杜聿明另外舉薦鄭洞國代替他指揮,範漢傑才沒去東北。

杜聿明從東北被撤換下來後,陳誠去接替他,但陳誠一到東北,就改組了機構,改為東北行營,黨政軍都由陳誠完全負責,這和杜聿明在東北時的待遇就差得遠了。一直到陳誠在東北大敗,死乞白賴的請辭,才派了衛立煌,到何應欽上臺後,杜聿明才又被派到了淮海戰場輔佐劉峙的仍然不是他自己獨當方面。


到淮海戰役的時候,他實際負責軍事籌劃和指揮,但是卻不是完全負責,在他頭上又是安排了一個劉峙,發佈命令也是用劉峙的名義。不過,這時候杜聿明和宋希濂的地位終於相當了,國軍統帥部確定由劉峙坐鎮徐州後,準備給他找個實際負責軍事指揮的副手,兩個主要人選,一個是杜聿明,另一個就是宋希濂。

在被俘後到功德林聚會時,如果以被俘時的職務來算,杜聿明也不能全是最高的,而是王耀武。因為王耀武是獨立負責一個戰區,在山東基本上就是他說了算,而杜聿明的角色始終只是救火隊員。如果以剿總副總司令來說,那麼被俘的國軍將領中,宋希濂,黃維和廖耀湘被俘時都帶著剿總副總司令的兼職。以指揮兩個兵團以上的部隊來說,範漢傑在錦州的權限就在第六兵團之上,所以他才敢和衛立煌叫板抗衡。

但在解放戰爭的關鍵時刻,常公覺得信得過的具備大兵團作戰指揮能力的人,其實又只有杜聿明一個人。比如宋希濂,考慮再三,最後還是放棄了,而且宋希濂解放戰爭時期基本上沒有參加,缺乏對解放軍作戰的經驗,其他人似乎也沒有表現出比杜聿明更強的大兵團作戰指揮能力,加上何應欽和顧祝同加持,杜聿明就成了三大戰役時期國軍唯一的救火隊員。


蕭武


黃埔軍校校長在早年有個習慣,就是通過與學員個別談話的方式,發現“人才”和培養政治親信。這種談話的方式是:蔣介石坐在辦公室裡,命令學員們站在門外候著,然後一個個進去問話,而且是邊問邊盯著看,時而很注意回答,時而又漫不經心,弄得學員們搞不清楚他的真實想法。



這一天輪到了山西籍的黃埔一期生徐向前,一進門就發現校長大人戎裝佩劍,一臉嚴肅地端坐桌後,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徐向前不免有些緊張。蔣介石用濃濃的奉化口音問:“你是什麼地方人啦”?徐向前對答一口山西五臺話:“山西人”,浙江土話對山西方言,蔣介石不免皺起了眉頭。

於是再問:“在家都幹過什麼”?回答就四個字:“當過教員”,一問一答非常機械,校長沒有得到慣常的吹捧抬高,學員也沒有受到校長的嘉勉,就這麼冷了場。蔣介石隔了會很無奈地揮手將徐向前打發了出去,因此對徐向前的最初印象是非常木訥,感覺是個“沒出息”的學員,在校期間完全沒有重用。



而蔣介石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個“沒出息”的學生,短短七年之後,會成為三大紅軍主力之一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在我人民解放軍開國十大元帥中,由於歷史原因,有九位來自南方,而徐向前是唯一籍貫在北方的元帥,其奮鬥歷程更是艱苦卓絕。

徐向前黃埔畢業後留任學兵排長,後又任武漢分校學生隊長,1927年3月秘密入黨,由於已任張發奎第二方面軍司令部上尉參謀,無法脫身,所以未及參加南昌起義。但是起義爆發的當晚,徐向前就離開九江去尋找組織,並終於參加了廣州起義,1929年奉命來到鄂豫皖蘇區。



當時的鄂豫皖蘇區紅軍力量還並不強大,徐向前首先就任紅31師副師長,次年擔任第一軍副軍長兼紅1師師長。1931年擔任整編後的紅4軍參謀長,協助軍長曠繼勳指揮部隊挫敗了敵人的兩次“圍剿”。當年11月,擢升新組建的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兼紅4軍軍長,而正是在這個重要軍職上,徐向前的軍事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實現了“一鳴驚人”。

