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為什麼說自己是龍的傳人?先民們為什麼選擇龍做為圖騰?

飛翔的春燕


龍是傳說中的有鱗有須能興雲作雨的神獸。

在原始社會,人類每天跟大自然做鬥爭,各種猛禽、猛獸和毒蟲包括蛇,都是人類的勁敵,人在它們面前羸弱到一不小心就會丟掉小命。因為,那時還沒有嘗過百草的人,也不知道用什麼草去敷傷口或熬湯喝。

人類學家做過調查,每1000人中,就有390人害怕蛇,人類對蛇的恐懼到了骨子裡。古人對蛇有種很微妙的情感,既害怕被它吃掉,又崇拜它咬誰一口就能致誰死亡的力量,又愛又恨的。有那麼一個膽兒正的原始部落嘗試著崇拜蛇,以蛇為圖騰,希望蛇能給自己以無比的力量,壯大自己。或許是心理暗示的原因吧,此後這個部落竟然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起來,相繼吞併了其他部落,並把對手的代表性動物也拿過來,融入到自己的蛇圖騰,給蛇添加了鷹爪、牛角、鱷魚腿等等部位,最終成了龍圖騰。這個以龍圖騰為是的民族,就是華夏大地上的漢族,人們以龍的傳人自居並引以自豪。

無獨有偶,在古希臘,龍跟蛇的親戚關係也很明顯,古希臘文中的“龍”跟“巨蛇”是同一個單詞,通常指擁有超自然力量,長得奇奇怪怪的蛇。

在歷史的長河中,世界上有不少的曾為人類文明作過傑出貢獻的民族消亡了。而中華民族雖歷經五千年的磨難與嚴酷鬥爭而日益繁榮、強大,就是因為她有一個整體的光輝形象,有一個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龍起著維繫和向心的作用。龍文化為人類文明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希望每一箇中國人都成為一條中國龍。


火車頭loco


5000多年前,中華民族三大人文始祖黃帝、炎帝、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大戰之後,黃帝會盟諸部落,合符釜山,一統天下,定都涿鹿,實現了中華民族第一次大融合、大統一,形成了“以和為貴”為中心的中華合符文化,使中華民族從荒蠻時期進入文明初創的時代,因此,被歷代史籍記載。尤其是“合符釜山”,這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在漢代大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中更是做了詳細記述。用各部落的圖騰融合出“角似鹿、頭似駝、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的“龍”圖騰,並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都城——黃帝城。自夏以始,中國曆代王朝都將龍作為國家圖騰。

《山海經·北山經》裡說:“自太行山以至於無逢山,萬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馬身人面者二十神。”《山海經•海內經》又說:“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黃帝后裔鯀的夏部落開初就是以馬為圖騰的。“炎帝神農氏人身牛首。”炎帝族以牛為圖騰。伏羲“人面蛇身”,所屬部族的標誌是蛇。《山海經·大荒西經》說:顓頊死後復甦化“為魚婦”,成為半人半魚的形象,他所管轄的北方在五行中屬水,其部族當是以魚類水生動物為圖騰的。不難看出,龍是彙集這些部落的圖騰特徵而形成的。華夏民族正是以上述五大部族為代表的眾多氏族部落經過長時期鬥爭融合的結果。龍是華夏民族多元化構成的標誌,也是我們民族大團結的象徵。

如果去過河北省涿鹿縣,那裡位於涿鹿合符壇的“九龍騰飛”雕塑就是中華三祖“合符”精神的凝聚與再現,由九條巨龍和一個巨大的龍球組成,每條巨龍的設計高度為45米,暗含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九五之尊”和“九九歸一”的理念。由海外華人捐資興建的中華三祖紀念堂,古樸凝重,向人們展示了黃帝、炎帝、蚩尤這三位人文始祖的偉大功績,體現了海內外華人對中華文明的強大凝聚力。中華三祖堂採用唐代建築風格,陳列有在涿鹿之野出土的石斧、陶紡輪、石鏃等人類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和戰爭兵器。牆壁上繪有涿鹿之戰、阪泉之戰、合符釜山、定都涿鹿四大歷史事件的大型壁畫。以黃帝城、黃帝泉、蚩尤寨、蚩尤泉為主要景點的中華三祖文化旅遊區,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炎黃子孫來這裡尋根祭祖。

