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路邊撿到睡覺的懶漢常遇春,竟然幫他奪得了天下?這是怎麼回事?

落雪颯沓


你這輩子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其實都是已經安排好了的,誰敢說自己可以控制自己想要遇到或者認識什麼樣的人嗎?肯定是沒有的,所以這東西就扯到了緣分上面了,朱元璋和懶漢常遇春的相遇也是緣分,而朱元璋這個和尚最終都可以當上皇帝也是上天早就已經安排好了的,這就是我們說的天選之人,而當初朱元璋撿到的懶漢常遇春就是天選的幫助朱元璋成就大業奪取天下的人,朱元璋自己也想不到,當初的一個因為飢餓而倒在路邊的懶漢,如今卻成為了自己的得力干將。



其實放在朱元璋所經歷的那個時代,這種人真是不少見,甚至說那時候的人幾乎都是這個樣子的,那時候餓殍遍地,就連朱元璋自己的兄弟,還有父母都是被活活的給餓死的,而朱元璋呢?混的也不咋的,開始想要去當和尚,目的是為了有一口飯吃,但是寺廟卻不肯收留他,就打發讓他去做遊僧,其實換個方式討飯了,也是經常餓的頭昏眼花,有一次還是一個大娘用一碗湯救了朱元璋的命,不然哪有後來的大明王朝。



而經歷過如此劫難的朱元璋看到和自己有一般遭遇的人自然會更加同情,同時又看到常遇春是一個壯漢,一定是有一身的力氣,於是朱元璋就下馬推了推常遇春,看看壯漢是否還活著,誰知道這壯漢居然不是因為餓而倒在地上,而是因為喝酒喝的爛醉而睡在了路邊,就在朱元璋推常遇春的那一下,常遇春一邊翻身過來一邊嘴裡還罵道:這是什麼人敢打擾老子的美夢,看我不給他的顏色看看。



朱元璋見他一身酒氣,只要沒有餓死朱元璋就放心了,就在朱元璋準備起身離開的時候,常遇春問到:你幹嘛打擾我睡覺,你是幹嘛的。而朱元璋也不隱藏,直接說到,我是紅巾軍的元帥,帶著軍隊正好路過此地,既然你是喝醉了睡覺,那我也不便打擾,你還是繼續你的美夢。不曾想,常遇春瞬間清醒了過來,跪在朱元璋面前,請求朱元璋收留他,說願意投靠朱元璋的軍隊,為朱元璋效力。



後來事情也不用多說了,除了徐達,朱元璋身邊功勳最大的估計也就是常遇春了吧,而在開國之後常遇春也被朱元璋封為開平王,待遇可見一斑。其實說朱元璋偶遇或者撿到的常遇春都不夠準確,因為投靠朱元璋是常遇春自己主動來的,不然怎麼在得知朱元璋的身份之後突然那麼清醒,而之所以睡著只是因為在那裡等著太無聊,在投靠朱元璋之前,常遇春本來是一個土匪,但是打家劫舍根本不是常遇春想要的,於是就選擇了參軍,而因為那時候朱元璋小有名氣,自然而然就投奔到了他的名下。


一個看歷史的小小


導讀:都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可見在古代一位名將對帝王和政權的的重要性。所以名將也需要辛苦的發掘,因為名將畢竟是有數的誰都想要怎麼辦?所以難免有激烈的爭奪。但是在明朝末年群雄並起的時候,剛剛起兵的朱元璋就在路邊撿到了睡懶覺的常遇春。這位後來的懷遠黑太歲開平王常遇春勇猛無敵、有勇有謀,為大明王朝的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小編要聲明:這不是傳說,在歷史中有正式記載。可見朱元璋的運氣多好,天時地利人和所以能平定諸侯建立大明王朝。


常遇春簡介

常遇春,鳳陽府懷遠縣人明朝的開國名將。因為英勇善戰,有勇有謀所以人稱懷遠黑太歲。在建國後被冊封鄂國公,雖然他不想韓信一樣對帶兵來說多多益善但是也善於指揮大兵團作戰人稱常十萬。

