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武汉日记:要跻身一流城市,武汉不能再有“瞎指挥”

叶青武汉日记:要跻身一流城市,武汉不能再有“瞎指挥”


叶青武汉日记:要跻身一流城市,武汉不能再有“瞎指挥”

叶青武汉日记

叶青武汉日记:要跻身一流城市,武汉不能再有“瞎指挥”

叶青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


叶青武汉日记:要跻身一流城市,武汉不能再有“瞎指挥”

盘古智库是一个最前沿的智库,很荣幸,我搭上了智库的第一班船。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思考,时有收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方方面面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治国理政将会有新的重点——国民健康保障。希望我的武汉日记对大家研究此问题有所裨益。

——叶青


非常时期,武汉成了全国人民挂念、祈福的城市。封城后,武汉人民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 武汉在发生哪些变化?

叶青是一位定居武汉40年的市民,也是一名学者和官员。在过往多期的专栏文章里,叶青实时记录了很多观察和亲历的事件,并提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深受读者好评。

这将是一份宝贵的史料。感谢他,我们得以更真切地感知到武汉疫情全方面的进展。让我们一起为武汉加油!

本文系叶青撰写的“要跻身一流城市,武汉不能再有‘瞎指挥’”,文章首发于“正和岛”微信公众号,经作者授权,转载至盘古智库专栏“叶青武汉日记”。


疫情之后,武汉会跻身一流城市吗?


写下这句话,我首先要回答的是:会!一定会!


武汉封城已经过去整整60天。


与1月23日的情况相比,作为“老武汉人”,我用“天壤之别”“生死之别”来形容。


1、武汉封城60天,经历天壤之别


60天以前,微信上的视频,满是哀嚎的医院,崩溃的医护人员,拥挤的超市,无效的措施……


当时,我与大家一样,都在思考一个不能回避的痛苦问题:这只“黑天鹅”会不会砸在我的头上?我还能够活几天?我还有多少事情没有做完?


现在,60天的抗争,武汉终于从封城走向有序有限的开城:


地铁工地、汽车工厂复工。


过江大桥恢复正常通行。


经过三道关100人可以进超市。


居民可以下楼散步。


市外工人可以凭工作证明、健康码进城。


交通枢纽在大面积消杀,准备迎接乘客。


援鄂医疗队撤离了1.5万人左右。


这些变化说不完,道不尽,但是,即使你不听市长的话,一定要听钟老爷子的话——五一之前,不要乱跑。


为什么说通过这次磨砺,武汉会成为一线城市?因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郭沫若在《凤凰涅槃》中说:


500年一次,当凤凰的生命快结束时,便会集梧桐枝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2、武汉凭什么跻身一流城市?


2017年,时任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同志提了一个建议:在百万校友资智回汉的同时,再让武汉的专家给武汉的大学生讲武汉,让大学生留下来,大学可以开设《认识武汉》公选课。


于是,十位专家组成讲师团。我的题目是《武汉:机遇之城》,通过我四十年在武汉的思考给学生讲讲武汉,已经讲了四个学期。


讲课中,我归纳了武汉的六大优势:区位、科教、产业、生态、文化、改革。现在,我会加上历史、磨砺,增加到八个方面,来给大家解读武汉为什么会跻身一流城市?现在没有成为一流城市,是因为政策的不充分。给点阳光武汉就会灿烂。


一是历史优势


从盘龙城开始,武汉有3500-3800年的建城历史。


最早记载“武汉”之名的是明万历元年(1573年)姚宏谟的《重修晴川阁记》。“武汉之胜迹,莫得而观其游焉”,这是文献上第一次出现“武汉”一词。


明清之际,中国有四大名镇,这是500年汉正街的源头。即江西景德镇(瓷器)、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河南朱仙镇(版画)。