儘管如此,遊覽涿鹿縣中華三祖堂、軒轅湖、黃帝泉、黃帝城遺址、中國最大的華表、56根民族柱、三祖文化廣場,傾聽我們祖先的腳步聲,環顧周圍的歷史文化建築,還是感到震撼,那是小縣城,竟能用如此大的膽魄打造出如此恢弘的歷史文化建築!在中華合符壇前,看到人家搶先了一步,建起了中華合符壇,把這段歷史定格和留駐在了涿鹿,真是佩服。也許,那些年多地紛紛宣傳在自己的地域內發現曹操墓,是一種對旅遊文化資源的搶奪,也是一種文化意識的覺醒和先行。作為我們每一個龍的傳人,多瞭解自己的歷史文化,記住自己的精神特質,清楚我們從哪裡來,便能夠更好地走向未來!


冷恆雜談


以龍作為民族的圖騰,是中華的特色。很多民族的圖騰是實有的動物,有的民族是熊,有的民族是狼,有的民族是獅子。中華民族很特別,圖騰是一種非實有的、創造出來的動物——龍。

為什麼龍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圖騰?我們要提到中華民族的第一本哲學著作——易經。翻開易經,我們隨處可以看到對於龍的描述:潛龍勿用、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飛龍在天、亢龍有悔、群龍無首等。龍這種動物,若隱若現,變化無端,神通廣大,上天入地,能通三界。正因如此,中華民族很早就有對於龍的崇拜,將自己稱為龍的傳人。

龍的文化深入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的影響著中國人的民族性格。我們自強不息,我們不卑不亢,我們鋤強扶弱,我們有張有弛,我們剛柔並濟,我們靈活多變。以龍作為做人做事的榜樣,是中華民族為人處世的不傳之秘。只有懂得了龍的性格,才能從根本上了解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處世方略。

歷代君主都十分喜好龍的形象。因此,後來龍慢慢變成皇帝和皇權的獨特象徵。在故宮裡最常見到的就是龍。當然,民間對於弄得喜愛也絲毫不減。女婿叫做乘龍快婿,家裡吉祥如意叫做龍鳳呈祥,創業的精氣神叫做龍馬精神,畫畫很傳神叫做畫龍點睛。形容人才不顯擺叫做臥虎藏龍。中國人和龍的淵源與故事真是活龍活現啊!


種商養禪


龍起源於新石器時代早期,距今不少於八千年。這個時期,原始先民已不單純地、被動地依靠上天的賞賜了,他們把獵獲的野馬野牛野豬等等畜養起來,也不單單吃那些是採拾得來的野果了,而是有選擇地種植穀物以求收穫。他們能夠熟練地取火用火,學會了用木頭搭簡單的房子,開始磨製石器、骨器,手工製作陶器,逐漸定居下來,從事生產活動了。生產活動使人們同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寬泛,自然界作為人之外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對人們精神世界的撞擊也越來越大。

為什麼魚類穿遊不居,灣鱷聲形俱厲,蛇類陰森恐怖,蜥蜴形色怪異?為什麼雲團滾滾,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大雨傾盆?為什麼海浪翻卷,虹貫長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這些動物的行為和變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對古人來說,是無法科學解釋的。
他們模糊地猜測到,應當有那麼一個力大無窮的,與“水”相關的“神物”主宰著指揮著操縱著管理著這些動物和天象,像一個氏族必有一個頭領那樣;或者說,這些動物和自然天象是這個“神物”的品性體現,像人要說話,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笑怒罵一樣。

龍,作為一種崇拜現象,一種對不可思議的自然力的一種“理解”,也就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考古發現】
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的“龍形堆塑”,為我們的“時間定位”提供著證據。查海遺址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龍形堆塑”位於這個原始村落遺址的中心廣場內,由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石塊堆塑而成。龍全長近20米,寬近兩米,揚首張口,彎腰弓背,尾部若隱若現。這條石龍,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有文章稱,山西省吉縣柿子灘石崖上有一幅距今達一萬年的魚尾鹿龍巖畫,當是龍的最早的雛形。這幅巖畫未見發表,其面目如何,還不得而知。)

接下來還有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出土的距今達七八千年的陶器龍紋,陝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距今達七千年的彩陶細頸瓶龍紋,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蚌塑龍紋等。