可惜英年早逝,洪武二年常遇春北伐中原,常遇春在軍中暴病而亡年僅四十歲。朱元璋追封他為開平王。


在路旁睡懶覺的常遇春被朱元璋“撿到”的典故

朱元璋從一個放小牛的出身,為了生存當過和尚,要過飯當過乞丐最後能夠平定諸侯一統天下建立大明王朝和一群能人和高人的輔佐是分不開的。這些人除了開始的發小和老鄉外,都是陸續加入朱元璋的團隊的。如果說最離奇的入夥的能人莫過於懷遠黑太歲常遇春。

這個可不是故事和傳說,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故事。這麼一員猛將就被朱元璋撿到,可見朱元璋的運氣著實不錯,沒準還真有帝王的氣運加身哈哈。

話說有這麼一天,朱元璋在行軍途中看到旁邊有個大漢在睡覺。這條大漢生的虎背熊腰絕對是個武將胚子,朱元璋有愛將的癖好所以就想叫醒他問問是誰想不想加入自己的隊伍。這個大漢在夢中睡的正香,一位金甲神人高呼:快醒醒快醒醒,主公來了。大漢醒過來一看真的有人叫他,一打問才知道對方是朱元璋。大漢大喜,口稱主公納頭便拜(怎麼像水滸傳中見到宋江的時候差不多,都是口稱哥哥納頭便拜)。

《明史 常遇春傳》記載:常遇春,字伯仁,懷遠人。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初從劉聚為盜,察聚終無成,歸太祖於和陽。未至,困臥田間,夢神人被甲擁盾呼曰:“起起,主君來。”驚寤,而太祖適至,即迎拜。

經過詳細詢問朱元璋才知道原來這條大漢名叫常遇春,家住不遠的鳳陽府懷遠縣,可以說和朱元璋也算老鄉。都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本來朱元璋就非常喜歡常遇春,於是連忙問詳細經過。

常遇春這才說了,原來他本身就好動不好靜。況且天下大亂,於是常遇春就加入了劉聚的土匪隊伍。但是時間長了,山大王那一套可不單是劫富濟貧那是什麼人都劫。這讓常遇春非常看不慣,早就聽說朱元璋的起義軍軍紀鮮明從不擾民,所以就像前去投奔。結果在半路上困了睡了一會就被朱元璋撿到了。說起來真是好巧,還有點神話色彩。這樣的大將別人請都請不到,朱元璋直接撿回來了。

小結:

在機緣巧合下常遇春加入了朱元璋的隊伍,他忠誠勇猛在很多關鍵戰役中:應天府對陣陳友諒、北伐中原的塔爾灣等等,都是身先士卒甚至單人獨馬衝殺敵陣絕對當得起開平王的爵位,可惜英年早逝,否則明朝的疆域有可能更大一些。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歷史縱橫帝


【精選回答】來自優質賬號→野史日記


常遇春可是一個不得了的人物,常遇春是朱元璋的急先鋒,也是大明朝的開國名將,跟隨朱元璋建立了不世之功。

不過,這樣一位偉大的將軍,當年跟朱元璋的時候,可不是這麼光輝的形象,相反,當時的常遇春是一位“懶漢”,在一起偶遇之中,跟隨了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話說1330年元朝至順元年,咔嚓一聲驚雷,常遇春出生了。當然了,常遇春不是天子,所以這聲雷和他出生沒什麼關係,只是當天下雨而已。

常遇春家特別貧困,沒啥錢,吃不上溜,也穿不暖,一個草棚子還經常漏雨。常遇春的父母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拉扯大。

