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根脈魂是什麼?

小益鳥康樂韌掙


《道德經》的根,是有無區分之前的混沌自然,就是老子常說的“樸”,是“道”的本來面貌。在這種狀態下,道是寂然不動的,可以比作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原始混沌。

《道德經》的脈,是“道”區分有無之後,物質誕生,規律作用之下,萬事萬物都順著道所設定的軌跡不斷髮展演變的過程。人世只是這個大過程中極其微小的一環,既有生滅,也有循環。但不可避免的,也會在有無得不斷轉化中,歸於“樸”。

《道德經》的魂,是“自然”。萬事萬物在道的規律中運行,互相補充、互相協同,造成大大小小的各種“形勢”,不管人的個體如何努力有為,也無法扭轉改變“大勢”的走向。因此,守住自己被賦予的本分,秉持自然之心,行自然之事,就是《道德經》要教給世人的核心思想。


霜華滿袖1


根本就沒有什麼“道德經”,看看73年馬王堆帛書,在來說話,


一理三丗


道德經的根本是平衡,動中達靜,靜中見動。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一個由無到有,由靜至動的過程,並在動中達成新的動平衡。道家的平衡不是死寂,不是死平衡,而是動平衡。我們知道,三角形是最簡約的穩定形,三角形就是最基礎的動平衡。

通過“平衡-失衡-再平衡”的過程,世界實現動平衡的運轉閉環。太極圖中的陰陽魚,也表現的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柳城耿直人戴大


《道德經》是春秋時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所著的一部經典著作,其學說精華揭示了世界的本源問題,用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縱觀《道德經》全書,其根脈魂有以下幾點:

 一、自然

 自然之道是老子的思想核心之一。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闡述了宇宙的屬性和天地間的真理,即萬事萬物都遵循“道”的自然規律,不可強行改變,也不主宰萬物。在做事上講究順應自然,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不強行改變別人的意志,也不干擾事情發展的趨勢,進而將自然之道引申為順勢而為,做事為人因勢利導。在生活上,講究親近自然。

二、清靜

 淡泊名利,追求清靜是老子的一大主張。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致虛極,守靜篤”。我們只有做到清靜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質,如果做事百般浮躁,什麼事也做不成。 清靜是最好的法寶,唯有靜能制動,做到“致虛”,才能“守靜”。老子為了讓弟子在大道與慾望面前意志堅定,還著有《清靜經》。 三、無為

無為而治是《道德經》的又一核心思想。

老子認為,有“道”的存在,萬事萬物自然在既定的軌跡上發展,自己不必多加干擾,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而且自己也要效法天道,順應自然,化有為為無為,這就是無為。

老子主張的治國之道就是“無為而治”,老子強調的“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無為而無不為”,即做該做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 老子講究順應大勢而為,在特定的時間做特定的事,其他為了一己私心而做的事堅決不做,這便是無為而治。

總之:《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經典,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其中許多人生哲理等待著我們探尋,其中自然之道、清靜之道和無為之道是道教三大核心思想,也是《道德經》的根脈魂。





草原文化站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萬物並育小事不小


《道德經》分為道經和德經,共八十一章,五千餘字。

道經主要講“天道”和“人道”,以“人道”為主,闡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但老子提倡的做人道理和行為準則,卻往往和世俗觀念相反。例如:

無為。不做無意義事物,不做無效的管理,不做無用功,不妄求,不奢靡,清心寡慾,生活極簡……人生,專心致志做一件或幾件自己感興趣的事,這就是最大作為!

不爭。淡泊名利,不爭不搶,得之欣然,失之坦然,保持一顆平常心。不爭的結果是,該得的都得到了。

處下。低調收斂,光而不耀,謙虛謹慎,姿態放低,刻苦努力,貯備能力,“是金子總會發光”。有本事的人越低調,眾人越抬舉,處下的結果是居高!

柔弱。不逞強,甘示弱,忍辱負重,對別人避其鋒芒,對自己不露鋒芒,避免爭鬥等。結果是柔弱勝剛強,不戰而勝。

身退。見好就收,知足,知止,讓名利,讓權位,退後位。其結果是避其禍害,全身而退,明哲保身;身退反而被推前,讓權得權,讓利得利,讓名得名。

最後一章,老子把“天道”和“人道”總結為“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還說“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德經則闡述了真善美等道德理念,與常人理解的有很大差異,但都能起到振聾發聵的作用!

……

總之,《道德經》的智慧,貫穿與“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動。”這一主線中,與世俗觀念,與人的本性,與一些常識性的思維,反著來,不但不會丟失什麼,反而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反著來,在妙用,一切盡在不言中!



靜一號普洱茶


《道德經》的根是“無”,脈是“力”,魂是“數”。


ceit


修已


用戶koreakongzi


消效仿自然,敬畏自然,順應自然,融入自然,利用自然。這五個自然,便是道德經的根脈魂。

五個自然法則,是自然之道與意識之德的完美結合。自然力量無窮,時空無限,都是因道而生,因道而運,人類智慧有限,唯有順其自然無為,體道而行,任何人類意志,對自然的破壞和渺視,都會受到自然的懲罰,從而遠離道所主導的本原宇宙世界。虛心謙退,必信必誠,渙而去私存妄,無所障礙,敦而敦厚淳樸,不受汙染,不假雕琢,曠而虛懷若谷,寬容萬物,渾然一體,超凡脫俗。遵循規律,順其自然。無為即道,當我們把所有原則、規律掌握、運用到極點之時,這些條條框框已經融入了我們的血液,所有事情都無需過多思考,只要按照常理順其自然的讓它發生,就是最對的選擇。人應該順從自己的本性,順從自然地法則與大自然一起活著。





認修知行


善,德,慈,儉,樸,慊,無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