1933年10月到1934年8月,徐向前指揮撤出鄂豫皖根據地紅四方面軍進軍川陝,首先擊破老同學胡宗南的圍追堵截,之後完敗20萬川軍的“六路圍攻”,斃傷俘大批敵人,繳獲武器裝備無算,極大充實了紅四方面軍的實力,部隊發展到五個軍11個師50000餘人,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



次年3月,為配合中央紅軍北上,徐帥又指揮四方面軍10萬人馬(含地方幹部)強渡嘉陵江,一舉佔領嘉陵江以西大片地區,消滅川軍12個團10000餘人,成都震動,劉湘大恐,整個四川軍閥系統人心惶惶,不得不請求蔣介石派中央軍增援。這個時候,黃埔校長的心理陰影面積非常之大,難道這就是當年那個自己沒看好的黃埔一期學生嗎?

其後的事情軍事愛好者大多瞭解了,1937年徐帥出任四方面軍改編的八路軍第129師副師長,1939年趕赴山東軍區任八路軍第一縱隊司令員,在對日寇的作戰中又建立了卓越功勳。日本投降後,徐向前擔任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兼第一兵團(後來的第18兵團)司令員。



第一兵團在解放戰爭時期的主要任務,是打擊山西方向上的閻錫山部隊,在徐向前所部的進攻下,閻錫山被自己的“小同鄉”打得七葷八素。晉中戰役,閻軍10萬人被徐向前指揮的6萬解放軍全殲,徐帥的大兵團指揮能力名不虛傳。1949年初,太原解放,閻錫山隻身逃跑,結束了其在山西38年的軍閥統治。

1949年10月,徐向前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一生戎馬,悲情艱苦,稱其為“偉大的將軍”毫不為過。


度度狼gg


古人云:千里馬常有,伯樂難尋。

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最殘酷的行業—軍事戰爭領域中,從無到有脫穎而出,已屬艱難,何況還要達到一鳴驚人,舉世皆驚,縱觀歷史,也是極為罕見,實屬鳳毛麟角。

何為一鳴驚人?

《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按現在的白話講,大家都不認為你能考上清北,就不是那塊料,最終你考上了。

下面這些都不算真正的一鳴驚人

韓信:開始在項羽鬱郁不得志,得不到重用,後來經過蕭何的舉薦,轉投劉邦,最終為劉邦打下巍峨的大漢江山。這算一鳴驚人嗎?當然不算,劉邦劉老闆既然把大將軍的位置當面給了你,那是對韓信懷有極大的期許的,你韓信作成成績是應該,做不出是你無能。

衛青:衛大將軍雖然出身不高,但漢武大帝對他的才能是絕對信任的。

李靖:李靖貴為一代軍神,是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家,但他發跡其實很晚,到了40多歲,還是一個小小的公務員。如果不是李世民慧眼識才,很可能一代軍神還未功成名就,就要被李淵一刀咔嚓了,那麼哪吒也就沒有爹了。

但其實從小李靖就表現除了非凡的才能,很多牛人都是很看好他的。

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皆善之。素嘗拊其床謂靖曰:“卿終當坐此。”

所以,即使李靖後來取得那麼偉大的成就,楊素,李世民,韓擒虎等都是可以預見的。

他才是真正的一鳴驚人,他就是新中國的戰神粟裕

請看他一鳴驚人前的處境及表現:

  • 非科班,放在人堆裡領導都看不見

在井岡山上,有太多的青年才俊,黃公略、彭德懷、林彪、伍中豪、尋淮洲……等 等,各個都是年輕有為,而且都是名校畢業。粟裕,一個師範生,競爭力就先天 不足。也就只能在中下層裡磨鍊了。

  • 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粟裕還因為經常負傷,時不時的請假治療,不能在一個工作崗位上,長期堅持。也就升遷艱難,只能長期在各個部隊以及教導連裡來回客串。
  • 革命艱難,需要有人為集體作出犧牲,在領導的記憶裡,他是一名烈士
北上抗日先遣隊,一支註定要為大局犧牲的哀軍

為了掩護紅軍主力轉移,長征前3個月,這隻約6000人的抗日先遣隊從瑞金出發。

而這隻部隊的領導也經過精挑細選,最後軍團長尋淮洲、政委樂少華、參謀長粟裕。後與方誌敏的部隊會合。最終結局也很悲壯,全軍將士幾乎壯烈犧牲。

而延安也給粟裕開了追悼會。

一鳴驚人

1944年,因為指揮了《車橋戰役》,被毛主席高度稱讚

“這個從士兵成長起來的人,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

這是一個極高的評價,這是一個歷史頂級名將才能擁有的評價。這真是一鳴驚人,直接進入歷史頂級名將行列!