【歷史故事】

夏代劉累養龍的故事,之後,《山海經》製造了龍家族的一批新類型。道教裡有許真君御龍的神話故事,佛教裡有天龍護法的故事。


【歷史發展】

龍的模糊集合過程的起點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至戰國時期的長足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了。這個“基本”有兩個意思,一是說構成龍的框架、要素、樣式,秦漢時都基本具備了;二是說龍是一個開放的、不斷納新的系統,它並不滿足秦漢時的基本成形,之後的歷朝歷代,直到今天,還都在不斷地加減、變衍和發展。


龍的形成
龍是怎麼形成的?歷來眾說紛紜,有從鱷、從蛇、從蜥蜴、從馬、從豬、從閃電、從虹霓等等說法。筆者的觀點是“模糊集合說”,其思路是這樣的:新石器時代的先民是以原始思維面對身外世界的,而原始思維又是以直觀表面性、整體關聯性、非邏輯的神秘性和群體表象性為待徵的“模糊思維”。這樣的思維足以導致我們的祖先不清晰、不精確、不唯一地將身外世界的種種對象,集合、昇華成若干個“神物”,然後加以崇拜。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難以捉摸的,模糊思維的直觀性和表面性,使他們不可能像現代人這樣,將雲、雷電、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楚;也不會運用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將魚、鱷、蛇、蜥蜴,以及豬、馬、牛等動物的生活習性研究得明白。在他們看來,雲、雷、電、虹等,都和雨相關,差不多是一類;魚、鱷、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遊,都和水親近,大體上也是一類;豬喜歡水,馬、牛等也都離不開水--河馬、水牛更是水中物。而且,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便是水;水升到天上,再朝下落,便是雨。既然天上下的雨和地上流的水是一回事,那麼,和雨相關的在天上彎轉的雲、雷電、虹等,就和與水密切的在江河湖泊中穿遊的魚、鱷、蛇等差不多都是一回事了。雨水適度,牧草豐茂,穀物有成;雨水乏缺,葉草乾枯,百穀旱絕;雨水過量,人畜受淹,農田泡湯。生產和生活不能不依賴雨水,雨水卻常常讓人們依賴不上。再看這些與雨水相關的物象:雲團滾滾翻卷,變化萬方;雷電叱吒長空,霹靂千鈞;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還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長短參差,陰森怪異的魚、鱷、蛇、蜥蜴等等:這一切是多麼神秘,多麼雄奇,多麼可怖可畏啊令人驚懼不已!

於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個“神物”,主管這一切,總領這一切,支配這一切,排演這一切。這個“神物”,體型是很大的,而且是能大能小的;膚色是多樣的,而且是能明能暗的;還應當是有頭有尾的,能起能臥的,擅爬會遊的,彎轉曲折的,快速行進的;總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於變化的,天上可飛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種種“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著特別特別密切關係的。


【稱呼】該怎麼稱呼這個“神物”呢?人們發現,雨水降臨時,烏雲洶湧,電光閃閃,相伴隨的,是“隆隆”的雷聲;海潮漲落,龍捲風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發出“隆隆”的聲響;而鱷、牛、蟒蛇等動物的吼叫,也和“隆隆”聲接近;而“隆隆”聲本身具備著粗壯、雄渾、深沉和悠遠等特點,給予人的感覺是恐怖、壯烈、崇高和神秘。於是,人們就取其聲,將這個模糊集合起來的“神物”,以“隆”這個音呼之了。

“神物”的發音是擬聲,“神物”的形象該是個什麼樣子呢?一些人說像魚,一些人說像鱷,一些人說像蛇,還有一些人說像雲,像閃電,像霓虹;也可能今天看像這個,明天看像那個,後天看又像別一個;還可能覺得既是這個又是那個,升到天上就是雲是閃電是虹,落到水中就是魚是鱷是蛇,來到陸地就是豬是馬是牛。模糊思維是不講邏輯、意識不到矛盾的,這種思維容許同一個物體在同一個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容許部分和整體、單數和複數的同一。


造字的時代到了,需要給這個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個符號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象形為之。那麼,讓這個神物像什麼形好呢?有人說像鱷,就造了幾個像鱷的“龍”字;有人說像蛇,就造了幾個像蛇的“龍”字;還有人說像閃電,就再造幾個像閃電的“龍”字;另有人說身子像鱷像蛇還像閃電,頭卻像馬像牛還像豬,那麼就造幾個像這像那像……的“龍”字好了。於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樣的“龍”字。後來,逐漸演化,直到最後簡化成如今這個“龍”。

