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從內容看這是一首什麼詩?

用戶9632105205471


這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描寫山水的一首五言律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701年-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有“詩佛”之稱。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

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該詩在王維全部詩歌作品中佔有重要地位,也是唐代燦爛詩歌曲庫中閃爍光澤的一篇佳作。它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通過對山水描繪寄情言志,含蘊豐富,像一幅山水畫,呼之欲出,耐人尋味。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首聯以素描的手法,鋪墊了整首詩的基調。不加任何修飾的描寫出了初秋傍晚雨後的山間景色。區區十個字,就把時間、地點、季節、氣候全盤托出,給人一種清新淡雅宜人之感,為下面抒發詩人的情懷作了美妙的鋪墊。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句早已成了膾灸人口的千古佳句,被後人吟誦至今。您看,皎潔的明月,映照在松林之間。清澈的泉水,流過山間石巖,分明讓讀者聽到淙淙的響聲。一個流字,流出了無限情懷和暢想。清幽、淡雅,清脆、嫻靜,十個字分明又是一幅山水畫呈現眼前,這既是作者想象的意境,又何嘗不讓讀者生髮陶醉之情。

這首詩句,我年輕時曾經把它寫成條幅,貼在辦公桌後的牆上。辦公室不能貼畫,貼幅字總還不算毛病。記得當年曾引來一陣唏噓。這唏噓蘊含多種意味,我且不去想它了。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突然,竹林裡傳來一陣歡聲笑語,打破了適才的寂靜,是一群山村女子洗衣歸家,亭亭玉立的荷 葉紛紛張開,用嘩嘩的響聲歡迎她們駕著小小的漁船,順流而來。在明月,松間,清泉的烘托下,映襯著浣衣女們的張張笑臉。這分明又是一幅美妙無比的生活圖景,自然而言地映襯出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愛慕和對美好生活的響往。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全詩的詩眼到了,也就是關鍵時刻到了。如果單純從詩面理解,是春天的芳香雖已歇息(散去),但那芳香時刻留戀著人們,願意長久留在這如詩如畫的生活之中。但從詩人當時的歷史境遇和心緒上,則明顯流露出對汙濁官場的厭惡,暗寓歸隱山林的強烈願望。


縱觀全詩,詩情畫意濃郁,簡潔明快,讀來如痴如醉,陶然其中不可自拔。可謂詩中上品,詩中精品。在整個唐代詩歌群體中,屬於佼佼者範例。


文化一家人


答:《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詩。



全詩串講


《山居秋暝》是唐代註明詩人王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山水田園詩。全詩引用如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題目,山居秋暝。山居,意思是隱居,隱居山林。季節是秋天。暝,日落的意思。這首詩所寫,就是王維在輞川別業,在一個秋天的傍晚所看到的風景以及內心的情緒。


前兩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兩句內容很豐富,提到了季節,是秋天;時間是傍晚;地點在山裡;天氣是小雨過後。意思是說,山林裡剛剛下過了一場小雨,空氣裡涼涼的,在傍晚這時候感覺到了有點涼意。


三四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所見到的景色之一。先寫大自然的景色。首先是月亮。月光流瀉,松影婆娑。其次是山泉水,正叮咚叮咚的流淌著。前一句寫靜,後一句寫動。動靜結合,恬淡悠遠。


五六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三四句是寫大自然的景色,動靜結合;這兩句呢,就寫人的活動。浣女,就是洗衣服的姑娘們。她們洗完衣服回家來了;竹喧,是姑娘們從竹林裡走過,一路有說有笑的,很熱鬧;而那些打漁人呢,也回來了。他們把船停靠在了湖邊下了船,船邊的蓮葉都跟著晃動了起來。這兩句既是寫實,又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田園畫。畫中的人勤勞樸素,平淡從容;畫面上的背景,就是一篇蔥翠的竹林,一湖秋水,幾艘漁船,以及幾個悠閒自在的回家的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非常美好。