建国后,毛泽东共度过了27个生日,其中竟有三次生日在武汉度过,主席每次到武汉,都下榻东湖宾馆,共有48次。


建国后,武汉是仅次于北京,毛泽东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堪称“南方中南海”。


现在,“世界七届军运会+武汉抗疫保卫战”再一次让武汉成为世界瞩目的城市。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关键是这不是最后一次。武汉会有更大的辉煌。


二是区位优势


看看这张图,就知道武汉的区位优势。到中国重要城市都在1100公里左右。关键是京广线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枢纽。

叶青武汉日记:要跻身一流城市,武汉不能再有“瞎指挥”

因此,武汉的发展与否,就是中部崛起的标志,而中部崛起了,中国才能够真正崛起。


2003年我当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一直呼吁,给湖北派来最有水平的省委书记,给武汉派来最敢创新、最善于创新的市委书记。


武汉必须独立地发展,因为武汉距离四大经济区都在一千公里以上: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靠别人是靠不住的。长沙往广州靠、合肥往上海靠。武汉的分量不亚于一座直辖市。这一点中央领导一定要注意。


借此次“武汉保卫战”给武汉更多的机会吧!武汉人不会让中央失望的。


三是科教优势


截止2018年年底,武汉一共有84所大学。7所211大学,其中在校研究生有12.7万人,大学生数量在110-120万之间。武汉是新一线城市中高校数量最多的城市。


武汉不仅高校数量多,在科技研究上的建树也非常高。


单从2018年来看,武汉科研机构就超过110个,中国科学院院士3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有36人。这些都让武汉在综合实力竞争中名列前茅。


一个地方的大学多不多,关键是看学科门类。武汉连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中医学院、体育学院都有。最遗憾的是差铁道学院、外语学院。而武汉的铁路桥最多,历史最悠久。


四是产业优势


除了商业中心之外,武汉是一座钢铁城市。张之洞时,汉阳钢铁厂的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6%。


武汉长江大桥,让武汉成为世界级的“造桥之都”,武船让武汉成为不靠海的造船中心。武钢的销售仍然是武汉的前五名。


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米七轧机”落户武钢,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引资项目,技术来自于西德和日本。


上个世纪90年代起,武汉成为汽车之都、光电子之城。最近五年,武汉成为生物医药基地、国家级存储器基地(芯片之都)。


武汉的地图显示,武汉的南北长、东西短,像一个窈窕淑女。


如果中央同意我们把靠近武汉“东西”的鄂州、团风、汉川等纳入武汉的话,武汉一定会成为膀大腰圆的壮小伙子。


那样的话,武汉就会西有天河机场,东有世界第四的顺丰快递机场。这也是因为武汉是中国的地理中心,运输半径最小的缘故。


五是文化优势


据说,孔子来过武汉。大约在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当鲁国大司寇时,因不满鲁定公不重祭祀大礼,去周游列国,宣传“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谋求各国对他的重用。


一天,一条发源于大别山的河流又挡住了去路,由于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孔子一行踌躇岸边,忽见河上游田野中有俩人劳作。于是孔子吩咐门生子路前去探询,不料这二人却是楚国的长沮、桀溺大隐士。


这就有了在元代被称为“问津书院”的地方。


武汉是古琴的故乡。在汉阳龟山脚下有古琴台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动人故事。《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这个故事涉及到两个人,都是湖北人。俞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钟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汉剧却是京剧形成的基石。戏剧界一直说:“京汉同源。”意思是京剧和汉剧原本同宗同源。


经过专家们的分析考证,京剧的确是在汉剧和徽剧的基础上,结合了秦腔、昆曲等地方剧种的特质和优势逐渐发展而来的。


六是生态优势


2019年年初,武汉市耕地河湖休养生息实施方案(2016--2030)晒出“水资源家底”,显示武汉水资源在全国领先。


武汉市水面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水域面积率居全国各省会城市之首。


全市列入保护目录的湖泊166个,湖泊数量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规划保护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水域蓝线控制面积867.07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域面积的41%。而南京的水面面积在11-12%左右,北京就不用提了,更低。