  • 開掛的解放戰爭

對粟裕將軍來說,解放戰爭才是他的舞臺,經過無數年生與死的考驗,已經足夠讓他成長到戰神的級別,以前的舞臺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小了。一場又一城永載史冊的戰役,一個又一個震驚世人的戰果由他自導自演……

我是彈史遇見你,感謝你的閱讀,如有指教,請留言。

最後,願祖國強大,遠離戰爭


彈史遇見你


優秀的將領,在解放軍中就像褲袋裡的錐子,只要你有能力,很快就能露出來。典型例子是粟裕、韓先楚、丁偉等將領,因為作戰勇敢有勇有謀,在軍中有很好任用,發揮了最大潛能,讓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提前幾年實現了。

那麼,我們在國民黨軍隊中,能不能找到一個優秀卻不被重用的將領呢?

還真能!這個人,就是黃百韜。

現在的人,一說起黃百韜,就能說他是淮海戰役中第一個被圍殲的國軍兵團司令,卻很少人知道,黃百韜在國軍中從備受歧視排擠,到平步青雲眾星拱月。

拋開黨派成見,黃百韜真的最好的軍人,沒有之一。

黃百韜是軍閥中的老油條了。黃百韜一開始參加軍隊,就當了直係軍閥江蘇督軍李純的傳令兵。黃百韜獲得李純青睞賞識,還娶了李純的貼身婢女當老婆。李純失敗後,黃百韜投入了奉系軍閥張宗昌的懷抱。到第二次北伐時,黃百韜隨徐源泉投靠蔣軍,當了師長。

按理說,中原大戰前當師長,將來應該前途不錯的。但是,黃百韜不行,因為黃埔畢業、浙江人、親戚中有大官,這些條件黃百韜一個都沒有。很快,黃百韜就進入陸軍大學第三期學習,成了光桿司令。

國民黨的陸軍大學,其實是培養嫡系的地方,從這裡畢業的人,最差也能在軍政部等部門當一個高參,黃百韜的陸大同學郭汝瑰就是這樣。可是,黃百韜不行,黃百韜想要親自帶兵,想要成為一方諸侯。

在何應欽的推薦下,黃百韜成了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的參謀長,到這裡,黃百韜總算是有自己的後臺了。也是在第三戰區參謀長的位置上,黃百韜參與策劃並組織了圍剿新四軍軍部的“皖南事變”,與共產黨結下了血海深仇。新四軍的血,染紅了黃百韜的頂戴。

按理說,戰區參謀長,凌駕在戰區內各個集團軍之上,如果下放部隊,最起碼能做一個集團軍司令,可是黃百韜不行,黃百韜下部隊,只能做一個軍長,而且是第三戰區最差的一個軍25軍。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黃百韜的仕途有多麼不順遂,黃百韜這樣的雜牌,在國軍中被排擠多嚴重。

黃百韜1944年才當上25軍軍長,可是通過短短一兩年的時間,25軍就從最爛最差的雜牌軍,成了華東國軍中戰鬥力較強的軍隊。傳統的國軍,最怕夜戰和近戰,可是黃百韜的25軍,卻最擅長夜戰近戰,長途奔襲也毫無問題。日本投降後,黃百韜所部換上了一水的日式裝備,戰鬥力再次大大提升。

換裝日式裝備,代表黃百韜的25軍已經成了半嫡系,裝備水平在國軍中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利用美國援助,國軍建立了39個美械師,就是13個美械軍,同時另一部分軍隊也建立了半美械裝備,大約是四個半軍。戴笠留下的18個總隊的交通警察部隊也是美械裝備。最悲催的國軍,連日本裝備都配不齊,只能繼續使用別的部隊淘汰下來的中正式或者老套筒。

黃百韜深知,想要混出頭,必須拿實打實的軍功出來。可是,解放戰爭第一仗就吃了一點小虧。這點小虧比起王鐵漢整編49軍(東北軍)和李天霞整編83軍,已經算是大勝了。從此,國軍中開始流傳著“黃百韜是粟裕剋星”的說法。