最後兩句,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在看到了那麼美好的畫面之後,心裡就想,春天過去就過去了吧,沒關係了;因為,在這個秋天的傍晚,我看到了如此優美的景色,我願意一直活在這種美好之中。後面那一句,王孫自可留,是有用典故的。在《楚辭》裡面,有人就勸那些隱居的人,說不要在山裡面住著了,山裡有什麼好的呢?“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快回來吧。


但是王維這裡就說,不!山裡真的太美好啦,你看有月亮,有松樹,有山泉,有竹林,有洗衣服的姑娘和打漁回家的漁夫,它們那麼寧靜,那麼美好,我太喜歡了!我就要留下來,不走了!



小結


通過我前面的全詩串講,大家應該有所瞭解了。王維的這首《山居秋暝》,既有聲音,又有色彩;既有整體輪廓,又有細節描繪,人與大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有人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倒是覺得這首詩可以更進一步。它不僅是一副靜止的畫,還可以拍成一部絕美的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的影視畫面。


我是小阿蠻,近年來致力於古詩詞研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大家。謝謝。

小阿蠻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王維以及其清絕雅淡的手法描繪了初秋山野田園中雨後初晴的美好景緻,表達了自己志在山水,決意歸隱的思想情操。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初秋的傍晚,人跡罕至的山中在初雨過後異常清新。明月照入松林間,清泉在山石上淙淙而流。首聯和頷聯刻畫出的是一幅秋雨初霽的山水圖,清雅秀麗,引人入勝,正是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高超藝術筆法特點。

浣洗完衣服的姑娘們那喧譁的笑語從竹林中傳來,漁舟使得蓮葉紛紛離動。王維由前兩聯中詩畫合一的清新山色,自然地銜接到了純樸無爭的生活的人們,浣女美麗輕靈,正是一方秀麗山水所出。這樣自然之境和實際的生活境界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便是王維心中嚮往的世外桃源了。

整首詩的描寫由景到人揮寫而就,在詩的最後王維回到了自我的內心剖析,他由衷的說道:“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任憑這芳草的消逝,如此的世外桃源,我也可留在這塵世之外罷。

這是王維對自己欲隱居山野的直白表露,也是對世外以及朝野廟堂的失望,一句捫心嗟嘆,心中對歸隱的決意所向和實際半官半隱的狀態生動便展現了出來,信手拈來中成其絕然巧妙。

這首詩是王維在中年之時於終南山上修建了輞川別墅,並在此半隱半官的時所寫,從內容可以看到,這是一首在山水詩中地位頗高的經典山水詩。《山居秋暝》其詩句句廣為流傳,清絕雅淡,所表達的思想高潔出世,無論在描寫手法上和思想境界皆是大境之氣。


聽雪話詩詞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佛王維的代表作。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抒發作者隱逸情懷的山水詩

王維的詩歌,風格多樣。這首詩歌,奠定了王維在唐朝詩壇的地位。就內容來看,表面上是山水田園詩,實際上是一首讚美隱逸生活的詩歌。

最能表現隱逸生活的,是詩歌首尾的兩個關鍵詞:空山和隨意。

先看空山。

王維詩歌中,“空”這個詞語出現的很多。在他的《鹿柴》裡面也寫過:“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還有《鳥鳴澗》中也寫到“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我們要知道王維信佛的大背景,對這個”空“要多加註意。

佛家講究”四大皆空“,”空“是禪宗對世界的一個認知。


”空山新雨後“,是把一切世俗塵世的慾望都拋棄了的內心的輕鬆。不但有空山,還有剛剛下過的一場雨,一切都是那麼的乾淨。

帶著這樣的一種心靈的澄明,再看其他景物,都是乾淨和寧靜的,而生活中的”空“”淨“‘靜”正是人們追求的禪意的生活。

再看“隨意”。


這裡的“隨意”並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儘管的意思。“隨意”,是唐宋之時人們的口語,相當於現代口語中的“儘管。”王昌齡的《重別李評事》詩云:“莫道秋江別離難,舟船明日是長安。吳姬緩舞留君醉,隨意青楓白露寒。”這首詩的末句也用“隨意”,意思就是:儘管是青楓白露的秋天了,吳姬還在歌舞留客。明朝的顧璘在《唐音》裡批道:“隨意二字難解。”可見,明代人就已經不懂得這個詞語了。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儘管春天已經過去了,但是這種遠離塵世喧囂的生活,卻真的是自由自在,讓人留戀。

