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3月21日,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

特朗普名下至少四家酒店關門,三家酒店裁員,在華盛頓的國際酒店入住率只有5%......

特朗普終於承認,自己集團的酒店和俱樂部遭到了重創,或許會接受政府資助。

當然,這隨機招來一片非議:

  • 自己資助自己?
  • 空出來的酒店可以做隔離點了;
  • 這就是美國人自己選舉出來的總統;

這段時間,隨著美國疫情爆發,特朗普格外受到關注。

本國民眾等著他的防疫新政策,以往“稱兄道弟”的國家等著他援助。

可結果呢?

全世界都在求助中國,中國也在盡力幫助全世界,截止到目前已經援助了82個國家和國家組織。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一、“我最瞭解病毒”

一開始,他直言自己是最瞭解病毒的人。

  • 加州疫情開始嚴重時,他說自己一點兒都不擔心,會繼續舉行集會;
  • 美股第二次熔斷時,他在發表電視演講之前罵了一句“F**k”;
  • 面對提問,他兩次怒懟CNN“假新聞”、“你是糟糕的記者”;

美股在10天之內4次熔斷,連巴菲特都驚呼:我活了89歲也沒見過這個場面......

於是,他忙著拯救股市,甚至髮狀態直言:祈求上帝保佑美國。

這一刻,全世界看到了這位73歲老人的脆弱

所以,種種細節表明,他不可能不慌。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特朗普推特

還有不斷增加的確診數字,不會騙人。

和他握手、吃飯的人都確診之後,他還是不接受檢測,只是帥氣地擺擺手說“不擔心,不擔心”。

後來,他終於願意接受檢測

檢測結果呈陰性後,他出現在會議上,臉都快要笑出了花。

他戴著帽子顯得溫和、低調了不少,還直言“不正常,我就不會在這了。”

人前假裝淡定,心裡肯定害怕極了。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二、在疫情簡報會上睡著,美國網友徹底炸鍋

是的,他在聽取會議上睡著了。

這件事讓全世界都驚訝,更是讓美國民眾憤怒,感覺他一點也不關心大家的生命安全。

於是,忍了很久的網友們一個個跳出來:

  • 他不是感到無聊,是他的小睡時間到了
  • 在省錢和救命之間他做出了選擇,眾所周知,他為了他的富豪朋友做出的選擇
  • 這個主題超出了他的理解能力,他跟不上。他腦子裡只有種族主義跟這個沾邊;

還有人假裝替他解釋,“我多累啊,就不能讓歇歇嗎?”

真是一場大型迷惑現場。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這可能是他第一次在會議上睡著,還不幸被拍到。他覺得委屈,民眾覺得悲涼。

起初,紐約州長直言“確診量少是因為檢測落後。”狠狠打了他的臉。

現在,全美開始擴大檢測。但因為試劑盒緊缺,美國富人先檢測,這讓很多沒錢的普通人根本沒機會檢測。

特朗普表示:可能這就是人生吧。

不知道普通民眾聽到這句話,心裡有多少心酸和悲泣。

而另一個實事是,特朗普已經提前鎖定了美國共和黨提名,真不知道接下來的投票選舉會發生什麼?

畢竟雪崩之前,每一片雪花都在勇闖天涯。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三、私改演講稿“中國病毒”,被世衛組織提醒“小心用詞”

他不止一次地說“中國病毒”這四個字。

後來,世衛組織緊急項目負責人邁克爾·瑞安針回應:

2009年(H1N1)流感始於北美,我們並沒有把它稱作“北美流感”......病毒無國界,我們在語言使用上要小心。

本以為他會改變,卻不料本性難移。

3月19日,白宮記者會上,《華盛頓郵報》攝影師伯茨佛爾德(Botsfold)拍到,特朗普私下把演講稿中的“冠狀病毒”,改為“中國病毒”

這個操作被曝光,除了讓我們憤怒,還有無語和尷尬。

他甩鍋不成功,還惹來更多的非議。

甚至連此前猛踩中國的《紐約時報》都開始改口說:“中國為西方爭取了時間 ,西方卻白白浪費了。”

所以,一定要相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川普演講稿

四、對自己很滿意,態度經常180度大轉彎

他帥氣地給自己打了滿10分

可截止到目前,有近20萬美國民眾簽名請願NASA,希望可以把他送上太空,並留在那裡。

這個請願從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時,就誕生了。

4年來,越來越多的民眾表達同一個心願,這足以說明他在民眾心中的威信力下降。

此前,他說媒體誇大報道,只會增加民眾恐慌。

現在,他說自己早就知道新冠肺炎是大流行病。

既然早就知道,什麼還不提前做預防呢?

即便一下子做不到“封城”,如果在美國爆發流感時就提高警惕,也不至於成現在這個樣子。

他其實什麼都懂。

一方面能做的非常有限,因為美國各州並不想聽聯邦zf指揮,各管各州。另一方面缺乏真正的行動,經常是“昨天大罵,今天讚賞”的態度。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思考

有一個特別形象的比喻:

美國現在像一隻鴕鳥,腦袋埋在沙裡,屁股的美股還在燃燒、熔斷。

不知道美國民眾怎麼想,反正很多旁觀者乾著急。

昨天《紐約時報》發出了一份警告:如果再不加控制,美國一天內或許會新增50萬確診,峰值會在5月份到來。

這種情況太可怕了。

畢竟隨著一批批援鄂醫療隊撤離武漢、國內越來越多的復工,中國已經跑贏了這場戰“疫”的上半場,但只要病毒沒有被徹底消滅,我們還需要陪跑下半場。

不只是捐贈物資和派出專業醫療隊,而是需要時刻防範,特別是輸入性病例。

這也是祖國媽媽真正在踐行“命運共同體”,不只是喊口號式說人權。

不知道特朗普是否還記得157年前,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講:

“a new birth of freedom --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要使這個國家在上帝的庇佑之下,得到新生的自由--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從地球上消失。)

“民有、民治、民享”簡簡單單的6個字,卻是一份很大的責任。

這一刻,73歲特朗普的艱難和脆弱

總結

這次全球疫情大爆發,像是一面子照妖鏡。

除了檢測出各國zf的管理水平,更能看出國外人的嘴臉都是什麼樣。
作為個體,以前我覺得這樣的國際事情距離自己很遠。

但這次疫情讓我感受到,即便是普通人,也身在其中。一個人要面子可以理解,但無視現狀、狂妄自大很可能是一種自卑的表現。
城市和國家都由人組成

一個人代表不了國家,但某一類人多了,那就是國家的樣子。

希望特朗普也會轉頭看一看普通民眾,檢測不再是有錢有勢人的特權。

希望他為全球疫情的防疫,作出真正的行動。

and夏小麥:每天進步一點點,堅持帶來大改變。青春不老,我們一起變更好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