先民們是以現實生物和自然天象為基礎,將自己的對身外世界的畏懼、依賴、疑惑、想象、崇拜等等,都貫穿、投注、體現到龍的模糊集合中了。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龍無疑是古人的一種藝術創造。它是從魚、鱷、蛇和雲、電、虹等一個個具體物象而來,經過由眾多人參與的模糊集合,形成一個建立在各個具體物象之上,又蘊含著各個具體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過程,是“美”的因素集納的過程,用一句人們常說的話,就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其間滲透著、灌注著古人的神話猜想、宗教體味、審美快感和藝術情趣。


微笑的太陽花


葉公好龍,龍騰虎躍,龍馬精神,龍的傳人。

總之中華民族是對龍精神相寄,繫系相關。皇帝身的龍袍是五爪龍,大臣穿的蟒龍袍四爪龍。

民間喪葬文化更離不開尋找龍脈點穴,山勢走向又說龍脈走向。

中國大地上有兩條巨龍:這兩條龍的名字叫黃河、長江。

天道布雲下雨又歸納在四海龍王職責範圍之中一一

神話小說中李靖的兒子抽了龍子筋做鞭玩耍,唐朝大臣夢斬金河老龍。

二月二龍(農)抬頭又牽扯到玉龍故事。

民間生了孩子,取名龍王保。

生了雙胞胎一男一女又是龍鳳胎。

民間的寺廟頭頂二龍戲珠,龍無處不在。

龍張場,廣大。





郭璽清


這要追溯到原始社會的部族生活時期,每一個部落都有自己信仰的圖騰,並且奉為自己的祖先。

龍這一形象正是在這樣背景下誕生的,鹿角、蛇身、魚鱗、鷹爪,集中了自然界中諸多生物的特徵。

所以說龍是一種圖騰的集合體,集中了萬物之靈,成為最強大的存在。而我們現在的中華民族,便是這支部落的後裔,故而我們便也是龍的傳人。

那龍形象的誕生又可以具體追溯到什麼時候呢?詳細的年份因為歷史久遠的緣故已不可靠,但是從一些出土的文物中,我們依然可以窺出一些端倪。

在河南省濮陽市博物館裡,陳列著一條中華民族最原始的龍。它造型粗獷,全身由貝殼堆砌而成,既沒有鮮豔的色彩,也沒有精緻的造型。

然而它確是一件極其珍貴的文物,是從當地一座原始社會的墓葬中發掘出來的,考古學家稱它為“中華第一龍”

中華第一龍是仰韶時期墓葬的隨葬品,該時期正是神話傳說中三皇五帝的時代。

在濮陽市出土了這樣的墓葬龍圖騰,不免讓人聯想到顓頊乘龍飛昇的故事。這條龍究竟是不是顓頊所乘的龍我們無從考證,但無疑給它的身世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原始社會的居民在此建立的文明很大程度上是現今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中華第一龍的發掘對於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這一點的證實無疑是有力的。

中國龍,是每一箇中國人的驕傲。無論我們走到哪裡,無論我們身處何處,我們永遠都是龍的傳人。

中華第一龍正是我們可以考究追溯的歷史源頭,因著它,我們的文化自信便是一種傳承了五千年而不息的民族精神。中華之巨龍,也必將崛起騰飛。


傳統達人


這個離不開古老的“崑崙”傳說,也離不開中國的道家學說。

什麼是“崑崙”?

道家的傳統思維模式是:萬物負陰而抱陽,對“崑崙”一詞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太陽是太陽他媽生的,人是人他媽生的,生太陽的地方是崑山,生人的地方是侖山,他們合起來就是崑崙山”。

“昆”字下面的“比”,“侖”字下面的“匕”,實際上從造字角度分析,就是“女性”的象形。

根據考古的發現,三星堆文明就信仰“太陽是太陽他媽生的”,實物就是“扶桑神樹”,只不過太陽被描述為金烏而已。

而三星堆的地理條件,周圍只有大巴山有可能成為“崑崙”,而且大巴山有“巴山大峽谷”,剛好把大巴山一分為二,上面部分是“崑山”,生日的部分,就是所謂的“開天闢地”的地方,下半部分是“侖山”,生人的部分,就是所謂的“女媧(部族)造人”的地方。