根據記載,這常遇春是一位“貌奇體偉”的壯漢,說白了就是長的很有特點,體格比較強壯。這一點倒是和朱元璋有點像,朱元璋的相貌就挺奇特。

雖然常遇春的相貌不至於像朱元璋那樣“猶如新月”,但是也是很有特點的,好在常遇春的身體不錯,也就沒人欺負他。

生在了亂世,能夠活下去才是當時的人們追求的人生,但是這個常遇春卻不一樣,雖然窮酸,但是卻有大的志向,要成就一番事業。這可能就叫人窮志不短吧。

常遇春在亂世也沒什麼好活幹啊,仗著有一副好身體,索性就落草為寇了,當了山賊了。當時常遇春的首領叫劉聚,雖然是首領,但是沒啥大志向,就打算一輩子在這落草為寇,安逸的活完此生。

常遇春發現了劉聚沒啥大出息後,索性也不和他混了,因為他還想有出息呢。結果,常遇春離開了劉聚之後,也沒混的更好,反而一天無所事事,不知道要幹啥好。

這一天,常遇春溜達的就來到了一處田壟,有一片樹蔭,他靠在田壟那兒的樹蔭中,迷迷糊糊就睡著了。

別看常遇春在現實裡混的不咋地,但是在夢裡他老牛了,馳騁沙場,斬敵立功,騎高頭大馬,帶領十萬精兵,劍鋒所指,無敢不從,威風凜凜。

要不咋說這人都愛睡覺,畢竟這夢裡啥都有啊。常遇春正在做著美夢的時候,突然他的十萬大軍中出來一位金甲的士兵,一看這士兵就不是凡人,渾身發金光,見到這樣的神兵來叫自己,常遇春仔細的聽神兵說話。

在夢中,常遇春依稀聽到神兵對他說,你快醒醒,快醒醒,你的主子在你身邊過。常遇春一聽,趕緊醒過來,揉了揉眼睛,一看,大吃一驚。

原來常遇春看到了一隊人馬走過,為首的正是朱元璋,常遇春當然不認識朱元璋是誰,但是卻知道那就是自己要追隨的主人。

朱元璋一看,這人是不是有病啊,上來就說要跟自己混,好在常遇春體格不錯,朱元璋就同意留他在身邊了,不過多半是可憐他,賞他一口飯吃的意思。

後來,常遇春隨朱元璋一起,鏖戰衢州、大戰九華山、大破陳友諒、東征北伐,攻取元大都。建立下了不世之功,可以這樣說,大明朝的一半江山都是常遇春打下來的,這正是“朱元璋看到一位懶漢,收留他後得到了半壁江山”說法的來源。

不過常遇春最後的死,卻有傳說與朱元璋有關。

朱元璋後期有一丟丟小殘暴,朱元璋有一次聽說,常遇春的老婆特別兇,而且不生兒子,於是朱元璋就賜給了常遇春兩個宮女,讓她們幫常遇春傳宗接代,但是常遇春不敢啊,他害怕他媳婦。

有一次宮女服侍常遇春洗腳,露出半截手臂,那位宮女特別白,常遇春就情不自禁的說了一句:“真白呀!”沒想到這句話被他老婆聽到了,結果,第二天,常遇春就收到了一份禮物,這份禮物就是宮女的“雙手”。

常遇春嚇壞了,這事後來傳到了朱元璋耳朵裡,朱元璋賞賜的宮女居然被砍了手,朱元璋沒表現出來什麼,還邀請常遇春吃飯,請常遇春喝肉湯。

常遇春回家後想告訴老婆,朱元璋沒怪罪他,還請他吃飯,但是怎麼也找不到了老婆,最後才得知,他的老婆被朱元璋叫去後,做成了肉湯,一聽到這個,常遇春不久就暴斃身亡了。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記,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了解歷史。順手點個贊,支持我一下,謝謝您!


