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薪资水平会降低吗?

江湖扒料


这个很难说,今年注定是个不太平的一年,由于这次疫情刚开始很多人呆在家没出去上班,现在中国基本控制了,好多务工人员基本外出打工,但是很多工厂订单也不多导制很多工人放假了,所以说今年的钱不好找啊


喜木首饰珠宝镶嵌


我们都很清楚,受这次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城市封闭,各大行业分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波及,尤其是以餐饮、旅游、线下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

各大企业纷纷表示现金流紧张,像西贝、海底捞这种龙头餐饮企业也只能撑几个月时间,更不要说扩大招聘了。

但是,我们也在这次疫情中捕捉到了一些不同的信息:

近日,字节跳动宣布正式启动2020年春季招聘,为大学生开放超过6000个全职及实习生就业岗位。工作地遍布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杭州、成都、南京、广州、西安、长春等多个城市。

杭州的阿里、网易、海康、浙大、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国科大杭高院等1000余家单位网上设展招聘,推出超过2万岗位。

根据拉勾网统计的百家互联网公司招聘调研数据显示:各大企业不仅没有停止招聘,甚至还有扩招的趋势。Boss直聘也指出,自2月3日以来,市场平均社招薪资高达9212元,与2019年同比增长19.8%,薪资中位数6866元,比往年同期增长10.2%。

尤其是中高端人才市场,其实机会并不比去年更少。

当然,我们也深知今年的求职市场,因为岗位偏少,单个岗位的竞争加剧,所以大家都觉得想要实现跳槽涨薪是一件不可奢求的事情了。

01、为什么人对于优秀的人

反而是机会

首先,中高端人才市场的跳槽更加谨慎了

如果不是疫情的原因,每年的三月四月,都是企业扩招和人才跳槽的最佳时机。各大企业招聘人才,换新血液,提升组织的战斗力;而人才则可以通过跳槽提升薪资水平,所以几乎形成了每年金三银四的招聘大场面。

但是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疫情影响,企业的中高端人才在跳槽的时候更加谨慎,那么这些职位的竞争程度,甚至没有过去那么激烈,那么这些机会就有不少属于外部优秀的职场人。

其次,疫情降低了决策的成本。

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镜,所有现金流紧张的企业都开始锁紧、甚至开始裁员,而那些继续招聘的企业无不是目前发展势头不错的。这就等于直接帮助求职者筛选出了一批好公司,为求职决策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当一个求职者选择越多的时候,他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就越难,毕竟员工和企业之间有着不小的信息差,这次好了,直接省了这个步骤,反正就这么些公司招聘,选择面少了,决定也更好做了。

最后,这正是企业吸纳人才的最好机会。

在以往的春招中,企业在挑选人才,人才又何尝不是在挑选企业,挑着挑着各自就成为了各自的备胎。

而这次疫情下,谨慎的企业不再招聘甚至开始裁员,强势的企业加大招聘量,力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所以,这就意味着更好的offer和更多的优质岗位。

当然了,我们也需要正视一个问题:高薪的岗位,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做好自身准备,才是在年后成功跳槽的关键。

02、如何才能做好自身准备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用自己转行互联网的例子来做个简单分析:

那个时候,想要进入互联网行业还不是那么难,要求也并不是非常高,即使是跨行,只要你能愿意放低姿态,以实习的身份进入公司,只要实习期间表现足够优秀,也有转正的机会。

但是,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我放弃了这条选择,为什么呢?

明明很多人都说:“先入行再学习”,这句话就好像至理名言,让我们勇敢迈出第一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仔细一想,其实并不理智。我承认,在实际的岗位上学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是很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我们身为社会人,最优的办法显然是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我们来对比一下,假如我以实习的身份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薪资3000,那么3个月之后即使转正,薪资提升也不会太多。因为你刚开始就降低了期望值,公司的筹码显然更多。

而假如我脱产学习,经过3个月左右的系统学习,那么就有足够的信心去应聘全职岗位,在证明自己能力的前提下,能够拿到更高的薪资。

这并不是因为我的能力一定比实习3个月更强,而是企业的筹码不同,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个这样的现象——很多企业宁愿花更高的薪资来招聘新人,也不愿意给内部员工加薪。

所以我毫不犹豫选择了脱产学习准备,等到自己有一定岗位胜任力的时候才选择去求职,果然拿到了自己的期望薪资。

越是在求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越要强化自身,因为最终决定你能获得什么样工作,不是你投了多少份简历、面试了多少次,而是你自己准备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首先,你需要了解市场情况。

在各大招聘网站上,都有公开的招聘数据,我们可以把自己意向岗位的信息抓取出来,提取岗位对求职者提出的各项要求。

求职者本身就和企业存在信息差,想要提高成功概率,唯有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人。

其次,做好短期提升的规划。

前段时间,我给大家推荐了IDP的课程,所谓IDP就是未来个人发展计划,是公司和员工基于自身情况为员工提出了个人发展计划,包含培训、指导、轮岗等等。

而对于员工自身而言,就是要做好自身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长期规划,包含你的个人未来的人生目标(包含职业生涯目标)、实现路径(或者说通道)等等,也就是你这辈子想要实现什么样的计划。

而短期规划,则是你近段时间的人生、职业发展计划。而针对春招求职,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收集信息、进行合理规划,实现更优秀的跳槽。

比如,你打算3月份确定工作,那么可以定一个薪资、岗位的目标,根据这个目标去准备,相比盲目求职要高效快捷很多。

最后,维持高效自律的状态。

前段时间有不少同学来问我,怎么样在家里保持高效的学习或者工作状态。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享这样几点:

(1)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远离诱惑

怎么样在床上高效办公?怎么样边看电视边完成工作?......

说实话,面对这种问题,我也没办法回答。

人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自律,所以每次计划过后,才发现不是因为打游戏错过了时间,就是因为看视频陷入了恶性循环。

想要真正高效工作,首先要做的不是表决心,而是创造一个高效的环境——远离电视、远离手机、远离床,尽量给自己创造一个单纯的工作或者学习环境,才能快速进入状态。

(2)提前制定好每天的计划,并找个人监督你

人总是很容易原谅自己,即使犯了很大的错误。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说,自己明明很想战胜拖延症,但每次都拖延,而且每次拖延后都很后悔。

面对这种情况,单纯靠自己已经不太可能了,毕竟我们不会真的因为拖延去惩罚自己,但是我们可以去找一个靠谱的人监督自己。

有了外部的监管机制,我们对于自身的约束也会更强,计划的完成率也会更高。就好像我们常常会看到,大学里面一个寝室总是成群地出现学霸,因为学霸既是相互竞争,也是在相互监督,彼此成长。

2020年,我们一起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