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列入"黑名單"的6種零食,你家孩子常吃的,有幾種上榜

健康是一切的基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長大,多吃健康食品,少吃零食。

生活在現代社會,溫飽問題被解決,能否吃的健康成了代替"溫飽問題"與吃相關的大問題。

我們家長想讓孩子吃的健康,給不給孩子吃零食、怎麼給孩子吃零食成了大家都關心的課題。

一、要不要全面禁止孩子吃零食

如果家庭中的成員均能做到不吃零食,也不買零食,還能夠杜絕親朋好友不給孩子買零食,讓孩子接觸不到,就應該能夠做到全面禁止孩子吃零食。

如果有其中一樣做不到的話,就很難禁止,零食口味的設計都是極度迎合孩子的口味偏好的。

只要孩子吃過,就會還想吃,在超市這些場景孩子就會想要買。

如果人為的嚴厲禁止,極度的匱乏反而會引起極度的慾望,反而有節制的給孩子供應一些健康的零食是"疏通"的做法。

兒科醫生列入

二、給孩子供應零食應該遵循什麼策略

絕大部分家庭都杜絕不了孩子吃零食,那麼家長們更應該關心的是應該給孩子吃什麼零食,吃多少比較合適。

零食和正餐應該遵循28原則,零食的佔比不應高於20%,這是上限。

如果超過這個比例家長就應該注意,肯能會影響到孩子長身體。

畢竟零食多數是"光熱量"食物,佔著孩子的胃,卻只提供熱量,其他對身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基本沒有,這樣孩子成長中需要的營養就會不足。

三、哪些零食不應該給孩子吃

兒科醫生列入"黑名單"的6種零食,看看你家孩子中招幾樣。

1、 蜜餞類

蜜餞類零食口感非常濃烈,比如話梅。

我們小時候吃過的"唐僧肉"也屬於這一類,是由一些果子用高鹽高糖加上很多香精等添加劑醃製而成。

在醃製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致癌物質,和醃製鹹菜的過程類似,我們都知道鹹菜不宜多吃。

蜜餞類零食也不應該給孩子多吃,如果可以儘量不要提供這類零食給孩子。

而且蜜餞類食物也是一種高糖、高鹽的食物,進入胃中代謝時不僅不能提供維生素,還會消耗掉大量的維生素B。

兒科醫生列入

2、方便麵

方便麵不能多吃的原因是,它純粹是"光熱量"食物,而且不像一般零食量少。它

基本上吃一碗方便麵就等於一餐的量,就是一餐缺少維生素、蛋白質、纖維等有益成分的只提供熱量的飯。

方便麵還有很多添加劑和防腐劑,鈉含量也比較高。

孩子的消化系統本來就不夠成熟,方便麵吃的多了會增加腸胃負擔,家長們儘量不要給孩子吃。

3、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之所以能夠"膨"起來,多數是增加了"膨化"添加劑。

這種添加劑可以讓食物油炸的時候更蓬鬆,口感更好,

但這類添加劑多數含有金屬元素,吃的多了甚至可能引起孩子的慢性中毒。

但膨化食品屬於零食中比較普遍,佔比比較高的一類食品,很難杜絕。

但家長要儘量控制住量,還應該檢查食品含有的成分,如果是"爆米花"類純高溫造成的膨化則可以多吃一些。

兒科醫生列入

4、果凍

家長們應該都知道不要給3歲以內的孩子吃果凍,一般果凍的包裝紙上也會有類似提示,這是因為果凍可能會有吞嚥風險。

孩子還小時,對吞嚥不夠熟練更是如此。

但大一些的孩子也應該少吃果凍,為了吸引孩子,果凍一般顏色非常鮮豔,添加了很多色素,味道多數是各類香精勾兌,毫無營養成分。

兒科醫生列入

5、飲料

給孩子最好的飲料是純牛奶和酸奶,其他的飲料多數不適合孩子喝,比如碳酸飲料,因其含有大量的磷酸,會影響孩子體內鈣物質的吸收。

經常喝的話也會腐蝕牙齒,增加孩子患齲齒的幾率。

還有奶茶,高糖高熱量,含有各種香精、色素、反式脂肪等,不適合給孩子飲用。

還有一些乳酸菌飲料,打著益生菌的旗號,其實也是高糖高熱量,長期飲用增加肥胖幾率。

兒科醫生列入

6、奶糖、巧克力、蛋黃派等

奶糖、巧克力中真正使用乳脂/可可脂的佔比很低,特別是給孩子吃的這類零食多是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首先會危害人的心血管。

儘管孩子年紀還小,但如日積月累,也會造成不容忽視的損害,其次長期食用反式脂肪影響情緒。

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攝入反式脂肪酸較多的人會出現意識受損,導致情緒邊界模糊,從而更容易引起情緒失控。

在選擇此類零食時一定要選擇食用非代脂成分的,價格雖然高一些,但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