對“崑崙”的理解,使上古的人們把大巴山視為神明,由於“巴”就是大蛇的意思,大巴山也就成為了“大大蛇🐍山”,這就使他們產生了“道”的思想,所謂“道”,就是“人類族群像大蛇🐍一樣行進過程中為首之人”的意思,或者說“人首蛇身,行動迅速”的意思。

四川自古以來是巴蜀大地,巴人實際上就是“蛇人🐍部族”,他們控制了製鹽業,蜀人實際上就是“蟲人🐛部族”,他們控制了蠶桑紡紗業,形成了“龍圖騰”的主體“蛇身🐍蟲麟🐛”,巴人的一支賨人是勇於作戰的軍事部族,是著名的虎人🐯部族,擅長軍事作戰,故又增加了“龍圖騰”中的“虎眼”,而蜀人中的一支則組建了著名的魚鳧王朝,擅長水利工程,是響噹噹的“魚人🐠部族”,這樣就形成了“龍圖騰”中的“魚尾”。

而當時的部落聯盟領導核心是“炎帝和黃帝”,他們屬於牛人🐮部族和羊人🐑部族,炎帝部族擅長醫藥業及農耕業,黃帝部族擅長造車業及遊牧業,故而“羊角加牛角”就成為了“龍角”,他們又聯合了兩支鳥人🐤部族,擅長商業流通“天命玄鳥”的商鳥人🐤,和擅長物業流通“鳳鳴岐山”的周鳥人🐤,這樣“鳥爪”又成為了“龍圖騰”的組成部分。

這樣,“龍圖騰”就成為了“牛🐮羊🐑角、虎🐯眼、蛇🐍身、蟲🐛麟、魚🐟尾、鳥🐤爪”,實際上就是各種行業部族的文明型組合。

所以,這些各種行業部族的子孫,就被稱之為“龍的傳人”。

四川的軍隊為什麼有時比較鬆散,但針鋒相對時卻戰鬥力特強,就是因為他們的巴人和蜀人祖先遺留下來的血液裡,都存在有抗爭到底的決心和動力。


河東來


中華民族之所以說自己是龍的傳人那是有根有據的,且聽我一一道來:在中國山東省嘉祥縣,歷史遺留下來的東漢時期武氏墓碑群石刻中,有一組古代帝王畫像。畫像中有伏羲、女媧、祝融、神農、黃帝、夏禹等十位帝王,其中九位帝王是人頭人身,唯獨伏羲和女媧畫在一起,兩人都是人身、龍尾,象徵著他們是由龍轉化來的。在我國古代神話中,傳說伏羲與女媧結婚後生下了中國人,之後一代代繁衍,逐漸發展成為一箇中華民族,所認中華民族便認為龍是中國人的象徵,中華民族便驕傲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至於先民們為什麼選擇龍做為圖騰呢?那就要尋根問底了:上面說過是女媧生下了第一個中國人,那麼女媧自己又是誰創造出來的呢?按普遍的說法,女媧最早應是奉“蛇為圖騰”的民族創造出來的,在奉“蛇為圖騰”的地區,人們一般認為“蛇”是“龍”的原形,“龍”是“蛇”的神性顯示,於是乾脆將“蛇的圖騰”改成了“龍的圖騰”,這便是先民們選擇龍做為圖騰的來由了。





覃南朝


我個人的理解:世界上本來是沒有龍的,而每個國家都有個自己的動物做代表,中華兒女不斷努力戰勝不同的國家並從他們的所代表的動物身上取下一個部位放在自己國家的代表動物身上,我們的代表動物本來是條蛇,將這些動物拼在一起就變成了不一樣的動物取名叫龍,這說明了中國自古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各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深夜o讀書


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民族的象徵、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作為龍的傳人, 不瞭解龍文化,就無法瞭解古老的中華文明。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

龍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將自己視為“龍的傳人”,它蘊含著先民們特有的思維模式與智慧結晶。

那麼,“龍”這個形象究竟是何來歷?又有何種象徵?因何機緣,“龍”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成了“龍的傳人”?