野史日記


有一天,朱元璋帶領紅巾軍隊伍經過和州(今安徽和縣)時,途中發現路邊躺著一個身材高大的壯漢,老朱心想,這肯定是個乞丐,沒討到吃的餓昏在路邊了。

講真這種場景並不鮮見,元末明初戰亂頻仍,放眼望去“赤地千里,餓殍遍地”。

老朱小時候也討過飯,自己也曾餓昏在別人門前。有一次,如果不是王大娘用“珍珠翡翠白玉湯”把他救活,自己早就餓死了。



老朱此時動了惻隱之心,於是跳下馬走上前推了壯漢一把。意思是讓他醒醒起來吃點東西。

這漢子一下子驚醒了,揉了揉惺忪的雙眼,嘴裡嘟囔著:“哪個龜兒子攪了老子娶媳婦的美夢,看我不把他撕碎”。漢子睡的太沉了,軍隊的嘈雜聲竟然沒有驚動他。

老朱皺了一下眉,提鼻子一聞,不對啊?這乞丐咋還喝酒了?再仔細一看,漢子穿的也不算破爛,老朱心中疑惑不解。

漢子一一骨碌爬了起來,質問老朱道:“你是幹什麼的,為何攪我睡覺?”老朱放心了,心想,這傢伙聲音洪亮,肯定不會餓死。

“我是紅巾軍元帥朱元璋,恰好路過此地,打擾好漢美夢了,既然沒事,你還接著睡吧”。老朱站起身要走。




剛直起腰來,這漢子“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激動地說道:“常遇春等候多時,願投將軍帳下,唯牽馬墜蹬效力左右”。

以上是朱元璋和常遇春在路上相遇時的情景。

常遇春是大明第一功勳,明朝建立後,被朱元璋封為開平王,人稱“常十萬”。

常遇春好像是上天賜給老朱的得力干將。為什麼這樣說呢?

老常比老朱小兩歲,但二人小的時候沒有任何交集,他不像徐達那樣是老朱的發小。

老常從小孔武有力,並且善騎射,他不想平庸過一輩子,在20歲時投奔了懷遠、定遠一帶的綠林大盜劉聚,在他手下做了一個強盜頭目。



雖然做土匪不缺吃穿,但這不是老常追求的目標,他原本認為劉聚是俠盜,是劫富濟貧的好漢,所以才投奔了他。

誰知現實很打臉,劉聚及手下經常禍害百姓,口碑極差,相反朱元璋帶領的紅巾軍秋毫無犯,百姓夾道歡迎。老常很苦惱,劉聚不是他心目中的偶像。

到後來劉聚也率領手下加入了反元行列,但他的土匪性格依然沒變,常遇春於是萌生了離開劉聚的想法。

就在常遇春尋找朱元璋的途中,由於心情煩躁,中午喝了點小酒,走著走著酒意上來了,於是在路邊睡著了,這才無巧不巧遇到了老朱。

親們想想看,這不是上天安排又是什麼呢?

話接前言,常遇春聽說眼前的人就是朱元璋,於是急忙跪下,並表示要投奔他。同時做了自我介紹,老朱這才知道他是劉聚的手下。



此時老朱多了一個心眼,劉聚和自己都是起義軍領袖,莫非劉聚虧待了老常或者二人鬧掰了?如果是這樣,我此時接納他,劉聚肯定對自己有意見。

想到此,老朱拿起筆來,為老常開了100兩銀子的一張支票,遞給他說:“去軍務處支100兩銀子回去吧,好好跟著劉聚幹去吧!”

常遇春彷彿讓人羞辱了一般,大聲說道:“我老常不是來讓你施捨的,假如我跟著劉聚幹,打家劫舍比這100兩銀子多的多,我不是因為愁吃愁喝才投奔你的,我想跟著你乾點大事!”

聽了老常一番表白,老朱心中暗樂:“我正要渡江和陳友諒死磕,正需要這樣的忠勇將領”。

但老朱並沒表現出急不可耐的樣子,這時他想到了諸葛亮的“請將不如激將”的辦法。於是故意激道:“能相從渡江乎?取太平之後,歸我未晚也。”



常遇春急忙再次跪倒在地回道:“常遇春願意跟隨元帥渡江,元帥指到哪,我老常打到哪!渡江之日,願為先鋒”。老朱大喜。

隨口問道:“到時將軍帶多少人馬呢”?