这就是“大江大湖大武汉”。


两江三镇百湖,把武汉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拉开,空间无限。


因此,国内外的企业家到武汉投资,会有很好生活环境。不是住江边,就是住湖边。


七是改革优势


从2017年到2018年3月20日,441天,武汉成为网红城市、改革城市,具体形成了十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1)动真碰硬全国率先向“新衙门作风”宣战。“新衙门作风”,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2)“红色引擎工程”创基层党建全国品牌。八大工程。


(3)“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努力打造党政机关服务最优的城市。


(4)全国首创“网上群众工作部”高效回应群众诉求。


(5)首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


(6)首创成立招才局、科技成果转化局。


(7)“三乡工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武汉样本”。


(8)探索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


(9)打造新民营经济集聚地。


(10)调研选拔百名“狮子型”干部。


八是磨砺经历


磨难是最好的老师。“多难兴邦”,也“多难兴市”。


通过这次疫情,可以肯定地说:武汉不再有公开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瞎指挥,一露头就会被干掉。李文亮、张继先等医生以各种方式告知实情,没有效果。


四大院士提出治疗方案,中央指导组全盘采纳,可是执行不力。即钟南山院士说肯定会人传人;李兰娟院士说一定要封城;张伯礼院士建议分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发烧者、密切接触者四类,中西医结合;王辰院士建议建方舱医院。


张欧亚记者呼吁“赶快换帅”,终于在2月13日换;武汉嫂子标准“汉骂”,狠狠打击想当然的团购;楼上居民对孙春兰副总理的“假的,假的”的汉喊,揭开了形式主义的面纱。


我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一下瞎指挥。不懂医疗的人当卫健委主任,真的会害死人的。我建议,各省要有专门分管卫生的副省长,替代中央派来的金融副省长,而不是一个副省长管文教卫体。各级卫健委主任要正宗医学专业的。


据说我的这条建议被全国政协信息局采纳,肯定会继续往上报。这就是任正非说的,要让听得到枪声的人指挥战斗。否则我们真的不放心。


3、武汉一定会变的!


武汉肯定会记住这次血的教训,努力把武汉这座城市建设成为最健康的城市。


卓尔集团、汉商集团,已经进入大健康产业了。


我在40多场直播中一直强调,企业家的投资可以在三个领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健康保障。通过此次抗疫,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一定会加大对健康的投入。


武汉人一定会更加文明、更加讲卫生,会更加爱惜得来不易的生的希望。


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被去除。要推广小蓝鲸的双筷制;坐电梯不要拥挤;不要再按关门键,电梯里1楼键与关门键按得最多。而你不按关门键,电梯也会自己关门,这是我十年前在英国看到的。


武汉人一定会更加尊重其他城市,与他们更好的合作。因为来自各省各市的344支医疗队、42600多人,为武汉、为湖北拼过命。


武汉人一定会以更加创新的方式推动发展。


历朝历代都希望武汉创新,包括孙中山、毛泽东,现在的领导也一样。武汉要沿着2017、2018年的改革思路坚定地改下去,也希望国家发改委能够把中国的第二十个新区的指标送给武汉。


其实这次武汉保卫战,也是不断创新的结果。建国70年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巨大的疫情,武汉所有的抗疫战术,都是专家、指导组研究的结果。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套路出牌,会死多少人,我都不敢想象。


60天过去了,如果23日同时封城、封小区、封超市,情况会好多了。


如果王辰院士能够早十天到武汉,提出方舱医院的构想,情况也会好多了。可惜,“如果”只是如果。这些武汉战法,正好让那些处于水深火热的欧美人利用。


60天,武汉连续5天的零。离解封不远了。


希望不再有70天的总结文章。■


叶青武汉日记:要跻身一流城市,武汉不能再有“瞎指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