在中國文化中,“龍”很早就作為一種地位崇高、內涵豐富的象徵物而存在了。

近代以前,中國文化中“龍”的原形,原本就是天上的龍,即夜空中的蒼龍七宿。華夏先民仰觀天文、以察時變,根據天空中日月星辰的運行判斷時令。

他們將周天環繞赤道旁的星星劃分為二十八宿,作為天文座標,二十八宿又按四方分為四組,每組七宿,稱為四象。四象當中,古人尤其關注蒼龍七宿,這不僅是因為蒼龍群星明亮璀璨,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因為,在上古時期,蒼龍七宿的出沒運行正好跟一年四時的循環相吻合:春天的黃昏,蒼龍群星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出現,蜿蜒而升,“二月二、龍抬頭”的俗諺,說的就是仲春時節龍星升起於東方地平線的情景;夏天的黃昏,蒼龍群星高高地翱翔於南方,彪炳夜空;秋天的黃昏,蒼龍群星掉頭向西,開始向地平線墜落;冬天黃昏,蒼龍群星就隱沒於北方的地平線下了。

《周易·乾卦》爻辭中對“龍”的闡發,說的就是蒼龍群星一年四時的運行情況。“初九,潛龍勿用”,冬天的龍星,潛入地面看不見,所以無用。“九五,飛龍在天”,夏天的龍星騰躍彪炳於南方的夜空,此時,龍星升到了一年中的最高點,故稱“飛龍”。“上九,亢龍有悔”,秋天的龍星,開始從最高點掉頭向西下降,故稱“亢龍”。“用九,群龍無首”,則是秋末冬初的龍星,此時,蒼龍群星前面的幾個星宿開始潛入西北方的地面,故稱“無首”。

蒼龍群星周行四野,標識四時,昭示著大自然四時輪迴的時間節律,因此,在古人的心目中,龍星就成為天道的象徵。在古代,只有帝王才有通天的權力,因此,也只有帝王才有觀察天象、頒歷授朔的權力,於是,龍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帝王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古代帝王為了標榜自己上應天心,每年都要在特定的日期(一般是在冬至)舉行祭天大典,即所謂郊祀。早在先秦時期人們的觀念中,龍星就成為皇權的象徵了。

此後,從秦漢到明清,龍的紋樣一直被帝王所壟斷。此時的龍,高高在上,與華夏大地上的芸芸眾生無關。

為何我們是龍的傳人?

“龍”從真龍天子的徽章,轉變為華夏民族的象徵,這一“世俗化”的轉變發生於晚清。

清朝把龍繪製在國旗上,表明龍已經從皇家的徽章變成了全民的圖騰。正是由於西方列強打開了中國的大門,逼迫清政府五口通商,西方戰艦和商船紛至沓來,為了辨別船隻,清朝國旗才應運而生。

龍旗一旦從天子旗號變為國家旗號,龍的象徵也就不再僅僅為皇帝一人所獨佔,而是成為每一箇中國人身份的標識。

隨著清朝的崩潰,清朝的黃龍旗也頹然委地。但是,“龍”作為民族標誌的意義卻在最廣大的民眾中留存下來,歷經此後的風雲變革,依然深入人心,產生了莫大的民族凝聚力、認同感。生於不同歲月的中國人一共有十二個生肖,但是,普天下的華夏兒女卻有一個共同的“屬相”: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周易·乾卦》爻辭多處言“龍”,《象傳》解釋“龍”的象徵意義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此言稱道君子,也是讚美龍。飛龍在天,龍騰虎躍,剛健進取,自強不息,正是華夏兒女自古相傳的優良品格。中華民族以龍為圖騰、以“龍的傳人”自居,可謂實至名歸。

 

  有關龍的記載 

  根據古代的經文,龍是一種創造物,它有鹿一樣的角,駱駝的頭,野兔的眼睛以及巨蛇的頸。它的爪像鷹,指間像老虎,而它的耳朵則類似於一種水牛。龍可以飛上天以及下到海底。看上去,龍似乎是一種具有超能力的創造物,能變換成各種形式。在中國,龍的標誌誕生在商、殷朝(公元前16-11世紀,中國出現最早的象形文字期間),它被刻在動物的骨頭與海龜的外殼上。這些刻花描述了一種有角的爬蟲動物,它有牙齒、鱗,有的也有爪子。上述符號通常指明龍被視為一種殘酷的、罪惡的,帶來不幸的創造物。基於這些符號,中國科學家總結出其實是一種短吻鱷魚。在幾個世紀中,科學家提出過許多關於龍的解釋與推測。無疑,龍在它最初的形象中一定是一種爬蟲動物、一種蛇、一種短吻鱷或是蜥蜴。距今5000-6000年的化石與古蹟說明,蜥蜴、短吻鱷及龍是由象徵榮譽的圖騰以及宗教中改編而成的。通過研究這些發現上的畫像,我們可以追溯到龍最早的形象,它的進化史到它現在的外貌。 

