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么美的句子,为什么一读就泪流满面?

桃之夭夭17205499675


李叔同是近代的传奇,是了不起的国学大师、佛学大师。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唯有别离多。

——《送别》 作词:李叔同

这是李叔同填词的一首歌曲《送别》。这首曲子曾经出现在《让子弹飞》的片头,也出现在《城南旧事》电影中。《送别》堪称传世佳作。


李叔同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诗词、戏剧、篆刻、佛学造诣非常深。

李叔同才华横溢,是近代中影响很大的人。在他的弟子中也出现了很多大师,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都是非常珍贵的。他在日本表演话剧《茶花女》曾经轰动一时,李叔同可以说是时代杰出的才子。


李叔同写了词《南浦月》,请大家欣赏:

杨柳无情,丝丝化作秋愁千缕。

惺依如许,紫起心头绪。

谁道销魂,尽是无凭据。

离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

李叔同于1918年8月19日出家学佛,法名“演音”,号“弘一”。李叔同出家成为后来著名的弘一法师,也是中国近代的著名的佛学大师。

弘一大师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了他的一生,那就是:悲欣交集。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特别是那一句“天心月圆”,更是潜藏了极大的深意,也感动了无数的心灵。

弘一大师的一生的作品很多,他的事迹被记录下来的也是非常多。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好好的去寻求和探索。


心智无碍畅游虚空


每次读起李叔同《送别》 ,总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这种心情还真难以形容,这是李叔同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母题。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重要的组 成部分。



《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河边分手、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但《送别》以短短的一 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特殊声音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离别的无限愁涨,成为中国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确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 目前已有的资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也许《送别》并不 是为哪个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李叔同的《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  



写在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画面;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心灵悲慨;第三 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 ,而感悟到人生之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头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 ,一切仿佛都是虚幻的感觉,深藏着顿悟出世的暗示。



《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 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李叔同的《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要出家离走的前景。



但不知道为什么,我读和听这首歌,总是感觉人生虚无缥缈,分别就像永久的分离,莫名的忧伤涌上心头,淡淡的思念挂上心头,无穷无尽和无边无际的宇宙让人觉得人类太渺小,叹息人生短暂苦难多。


历史的循环


每每听到《送别》或者拉起这首曲子(小提琴),都使我勾起深深的怀旧,深深的叹息,深深的感动,不禁想起自己年少时的轻狂不羁,更怀念起歌词主人一一弘一大师李叔同。先生出生于天津,家族世代经营盐业,开设钱庄,家世显赫,可谓津门巨富。他的父母信奉佛教乐善好施,因此他从小耳濡目染,且饱读诗书聪慧过人,字好文华,成年后,关心国事的李叔同思想进步,开办过文学社团,着墨并出版过大量诗歌剧本。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更开阔了视野,回国后在天津、上海、杭州等地任教,专事音乐,其间创作《送别》不朽之词作。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送别》,曾被八十年代著名电影《城南旧事》选作主题曲,在中国传唱了几十年,经久不衰。《送别》不涉教化,清新淡雅,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有机结合,堪称完美,大众垂青。语言精美,感情真挚,词境深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百感交集,引起万千共鸣,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染力和时代感,如此这般,弘一大师的心血之作读来上口入脑融心怎能不泪流满面呢?!



闲庭信步206252415


犹记得当时年纪还小,你爱谈天我爱笑。

并肩坐在教室里,摇头晃脑一起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彼时还不识愁滋味,只觉得曲调悠扬、歌词婉转,异常动听。


看不懂两鬓风霜的老师眼角泛起的泪花,听不懂哽咽嘶哑的歌声下隐藏的黯然。


然后我们就一天天长大了。


我们和童年的自己告别,和少年的自己告别,和青年的自己告别,终于有一天,来到了中年。


身边的人早已不是当初的人,镜中的人也已不是当初的自己。


我们很少想起这首歌,也很少想起曾经的自己。


遍地鸡毛的生活里,谁还记得年少懵懂时一起牵着手唱过的歌呢?


日子平静地,如水一样地流过。


突然有一天,你在电视里看到有个清瘦的中年男子,安静地站在那里。

熟悉的曲子响起来,他低垂着眉眼,无比虔诚地唱起这首歌。


记忆的闸门打开,潮水一般向你涌来。


你看到年幼的自己,依偎在还很年轻的父母怀里,开心地指着天上的风筝,笑。

你看到青涩的自己,偷偷写了小诗,塞到那个令你现在想起似乎还会心跳加速的人的书里。

你看到害羞的自己,却在毕业那一天,喝的酩酊大醉,和大家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


而电视里的那个人,突然开始失控,哽咽,泣不成声。


你捂住脸,用力地哭出了声。


碧桃花下美人过


有一天和女友在会展中心逛展品,走到一处展位的时候,他们在放这首曲子,顿时浑身起鸡皮。女友当时在挽着我的手,感受到了我的变化,问:你怎么起鸡皮了?我说没什么。她想了一会说,哦!我知道啦!你是不是听到这首音乐觉得感动。我“嗯”了一声。现在早和她分手多年,但还想起那个瞬间……


