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縣第二批3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赴津就業


武山縣第二批3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赴津就業

3月19日早上6點,沿安鄉九棵樹村駐村幹部鞏新俊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吵醒,電話是鄉長李育斌打來的。鞏新俊知道是什麼事情,他一邊接電話一邊穿衣服。10分鐘後,王東成等20名九棵樹建檔立卡貧困戶被鞏新俊召集到村委會,集中搭乘麵包車向縣城駛去。這是新冠疫情期間,武山縣勞務輸轉中心第二次向天津寶坻組織輸送務工人員。

“我們要去天津打工掙錢嘍,而且坐的是飛機!”這是沿安鄉九棵樹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東成第一次坐飛機。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們貧困戶坐飛機去打工給自己掙錢,還享受國家交通補貼和生活補貼,以前夢都沒夢到過,更不用說想”。“不是黨的好政策,哪有這麼美的事”,一想到這裡他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激動。

武山縣第二批3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赴津就業

天津寶坻和武山縣是東西部協作幫扶結對縣區,武山縣每年要為寶坻輸轉幾十名貧困戶勞動力就業。今年,為了更好的助推寶坻企業復工復產,武山縣通過政府組織,分兩批向天津相關企業輸轉勞動力,使158名來自灘歌、沿安、鴛鴦、四門、溫泉等鄉鎮的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

“3月11日第一批赴天津務工的126名務工人員已經在天津北辰區兩家企業正常上班。這次32名群眾是去寶坻,相關事宜已經和寶坻人社局聯繫好了。”武山縣勞務輸轉中心主任鮑向東介紹。“疫情期間,從2月16日開始,縣上開始點對點對外輸送務工人員,今天是第16批次,第57車共1512人。”

武山縣第二批3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赴津就業

武山縣勞務輸轉部門緊盯受疫情影響,採取“點對點、一站式”有組織輸轉群眾就業的方式,積極與用工企業聯繫,組織貧困戶前去務工,下活了勞務輸轉助推精準扶貧這盤棋。據悉,在疫情封村期間,勞務輸轉部門積極協調各鄉鎮,通過村級廣播和網絡平臺宣傳的形式,向貧困戶詳細介紹勞務輸入方基本情況、工資待遇,做了大量工作,使貧困戶更加清楚的瞭解企業用工情況,為政府有組織勞務輸轉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次為天津寶坻相關企業輸送的都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富餘勞力,為了減輕貧困戶家庭經濟負擔,縣上專門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了交通補貼和生活補貼,並安排專人將務工人員護送到天津,確保外出務工人員安全抵達。

武山縣勞務輸轉中心工作人員趙繼賢說,“這次去天津,我的主要任務是在保證務工人員行程安全的基礎上,為他們協調辦理好住宿和入廠手續等,確保把我們的務工群眾安頓好,不出錯。”

武山縣第二批3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赴津就業

近年來,武山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加快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大力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鐵桿莊稼”和重要產業來培育,堅持政府推動、市場拉動、培訓牽動、宣傳發動和服務促動,不斷完善政策體系、強化勞動技能培訓、推動農民工返鄉創業、加快勞務基地建設和勞務品牌創建、加大勞動力轉移就業和組織輸轉等工作,勞務經濟在脫貧攻堅中的支撐作用得到充分彰顯。據統計,截至3月18日,全縣在外務工人員達到6.2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萬人。

“勞務經濟是武山老百姓的‘鐵桿莊稼’,只要貧困群眾出去務工了,全年的收入就有了保證,年底算賬我們就有了底。”武山縣勞務輸轉中心主任鮑向東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