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都說教育孩子要趁早,不少家長會在孩子剛懂事一點就上早教課,甚至在幼兒園的時候就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好像自己家孩子一天沒有學習就被別人落在後面一樣。

孩子的一生中會經歷很多關鍵階段,上幼兒園就是其中之一,一般來說,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級在3歲左右,於是不少家長就理所當然的在孩子3歲的時候送他們去幼兒園,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

因為家長們考慮的不周到,之考慮到了孩子的年齡問題,並沒有考慮到他們是否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是否可以自己穿衣服、吃飯、上廁所。

如果孩子不能獨立自主的做這些事情,那以後就會越來越排斥上幼兒園,所以,如果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 自主如廁的能力

孩子自主如廁的能力大概在1歲半到2歲之間,在這個時候,是家長培養孩子如廁能力的關鍵時期,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上幼兒園的孩子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會感到陌生,上廁所的時候是沒有安全感的,如廁能力也會自動消失。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所以家長一定要在孩子熟練擁有如廁能力的情況下,再將他們送到幼兒園裡,否則他們只會因為害怕陌生環境倒是尿褲子,時間長了,經常這樣的話,就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 良好的溝通能力

其實每個孩子溝通的能力都不同,他們在3歲的時候,語言能力自然也不一樣,有些孩子的語言發育能力很快,能自主流暢的表達出內心的想法。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但是還有一些孩子語言發育能力比較緩慢,就會表達不清楚,如果這個時候父母過早的將孩子送到幼兒園裡去,那孩子就會因為害怕而將自己封閉起來,不和任何人交流。

這樣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是有負面影響的,因此如果自家寶貝在沒有好的溝通能力的前提下,家長一定不要將孩子送入幼兒園。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 獨立學習生活的能力

一般來說,2、3歲的孩子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在這個時候,孩子都比較喜歡模仿父母,成為一個小大人的模樣。

而在這個年齡段,孩子會產生一定的獨立意識和一定的生活能力,比如他們在生活中會自己整理玩具、整理床鋪,會自己穿衣服、吃飯。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不過要是因為父母過度的保護,孩子的自理能力可能就會受到影響了,輸在起跑線上。

對於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來說,過早送他們去幼兒園是一種災難,因為自己沒有辦法處理園中的一些小事,也會給幼兒園的老師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麻煩。

再加上由於被父母保護得過好,這類寶寶往往在入園這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哭鬧的現象,因此對於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來說,還是不要過早地讓他們進入幼兒園進行學習生活。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 融入集體的社交能力

孩子的一生會有很多關鍵時期,其中之一就包括進入幼兒園,孩子進入到幼兒園之後就相當於步入了一個小型的集體當中,要想讓他們在這裡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就必須讓他們擁有融入集體的社交能力。

首先要擁有集體意識,然後是社交能力,才可以和同齡小朋友更好地相處,孩子如果能做到不隨意拿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會交朋友這樣的孩子可以放心送,如果沒有這些能力,家長還是儘量讓孩子待在家中學習生活。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其實不管是誰家的孩子,都是自家的掌上明珠,從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保護下健康成長的,我很理解父母對孩子的保護之心,但是在幼兒園當中,老師要面對的不僅僅是你家孩子,還有幾十個小朋友,根本顧不過來,所以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園內生活,家長應該提前做好入園教育。

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的準備工作做的好,可以讓孩子少受很多的罪,除了做好以上我總結的一些方法之外,我們也可以利用一些故事繪本來引導孩子熟悉幼兒園的生活,愛上幼兒園

繪本的方式會讓他們更容易接受,更好的掌握獨立能力,在無形中就學會很多基本的生活技能,這樣他們才會更好的融入園中生活。

孩子沒有這4項能力,去幼兒園等於“受苦”,家長可別不當回事

如果你在育兒的道路上經常手足無措,就請關注甜甜,每天更新一點育兒小知識,讓你在育兒的道路上不再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