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懂的虽多,但没用

道理懂的虽多,但没用

前几天,我的一位好友给我打来了视频电话,她人远在加拿大,我们通话的时间是北京上午的11:00,蒙特利尔的22:00。那会儿,北京上空的天色湛蓝,炸裂的云朵没有方向的往四处飘散,让人感觉十分自在。

我们聊起了近况。

我说,我最近没那么闲了,现在健身房开了,无聊的时候再写写东西,一天很快就过去。还很开心的是,觉得自己好像从写文章这件事情上找到了安稳。微信公众号后台里,那几句简单的“谢谢”,构成了我最近无以名状的喜悦。

她说,你不要把什么事情都上纲上线,多写几篇能赚钱的文章比什么都强,反正我觉得:好好赚钱,健康的过好每一天,就是活着的真理

虽然我认为她说的也没错,但我不想再继续跟她探讨“生活真理”这个话题,继而我把话题转到别的事情上。

我们认识差不多有9个年头了,她算是我为数不多想要一直保持联系的朋友。

回想起我们平时的相处,一般都是她在说,我在听。

她热衷于给我传授道理,我总会被这些深刻的道理搞的头疼脑胀。

因为,人在被强行输入一个所谓“道理”时,需要利用自己的常识经验去思考,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检验这个道理的真伪性

接下来,如果判断出这个道理与自己的经验有悖,就要进行辩论,看谁能说服谁,而往往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还会闹一股子气。

但这不会影响我们的友谊,到后来,我学会了将她讲给我的道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以此来平衡这点儿不适。

她这个还好,不算什么令人反感的举动,就是喜欢抬杠而已,还不至于咄咄逼人的程度。

真正令人反感的是那些:通过说教的方式,先把自己赞美一通,再贬低别人,强行给别人灌输自己所谓的“道理”的人。

先不论他们所传达的“道理”本身是否正确。这个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就已经是划分你我之间差距的表现。说教者一般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不友好、不平等的语气(如埋冤、嘲讽、命令、威胁等)他们以自己的价值观念来控制他人的生活、理想。


但他们并不了解对方的需求和理想,仅仅以自己的经验为依据的时候,凭什么认为在你身上的经验到别人的身上也管用?

道理谁都懂,也都觉得自己的才是对的,这没问题。但

好为人师,强行输入,这种绑架式交流,我认为是错的。

道理有适用性。

一个人从生活、经历、书本、交流中所总结出的经验道理,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生活里乱七八糟一地鸡毛的烦心事需要处理,最符合现状的处理方式,就是最好的人生道理。


中国古人常言道:大道至简。

真正的人生道理,生存真理都特别简单,是妇孺都能知道的事情。

马克尔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将「至简」诠释的就很好。「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至简,就是从自身出发去寻找答案。

现代人很喜欢将很简单的道理过分解读,绕个山路十八弯的说,最后把自己都绕的懵圈。很多人为了减少大脑的使用成本,从名著、各种经验大佬的演说、或像我这种表达者的文章中,去探寻更多人生的大道理,囫囵吞枣似的一并收下。

别人喂什么就吃什么,毫不去思考这些被动吸收的道理,是否对自身存有必要价值。

我们要清楚:所有「道理的作用」,都是给予我们启发,而非圣旨。

因为,道理不一定就是准确的,仅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式。别人的道理听了那么多,不去实践怎么能知道有用没有。

这一通胡乱吸收道理,还会导致部分人丧失对「简单道理」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我很喜欢顾城说的一句话,他说:“我不知道什么是真理,但我知道,它一定是简单的,要不人早知道它了。

是的,我们都懂得非常多简单的道理,但是能有几个人做到。

老师说勤勤恳恳,坚定不移的道理,你懂了。

你成为了勤恳、坚定的人了吗?

书上说勤勉尽责,脚踏实地的道理,你懂了。

你成了马上勤勉踏实的人了吗?


我想说的意思是:面对生活里难题,不用非知道那么多道理,只需要知道如何将眼前的问题解决好,一点一滴地向目标靠近就足够了。

想起小时候的一个场景:

当老师问到一个问题时,如果

回答正确的人数多,他会说:“看吧,大家都是明眼人。”

回答正确的人数少,他会说:“看吧,真理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这太扯了。我认为,道理不在少数人手里,也不在多数人手里,应该是在各自的手里。

当一个人能够拥有质疑精神与思辨能力时,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理」,并让它发挥最大效用。

最后,我想借用著名动漫《银魂》中的一句话再上个价值。

自由不是无法无天,而是以自己的规则活着。

以上,选你信的信。不要盲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