由“空山”開始,由“隨意”結束,作者在這首詩中,給我們透露出的,是對隱逸生活的嚮往。這是一首抒發自己隱逸情懷的隱逸詩。


煙花三月09


王維的《山居秋暝》,從內容看應該是一首風景畫題圖的詩。

秋山、松林、明月、清泉、岩石是一片近景。秋風動翠竹,漁舟破青蓮,浣女若春芳,王孫任流連。是一片遠景。

遠近有序,動靜結合,聲色俱麗。令人回味。

這首詩讓人感受到秋山雨後的清新氣息,和令人流連忘返的美好景色。

王維是中唐最著名的描寫山水田園的詩人,和孟浩然齊名。同時也是畫家,可以說他的詩大多是一幅畫。這首《山居秋暝》就是山水田園詩中,五唐頂尖佳作。

末尾一聯是點睛之筆,王孫就是特殊的優勢群體,隨意就可以使“春芳”居留。揭露了盛世貴胄的腐朽生活,暴露了塵世中的不平等。

綜上所述,這首詩是一首寫景抒情的詩,這首詩裡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較含蓄,一幅美色迷人的圖景後面,其實是隱藏著一顆不平、無奈的心。隱含著作者洞明事故、看透人生的智慧。



小橋流水


我們知道,詩歌按內容可以分為懷古詩、詠物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等等。

山水田園詩是“山水詩”和“田園詩”的統稱。“田園詩”是以農村景象作為描寫對象。“山水詩”,主要描寫以山水為主的自然風景。

東晉的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開創者。“山水含清暉,清暉能娛人。”山水景色包含著輕靈的光芒,這種景色能使人感到愉悅。謝靈運指出了山水詩的靈魂是“寄情”!也就是說,詩中山水蘊含著作者深刻的人生體驗。山水詩的代表人物就是唐代的王維和孟浩然。

王維的《山居秋暝》就是一首山水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水之景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個初秋的傍晚,在一個沒有“車馬喧”的山中,剛剛下過一場清涼的小雨,空氣異常新鮮。作者繪出了一幅空曠清新的畫面!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皎潔的月光,飄灑下來,照在松樹林間;清澈的泉水淙淙的流在純淨的山石之上。這句詩歷來被人稱道,作者採用動靜結合的手法,展現出一幅“月照青松”“泉流石上”的動態優美意境!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竹林中傳來了喧鬧聲,那是純潔的少女,剛洗完衣服歡笑著回來了;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

如果說上面兩句描寫的是山居風光,這一句描寫的就是山居村民。作者運用“先聞其聲,後見其人”的寫法,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山居村民純潔美好的生活畫面!

山水寄情

“寄情”是一首山水詩的靈魂。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而山中清新幽靜的生活環境和純潔勤勞善良的山中居民的美好生活,正是作者嚮往的世外桃源,表現出作者對怡然自得的隱居生活滿足心情和對官場的厭惡。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春天的芬芳任憑它消失吧,但是山東秋景依然迷人,我不必去做官還是留下來吧。作者歸隱山林厭惡官場之情溢於言表。詩的最後一句直接表達了作者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

《山居秋暝》絕對是一篇山水佳作!


