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一提到阉割,所有人都会立即想到雄性,想到太监,然后把二者直接划等号。的确,雄性常常是被阉割的对象,而太监就是被阉割后的男人。被阉割掉命根子之后,包括人在内的雄性动物,性格和脾气会发生巨大变化。对动物来说,性格会变得柔和,脾气会变得驯顺。对人来说,道德品质、人性伦理和“三观”也会随之而变。


失去命根子,就意味着失去了雄性的欲望,失去了人的本性,所以只要是太监,就一定会有“阉割后遗症”,也就是相对于常态的变态。对阉人来说,往往体现为自私、懦弱、欺骗、撒谎、自卑、无理、不负责任等人类隐性缺陷突变成显性缺陷,他们不仅不会看重诚实、守信、责任、尊重、自尊这些人类优秀的品质,还会想方设计给予打击。历史上,很多雄性突出的英雄豪杰,往往死于太监之手。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由于对传承香火没有任何希望,阉人们对人生未来就没有太多规划,甚至完全没有规划,只追求活一天算一天,活一天乐呵一天。但是,在乐呵的外表下,由于缺乏对未来的足够热情,更由于难以揣测主子的心情,他们的恐惧感和危机感便会十分强烈,进而产生自卑、懦弱、排斥、嫉恨、阴暗、自闭、悲情、绝望的心理。而为了“活着”,阉人们往往会主动选择互相抱团、互不嫌弃的“圈子生活”,体现在权力、地位、人际交往上,就是彼此依赖,相互利用,官官相护。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也只有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阉人才会感到自信、安全和温暖。只要跳出这个圈子,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不管身处什么样的高位,哪怕一人之上、万人之下,阉人们也还是会自卑于裤裆里的空空如也。在被割掉命根子的同时,阉人们的自信与自刚也被同时割掉了。所以,他们宁愿在自己的圈子里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甚至彼此杀戮,也不愿跳出圈子过一种坦坦荡荡的生活。在他们的内心里深处,没有坦坦荡荡,只有空空荡荡。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除了阉割和阉人划上了等号,奴性也和阉人划上了等号。性格阴柔、懦弱的阉人,只要不是危及了生命,他们通常的表现就是逆来顺受、卑顺服从。历史上,即使危及了生命,真正拿起刀枪敢对抗,甚至敢造反的少之又少。时间长了,奴性的生活就会养成阉人做人虚伪、处事圆滑、对上堆笑、对下横眉的相貌特征。“笑面虎”这种说法,最适合的人群就是阉人:他们的笑真能在百步之外,杀人于无形。


进入现代社会,很多人以为,随着皇权的覆灭,阉人及其奴性文化,早就成了历史垃圾,灰飞烟灭。这种观念显然极其幼稚。事实上,只要皇权的基本特征还在,孕育阉人的奴性土壤就会一直在。庚子大疫,群魔乱舞,皇权复活,阉人遍地。只是,这种阉人很难从外表上看出来,而必须要察其言、观其行、辨其色、识其魂。因为这种阉人并没有被割掉肉体的命根子,而是被施以精神阉割术。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被肉体阉割了的男性群体,偶尔还会有一两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比如被施以宫刑的太史公,纵横四海的航海家郑和;然而,被精神阉割了的男性群体,则从来都只有宵小与恶棍。因为他们把奴性文化推崇到极致,并通过DNA的代代传承,将奴性文化推陈出新,发扬光大。作为奴性文化病毒的感染者和携带者,这些男人实际上是肉体未被阉割,而思想与精神却被彻底阉割的阉人。在社会生活中,精神阉人完美复制了太监恭顺、懦弱、虚伪、圆滑、口蜜腹剑、阿谀奉承的性格,日常最陶醉其中的便是吹喇叭和抬轿子,其次便是玩各种甩锅游戏。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精神阉人的社会行为尤其卑鄙无耻,却又常常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在肉体上没任何残缺,命根子还十分活跃,桃色事件层出不穷,凡是被主子一巴掌打趴在地的,没有一个不犯裤档里的那些事儿。但是,精神阉人的膝盖特别软,还没等主子喊一声跪下,只要斜眼瞟见主子的脸色稍稍不高兴,他们马上便会跪下来,趴在地上磕头。主子不让说话,他们绝对不说话;主人希望听曲,他们绝对引吭高歌。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同时,作为被精神阉割的特殊人种,精神阉人特别受皇权喜欢,就像不担心肉体阉人出轨后宫佳丽一样,皇权也不担心精神阉人会思想出轨。这种人对内凶神恶煞,对外卑躬屈膝,虽然仿佛人格分裂,实际上一切都是为主子服务:对内,替主子架锅,煮民肉以食;对外,替主子甩锅,泼脏水以净。哪怕主子不小心放了声响气,他们也能引经据典,妙笔生花,力证伟大,宣称为绝对真理。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最后,引用一个知乎上的女性提问,结束这篇短文:“为什么感觉很多男性已经被精神阉割了?从我身边的男性感觉到,现在有血性,敢担当,有男性气概的男人越来越少,似乎很多男性已经被精神阉割了。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这种感觉,并不是说他们娘炮,就是觉得他们没有男性气概,死气沉沉,没有血肉,没有Y染色体,没有雄性灵魂。反正作为一个直来直去的女性,跟这种不像男人的男人交流很不爽。”


她说的没错,庚子大疫时,有血性、敢担当的男人没几个,像方方、艾芬、胡舒立这样的女人倒有几个。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即刻疫论之四十五】论精神阉割


作者简介:曹保印,著名品牌传播与危机处理专家,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副秘书长,北京智信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食品牌研究院(CFBI)院长、即刻国际董事长。曾任《新京报》首席评论员、传媒研究院院长,CCTV、CETV、BTV、CRI、CNR等50多家权威媒体时事评论员,著有《全球化生存》《中国社会建设》《总有一条路:新京报十年传奇》等60余部作品,并被翻译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10多种国际语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