  雖然第一條龍只有一種單一的形象,但隨著中國古人彼此間的聯繫越來越多,人們開始把他們的圖騰描繪地更具有想象力。經過很長一段時間,這種圖象就演化成了一種性質完全不同的龍或圖騰。 

  因此,龍是人們想象力的結晶,是被人們崇拜了幾個世紀的神秘創造物。在現代國畫中,龍也以各種形式出現。少數民族把龍描述成各種樣子,從一條魚到鱷和人。

 

  龍的種類 

  夔龍:想象性的單足神怪動物,是龍的萌芽期。《山海經·大荒東經》描寫夔是:“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是一種早期的龍,以蛇作模特兒想象出來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是龍的幼年期,曾出現在西周末期的青銅器裝飾上,但不多。 

  虯:一般把沒有生出角的小龍稱為虯龍,是成長中的龍。故古文獻中註釋:“有角曰虯,無角曰龍。”另一種則說幼龍生出角後才稱虯。 兩種說法雖有出入。但都把成長中的龍稱為虯。還有的把盤曲的龍稱為虯龍,唐代詩人杜牧在《題青雲說》詩中就有“虯蟠千仞劇羊腸” 之句。 

  蟠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是一種沒有角的早期龍,《廣雅》集裡就有“無角曰螭龍”的記述。對蟠螭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螭,雌龍也”的註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此外,還有博古螭、環身螭等各種變化。

 蛟: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來比喻有才能的人獲得施展的機會。關於蛟的來歷和形狀,古典文獻中說法不一,有的說“龍無角曰蛟”,有的說“有鱗曰蛟龍”。 

  而《墨客揮犀》卷三則說得更為具體: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倘蛟看見岸邊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繞之,使人墜水,即於腋下吮其血,直至血盡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蛟可能是鱷魚。 

  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便是龍中之老者了。 

  應龍:有翼的龍稱為應龍。 

  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火龍:是以火懾勢的龍。全身有紫火纏繞,凡有火龍經過之處,則一切物體均被燒焦。 

  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昇天之龍,龍的形狀作盤曲環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一般把盤繞在柱上的龍和裝飾莊樑上、天花板上的龍均習慣地稱為蟠龍。在《太平御覽》中,對蟠龍又有另一番解釋:“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於海。有毒,傷人即死。”把蟠龍和蛟、蛇之類混在一起了。 青龍:為“四靈”或“四神”之一,又稱為蒼龍。我國古代的天文學家將天上的若干星星分為二十八個星區,即二十八宿,並把二十八宿分為四組,每組七宿,分別以東、南、西、北四個方位,青、紅、白、黑四種顏色以及龍、鳥、虎、玄武(龜蛇相交)四種動物相配,稱為“四象”或“四宮”。龍表示東方,青色,囚此稱為“東宮青龍”。到了秦漢,這“四象”又變為“四靈”或“四神”(龍、鳳、龜、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來愈濃。現存於南陽漢畫館的漢代《東宮蒼龍星座》畫像石,是由一條龍和十八顆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組成的,這條龍就是整個蒼龍星座的標誌。漢代的畫像磚、石和瓦當中,便有大量的“四靈”形象。

 

  魚化龍:是一種龍頭魚身的龍,亦是一種“龍魚互變”的形式,這種形式我國古代早已有之。《說苑》中就有“昔日白龍下清冷之淵化為魚”的記載,《長安謠》說的“東海大魚化為龍”和民間流傳的鯉魚跳過龍門,均講述了龍魚互變的關係。這種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現,並在歷代得到發展。 龍的形式 

  坐龍:呈正襟危坐的形式,頭部正面朝向,頦下常設一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態伸向四個方向,龍身向上蜷曲後朝下作弧形彎曲,姿態端正。坐龍一般設立在中心位置,莊重嚴肅,上下或左右常襯有奔騰的行龍。在封建社會中,坐龍是一種尊貴的龍紋祥。 

  行龍:呈緩緩行走狀,整條龍為水平狀態的正側面。行龍常常作雙雙相對的裝飾,構成雙龍戲珠的畫面,常裝飾在殿宇正面的兩重枋心,器皿的狹長形裝飾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單相出現時,龍的頭部常常作回頭狀,使畫面更顯生動。

