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鑑定方法及心得

宋代瓷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繁榮昌盛的時期。現時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佈於全國170個縣,其中有宋代窯址的就有130個縣,佔總數的75%。陶瓷史家通常將宋代陶瓷窯大致概括為6個瓷窯系,它們分別是:北方地區的定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和磁州窯系;南方地區的龍泉青瓷系和景德鎮的青白瓷系。這些窯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區使用原材料的影響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國時代的政治理念、文化習俗、工藝水平制約而具有的共同性。

宋代瓷器鑑定方法及心得

1、從胎體上鑑定宋代瓷器:宋代瓷器從胎釉上看,宋北方窯系的瓷胎以灰或淺灰色為主;南方窯系的胎質則以白或淺灰白居多。

宋代瓷器鑑定方法及心得

2、從釉色上鑑定宋代瓷器:宋代人除改進了石灰釉的配方外,還發明瞭可以使釉層濃厚的石灰鹼釉。只有在景德鎮窯燒出了影青瓷,汝窯燒出了“釉質瑩厚如堆脂”的青瓷,龍泉窯燒出了青翠欲滴的梅子青瓷器後,“如冰似玉”才真正在瓷器身上得到了體現。此外,鈞窯燒出燦如晚霞的乳光釉等等。

宋代瓷器鑑定方法及心得

3、從造型上鑑定宋代瓷器:從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形較之前代更為豐富多彩,幾乎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碗、盤、壺、罐、盒、爐、枕、硯與水注等,其中最為多見的是玉壺春瓶。總的說來,民間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樸實、經濟耐用;而宮廷用瓷則端莊典雅、雍容華貴。最能反映皇家氣派的是哥、官、鈞、汝與定窯口燒製的貢瓷,最能體現百姓喜樂的是磁州、耀州窯口燒製的民間瓷品。

宋代瓷器鑑定方法及心得

4、從裝飾上鑑定宋代瓷器:宋代瓷器的裝飾手法大大超過唐代。除利用釉色的變化來裝飾外,還大量運用印花、刻花、剔花、劃花、畫畫、剪紙漏花等技術。宋代瓷器的紋飾題材十分豐富。最常見的有:花卉:有蓮花、牡丹、石榴花、萱草、梅花等。動物:有龍、鳳、魚、鴛鴦、鶴、鹿、兔、犀牛、鴨子、飛鳥、虎等。人物:童子、仕女、觀音等。器物的間飾與邊飾花常見的有回紋、卷草紋、曲帶紋、蓮瓣紋、蕉葉紋、錢紋、圓圈紋、水波紋、雲紋等。

宋代瓷器鑑定方法及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