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自認一生只辦了兩件事,但都改變了中國歷史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雄才大略的皇帝,被視為可以和秦始皇相提並論的人物。近年來,許多漢武帝的實際被大量挖掘並且演繹出來,讓漢武帝的豐功偉績更加具體化、形象化。然而,漢武帝本人卻覺得,自己一生只辦了兩件事而已。《資治通鑑》上說,漢武帝劉徹是這樣認識自己的: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陵中國,朕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也就是說,漢武帝認為自己這輩子就是完善了帝國制度,打敗了匈奴的入侵。


漢武帝自認一生只辦了兩件事,但都改變了中國歷史


看似只是簡單的文字描述,但背後卻是深刻的歷史事件。漢武帝的這兩件事,每一件都改變了中國歷史。先說完善帝國制度,它對後世的意義在於明確了儒家對封建統治不可動搖的地位,讓各家學派的認知開始歸於統一,都在儒家的大原則下進行豐富和完善。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有助於強化後世老百姓的國民意識,對於凝聚國力民心,調動國家資源等等都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漢武帝自認一生只辦了兩件事,但都改變了中國歷史


另一方面,加強了帝國的集權制度,也有利於強化君權,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完整。這裡要重點提一下漢武帝的推恩令,它就像是一把軟刀子,把困擾漢王朝多年的諸侯王體系徹底摧毀,推進了官吏的制度化進程。後世的諸多王朝都紛紛借鑑於此,所以幾乎沒有發生過諸侯王威脅國家統治,進而發生叛亂的情況。從長遠來看,漢武帝對帝國制度的完善,早就了中國在封建時代登上頂峰的基礎。


漢武帝自認一生只辦了兩件事,但都改變了中國歷史


至於打敗匈奴,則更是功在千秋的偉業。自春秋戰國以來,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一直都是非常大的隱患。過去秦國、趙國和燕國都修建了長城來保衛國家,後來秦始皇統一之後,更是投入巨大的資源去解決少數民族的侵擾,可惜一直沒有奏效。這個問題,只有到了漢武帝時期才被徹底解決。表面看,打敗匈奴是確保了國家的經濟社會環境穩定,拓展了國內老百姓的生存空間。但從長遠來說,它表明了帝國已經正式成形,而不再是過去那樣侷限為一個國家而已。


漢武帝自認一生只辦了兩件事,但都改變了中國歷史


當然,秦始皇已經搭好了框架,西漢的文景之治為漢武帝打敗匈奴創造了良好的經濟基礎。這些人,都是功不可沒的。但沒有漢武帝的當機立斷,可能外患會演變成威脅漢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因此,漢武帝做成的這第二件事情,無論是對於當時的西漢王朝還是後世人而言,都是受益無窮的。因此,我們推崇漢帝國,其實一般都是指漢武帝時期的西漢王朝,根本原因也就在這裡。


漢武帝自認一生只辦了兩件事,但都改變了中國歷史


當然了,這樣雄才大略的人物並不是每年都誕生。只不過,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後世子孫才可以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所以,漢武帝雖然有諸多不足,但也永遠值得後世人推崇和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