三尺講臺兩袖清風


山居秋暝(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是一首山水詩,也是一首言志詩

盛唐山水詩以靜逸明秀的風格見稱。王維作為其中的代表人物,其山水詩作自是得陶謝風致,又典型地體現了盛唐詩人俊逸的氣格。

《山居秋暝》是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作品,收到讚譽頗多,有贊此詩色韻清絕的,有說詩歌雅淡中有致趣的,更有說詩人隨意揮筆,得大自在。

可見有人讀到了詩歌表現的山水之美,有人讀到了詩人的情懷體悟。簡言之,此詩于山水中情志,亦將情志寄寓於山水。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起句點明瞭地點、天氣、時間與季節。“空山”二字領起全篇,“空”在王維的詩歌當中的出現的頻率非常之高,現存的詩歌中有85次.

而“空”與“山”聯用頗多,除本詩外,也有我們熟悉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之句,又有“夜靜春山空”(《鳥鳴澗》)之句,另外還有諸如“郡中遙望空雲山”;“作暮雨兮愁空山”“曙月孤鶯囀,空山五柳春。”等句。

“空”字還與其他特定空間詞相組合,如“空林”(頻次最多)、“空谷”、“空館”、“空潭”、“空堂”等。王維對“空”字的痴迷大概來自於他所受到的佛家“萬物皆空”思想的影響,因此,“空”字不但與空間詞聯結,也有如“聲空”“聞空”“性空”“虛空”等詞的組合。

本詩之“空山”二字使詩情顯出通透輕靈之感。“新雨後”即是雨剛剛放晴,世間萬物被蕩盡塵雜,洗刷一新,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沁入心脾。

“天氣晚來秋”,點出了作者當下凝神關注的時間點正值入夜時分,雨過天晴,萬物鹹新,秋風送爽,夜掩塵囂。《繭齋詩談》贊此二句“起法高潔,帶得通篇俱好”。

秋雨洗刷過的不止這天地萬物,還有作者的心也因這雨更趨清新寧靜。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此句文字清淡,但造境老熟,渾然天成。

作者置身於其間,閒閒地寫來,一俯一仰間,疏落有致,動中顯靜。秋晚雨晴,月出東鬥,皎潔的月光透過疏疏的松林灑落下來,一脈清泉從林間歡快地躍出,流過齒齒溪石,發出的潺潺細響在林間迴盪。

明月,松林,清泉,溪石,構成一幅松泉映月圖。此二句雖下語清淡直率,本色自然,又清新脫俗。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載周珽評此二句為“洞口胡麻,非復俗指可染者”(周珽所說之洞口指黃龍洞口,指羅浮山天華宮所在,因傳有金龍起於宮,遂改名黃龍洞,又傳此處為葛洪修仙處。宋代留元崇有詩“黃龍洞口胡麻飯,不是神仙不得嘗。”)。

《唐詩矩》評此句“非復食煙火人能道者”,這些評論回溯到對王維人品情操的肯定。《唐詩歸》更認為此名類於佛禪中的偈句,於其中可參到佛禪佳趣。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如果說頷聯營造了清新脫俗,不染塵俗的意境,那麼頸聯就由不著煙火的妙境回到凡間,這是一幅富有生活氣息的生動畫面,簡樸單純,不含心機。

浣女趁月洗衣歸,漁人夜釣入溪流,都是山邊水岸人家的日常生活。

但此聯妙在無論是浣女還是漁人都沒有出現在畫面中,所謂竹喧蓮動中的場景,均來自於詩人的聯想:那隱於竹林後面的浣女們,手持著衣籃,正說說笑笑地走著,心情是如此的愉悅;

更遠處的溪流上荷葉擺動,那是漁人在放舟夜釣,身心是如此的隨意自適。此聯中的“歸”“下”字均為詩人主觀地臆想,也正是詩人內心裡尋求的生活嚮往。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雲:“浣女”、“漁舟”,秋晚情景;“歸”字、“下”字,句眼大妙;而“喧”、“動”二字屬之“竹”、“蓮”,更奇入神。

確實如此,“歸”與“下”的來去自如,於樸實的生活情境中透出了作者羨慕之意。而竹喧與蓮動則讓畫面描寫不落實處,盡顯空靈搖曳之神韻。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尾聯意格清遠,入事言情。面對如此美景,就算那春天的美景早已不再,但您亦可為此留連而不必別處尋求。