“十萬之眾,橫行天下”。常遇春自信說道。

好一個“常十萬”,本帥現在就准許,哈哈……,二人開心笑了起來,最後老常成了朱元璋的開國功勳。


秉燭讀春秋


眾所周知朱元璋小時候的幾位玩伴後來成為了明朝的開國元勳,有不少人會習慣性的誤將湯和徐達和常遇春都認為是朱元璋兒時的玩伴,其實這三人當中只有湯和和徐達才是朱元璋的同鄉和玩伴,常遇春則是半路投奔朱元璋的,常遇春投奔朱元璋時朱元璋已經是義軍中的將領了。

常遇春早年因生活所迫而落草為寇

常遇春雖然出生貧苦人家,但是頗有志向,年輕時的常遇春並不甘心於老死田間,因此他拜師學武,而且在武術方面造詣匪淺。

常遇春學武斷然不是因為興趣愛好這麼單純的原因,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常遇春家連基本的生活都沒有保障更不用說為了興趣特地花錢去習武了。常遇春學武肯定是想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有所作為的。

但是常遇春當時面臨的狀況就是連飯都吃不飽,迫於無奈常遇春加入了家鄉的一個盜匪組織,說白了就是淪為打家劫舍、攔路搶劫的強盜。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不是真心想做強盜的人,他胸懷志向想有所作為,所以沒過多久常遇春便萌生了去意,強盜的生活不是常遇春想要的。

1355年,朱元璋已經是郭子興義軍中的一名將領,這年4月朱元璋奉命率軍攻打和州(即現在馬鞍山市的和縣),恰巧常遇春等人那會正在和州搶掠。

常遇春之前就聽聞過朱元璋為人仗義豪爽,加上此時的常遇春已厭倦了盜匪生涯,所以可以想象的出常遇春此刻心裡是有想過投奔朱元璋的。於是常遇春喬裝打扮藉機觀察朱元璋的作風,在確認朱元璋名不虛傳後常遇春更加堅定了投奔之心。

起初朱元璋並不看好常遇春的,在常遇春投奔之時朱元璋甚至懷疑他是來軍中混吃混喝的,後來常遇春將自己落草為寇的原因以及心中的想法開誠佈公後,朱元璋這才看在常遇春體魄健壯會武術的份上將其留在軍中。

所以題目中將常遇春描述成懶漢其實是不客觀的,因為常遇春本來就無心做強盜的,做強盜只是生活所迫而已,不過常遇春後來幫朱元璋開創王朝立下很大功勞倒是真的,不管是大破陳友諒還是攻打大都常遇春都功不可沒,常遇春是當之無愧的明朝開國第一猛將。


歷史守望者


在傳說中是不是有朱元璋在路邊撿到睡覺的懶漢常遇春然後常遇春幫他奪得天下這個故事,談古論金不是很確定,所以就不多與大家聊了。

真實歷史中的常遇春投奔朱元璋的時候,不是懶漢,而是一個盜匪,他在朱元璋的眼中,形象確實不太好,因為朱元璋看到他就問:

你是不是捱了餓,想到我的隊伍中找飯吃?

可見常遇春看上去就像一個找地方餬口的走投無路的人。

《明史》對常遇春歸屬於朱元璋的形式有明確的定義,那就是——『歸附』,《明史》將『從徵』與『歸附』這兩個概念,分別對應所謂的『因以留戍』與『僭偽降卒』,常遇春屬於『歸附』,就是指他在乙未年(1355)夏,從群盜部下隻身來歸,相比於『從徵』諸人與朱元璋較好較深的傳統關係,出身『歸附』的常遇春其實嚴格來說不具備朱元璋嫡系的身份,屬於所謂出身不夠好,也就是從其他陣營投降過來的人。

但是,常遇春憑藉著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與對朱元璋的忠誠,成為朱元璋集團的核心成員,被朱元璋褒揚為『雖古名將,未有過之』,在朱元璋奪天下的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明朝開國六王中,徐達、李文忠、沐英、鄧愈、湯和的出身都是『從徵』,只有常遇春是『歸附』,他能夠在其中居第二位,完全是由於其所立的蓋世奇功。


談古論金


根據史書記載,常遇春和朱元璋的相遇就如同小說情節一般,而且常遇春當時正在睡覺,所以常遇春看起來就是一個十足的懶漢,雖然當時朱元璋很需要有手下幫助自己,但是也不至於讓一個懶漢給自己打下手,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朱元璋看上了常遇春,後來這個懶漢常遇春還幫助朱元璋奪了天下呢?