黃百韜25師在華東戰場,沒機會當張靈甫那樣的急先鋒,自然也不會被優先殲滅。不過,黃百韜因為善於長途奔襲,成了國軍中難得的不坑隊友的部隊。張靈甫臨死前告黑狀,差點要了黃百韜的命,從此黃百韜打仗更加賣力了。

孟良崮戰役後不久,華野七月分兵,進入了低谷期。黃百韜在南麻臨朐兩次戰役中先後救了李彌第八師和胡璉第11師,逐漸成了山東戰場的絕對主力。蔣介石發現,這個差點被槍斃的雜牌軍軍長,居然這麼能打。當華野主力離開山東戰場後,黃百韜的25師和黃國樑的64軍在膠東發動了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大掃蕩,內線作戰的華野山東兵團差點被他們連根拔起。

此時的中原戰場,爆發了豫東戰役,胡璉、歐壽年、邱清泉等兵團馳援開封,歐壽年被圍困。當時的國軍兵團,還大都只是兩個整編師的小兵團,解放軍胃口越來越好,國軍打算成立三個甚至四個整編師的大兵團。當時國軍中流傳著這樣的說法,誰能救了歐壽年兵團,歐壽年兵團的72師和75師就併入誰的兵團!

胡璉背後有陳誠、邱清泉背後有何應欽、黃百韜背後有顧祝同,黃百韜背景最差,打仗也最賣力。距離睢縣杞縣最遠的黃百韜25師只是加入了一個快速縱隊就敢往華野的包圍圈裡面衝,一塊都被包圍了。

可就是這次,註定了黃百韜能一鳴驚人,獲得青天白日勳章。戰鬥中,黃百韜親自登上坦克,對解放軍發起反擊,多次奪回陣地。解放軍原本最擅長的夜戰和近戰,在黃百韜身上又施展不開。隨著胡璉和邱清泉在外圍越來越近,華野只好撤圍而走。

黃百韜就這樣救下了整編72師,以日械三流部隊的實力,打出了五大主力的戰績。後來72師也如約加入黃百韜兵團。

因為黃百韜在豫東戰役中的特殊貢獻,蔣介石不僅授予了青天白日勳章,還給了一個17號覲見令牌。在國軍將領中,從備受排擠到眾星捧月,黃百韜是蠍子尾巴——獨一份!

樹大招風,黃百韜也因為豫東戰役成了華野戰將臺上的第一號人物。

令人鬱悶的是,黃百韜戰死後,蔣政府十分貼心的送上了鉅額撫卹金——10萬金圓券,可以買到半斤糧食,不夠家裡一頓飯吃的。

黃百韜是最好的將領,只是這死的太不值了!


歷史知事


朱文正。成就洪都奇蹟。

朱文正,朱元璋的侄子,此人一個紈絝子弟。從到洪都之後,便開始流連於煙花之地,整日飲酒做了,還譜曲,讓侍女們日夜排練,而軍事佈防卻讓手下的將軍們去做。自己並不打理。

他的所作所為完全符合花花公子,敗家子,浪蕩子弟等不良形象的經典特徵。每次他的屬下看到他喝得搖搖欲醉,不省人事的時候只能搖頭嘆氣,什麼也指望不上。

當收到陳友諒向洪都進攻的那天開始,朱文正便開始收起了他的紈絝子弟形象,開始向陳友諒露出了他猙獰面目。

他的手下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他根據這些將領的特點做出了最合適的調配。於是洪都成就了陳友諒的噩夢。在經過六十萬人經過85天的攻打下,朱文正僅靠兩萬人馬,最終成功的守住了洪都,成就了洪都的奇蹟。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


其實這些人有很多,就說一個大家都瞭解的人吧。

林彪:林彪作為黃埔四期生,因為外形瘦弱,性格靦腆,沉默寡言而不被蔣介石等高層重用。

長征期間:1932年3月任紅1軍團總指揮(後稱軍團長),率部參加了文家市、長沙、吉安、贛州、漳州、南雄水口、樂安宜黃、金溪資溪等重要戰役和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曾多次指揮所部擔任戰役戰鬥的主攻任務,成為紅一方面軍能征善戰的高級指揮員之一。