詩人被山間純美的景緻打動,被此處樸實的生活場景打動,方寸之地所充盈的自然之美與生活之美正是自己一直尋求的心靈歸宿。

王維一生宦涯,有年輕時的自信昂揚,也有漫漫宦途中漸生的倦意,但禪心不改,熱愛自然亦熱衷於投身自然,“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送別》),若此前還有一番遲疑,至此去官歸隱的心志便日愈堅定了。

王維的《山居秋暝》是其在終南山隱居時所寫,這是他遠離官場宦所的一方清靜之地,兩種不同的生活處境帶來的不同感受,終是這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最契合於內心所想,但經歷了安史之亂的王維卻最終不能以歸隱的方式成全其心之所願。


茶香燉魚


《山居秋暝》這首詩寫的是秋雨初晴後,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寧靜淳樸的生活!

全詩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新雨過後山谷裡空曠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氣特別涼爽。

明月映照著幽靜的松林間,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歸來,蓮葉輕搖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天的美景雖然已經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留連。

喜歡請點贊!更多精彩請關注(路尋寫作創富)


路尋寫作創富


《山居秋暝》是王維在輞川隱居時寫的一首山水詩,是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整體鑑賞很多詩友都說了,不再重複,有幾點要突出說一下。

一,關於”空”,首聯第一個字就是空。王維詩中有很多空,就是這一個字使他獲得詩佛的稱號。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積雨空林煙火遲”,“世中遙望空雲山”。這些詩中的“空”是空曠寂靜之意,表達了詩人與世無爭安然隱居的心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緣合妄相有,性空無所親。”“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這裡的“空”是詩人對禪的理解與追求。王維在仕途失敗以後,力求從佛家“空觀”中汲取精神力量,並以此作為世界觀中的主導意向,指導他觀察塵世中一切現象,處理一切問題。即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還有一個可以說的是畫面感,王維的詩畫都是著名的,而且“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頷聯天色已晚,明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冽,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是一幅自然風光的山水畫。

頸聯中詩人先寫“竹喧”再寫“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這和諧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希望過閒適無憂無慮呃生活的嚮往。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景,以景物歌頌大自然;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來反映作者的志向。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這首詩是以自然美來烘托人物美,人格美,歌頌社會上的積極光明。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表達嚮往光明的高尚人格,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桃之夭夭老牛


《山居秋暝》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維,此詩通過寫秋季雨後初晴時如畫的山間景色,不僅將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展現在讀者面前,其中也賦予了詩人的美好願景:政通人和。

《山居秋暝》的全詩如下: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的大意是:

空寂的山野雨剛剛停,傍晚時清涼的秋意襲來。明亮的月光撒向松樹林,清澈的泉水流淌在山石之上。竹林間傳出洗衣歸來的姑娘的歡聲笑語,蓮花叢中一隻漁船順流而下。任憑春天的花草早已消散,我也自願居住在此。

詩意賞析: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空山”:空蕩的山,人跡稀少;“新雨後“:剛下過雨。剛下過雨的空山,傍晚時被秋色籠罩。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雨後初霽,天色已晚,月亮升起,明亮的月光照向山中的松樹林,清澈的泉水流經山石之上。松樹是高尚氣節的象徵,清泉是純潔清白的寫照。詩人作這首詩時正值隱居期間,這兩句詩中詩人以松樹和清泉自喻,暗示了不與混濁的官場同流合汙,並希望政治清明。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浣女”:洗衣的女子。天色將晚,洗衣的女子歸來,竹林間傳來她們的笑聲;一隻漁船順流而下,水中的荷花隨著水波盪漾。這兩句詩描畫了一幅和諧安謐的日常生活景象。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孫”指詩人自己。任憑春天的花草已經消散,“我”也自願居住在這裡。既然喧鬧的人世中無法實現詩人的願景,詩人便索性隱居在這裡,因為這裡有詩人所向往的景色和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