其實朱元璋作為一代帝王也算是洪福齊天之人,他不僅有著過人的勇氣和智謀,還有很多人幫助,試想一個人再怎麼聰明,如果沒有他人協助想來也不是什麼都做不成的,所以朱元璋可以建立明朝,不僅僅是依靠他自己的能力,也得益於眾人的幫助,而常遇春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是明朝建立過程中不可多得的功臣之一。常遇春和朱元璋的相遇很巧合,按照古人的說法,他們兩人算是有緣,而且緣分還很深,當時常遇春還只是一個亂世中的山賊,生活並不安定,他也不希望永遠都做山賊,但是在亂世中像他這樣的人到處都是,沒有家世背景沒有人幫助也尋找不到什麼好的出路。

這一天常遇春正在路邊睡懶覺,他突然做了一個很神奇的夢,在夢中他看到一個神仙,這位神仙還對他說,不要再睡懶覺了,快起來,你馬上就要遇到你的主君了。常遇春聽到這些話之後馬上就起來了,但是他還沒有反應過來話中的意思,就看到眼前真的有一個人在盯著自己,這個人就是朱元璋,當時朱元璋已經組建了起義軍隊,他急需人手,當時他看到在路邊睡覺的常遇春,他觀察常遇春的面相和身量,斷定他應該是個行軍打仗的好手,所以就讓常遇春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中,就這樣,常遇春在睡夢中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貴人。

其實常遇春也是朱元璋的貴人,因為在常遇春跟隨了朱元璋之後,他一直都在為朱元璋拼戰沙場,在此期間立下了無數戰功。常遇春在率兵和陳友諒的軍隊進行作戰期間,以三萬軍力成功埋伏並擊敗了陳友諒的幾十萬大軍,同時也讓敵軍的一百多艘戰船全部滅掉,常遇春的這些功勞都被朱元璋看在眼中,後來在明朝建立後,常遇春雖然對很多功臣都不惜痛下殺手,但是卻始終禮遇常遇春,在常遇春離世後,還將他葬在了鐘山。


歷史課課代表


答:提問問題的人想問什麼呢?是的是的,朱元璋是在路邊“撿”到睡覺的常遇春,並且,常遇是幫他奪得了天下,就是這麼回事。莫非,提問問題的人是想知道這這個過程是怎麼樣的嗎?

好吧,我來說說。

原先,我寫過一篇有關朱元璋的原始班底“淮西二十四將”的文章,這“淮西二十四將”裡,有一個名叫“鄭遇春”的。就因為這個鄭遇春,我被讀者罵慘了,他們一個個在文章下面留言,說我無知,把大名鼎鼎的常遇春的姓都搞錯了,不配說史。

怪我怪我,怪我沒有在文章裡特別標識,此“鄭遇春”非彼“常遇春”。

唉。

不用說,常遇春的知名度比鄭遇春大多了。

而且,常遇春是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但他劃歸淮西集團也沒有問題。但是,他加入朱元璋隊伍的時間遲了點。

朱元璋帶領淮西二十四將離開濠州奔赴定遠的時間是至正十四年(1354年)正月初一。

而常遇春是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才來歸附朱元璋,他真不在“淮西二十四將”中。

朱元璋是怎麼在路邊“撿”到常遇春的呢?

《明史·常遇春傳》中是這樣寫的:(常遇春)困臥田間,夢神人被甲擁盾呼曰:‘起起,主君來。’驚寤,而太祖適至,即迎拜。時至正十五年四月也。”

不用說,這段敘述極富神話色彩,既是神話朱元璋,也是神話常遇春,可信度很低。

但這個真不能怪《明史》的編撰者,因為,他們寫這一段時,是參考自《明太祖實錄》的。

當然,您也不能怪《明太祖實錄》的編撰者,因為,他們寫這一段時,可能是直接或間接聽到了常遇春這麼敘述過。

那常遇春是否真的做過這樣的夢呢?