  升龍:頭部在上方,奔騰飛舞,呈升起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上方飛昇,稱“左側升龍”,龍頭往右上方飛昇,稱“右側升龍”。升龍又有緩急之分,升騰較緩者,你“緩升龍”。升騰較急者,稱“急升龍”。頭部在上的升龍又作往下的動勢,稱為“回降龍”。 

  降龍:頭部在下方,奔騰飛舞,呈下降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下方俯動,稱“左側降龍”,龍頭往右下方俯動,稱“右側降龍”。降龍又有緩急之分,下降較緩者,稱“緩降龍”。下降較急者,稱“急降龍”。頭部在下的降龍又作往上的動勢,稱為“回升龍”或“倒掛龍”。 

  雙龍戲珠:兩條龍戲耍(或搶奪)一顆火珠的表現形式。它的起源來自天文學中的星球運行圖,火珠是由月球演化來的。從漢代開始,雙龍戲珠便成為一種吉祥喜慶的裝飾圖紋,多用於建築彩畫和高貴繁華的器皿裝飾上。雙龍的形式以裝飾的面積而定,倘是長條形的,兩條龍便對稱狀地設在左右兩邊,呈行龍姿態。倘是正方形或是圓形的,兩條龍則是上下對角排列,上為降龍,下為升龍。不管是長條形的,還是塊狀形的,火珠均在中間,顯示出活潑生動的氣勢。

  雲龍:泛指奔騰在雲霧中的龍。龍和雲是結合在一起的,雲,是產生龍的基礎。而龍噓出的氣便成了雲。雲龍紋就是雲和龍的共同體,將龍的頭、尾、腳“打散”又和抽象的雲融匯在一起,顯示出一種似雲非雲,似龍非龍的神秘圖案。 草龍:是一種含有龍形象的卷草圖案,又叫“卷草纏枝龍”。頭部有明顯的龍頭特徵,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圖案。整體往往呈現出“S”形的主旋律,並將“S”形繼續延伸,產生一種連綿不斷、輪迴永生的藝術效果。頭部與卷草曲捲的豐富變化,形成動靜參差、相互呼應、層次豐富的畫面。在構圖上,採用均衡的形式,講究曲線美,富有動律感。在表現形式上,則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把帶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紋”內容,綜合到一個畫面,給人以想象的餘地。卷草纏枝紋常應用在建築、傢俱和器皿的裝飾上。

  拐於龍:源於草龍,又脫胎於草龍,形成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拐於龍的線條裝飾顯的挺拔、硬朗,轉折處呈圓方角。龍的頭部也呈方圓形,整體協調一致,簡潔、明快,又有一定的裝飾意趣,常用在傢俱、室內裝飾及建築的框架上。

團龍:把龍的形體適合為圓形稱為團龍。它源於唐代,明清時運用較為普遍。“四團龍”、“八團龍”等團花定為當時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飾上有四個或八個團龍是最尊貴的。後來發展為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四團,數量越來越多,使用範圍也放寬了,織錦、刺繡、陶瓷、建築、傢俱等裝飾上都有團龍,團龍適用性強,又保持了龍的完整性,裝飾味也很濃,運用十分廣泛。團龍的表現形式也很豐富,有“坐龍團”、“升龍團”、“降龍團”等。團龍的圓邊還裝飾有水波、如意、草龍等圖紋,使團龍紋華麗而又豐富。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人類是由女媧捏黃土造出來的。女媧創造了人類,那麼女媧她自己又是誰創造的呢?按普遍的說法,女媧最早應是奉蛇為圖騰的民族創造出來的。 

  什麼是圖騰?圖騰是原始社會氏族的一種標誌。圖騰信仰是一種非常原始的信仰。蛇圖騰的色彩在女媧、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顯地看出。蛇圖騰分佈很廣。在幾千年的不斷遷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圖騰傳遍了長江南北,在臺灣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圖騰的遺蹟或習俗。在奉蛇為圖騰的地區,人們一般認""蛇""是""龍""的原形,""龍""是""蛇""的神性顯示。所以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稱家蛇為""蒼龍""、""天龍""、""家龍""等等,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稱""龍種""、""龍人""、""龍戶""並建蛇廟,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龍是中國人的象徵,中華民族驕傲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