連戰連捷的林彪開始引起蔣介石的注意,蔣介石對部下說:“黃埔四期的搗蛋鬼最多!我要特別提醒在座的諸位,要重視那個林彪,不要以為他在黃埔不顯山,不露水的。此人胸有丘壑,是當代韓信,這幾年交戰,更讓我有這樣的感覺。”
抗日戰爭:1937年9月25日與聶榮臻指揮所部設伏平型關,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21旅團一部1000餘人,擊毀汽車100餘輛,馬車200餘輛,繳獲各種槍1000餘支(挺)、軍馬50餘匹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取得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出擊作戰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當平型關大捷的消息傳到南京時,蔣介石悻悻的說:“可惜,國家正在用人之際,卻折了一員大將。” 明確為林彪不能為自己所用感到惋

解放戰爭:1949年9月指揮遼西會戰,殲敵47萬,解放東北全境,並使東北部隊由出關時的13萬餘人發展到100餘萬人;同年11月,與羅榮桓、聶榮臻一起,統一指揮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進行平津戰役,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餘人。同時在解放南方大片區域中同樣戰果輝煌。

遼瀋戰役後,蔣介石對那些主張固守瀋陽、長春的將領們這樣說; “還有一個人未到,花名冊裡是沒有這個人的,但這些年來卻又分明同大家在一起。這個人就是林彪。我要表揚他,他是黃埔最優秀的將軍,因為他把他的學長和教官都打敗了。我這個校長失職啊,在黃埔對他關心不夠,以致他投奔了共產黨。我對在座諸位很關心,但是你們卻讓我非常失望,我很痛心。”

可見蔣介石對林彪的評價多高了。


邪哥


在古代歷史上,一開始不被看好,後來一鳴驚人的名將有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兩位。一位是曾受胯下之辱,長期不被項羽和劉邦這兩位梟雄重視的韓信,後經蕭何極力擔保推薦方才被劉邦拜為大將軍,後面的事歷史給了答案,“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另一位在漢武帝時期,大將軍衛青北征匈奴時,他的外甥霍去病隨軍出征,一開始對他這位十八歲的外甥並未在意,給了他幾百騎兵讓他自個兒帶著玩兒去,結果霍去病打出了漂亮的騎兵集團長途奔襲。之後五年,霍去病戰力爆棚,其創造的遠程大迂回奔襲距離至今保持世界紀錄。

在我軍的成長曆史中,一開始並未擔任重要職位,未被賦予重任,然而憑藉超強的能力脫穎而出的將領中,比較有名的是粟裕大將。不過,我在這裡要說的是另一位,他就是後來在紅四方面軍諸位將領中成就最高者,他就是曾任國家主席的李先念。

紅軍時期的李先念

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1992年6月21日),生於湖北黃安(今紅安)李家大屋。9歲讀私塾。12歲起先後在家鄉和漢口學木工。1926年10月參加農民運動,任鄉農民協會執行委員。1927年11月率領家鄉農民參加黃(安)麻(城)起義,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資歷看,雖然與老一輩的革命家有差距,但是也屬於相當老的老革命了。在紅軍時期,歷任團政委、師政委和紅三十軍政委。1935年6月,李先念率領紅三十軍與翻越雪山的中央紅軍會師。在我軍中,政委的職位是高於同級軍事主官,而且我軍的很多政委都是軍政雙優。比如與中央紅軍會師的紅三十軍88師政委葉成煥,後任紅三十一軍93師政委,師長是王進山,改編八路軍時葉任772團團長,王任副團長。

在西路軍宣佈失敗的石窩會議上,剩餘的三千名紅軍整編為三個支隊,李先念被授予在軍事上負責。這時候,既不是由職位比他高的王樹聲、李特負責,也不是由三十軍軍長程世才、九軍軍長孫玉清負責,說明李先念的軍事能力是得到大家的認可的。最後三支隊伍分散行動,也只有李先念率領的一支保存下來420餘人來到新疆,另一支以後勤為主的支隊保存下來十幾人,而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率領的則被打散,隻身回到了延安。

抗戰時期的李先念

1937年12月26日,經過“西路軍”征戰的李先念離開新疆回到延安。組織上先安排他去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習,入學不到兩個月,抗大第三期結業,李先念又轉入馬列學院學習。



六屆六中全會閉幕後,延安馬列學院和抗大的廣大學員都陸續安排了工作,走上抗日前線。一天,紅軍後方政治部主任譚政找李先念談話,談了工作分配問題:“先念同志,組織決定你到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當營長,你有什麼意見嗎?”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一般紅軍軍一級幹部都擔任旅一級職務,師一級幹部擔任八路軍團一級幹部,例如前面說到的長征時李先念的下屬葉成煥就是由師政委擔任八路軍團長。按照李先念在紅軍中的職務,最起碼也應是副旅級。但是李先念沒有想這些,此時他想的是隻要能上前線,幹什麼都行。所以他堅定地回答:“堅決服從組織安排。”

不久,毛澤東把李先念找去,問:“聽說安排你到一二九師當營長,有這個事嗎?”