那就只有天知道、鬼知道、常遇春本人知道了。

周文王說他做夢夢到了大賢人姜太公在磻溪垂釣,唐太宗說他做夢夢到了應夢賢臣薛仁貴出現,這都是些無從考據的東西,聽聽就好,不必深究。

這裡要補充的是,常遇春可不是提問問題者所說的“懶漢”,他自小就長得奇形異稟,長大後“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是天生的名將、勇將、猛將、驍將,看到元末四海鼎沸,群雄爭起,他也與劉聚等人揭竿而起,要做一番事業。因看劉聚等人鼠目寸光,胸無大志,於是不辭而別,四下探訪明主,有意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在田間臥睡,是事先知道朱元璋準備攻打和州,故意在其必經之路上演的一場“秀”。

但一開始,朱元璋並不喜歡他,認為他是個騙吃騙喝的,對他說:“汝特飢來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

常遇春一下子涼透了心,但不肯放棄,“固請”。

朱元璋還是不肯收留,說:“俟渡江,事我未晚也。”

一個多月後,朱元璋展開渡江大戰,常遇春果然復來投,並且玩命衝鋒,建立奇功,終於得朱元璋笑納,從此征戰天下,名揚青史。


覃仕勇說史


簡單來說,常遇春不是懶漢,睡覺更像是他演的一場戲。

朱元璋在路邊“撿”到常遇春還真不是野史杜撰,《明史·常遇春傳》明文記載了此事:

(常遇春)歸太祖於和陽。未至,困臥田間,夢神人被甲擁盾呼曰:“起起,主君來。” 驚寤,而太祖適至,即迎拜。時至正十五年四月也。

這段記載說的簡單,常遇春想去投奔朱元璋,但走到半路上困了,躺在田邊睡覺,睡得正香時,夢到了一個神人把他叫醒:快起來,主公來了!常遇春醒來一看,朱元璋正好路過,他立刻上前投奔。

這個有點怪力亂神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明太祖實錄》中,實錄的結果是“上喜其壯勇,用以為前鋒。”《明史》複述了前段,後面多了點記載。

《明史·常遇春傳》:無何,自請為前鋒。太祖曰: “汝特飢來就食耳,吾安得汝留也。”遇春固請。太祖曰:“俟渡江,事我未晚也。”

這裡是常遇春自己主動要當先鋒的,朱元璋撇嘴,不接受他的請求,認為他只是沒飯吃了來混飯吃。常遇春一再請求,朱元璋也只是說等渡江後再說。

由此觀之,託夢這事應該是常遇春自己說的,大概率是胡說,想讓朱元璋以為自己的神人欽定的朱家戰將,接受自己的加盟,可朱元璋不吃這套,秉承唯物主義思想,一眼看穿常遇春是想討口飯吃。

從直接結果看,常遇春的表演很失敗,他事先知道朱元璋會經過那裡,故意在那裡裝睡,打算用神人託夢的故事為自己謀得先鋒的位置(這不是個好差事,但常遇春喜歡)。

事實也證明,常遇春的天賦不在表演,而在戰場。他能夠獲得追封王、兒子封國公這種榮譽,憑藉的是他的赫赫戰功,也就是幫朱元璋奪取天下的功績。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的時候,朱元璋還在和州,但已經打算渡江進攻金陵(今南京)了,常遇春一看好機會,於是在過江的時候憑藉自己優秀的跳高才能,先登採石磯,收穫了領導的注意。

在《明太祖實錄》這種後來整理的官方材料中,常遇春出鏡率很高,名列重要領導行列,可這是後面看前面,彼時常遇春剛剛入夥,渡江之後的職位仍很低級,不可能進入領導班子,只是因為受到了最高領導的注意,加上常遇春緊跟大領導的步伐,提拔的速度飛快。