叶梓风云


这是我母亲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歌。听到就想起母亲,泪水就止不住的流下。我有时一人独自去母亲的墓前,用手机反反复复的放这首歌,虽然她听不到,但此时此刻,在歌声中,仿佛母亲仍与我同在。弘一法师这样的大师再也不会有了,但他所作的这首歌词将留芳百世。


深泉116


我也读到这里时我也会流泪,这句诗包含着太多太多,长亭外,古道边,这句不知你们会想到什么嘛?我想到的是这些都是我族繁华的证明,都是我族伟大的痕迹。而芳草碧连天就是急转直下,说明这些已经过去,一切变得萧条。场景带入的话,你能想象的到一个人站在这样的地方,不知去往何方。一般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当第二遍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站在那里,又将去往何方。

接着就是自从大难平地起,烧杀掳掠奔他乡。我们就能想到作者站在那里是因为逃难。

我们的民族自从周朝以来就遭受着蛮族的窥伺,使得我们脚下的这片大地几经繁荣衰败,为此失去的生命不知凡几,而生不如死的古人先辈如天上的星辰之多。

我们的文化底蕴举世独尊。我们的文明也几经灿烂,可就是这样还是被外地欺辱,到了作者那代只能在平地起的大难下奔他乡。

可是,作者也是谁的孩子,也许是谁的丈夫,更也许是谁的父亲。在这个国破家灭的时刻,现在这曾经繁华,如今荒凉的地面上,去选择去往何方。


宋云衫


朴树曾在某音乐节目录制现场唱一首歌时突然情不自禁,嚎啕大哭。他说:“如果歌词是我写的,当场我死那儿都可以。”到底是哪首歌这么有魅力?就是这首《送别》,词作者是李叔同,即一代高僧弘一法师。


(一)关于《送别》这首词

李叔同:字惜霜,号叔同。民国五年入杭州定慧寺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多才多艺,编歌演剧、作画治印无所不擅,又精通数国文字。诗好作长短不齐之句,著有《弘一法师文钞》。诗作奇趣洋溢。词风豪放婉约兼具。

林语堂先生这样评价:“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送别》(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长亭是送别的代名词。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古道烘托出了送别的悲凉之境。

“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芳草碧连天, 草色连向天边,人却海角天涯。目送友人远去,已经看不到背影, 表明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读来怎不让人无限惆怅。


(二)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读了这句诗词,又想起了《神雕侠侣》中爱而不得的郭襄。


最后在华山之巅,看着杨过携着小龙女下山,她终于忍不住,风吹花落泪如雨。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爱上一个人,只需要一瞬间。可忘记一个人,却需要一辈子。

后来襄阳被攻陷,父母双双殉难。郭襄便带着倚天剑,骑着小毛驴,开始浪迹天涯,四处追寻杨过的踪迹。


她去终南山,终南山古墓长闭; 她到万花坳,万花坳花落无声;

她下绝情谷,绝情谷空山寂寂; 她回风陵渡,风陵渡凝月冥冥。

终其一生,她都没能忘记风陵渡口的那场相遇,还有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我走过山时,山不说话; 我路过海时,海不说话; 小毛炉滴滴答答, 倚天剑伴我走天涯。 大家都说我因为爱着杨过大侠,才在峨眉山上出了家。 其实我只是爱上了峨眉山上的云和霞, 像极了十六岁那年的烟花。


人们在面对离别时,感情是多么的相似,同样的失魂落魄,同样的痛彻心扉。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听过一段话: “有一天你会发现,删掉的人可能曾经有过几百页的聊天记录,街上碰见了也不打招呼的人,可能曾经也整天腻在一起。 身边的人总不断更替关系,有时候断得悄声无息。 其实人都差不多,新鲜感和热情消失得很快,有人离开也会有人来。”


事实正是如此,你以为能陪伴你一生的人,最后却意外地在中途下了车,头也不回地留下你一个人在原地,孤独地眺望着风景。 你和他(她),也自此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雨霖铃·寒蝉凄切
【作者】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不同的诗词,相同的悲伤,从古至今,我们国人都是那么重情重义,义薄云天,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传颂千古的作品,感人至深。这些宝贵的文化作品,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珍惜人世间所有的美好情感,让人生更加充盈丰盛!

我是水木霖霖,既有体制内工作经验,又有创业经验,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带来超实用干货,一起成长进步!