李先念作了肯定的回答。

毛澤東說:“這太不公平!”

李先念鼻子一酸,眼中湧出熱淚。

很快,李先念的任命下來了,任團參謀長兼營長。不出一個月,新的任命又下來了,任新四軍第四支隊參謀長。他帶著180人的一個幹部隊南下,然而,還沒等到他去四支隊上任,就被劉少奇、朱理治留在鄂豫邊。1938年11月,任中共豫鄂邊區省委軍事委員會副主任、軍事部長。參與領導中原地區的抗日鬥爭。

1939年初,他率領160餘人的新四軍獨立遊擊大隊自河南竹溝南下,進入豫鄂邊區,深入敵後,會合和聚集中共領導的零散武裝力量,獨立自主地開展敵後游擊戰爭。6月,成立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李先念任司令員。他指揮部隊同日偽軍進行了新街等多次戰鬥,使支隊迅速發展到9000餘人。

1939年11月,豫鄂邊、鄂豫皖、鄂中的抗日武裝力量統一整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李先念任司令員。

李先念和王樹聲



1941年2月,中共中央軍委任命李先念為新四軍第五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全師共1.5萬餘人。至抗戰勝利,創建了一塊地處要衝、孤懸敵後的根據地,建立了擁有5萬餘人的正規軍和30餘萬人的民兵武裝力量,共殲滅日偽軍4.3萬餘人,解放了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達1300多萬,建立了7個專區和38個縣的抗日民主政權。這是抗戰時我黨創建的六大抗日根據地之一。

在回延安參加七大時,毛主席親自到延安城外迎接,這是給予李先念的極高的褒獎。1945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李先念當選為中央委員。他還是第八屆至第十二屆中央委員。

中原解放區與晉察冀、晉綏、太行、山東、華中成為我黨創建的六大敵後抗日根據地。與其他幾大解放區相比,晉察冀是聶榮臻率115師獨立團等三千人馬創建起來,晉綏根據地是120師創建,太行是八路軍總部和129師創建,山東是115師創建,華中是新四軍創建,而李先念早期只帶了一個連的部隊(而且還不是紅軍組成的主力部隊)就發展出來那麼大一塊根據地,充分體現出他高人一籌的水平。

解放後的李先念

1949年5月,李先念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主持黨、政、軍全面工作。

五十年代陪同主席視察湖北



1954年夏,李先念調到中央工作。9月,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協助周恩來、陳雲領導經濟建設。他還是第二屆至第五屆全國人大決定的國務院副總理。

1983年6月,他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李先念非常謙虛,他說過:“徐向前是我打仗的老師,陳雲、薄一波、李富春是我搞經濟的老師,毛主席是我一輩子革命的導師。”他廉潔奉公,對子女要求很嚴,嚴禁子女經商。



毛澤東曾經多次給予李先念很高的評價,但是,李先念最認同的是毛主席說他是“好人”。毛主席一生中說過兩次李先念是好人,一次是在延安,一次是在‘文革’期間。”李先念一直把“好人”作為評判一個人的特殊標準,並且把這個特殊的標準用在了自已的家裡,用它來衡量孩子們的行動。直到他在去世前不久,他還在告誡他的子女們說,一定要做個好人。

李先念逝世後,他的一部分骨灰埋在曾經戰鬥過的四川大巴山區的通江縣空山鄉中壩村黃楊溝,一片地勢開闊之地立有一塊刻有“李先念骨灰撒放區”的石碑。



大理石圍起來的矮牆,形成了一個方形面積。在入口處,一塊灰白色質地的石頭上,鐫刻著24個字:先天下之憂而憂,與天地同在;念人間之樂而樂,共日月齊光。兩句話,表達了崇高的精神內涵,也不著痕跡地嵌入“先”“念”二字,頗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