常遇春在得到朱元璋認可之後,一發而不可收拾,他參與了朱元璋征戰江南的歷次重大戰役,之後又會同大將徐達北伐元朝,掃平天下,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率軍北伐殘元,大獲全勝。就在從開平往南返回,走到柳河川時,常遇春突然得了暴病死在軍中,年僅四十歲。

朱元璋十分悲痛,不僅作詩悼念,還將常遇春作為陪葬明孝陵的功勳之臣,親自參加他的喪禮,又追封為開平王,配享太廟。

算起來,常遇春是很有眼光的,他是鳳陽懷遠人,跟朱元璋也算老鄉。《明史》記載他“貌奇偉,勇力絕人,猿臂善射。”這種人自然不會是懶漢,他在投奔朱元璋之前,其實是當土匪的,跟土匪頭子劉聚打家劫舍。後來他越看越覺得劉聚沒前途,又聽說朱元璋搞得挺好,就跑去投奔朱元璋,於是有了路邊“撿”人,才有了後面的大明開平王。


平沙趣說歷史


作為一個由布衣天子朱元璋建立的皇朝,明朝在歷史上有著其獨有的強硬姿態。終明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大明王朝以其遇到困難,從不低頭這種一種獨一無二的氣質為世人稱頌。然,這與明朝開國的影響息息相關。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講述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窮苦人家出生的他,麾下也有著諸多寒門出身的將領。而在朱元璋手下的眾多將領中,有一人因其打仗心狠手辣而時常為朱元璋告誡不要殺戮過多而有傷天和,他就是被稱為常十萬的大將常遇春。

常遇春出生於安徽鳳陽,和朱元璋算是同鄉。在元末諸侯混戰中,他以紅巾軍將領的身份在亂世得以名號,作戰有勇有謀,曾經放下豪言,說自己能統領十萬大軍,橫行天下所向無敵,所以也被軍伍中人中稱為常十萬。

早年間,常遇春家境貧寒,但有雄心壯志的他不願意像祖輩一樣終其一生都待在田地裡擺弄莊稼。於是乎,他決定學習武術以求得改變。在其成人後,因為一直鍛鍊自身的緣故,他身形雄偉,力氣更是超乎常人。武藝超群的常遇春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箭術更是出神入化,這也為其將來的沙場征戰提供了不小助力。

在混亂的元末,階級矛盾空前激化,全國各處有著數不清的起義軍叛亂,加上土匪流寇危害百姓,人們紛紛拿起武器戰鬥。常遇春在這期間就去投奔了靠打家劫舍起家的綠林大盜劉聚。憑藉著出人的武藝,常遇春很快在劉聚手下脫穎而出,被任命為十夫長。但是這種強盜生活在其看來並非長久之計,於是他另謀出路,投靠了朱元璋,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在常遇春得到朱元璋的信任後,他的一生征戰無數,先後經歷了鏖戰衢州,大戰九華山,大破陳友諒,攻取元大都等大勝仗。朱元璋評價他:“當百萬之眾勇敢先登,摧鋒陷陣,所向披靡,莫如副將軍遇春信矣哉。”在朱元璋完成由南克北的壯舉,渡江戰役之中,常遇春逐步鋒芒初露,立了頭功,於是從渡江時的先鋒升至元帥。

然而常遇春這個人讓世人詬病的一處便是其心狠手辣, 對於投降的俘虜,他的決斷就是殺降,他每攻下一城就屠城,不留俘虜全部殺掉。這也給他戰無不勝的一生抹上了汙點,還曾被朱元璋訓斥其做事有傷天和。可惜,常遇春只活到四十歲,就病死於柳河川。他之死也難說不是數萬亡魂的牽扯。

在他去世後,朱元璋十分傷心,還作了詩來悼念他:“朕有千行生鐵汁,平生不為兒女泣。忽聞昨日常公薨,淚灑乾坤草木溼。”常遇春被追封開平王,諡號忠武,成為配享太廟的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