水木霖霖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伤感很不舍的别离!人活世上,就得面对越来越多的离别。

伤感的是,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不舍的是,不能在彼此身边陪伴,不能随时约会,不能江湖救急,不能伸手拥抱。

有些重逢,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还有些人说了“再见”,可能一辈子就不会“再见”。

无论是哪一种终结,隔在“重逢”与“离别”之间漫长岁月里的是“想念”。

离别的滋味有多复杂,想念的滋味就有多五味杂陈。

你的心里是否有一个想见却不能天天见,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呢?

今天,此时,此刻,你在想念谁?






白衣铁手


读一首诗歌,读一篇文章,能够令到读者泪流满面,一定是作品里面表达的情感或者描写的场景,引起了这个读者的共鸣。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这类直击灵魂的佳作相当的多。

先说提问者说的这一句。这句诗节选自李叔同先生的作品《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草碧色,水绿波,南浦伤如何?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情千缕,酒一杯,声声离笛催。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知道这首诗歌的人,大多数可以记忆到“夕阳山外山”。这首送别诗的创作背景,本身就自带悲剧BGM。李叔同年轻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圈,号称天涯五友,其中一人名曰许幻园。李叔同得到此人许多帮助,后来李从海外留学回来,震惊的发现好友家族已经破产,好友许幻园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和他挥手作别,当时据说连门都没有迈进去,只是在门口打了一个招呼就消失在雪地之中。后来黯然神伤的李叔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如此美好的景色,却是伴随着离别的伤感,这种烟花绽放之后的寂寞情怀,很容易让人泪洒别途。而李叔同看尽人间风流,最后遁入空门,成为律宗最后一位大德,生命以“悲欣交集”四字绝笔落幕,让人喟叹不已。

当然了,这首诗歌之所以广为流传,除了歌词本身写的好,选用的曲子也是大家手笔。我们现在听到的这个版本的送别,作曲者乃是世界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他的《新世界交响曲》可是响彻大江南北的音乐作品。

接下来铁锤选几首我认为饱含真情的作品,选取其中一些句子和大家一起欣赏。

第一段句子: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结尾的句子。看似平淡无奇,但是当你读完这个这篇故事之后,再来品味,就是另外一番滋味在心头。《孔雀东南飞》可能是古代描述婆媳矛盾最出名的诗篇了吧。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贤惠貌美,只可惜永远入不了婆婆的法眼,最后懦弱的焦仲卿迫于母亲的压力和刘兰芝离婚,刘兰芝不愿再嫁: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焦仲卿听说心爱的妻子投河自杀,生无可恋: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等到两口子全部死掉了,这两家人又请求一起合葬。最后在他们的坟墓周围种植了松柏和梧桐,他们的枝枝覆盖,叶叶交通,就好像一对热恋的情人拥抱在一起,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再把他们分来。最后出现了这一对苦命的鸳鸯鸟,他们的歌唱让行人止步,让寡妇彷徨。

有心之人读到这里,一定会心有所动。既同情女子的结局,也恨男子的柔弱。就像林志炫在一首歌里撕心裂肺的高唱:

我如果能尽情将感觉呐喊
含泪问少了你今后我怎么办

那现在身边会不会还有你作伴

可惜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如果,所以最后能看到和听到的,只是一从缠绵的树林和鸳鸯的悲鸣。

《孔雀东南飞》,有情人难成眷属,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二句。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这个是李密《陈情表》里面的句子,说的是李密小的时候,家境衰落,体弱多病,父亲早亡,母亲被迫改嫁。只有年迈的祖母和自己相依为命,而祖母也常常抱病在身。这种艰难的处境,如果有阅历的读者看完,把自己置身到李密的位置设身处地想一想,真的是悲从中来。人生充满了艰辛和不幸。以铁锤在传媒领域的采访经历,亲眼见过一些堪称赤贫的家庭,至今想起都心酸不已。见别人艰难,可洒一捧同情的眼泪。

第三句。

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这是我读过的思念亡妻的文学作品里,最让我感动的,苏轼写亡妻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梦中才能于心爱的妻子一见。归有光又是一种情愫。妻子活着的时候,给小小的项脊轩带来了欢乐和温馨,妻子死后,归有光常年在外,不再回老房子常住。偶尔一回家,发现妻子去世那一年亲手种植的枇杷树,已经亭亭如盖了。这种物是人非的感觉,这种对爱人思恋的感觉,借由一株无声的枇杷树表达出来,真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铁锤每读到此处,都会心如刀割。动人春色不须多,伤心的文字也不需要嘶吼才能感动人。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话虽残忍,却道出真谛。看看那些让人流泪的故事,哪一个不是遵循着这样的逻辑。铁锤认为,看悲剧不是单单让你伤心流泪,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让你流泪之后,珍惜现在的美好,知道什么东西最可贵。

中国的文学瑰宝太多,简单选择几首,与各位共赏。如遇知音,何其幸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