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業單位考試:閱讀理解方法——實戰技巧

申論考試的做答核心方法就兩個:一、問什麼答什麼;二、材料為王。歸納概括題、綜合分析題、貫徹執行題基本都是儘可能從材料中去找尋答案,這樣才符合材料為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如何能真正理解題乾的設問,如何能夠快速提升大家的閱讀技巧,今天老師就和大家做一個詳細交流:

一、拆文解字方法

大家思考一下下面的問題:“掙錢”與“賺錢”的區別是什麼?

其實思考一下並不會太難,“錢”字是相同的,不同的在於“掙”和“賺”,“掙”是提手旁,“賺”是貝字旁。貝在古代有貨幣的意思,所以我們不難分析出:掙錢指的是靠自己的雙手辛辛苦苦的去勞作獲得的收入,賺錢指的是用錢去掙錢,相對就會容易很多,現實生活中很多賺大錢的都是靠錢生錢。那麼通過這麼一個事例我們機會發現我們老祖宗再組詞造字方面不是隨意編造的,是有一定規律的。那麼這就啟示我們在未來閱讀材料題干時,遇到一些詞不太確切知道他的意思的就可以通過拆文解字的方法,重新組詞造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詞語的意思。

例:

請你根據“給定資料2”,列出H市政府辦理“市長信箱”群眾來信的基本流程和要求。(20分)

要求:緊扣材料,全面準確,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這個題目中到底什麼題幹要我們找什麼呢?通過分析題幹,真正的作答對象是找“H市政府辦理“市長信箱”群眾來信的基本流程”,通過“處理群眾舉報來信”可以分析出是對策,那麼我們分析題幹能得到讓我們找的是對策的基本流程,那麼接下來找對策就可以了。那麼找到對策之後再將對策拍一下順序就可以了。有的同學會有疑問,為什麼要排下順序,這就用到我們上文說的拆文解字,拆成“基本”、“流”、“程”,重新組詞造句理解下,可以組成“基本、流動、程序”,也就通過程序不難理解“順序”一詞。


湖北事業單位考試:閱讀理解方法——實戰技巧


二、替換法

扣出句子的框架,充填填充詞句幫助我們理解材料的詞到底是原因詞的標誌性詞彙還是影響詞的標誌性詞彙。

例:

當前青年傳統文化的缺失直接說明了文化氛圍的稀薄。

在這一材料中,如果“青年傳統文化缺失”是作答對象,那麼“文化氛圍的稀薄”和“青年傳統文化缺失”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如果說題幹設問的是請你概括“青年傳統文化缺失”的原因,那麼這個句子會作為答案嗎?

有大同學語感好沒有問題,但是有的同學語感不好就會出現做題難。這種時候可以把句子的框架扣出來:A直接說明了B,然後用這個句式來重新造句子,比如:他不去跑步直接說明了他懶,通過這個句子不難得出他懶是原因,他不去跑步是結果。往回倒著推就會發現因為B所以A,再推就是因為文化氛圍稀薄導致青年傳統文化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